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RNAi技术,构建整合蛋白β1 shRNA表达质粒,诱导肝癌细胞中整合蛋白β1基因沉默,并观察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整合蛋白β1 shRNA序列,与载体pSilencer 2.0连接,构建整合蛋白β1 shRNA表达质粒。经测序鉴定后,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Western blot检测整合蛋白β1及p27的蛋白表达,MTT方法测定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整合蛋白β1 shRNA表达质粒,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后,整合蛋白β1的蛋白表达被明显抑制,p27的蛋白表达也随之减少。MTT实验结果发现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应用RNAi技术,可特异性阻断整合蛋白β1的蛋白表达。整合蛋白β1可调节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可能与p27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a ,K -ATP1b1(ATP1b1)对肝癌细胞生长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ATP1b1表达质粒ATP1b1-CMV-FLAG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以空质粒转染作对照,通过RT-PCR测定ATP1b1的mR-NA表达,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析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ATP1b1-CMV-FLAG转染后,SMMC-7721的ATP1b1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转染ATP1b1-CMV-FLAG组、pFLAG-CMV-1组和脂质体组的ATP1b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59、0.182和0.093;转染ATP1b1-CMV-FLAG的SMMC-7721细胞呈变性改变,其生长受到抑制,转染相同DNA浓度的ATP1b1-CMV-FLAG组与pFLAG-CMV-1组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显示转染ATP1b1-CMV-FLAG组的SMMC-7721细胞的体外侵袭力明显受抑制(P<0.01)。结论:实验结果说明了促进ATP1b1表达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及侵袭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NA激活p21对肝癌Hep G2、Hep 3b和SMMC-7721细胞生长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靶向p21的saRNA,将其转染肝癌细胞系Hep G2、Hep 3b和SMMC-7721,利用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的p21表达水平,并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及划痕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Hep G2、Hep3b和SMMC-7721细胞的p21 mRNA分别较对照组升高了6.6、7.1、6.1倍,p2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了17.4、11.4、6.7倍。细胞转染后48 h时的细胞增长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7%、53%和55%;划痕实验显示转染组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靶向p21的RNAa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力,p21可作为一个具有肝癌治疗应用价值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4.
TPT1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TPT1转染对肝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QIAGEN超纯质粒抽提试剂盒抽提TPT1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3TPT1和pEGFP-N3,通过lipofectAMINE,在24 h内连续3次转染肝癌细胞系SMMC-7721,通过荧光显微镜、RT-PCR观察转染、表达效率,通过MTT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周期分析,研究TPT1转染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用此重构体转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转染效率约在30%左右.RT-PCR分析显示,pEGFP-N3 TPT1转染的细胞,TPT1 mRNA水平升高0.78倍(P〈0.05).与对照组相比,pEGFP-N3TPT1转染可明显增强肝癌细胞系的增殖能力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P值均〈0.05),使G2+S/M期细胞数增多.结论:pEGFP-N3 TPT1可在肝系细胞内高效表达,TPT1可增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含有EGFP及Ad5.EIA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E1A,研究其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的裂解作用。方法对pUC119-E1A质粒双酶切获得E1A基因,定向克隆带EGFP和neo筛选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到pEGFP-C1载体中,构建pEGFP-E1A质粒,通过脂质体导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经RT-PCR及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确认EIA基因的导入,DNAladder法检测EIA基因对SMMC-7721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结果酶切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正确,RT-PCR及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外源性E1A基因已整合于SMMC-7721细胞并获稳定表达,在6小时就导致SMMC-7721出现细胞凋亡。结论初步证实E1A基因在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索Ad5.EIA基因的抗瘤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钠钙交换器1(NCX1)在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侵袭和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肝癌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肝癌细胞系中NCX1的表达情况。构建NCX1干扰慢病毒载体和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转染肝癌细胞。