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脾脏淋巴瘤(PSL)极少见,国内近20 年文献中报告300余例[1-3],有CT描述的仅50余例[4-5].笔者搜集我们两家医院1998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经临床、病理证实的有完整CT资料的PSL 15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CT诊断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原发性鼻腔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鼻腔的恶性肿瘤,多发于鼻腔侧壁,鼻底及鼻中隔面,肿瘤可向鼻窦、外鼻、眼眶、鼻咽等处扩展,现将我院CT检查并经活检病理证实的3例鼻腔恶性淋巴瘤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性,患者头痛,两侧鼻塞,鼻出血,鼻部麻胀感半年余。检查:两鼻腔内可见新生物,质软,色红,触之易出血。CT扫描,两侧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影,边缘不清,并向后鼻孔、鼻咽部及两侧上颌窦、筛窦内蔓延,两侧下鼻甲、鼻中隔前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囊肿,其中3例上皮作囊肿,1例为胰腺炎后并发胰腺、肾脏及脾脏假囊肿。对脾囊肿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临床表现及CT表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胃原发恶性淋巴瘤临床较少见,极易误诊为胃癌。本文总结分析了13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病人的超声和CT资料,探讨其超声和CT表现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脾脏肿瘤临床较少见,其鉴别诊断较困难,而脾脏肿瘤的正确诊断,对其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本文搜集1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扫描资料,探讨其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较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9/6~49/6。其中胃约占50%,小肠约占20%~549/6,结肠约占4%~6%,发生于食道及直肠者罕见。笔者就2000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或内镜证实的例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检查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术后辅助化学治疗.手术的目的在于明确诊断以及分期,并且可以起到治疗作用.手术应切除病变的脾脏,并对脾脏周围区的淋巴结进行清除,同时楔形切除小块肝脏,进行准确的病理分期,以期指导术后的辅助化疗,确定合适的化疗方案.术中注意脾脏包膜完整,并对腹腔其他部位进行探查.若肿瘤已侵犯邻近脏器,但尚属可切除范围者,应争取行根治性联合脏器切除.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眼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28000。一般在两岁以前即出现症状,个别病例可发生在成年,甚至老年。发病率在眼部肿瘤中居首位,占眼部肿瘤的33.8%,眼内肿瘤的70%。此肿瘤的恶性程度高,并可引起全身转移而死亡。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较少见,现将我院所见2例脾脏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女,37岁,因左上腹包块、疼痛、消溲月余入院。体检上腹可触及20cm×16cm肿块有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液常规及生化等指标未见异常,行脾切除术,脾脏18cm×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脾脏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脾脏淋巴瘤CT扫描资料.结果2例表现为巨块型,4例表现为多发结节型,2例表现为脾脏弥漫肿大型.其中7例为继发,1例为原发.结论 CT对脾脏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姚昆琛  陈丽  边雪峰  吴静  李荣 《新疆医学》2007,37(5):166-167
胆囊癌为胆道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5%~5%,因病状与胆囊炎性病变无特异性区别,所以仅靠临床表现难以确诊。现就我院2004年-2007年经病理证实30例胆囊癌病例CT表现进行分析,主要讨论胆囊癌的CT诊断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4.
孙晓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1015-1016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主要在于肿瘤的术前分期;腔内、壁内和腔外肿块的鉴别:以及胃癌治疗后的随访。现将我院5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螺旋CT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详细采集临床病史及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患者左上腹部疼痛,腹部稍膨隆,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中度肿大,压痛阳性。B超示:脾增大,于脾下方左肾上方可及11.7cm×7.4cm不均匀包块,其内可及液性暗区,内有分隔。腹腔淋巴结未见肿大。核磁检查:脾脏内可见-T1等T2异常信号,内部可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大小为11.2cm×9.7cm,边界不清。腹腔及腹膜后腔未见肿大淋巴结影。脾脏病理标本检查切面为灰白色小结节呈弥漫性分布。瘤细胞小及中等大小,弥漫性分布,细胞圆形,少量胞浆,胞核圆形及卵圆形,染色质粗,核仁不明显,可见瘤细胞大片坏死。免疫组化检查:CD20(+),CD79a(+),CD3(+),CD5(-),CD10(+),CD23(-),CD30(-),CD45Ro(-),CK(-),CyclinD1(-),Bcl-2(-)。病理诊断:脾脏B细胞淋巴瘤。结论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和免疫学表型均具有特点,B超、CT、MR和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在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或区域性放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何祝堂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54-1455
目的:提高对脾脏疾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7例脾脏疾病进行CT分析,用日立W400及CECT/e机进行脾脏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慢性脾出血伴出血性梗塞1例,脾梗塞3例,脾囊肿3例,脾血管瘤4例,恶性淋巴瘤2例,转移瘤3例。结论:CT对脾脏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发现脾脏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侵犯脾脏少见。本院于1995年至1999年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例 ,报道如下 ,供临床参考。1.一般资料男性1例 ,女性2例 ;年龄分别为31、37、40岁。病程2月~3年。2.临床表现2例以左上腹疼痛就诊 ,另1例以腹围增大就诊 ,均无发热表现。体检 :脾重度肿大 ,于脐上2cm~脐下3cm触及 ,超正中线 ,肝肋下未及 ,全身未及肿大浅表淋巴结。3.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红细胞正常 ,血小板分别为46、84、96×109/L。胸部平片或CT…  相似文献   

18.
淋巴瘤是淋巴组织的原发恶性肿瘤 ,根据肿瘤的细胞成分和组织结构分为霍杰金淋巴瘤 (HD)和非霍杰金淋巴瘤(NHL)。胸部淋巴瘤常是全身系统性淋巴瘤的一部分 ,侵犯纵隔 ,肺门淋巴结 ,肺实质 ,胸膜和心包等组织器官。作者收集了 6 2例经病理证实的胸部恶性淋巴瘤 ,结合文献资料 ,对其胸部CT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均为CT导向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胸部恶性淋巴瘤 ,均进行CT扫描。其中HD 15例 ,NHL4 7例。男 4 1例 ,女 2 1例 ,年龄 2~ 76岁 ,平均 4 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脾脏肿瘤的CT诊断。方法 复习11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表现。结果 脾脏恶性淋巴瘤3例、血管瘤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淋巴管瘤1例、转移瘤4例。结论 CT对脾脏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发现脾脏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恶性淋巴瘤属于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分为何杰金氏病(以下简称为HD)和非何杰金氏病(以下简称为NHL),其中以NHL病为多见。笔收集了自1995年以来我科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0例恶性淋巴瘤病例,就其胸部CT表现及诊断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