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并对可能存在的糖尿病新病因进行探索,为评估本地区糖尿病患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利用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根据WHO诊断标准对居民进行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分组,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在602名调查者中糖尿病患者共计299人,非糖尿病共计303人。筛选出6个对糖尿病发生有危险的因素,分别为高血压、BMI指数、腰臀比值、父亲患病、母亲患病以及既往结核病史。结论本研究认为除高血压、体重、遗传因素、吸烟之外,结核病史也有可能成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3.
了解不同人群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危险因素,为该病适宜的社区干预对策与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6-1998年以同一方法对城市(济南市、滨州市)115例、农村(东平、安丘、莘县、长清县)109例、沿海(日照、长岛、威海、菜州市)101例NIDDM患者分别进行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糖尿病家族史、体重超重、高血压为三人群NIDDM共有危险因素,但作用强度各异,保计人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人群Ⅱ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该类社区人群II型糖尿病干预对策与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7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条件Logisitic回归模型显示,糖尿病家族史,父系遗传系数(OR=3.831)和腰臂比(OR=2.105)为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对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特别是具有父系遗传史者与中心型肥胖者应加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5.
6.
松江地区Ⅱ型糖尿病人群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松江地区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为该类地区人群Ⅱ型糖尿病干预对策与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用 1 5 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 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 ,糖尿病家族史 (OR =4 1 3 )、高血压 (OR =1 87)、高血脂 (OR =3 0 3 )和腰臀比 (OR =2 1 7)为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具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肥胖者应加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高危人群及全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0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病例,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家族史(OR=8.560)、高血压患病史(OR=4.809)、肥胖(尤其是上身肥胖,即男性WHR≥0.9,女性WHR≥0.85)(OR=6.7141)、高血压、饮食习惯(喜食脂肪)、不常体育锻炼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如工作紧张)等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针对高危人群及全人群,采取适度运动、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控制体重和血压等综合干预措施是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人群2型糖尿病(DM)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在深圳市3间医院就诊及住院的295例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诊断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标准;对照为同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214例非糖尿病人群.用统一调查表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环境行为心理学特征(包括吸烟饮酒史、体力活动情况、脑力强度、体育锻炼情况、社会心理因素、膳食营养因素等)、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内容,并检测其身高、体重、血压、空腹及餐后2h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对以上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3.119)、工作压力(OR=2.202)、高血脂(LDL-C:OR=5.337)、DM家族史(OR=5.243)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OR=0.283)、运动锻炼(OR=0.701)是保护因素. 结论 2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糖尿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尤其对于具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以及中老年人群,更应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4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行孕期健康检查的孕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现病史、孕产史、家族史、个人习惯、社会心理因素、父母情况等,并于首诊及孕24~48周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50g葡萄糖激发试验(GCT)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实验等。结果 糖尿病家族史、父母患恶性肿瘤、孕前体质指数(BMI)、首诊腰髋比(WHR)、首诊股围与GDM的发生之间有统计学关联。OR值及其95%CI分别为6.930(1.840~26.105),13.804(1.552~122.75)。4.947(1.274~19.203),5.609(1.492~17.227)和6.269(1.867~21.045)。结论 有糖尿病家族史、父母患恶性肿瘤、孕前BMI〉26、WHR≥0.9、首诊股围〉60cm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0例2型糖尿病病例进行1:1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高血压史、脑卒中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家族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鱼类、豆类摄入与2型糖尿病有关联,经多因素分析调整后,糖尿病家族史(OR=5.454)、甘油三酯(OR=2.973)、腰臀比(OR=2.548)、收缩压(OR=2.376)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依然存在。结论提倡合理的膳食、控制体重和血压是2型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煤矿工人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煤矿工人胃癌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15个因素与煤矿工人胃癌可能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慢性胃病史、井下工作年限、粉尘暴露强度、高盐饮食、进食速度快、精神压力大、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生蒜与煤矿工人胃癌相关,其中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生蒜为保护性因素。[结论]煤矿工人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慢性胃病史、井下工作年限、粉尘暴露强度是煤工胃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危险因素.[方法]105例确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病例组,按性别、年龄匹配,每个病例选择2名健康人与之匹配.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文化水平(OR=0.62,95%CI:0.43~0.89)、家庭经济状况(OR=0.62,95%CI:0.40~0.98)、潮湿(OR=3.70,95%CI:1.98~6.91)、扁桃体经常发炎(OR=4.88,95%CI:1.96~12.14)、被动吸烟(OR=2.71,95%CI:1.50~4.87).女性因素中月经初龄(OR=2.32,95%CI:1.07~5.02).[结论]社会经济状况较低的人群更容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环境潮湿、经常扁桃体发炎、被动吸烟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有关.在女性因素中,月经初龄与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 相似文献
13.
