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28例可疑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然后对2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共有1920个冠状动脉节段可用于评价,结果显示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4%,阳性预测值为82%,阴性预测值为96%。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及病变程度的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研究多排螺旋CT仿真内镜及电子结肠镜对大肠肿瘤病变的显示能力和诊断价值.方法 65例大肠肿瘤疾病患者术前均行多排螺旋CT检查,扫描前10 min肌注山莨菪碱10 mg,自肛门注入适量气体.对扫描图像行仿真内镜重建,从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及对病变的显示能力等方面与电子结肠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5例大肠肿瘤患者电子结肠镜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CT仿真内镜正确检出62例,检出率为95.3%.直肠病变的定位诊断,仿真内镜及结肠镜的准确率分别为97.6%、88.3%,结肠病变的定位诊断,仿真内镜及结肠镜的准确率分别为90.9%、59%.结论 CT仿真内镜与电子结肠镜二者结合,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全面、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DSA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和冠脉造影对比,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8例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有创性冠脉造影检查,依据AHA17段分段法,评价所有有效节段,并将两者进行对比。结果:冠脉造影显示阴性病例占7.1%(2例),单只病变占21.4%(6例),多支病变占71.4%(20例)。按节段分析,CT检出冠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94.6%,90.0和95.3%。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的冠脉造影检查对检出正常冠脉节段以及狭窄节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律不齐患者心电图编辑后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方法:在先后行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收集有心律失常及心电图异常的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50例,使用心电图编辑功能,对原始心电图进行编辑,将编辑后的CT冠状动脉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律不齐患者心电图编辑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6.0%、84.7%、95.2%、86.9%、93.2%,与冠状动脉造影的一致性较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律不齐患者心电图编辑后的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有较高的一致性,心电图编辑功能可用于心律不齐患者的CT冠状动脉成像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50例患者先后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比较CT冠状动脉成像的符合率,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结果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50%的敏感性为98.6%,诊断狭窄程度小于50%的敏感性为87.0%,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性为92.5%,阴性预测值为97.7%。结论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很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59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对照,分段评价结果,冠状动脉狭窄≥50%为阳性病变.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共评价741段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8.8%、97.7%、76.9%、94.8%.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以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方法显示管腔≥50%狭窄的准确性,分析改善成像质量的方法.方法:对72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在心电门控下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其中56例在2周内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本组56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50%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7.5%,阳性预测值为82.3%,阴性预测值为98.9%.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具有无创和简便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对高危人群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选择性冠脉造影(SCA)结果为金标准,采用64排螺旋CT对6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272节段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TA能够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其分支狭窄、钙化、开口起源异常及桥血管病变,CTA发现钙化病变52节段,SCA仅发现钙化病变35节段.CTA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96.33%,特异度98.16%,阳性预测值97.22%,阴性预测值97.56%.其中对左主干、左前降支病变及>75%的病变灵敏度最高,分别达到100%和94.4%.结论 CTA对冠脉狭窄病变、桥血管、开口畸形、支架管腔均显影良好,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及冠脉支架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行64排螺旋冠脉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将二者进行对照分析,了解64排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三维重建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总的敏感性为92.1%,特异性为95.8%,64SCTCA检查显示520段血管中489段血管获得了较好的显影,显示率为94%。结论:64排SCTCA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风险小的无创性检查,做为筛查冠心病的手病,其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早期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定性定量判读的作用。方法:对34例临床未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先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128排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CT冠状动脉成像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①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CT冠状动脉成像的敏感性为68%,特异性为97%,阳性预测值为89%,阴性预测值为90%。②CT冠状动脉成像有65个血管段图像质量差,约占12%,造成图像质量差的原因主要为钙化,心跳、呼吸伪影,少部分为管腔显示不良。结论:冠心病早期诊断中,CT冠状动脉成像可用作冠状动脉造影前筛选,CT冠状动脉成像阴性的患者不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T冠状动脉成像阳性的患者,可行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确认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