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例AMI住院死亡者(病死组)与100例同期住院存活者(存活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病死组中高龄、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多部位梗死及伴束支传导阻滞者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05);严重泵衰竭、危险性心律失常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5).结论:严重泵衰竭、危险性心律失常、高龄、CPK峰值、多部位梗死、束支传导阻滞是预测AMI住院病死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前两者又是AMI的主要病死原因.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8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心脏传导阻滞的临床经过,显示AMI并发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4.15%,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为12.22%;其阻滞类型与梗塞部位有关;AVB经过多短暂,束支传导阻滞多不易恢复;对于AVB的治疗,一般不主张起搏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原因。方法 回顾总结 17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分为死亡、存活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1例死亡 ,病死率为 2 4 1%。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6 6 4± 9 4 )岁 ,存活组患者 (5 9 3± 9 2 )岁 ,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女性患者死亡率为 37 5 % ,男性患者为 2 0 0 % ,不同性别患者死亡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死亡组中男、女患者平均年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患者梗死部位的构成与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发病2 4h内 ,死亡组患者白细胞总数为 (15 85± 6 5 1)× 10 9/L ,与存活组的 (11 78± 4 36 )× 10 9/L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4 1例死亡患者中死于泵衰竭、心脏骤停、心脏破裂、心外原因的比例分别为 5 8 5 %、 2 4 4 %、7 3%、 9 8%。结论 年龄较大、女性、多部位梗死、束支传导阻滞、外周血白细胞较高的AMI患者死亡率高。泵衰竭是AMI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心脏骤停。应对AMI患者采取积极救治措施 ,从而降低AMI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董留琴  邵晓鸿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118-11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近12年来收治的AMI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为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对照组(90例)为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进行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结果观察组CP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AMI患者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完全性左束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诊断准确性.方法对首次发现CLBBB的40例患者进行追踪观察,急查心肌酶检出10例AMI者,1例为尸检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将余下29例单纯性CLBBB患者的心电图与CLBBB合并A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对比,分析CLBBB合并AMI的ECG特征性改变.结果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多样.结论新出现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室内传导阻滞对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我院对 1995— 2 0 0 2年收治 15 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 0例AMI中男 112例 ,女 38例 ,男∶女为 2 .9∶1。年龄 38~ 78岁 ,平均 5 8岁。均经一系列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确诊 ,除外病史中有室内传导阻滞 (IVCB)的患者。2 结果2 .1. 室内传导阻滞的类型及出现时间  15 0例AMI出现IVCB 4 2例占 2 8% ,其中左前半阻滞 (LAH) 18例 (4 2 .9% ) ,右束支阻滞 (RBBB) 13例 (30 .9% )、右束支阻滞 +左前半阻滞 (RBBB +LAH ) 9例…  相似文献   

7.
41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并发室内传导阻滞63例(15.21%),左前分支阻滯最常见(9.66%),但其病死率相对较低(15%),其次为右束支传导阻滞(2.17%),病死率则较高(22.22%);左后分支阻滞与右束支传导阻滞 左前分支阻滞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少(0.24%),其余阻滞为0.72~1.20%。本组室内传导阻滞的病死率为15.17%。与传导正常者相比,无显著差异。似提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内传导阻滞如不进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或合并泵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其预后未必恶劣。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内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仁斌  何月光  李祖祥 《海南医学》2004,15(9):75-75,77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并发室内传导阻滞 (IVCB)的临床意义和预后。方法 回顾 170例AMI住院患者病历资料予以总结 ,分为室内传导阻滞 (IVCB)和无室内传导阻滞 (NIVCB)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VCB的发生率为 2 9.4%,病死率为 40 .0 %(P <0 .0 1) ,前壁、多壁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泵衰竭在IVCB组中构成比较高 (P <0 .0 5 ) ,住院病死率亦高 (P <0 .0 1)。结论 AMI并发IVCB患者多提示有大面积心肌梗死 ,常伴各种严重并发症和高病死率 ,必须高度重视 ,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颜崇平 《中原医刊》2005,32(20):6-7
目的探讨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18例患者入院2周内均做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按NYHA分级评价患者入院、出院时心功能状况.结果18例中,14例(77.8%)为无痛性梗死,15例(93.7%)为急性非Q波性梗死,2例并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LVEF<40%6例,≥40%8例.随访10例,半年内死亡3例(37.5%).结论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AMI多为无痛性梗死,心电图表现多为急性非Q波性梗死.AMI时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为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预后。方法:选取90例AMI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AMI)28例、试验组A(AMI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30例、试验组B(AMI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32例,术后3个月分别观察三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A与试验组B的病死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A高于试验组B(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往往提示患者病情处于危重,预后极为不良,是预测病情恶化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脏传导阻滞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我院收治的18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通过常规心电图,观察其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情况,根据其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181例中有51例发生心脏传导阻滞,其发生率为28%,其发生特点为前壁AMI以束支传导阻滞为主,而下壁以房室传导阻滞多见;有心脏传导阻滞者,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结论心脏传导阻滞的类型与心肌梗死的部位有关,心脏传导阻滞是影响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时期发生的房室传导阻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不同时期发生的房室传导阻滞 (AVB)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采用非创伤性心电监测法 ,监测 4 80例AMI病人AVB的发生率、药物治疗反应及预后。其中 70例病人发生AVB ,按发生的不同时期分为两组 :(1)早发组 :19例为发病 72小时内出现AVB。 (2 )晚发组 :5 1例为发病超过 72小时后出AVB。结果  4 80例AMI病人中 ,发生AVB 70例 (14 .4 % ) ,晚发组泵衰竭多于早发组 (P <0 .0 5 ) ,死亡率高于早发组 (P <0 .0 5 ) ,用阿托品治疗后早发组比晚发组有效。结论 AMI病人AVB晚发组比早发组病情重 ,预后差 ,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3.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最常见之合并症,也是导致AMI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为了了解AMI早期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所收治的64例AMI病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的54例分析如下:例,右束支传导阻滞8例;左前半分支阻滞2例,完全性左束支加双束支阻滞1例。本组有许多病例呈复合型心律紊乱,故心律失常例次较实际病例为多。临床资料收集我院198匕年1月至1982年7月收治的经临床、心电图、血清酶  相似文献   