女性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女性高血压危险因素,我们利用1985年天津市5个市区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进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442例病例选自1981~1985年诊断的或在抽样调查中新诊断的女性高血压病人.病例和对照按年龄、性别和在天津生活的街道配比.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资料分析.病例和对照比较显示:女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可能有高血压家族史、较早的初潮和自然绝经年龄、较早的初产年龄、较低的文化水平和职业.女性高血压与家庭收入、脑卒中和吸烟的关系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问卷的方式对230例弓形虫感染的育龄妇女配比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无洗手习惯、涮肉习惯、菜板生熟不分、肉类熟饪程度不够、农村居民和喜食烧烤,是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行为因素、生活习惯的干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中出租车驾驶员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交通事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事故组驾驶员和非事故组驾驶员的一般情况、家庭状况、生活习惯、交通安全意识和驾驶行为等情况。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教育程度、驾龄、驾驶水平评价、驾驶员的一些安全意识和驾驶行为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的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驾驶行为的教育宣传,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在我县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80个调查户,从480个调查户中抽取480名15~6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表调查、人体测量和收集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等资料.[结果]48.13%的监测人群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危险因素;监测人群的吸烟率、饮酒率、不合理膳食、超重率、肥胖率、体力活动不足、精神因素、伤害等危险因素分别为26.5%、48.2%、32.6%、12.9%、11.9%、18.7%、15.6%、8.9%;高血压患病率为24.2%;男性接触吸烟、饮酒两项危险因素高子女性,缺乏体力活动及精神因素为女性高于男性;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吸烟行为、肥胖、体力活动不足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病危险因素处于高水平状态,慢性病的发生与不良行为和社会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成组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病例121名及社区来源的健康女性对照211名。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获取病例和对照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变量为吸烟、未足月产次数多及家禽肉类摄入量多,OR值及95%CI分别为15.093(1.014~224.622)、1.759(1.006~3.073)和1.811(1.024~3.203);对乳腺癌有保护作用的变量是奶制品及豆制品摄入量多,OR值及95%CI分别为0.763(0.624~0.933)和0.626(0.422~1.044)。经分组分析,绝经组奶制品摄入量多具有保护作用;非绝经组奶制品及豆制品摄入量多具有保护作用,而吸烟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结论:吸烟、未足月产次数多、家禽肉类摄入量多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奶制品及豆制品摄入量多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饮食及其他生活习惯与上消化道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1248对病例及对照进行饮食、生活行为等问卷调查。资料处理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影响上消化道癌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有饮白酒量(OR=1.393 P=0.0020)、食辛辣食物(OR=1.141 P=0.0020)、食小米、薯类(OR=1.180 P=0.0080,OR=1.256 P≤0.001)为危险因素;而食奶类(OR=0.755 P=0.0329)、蒜苔(OR=0.419 P≤0.001)、香蕉(OR=0.525 P=0.0303)、多食肉类、夏天灶火移出室外(OR=0.478 P=0.0670)、已婚(OR=0.392 P=0.0192)为保护性因素。结论:上消化道癌与饮食因素有关,营养素的缺乏是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慢性并发症与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发症现状,并分析其生存质量及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及自编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对17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慢性并发症者170例(95.5%),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受到影响,其中心理维度受损程度最大,社会维度受损程度最小。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有病程、性别、BMI、甘油三酯和收缩压。饮酒情况、睡眠情况、病程和并发症分别从不同维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强有针对性的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