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准备性治疗对减少鼻内窥镜术中出血的疗效。方法 :A组 90例慢性鼻窦炎 (或合并鼻息肉 )患者 ,术前分别用抗生素、激素等行准备性治疗 ,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 ,并与术前未行准备性治疗的B组 90例比较术中出血量。结果 :A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 79.0 7± 16 .6 1ml;B组为 10 7.81±2 1.4 8ml,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鼻窦炎 (或合并鼻息肉 )行内窥镜手术前应行准备性治疗 ,择期手术 ,可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减少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围手术前期处理对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50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均未经行围手术前期处理,研究组患者为进行围手术期术前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术中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有效率(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82.67%),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89.29±10.73)m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62.49±13.58)mL,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用药控制能够有效减少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出血量,而良好的应用血管收缩剂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和控制出血高危因素,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新凝灵注射液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凝灵注射液对鼻窦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162例不同程度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新凝灵注射液组,对照组术前未用任何止血剂,新凝灵注射液组是将新凝灵注射液0.4g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于术前20min静脉推注,比较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新凝灵注射液组术中出血量为(58.2±31.8)ml,较对照组(102.6±41.2)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新凝灵注射液组止血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新凝灵注射液能有效地减少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出血,从而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减少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25例围手术前综合治疗,并与未治疗的同类手术63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治疗组平均出血量(64.0±42.1)ml,平均每窦出血量(22.0±15.4)ml,平均手术时间(41.3±9.8)分,平均每窦手术时间(13.7±6.8)分;对照组平均出血量(64.0±42.1)ml,平均每窦出血量(22.0±15.4)ml,平均手术时间(41.3±9.8)分,平均每窦手术时间(13.7±6.8)分,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术前综合治疗能有效减少鼻内镜手术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处理对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从而提高术后疗效。方法  1 3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术前处理 ,并与未经术前处理的同期同类手术 4 5例比较。结果 术前处理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与未处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术前处理组术后总有效率为 91 .1 8% ,未处理组 80 % ,两者亦有统计学差异 (x2 =6 .0 3,P<0 .0 5 )。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过术前处理可减少术中出血 ,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6.
覃建泽  龙红兵 《广西医学》2011,33(11):1515-1517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鼻窦炎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综合治疗组 71 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施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65例仅给予内窥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及后期疗效.结果 综合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84.5±41.3)ml,少于对照组的(148.8±46.8)ml,两组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者进行围手术前处理136例,并与未经围手术前期处理的同类手术(60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处理组的手术有效率为92.8%,术前未处理组的手术有效率为81.0%,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F=8.763,P=0.021);术前处理组术中出血量为(55.3±42.9)mL,术前未处理组为(98.8±60.2)mL,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F=27.857,P=0.002)。结论术前用药物控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炎症是减少鼻窦手术出血的重要环节,而良好足够时间的术中中鼻道血管收缩剂的应用、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控制出血高危因素和减少术中损伤等对减少术中出血也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8.
叶凤青  张学刚  宁加娟 《广西医学》2007,29(11):1700-1701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控制性降压组和对照组各16例。控制性降压组在全麻下用硝普钠降压,并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降压组出血量为(346.5±185.7)ml,对照组出血量为(754.3±289.8)ml;降压组手术时间为(101.8±48.3)min,对照组为(156.5±93.7)min,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控制性降压是减少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手术中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彭  孙进军  王绪锐  于飞 《吉林医学》2002,23(5):270-271
目的 :观察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80例双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 ,局麻、鼻内窥镜下行双侧鼻息肉摘除、全筛切除及开放上颌窦自然开口。其中 38例术中控制性降压 (降压组 ) ,另 42例作为对照。结果 :降压组术中出血 (6 1 39± 38 5 2 )ml,对照组出血 (140 12± 81 82 )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手术时间分别为 (4 9 2 5± 7 0 6 )min和(6 2 4 0± 9 90 )min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控制性降压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
王肖敏  刘根久 《吉林医学》2012,33(11):2272-2273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下治疗不同分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25例鼻窦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进行临床分析,其中Ⅰ型75例,Ⅱ型50例。结果:Ⅰ型治愈率为93.3%,Ⅱ型治愈率为84.0%,两型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但是手术疗效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官树雄 《中外医疗》2010,29(31):12-13