采用细胞迁移、侵袭实验观察NCX1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采用细胞增殖实验观察NCX1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Western印迹法检测NCX1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97H、HCCLM3)NCX1表达高于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HepG2、Huh7、SMMC-7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NCX1后,肝癌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增加(P0.05);细胞因子(TGF-β_1、IL-6、TNF-α)分泌明显增多(P0.05);肝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NCX1体外可能通过升高肝癌细胞EMT相关蛋白表达促进肝癌生长、侵袭及转移,是潜在的肝癌诊治靶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C)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从而为肝癌治疗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MTT法检测VitC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利用Hoschest核染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SMMC-7721的形态学变化,同时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VitC对肝癌细胞SMMC-7721各组周期变化与凋亡分析.结果:VitC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别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流式方法测定的结果显示VitC对阻滞肝癌细胞SMMC-7721于S期,抑制其生长并诱导凋亡.结论:VitC对人体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有抑制作用,使其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Mfn-2沉默对肝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Mfn-2-siRNA和siRNA转染SMMC-7721细胞,为Mfn-2-siRNA组和siRNA组,以未经转染的细胞作为对照组。转染48 h后,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MMC-7721细胞中Mfn-2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SMMC-772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3(PITPNM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转染效率约85%;siRNA组SMMC-7721细胞中Mfn-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fn-2-siRNA组SMMC-7721细胞中Mfn-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iRNA组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以及MMP-2和PITPNM3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fn-2-siRNA组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以及MMP-2和PITPNM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fn-2沉默能够增强肝癌细胞SMMC-7721的侵袭能力,推测这一作用是通过上调MMP-2和PITPNM3的表达水平实现的,上述结果为肝癌的治疗和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为临床肝癌的治疗提供科学的参照。方法选取人的SMMC-7721型肝癌细胞,分别在加入500μM、250μM、125μM、62.5μM、31.25μM、0μM黄连素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于0 h、24 h、48 h、72 h时使用MTT方法对细胞活性进行测定,基于统计学处理方法,分析黄连素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作用。结果黄连素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着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呈上升趋势,但黄连素不会影响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复制增殖周期。结论黄连素对能够显著抑制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的凋亡,作用程度与作用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但对细胞的增殖周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耿臻  韩慧  许铭炎  邓小玲 《华西医学》2010,(11):1941-1943
目的观察已构建的含胸苷激酶(TK)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TK)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和对肝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ADV-TK体外感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噻唑蓝(MTT)法检测受感染的SMMC-7721细胞被不同浓度更昔洛韦(GCV)作用后的细胞存活率情况。构建肝癌SMMC-7721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注射重组腺病毒ADV-TK结合GCV治疗移植瘤的变化。结果相同滴度的重组腺病毒与不同浓度的GCV作用于肝癌细胞株SMMC-7721后,MTT法检测到细胞的存活率随着GCV浓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动物实验中ADV-TK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ADV-null及NS)(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ADV-TK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裸鼠体内的移植瘤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将shRNA 稳定转染至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 中,使得氯离子通道蛋白1(CLIC1)基因表达抑制,观察肿瘤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凋亡情况以及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 设计并合成理论上最佳的shRNA 序列,进而将其插入pGPU6 /GFP /Neo 质粒中,经测序和双酶切验证载体构建成功后以梭华-Sofast 将DNA 质粒稳定转染至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 中,经Real-time RT-PCR 验证CLIC1 mRNA 表达下调后,应用CCK-8 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干扰前后的Hca-F 细胞,对比观察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的变化,应用Transwell 小室检验其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pGPU6 /GFP /Neo-shRNA 对CLIC1 mRNA 抑制效果明显,抑制率达57%.经该表达质粒的干扰后,Hca-F 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停留于G2 /M 期的细胞明显增多,凋亡细胞显著减少,Transwell 小室中穿膜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CLIC1 基因具有抑制小鼠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并且参与细胞周期中G2 /M 期的调节,同时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和全反式维甲酸 (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作用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IFN-γ和ATRA处理SMMC-7721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NF-闎)的表达变化.结果 ATRA作用于SMMC-7721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并且诱导细胞凋亡发生,和IFN-γ联合作用后,这种作用加强;SMMC-7721细胞中NF- 闎的表达在ATRA作用后减少,ATRA与IFN-γ联合作用后进一步减少.