14.
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1 infarction,AMI)起病急,易并发心衰、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而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出现常预示着梗死面积大,死亡率高.本文回顾分析了6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探讨了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意义。方法 :观察了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 339例住院AMI患者的心电图、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的峰值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5 4例AMI并发RBBB患者 (占 15 .93% )预后明显差于无并发RBBB者 ,表现为血清CK及CK MB浓度更高 ,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增高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AMI患者并发RBBB通常是心肌大面积梗死的表现 ,RBBB是一个独立的可判断预后的指标 ,冠脉的再灌注可影响传导的可逆性 ,可预防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或限制其持续时间 ,积极的心脏介入性治疗及血管重建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眼科疾病患者心律失常心电图情况。方法:对2004年至2005年我院1388例60岁以上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心律失常心电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眼科疾病患者心律失常中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多见(25.8%),其次为窦性心动过缓(25.1%),室上性早搏(13.7%),窦性心动过速(12.1%),室性早搏132例(9.5%),窦性心律不齐(7.9%),左束支传导阻滞(7.4%),房室传导阻滞(5.9%),房颤(5.4%)。结论:根据心电图心律失常的情况,可以判定老年眼科疾病患者是否能够承受眼科手术。  相似文献   

17.
郭诗东  赵欣然 《医学综述》2007,13(24):2047-2047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肌病(CM)发生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129例CM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CM患者进行心律失常研究。结果CM发生心律失常为:室性期前收缩与室性心动过速78例(60.5%),房室传导阻滞21例(16.3%),心房颤动34例(26.4%),束支传导阻滞35例(27.1%),窦性心动过速8例(6.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3.1%)。室性期前收缩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组左室舒张末内径[(69.6±12.0)mm]同无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组相比[(64.0±13.2)mm]无显著差异(P>0.05)。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组左室舒张末内径为[(69.2±15.2)mm],与无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组[(65.2±10.8)mm]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M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与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组与无此种心律失常的CM组LVED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给予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后室内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2年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行PTSMA的HOCM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监测PTSMA术中及术后患者12导联心电图的变化,分析出现的室内传导阻滞类型及特点。结果术中及术后共有100例患者新发室内传导阻滞。其中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共90例,30例(33.3%)是永久性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10例,其中1例(10.0%)为永久性束支传导阻滞。结论 PTSMA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室内传导阻滞中,易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且传导系统恢复时间较长,不易发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如果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也多为一过性,其传导系统可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AMI患者共240例分为AMI伴RBBB组和不伴RBBB组。根据RBBB发生的时间、持续间期以及是否合并左束支分支阻滞将前者分为新发生RBBB、陈旧性RBBB、持续性RBBB、短暂性RBBB、双束支阻滞和单纯性RBBB 6个亚组,观察各组的临床经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240例AMI伴发RBBB 26例,占10.8% ,与不伴RBBB比较,其磷酸肌酸激酶(CK)峰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增高(P < 0.01)。RBBB组高发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并非源自陈旧性RBBB和单纯性RBBB,而是来源于新发生RBBB和双束支阻滞。新发生的持续性RBBB住院病死率最高,为50%, 短暂性RBBB为11.1% , 而持续性RBBB的再灌注治疗率较短暂性RBBB明显降低(25% vs 88.9%, P < 0.05)。结论AMI患者伴发RBBB提示预后不良。再灌注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2005年1月到2007年5月住院的AMI患者130例,根据入院时有无合并新发RBBB分为AMI不伴发RBBB组及伴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情况与心血管事件,并随访平均20.8±7.37月,观察各组患者随访期间的预后。结果:AMI伴新发RBBB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AMI而伴新发RBBB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88%,不伴新发RBBB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18%。在AMI新发BBB患者中QRS波宽度<160ms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86%,QRS波宽度≥160ms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5.5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随访期间的临床心血管事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住院期间,AMI伴新发RBBB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发RBBB,QRS的宽度又会增加其临床心血管事件。因此,AMI伴新发RBBB的患者可从早期再灌注治疗中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