目的探讨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术前抗生素冲击治疗时间的不同,比较术中出血量的多少(A组30例患者抗生素冲击治疗7d,B组28例患者抗生素冲击治疗3d,其余治疗时间相同)。结果术前处理A组出血量为(41.0±12.1)mL,B组出血量(76.8±21.6)mL,两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63,P=0.035)。结论术前用药物控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炎症是减少内镜鼻窦手术出血的重要环节,在同样规范手术操作下,应用激素及减充血剂在同样时间下,术前应用抗生素冲击治疗中,抗生素冲击治疗直接影响手术中出血量的多少,冲击治疗3d的出血量与冲击治疗7d的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门诊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306例,采用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观察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并与2009年前鼻内镜非美敦力系统手术的患者213例进行比较,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69%vs 89.20%)(P<0.05);出血量(mL)、黏膜恢复时间(d)、鼻腔通气时间(d)、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2.3±2.8)mL vs(26.2±3.2)mL]、[(5.1±1.9)d vs(7.8±3.4)d]、[(2.6±0.6)d vs(6.8±1.0)d]、[(1.84±0.33)分vs(3.83±0.52)分](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内镜下美敦力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红  李军政  邓丽芳 《河北医学》2011,17(8):1066-106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6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1.6%;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7%,经统计学分析处理X2=22.28,P〈0.01,两组差异比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术前、术中及术后正确处理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eswithnasalpolyp,CRSWNP)伴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总IgE表达与IgE介导I型变态反应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4JD例CRSWNP患者(CRSWNP组,其中合并变应性因素亚组和无变应性因素亚组各20例)的鼻息肉组织和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的中鼻甲组织中总IgE表达,并与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SWNP组总ISE阳性细胞数为(14.65±3.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0±1.27)(P〈0.01);合并变应性因素与无变应性因素患者问总IsE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WNP组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为(12.35±4.26),与IgE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4,P〈0.05)。结论鼻息肉组织总IgE高表达参与CRSWNP的发病,其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也许存在与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不同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
鼻窦炎围手术期处理对术中出血、术后发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雪梅  陈飞  张术明 《四川医学》2009,30(9):1368-1370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对术中出血及术后发热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94例经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中出血和术后发热的情况,其中A组58例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并与B组36例未经围手术期处理的同类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围手术期处理组(A)术中出血量为(55.62±37.31)ml,未处理组(B)为(106.13±86.93)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处理组术后发热占13.8%,未处理组术后发热占61.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控制出血的高危因素,全身和局部药物治疗对减少术中出血起着关键作用,而术中应用适当的血管收缩剂及静脉输入止血药、避免不必要的损伤等对减少术中出血也起着重要作用;围手术期有效的抗感染对症处理对控制术后发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方案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米克令舒喷鼻治疗,观察组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鼻内镜下息肉Lurid-Kennedy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的鼻部症状VAS、鼻内镜下息肉Luri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皮质醇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可有效促进鼻部症状的改善,减少鼻息肉体积,减轻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赵宏钧  秦琴 《西部医学》2013,(11):1638-1639
目的 观察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多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修正术在治疗多发性鼻息肉鼻窦炎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对鼻内镜手术后术腔上皮化的影响。方法将符合人选标准的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患者92例,随机分为激素及医用胶原蛋白干扰组(50例)和单纯明胶海绵处理对照组(42例),术腔均进行分离粘连、吸破囊泡、鼻动力系统切除息肉等处理,干扰组术腔行地塞米松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填塞,对照组术腔行明胶海绵填塞。根据术区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定期复查,随诊6月。结果干扰组:完全上皮化43例(86%),部分上皮化5例(10%),无效2例(4%)。对照组:完全上皮化30例(71.4%),部分上皮化7例(16.7%),无效5例(11.9%),干扰组完全上皮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部分上皮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次复查平均用时:干扰组(6.1±2.2)min,对照组(16.4±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上皮化病例复查次数:干扰组(4.3±0.2)次,对照组(7.8±0.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应用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术腔,可减少鼻腔粘连、出血、囊泡及息肉复发,减轻黏膜炎性反应和水肿,促进术腔上皮化,明显缩短治愈慢性鼻窦炎的疗程,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径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3月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鼻内镜联合尖牙窝小视窗双径路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主观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86%,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00);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症状和鼻内镜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1、8.523,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术后3个月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x2=5.842,P<0.05),两组鼻内镜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1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主观症状分别为(5.12±1.21)、(5.31±1.03)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分别为(0.34±0.16)分,低于对照组[(0.94±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得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观察组复发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12.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8.205,P=0.000).结论 真菌性上颌窦炎治疗原则为彻底清除真菌团块,鼻内镜联合尖牙窝小视窗双径路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效果优于单纯鼻内镜手术,临床应重视其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鼻内镜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治疗组22例和鼻内镜治疗组26例,分别柯陆氏手术及鼻内镜治疗。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鼻内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96.15%,术后并发症1例;传统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81.81%,术后并发症4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确切,术前充分准备、麻醉方式合理选择及严格的手术操作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