结论 IFN-γ可以增强ATRA对于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明显下调了NF- 闎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RNA激活p21对肝癌HepG2、Hep3b和SMMC-7721细胞生长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化学合成靶向p21的saRNA、阴性对照dsRNA,将其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和SMMC-7721.每个细胞系分为3组,分别为p21-322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复3孔;p21-322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p21-322 saRNA和阴性对照dsRNA进行转染,空白对照组不干预.转染后72 h,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的p21 mRNA和P2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及划痕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HepG2、Hep3b和SMMC-7721细胞p21-322组p2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3.43±2.29、16.87±1.61、31.77±5.06,P2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55.93±12.66、32.91±5.17、24.96±6.81;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3±0.07、2.39±0.02、5.70±0.89,3.21±0.03、2.91±0.14、4.15±0.12;阴性对照组分别为3.87±0.97、2.57±0.71、5.87±1.73,3.11±0.70、3.01±0.97、5.13±2.14;p21-322组p2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转染后第6天时HepG2、Hep3b、SMMC-7721细胞p21-322转染组细胞平均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1%、48%和52%;HepG2细胞p21-322组24 h后空白区域占原划痕区域面积的百分比((76±1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3±6)%)和阴性对照组((17±8)%)(P<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向p21的RNAa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力,p21可作为一个具有肝癌治疗应用价值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D147-shRNA重组质粒对裸鼠肝癌细胞SMMC-7721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SMM@7721细胞、转染空载质粒的SMMC7721/pBS/U6以及转染本室前期构建的靶向肝癌细胞CD147的重组质粒的肝癌细胞SMMC-7721/pBS/U6/CD147-shRNA3接种到裸鼠皮下,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转染CD147-shRNA重组质粒的肝癌细胞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瘤块平均体积减小,重量减小,移植瘤生长明显减缓,抑瘤率为64.8%。结论转染CD147-shRNA重组质粒的SMMC-7721细胞致瘤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联合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后,对于细胞的影响,观察两者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 用ATRA和IFN-γ处理SMMC-7721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光镜观察细胞彤态的变化,电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绌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核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 ATRA作崩于SMMC-7721 24h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并且诱导细胞凋亡发生,和IFN-γ联合作用后,该作用加强;SMMC-7721细胞中NF-κ B和PCNA的表达在ATRA作用后减少,ATRA与IFN-γ联合作用后进一步减少.结论 ATRA与IFN-γ联合作用于肝癌细胞后,对于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具有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 B和PCNA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探讨β-联蛋白(β-catenin)序列特异的小发夹RNA(shRNA)干扰其表达后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含编码β-联蛋白特异的shRNA的质粒转入K562细胞,经G418筛选提高细胞阳性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干扰后β-联蛋白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通过绘制生长曲线、MTT测定及集落培养等方法观察干扰后细胞生长能力的差别。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转染后72小时干扰质粒可有效降低K562细胞β-联蛋白mRNA水平的表达(p〈0.05),但短期培养对蛋白水平的表达未发现明显影响。经G418长期筛选后,对照组可见细胞阳性率逐渐提高,并可筛选到几近100%阳性的细胞克隆,而干扰组细胞则逐渐死亡。在G418存在下,干扰组与对照组K562细胞短期增殖曲线及MTT结果显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集落培养发现,干扰组细胞无论集落形成率(P〈0.001)还是形成的集落大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干扰质粒可影响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结论:β-联蛋白特异的shRNA干扰可以有效降低K562细胞中β-catenin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集落形成能力;K562细胞的生长依赖于β-联蛋白的存在,针对β-联蛋白的RNAi治疗或其它靶向治疗可能对CML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并构建能够有效干扰Livin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且能在胞内稳定转录的表达载体;研究Livin shRNA和Survivin shRNA的联合转染对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设计siRNA的原理,分别从Livin、Survivin基因序列中选取两段siRNA靶序列模板,以其为基础进行shRNA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Livin和Pgenesil-1-Survivin的构建。将传代培养的肝癌Hep G2细胞株分为五组:设阴性对照组(不转染)、空白质粒组(单独转染Pgenesil-1-NC)、Survivin组(单独转染Pgenesil-1-Survivin)、Livin组(单独转染Pgenesil-1-Livin)和共转染组(联合转染Pgenesil-1-Livin和Pgenesil-1-Survivin),对各组细胞进行单独或联合转染。为检测转染2 d后Liv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情况、转染后三个不同时间点(48 h、60 h、72 h)的细胞增殖活性变化及转染后48 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采用了蛋白质印迹法、MTT法及TUNEL法。结果两种表达载体的测序结果与预期相同。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质粒组相比,转染后2 d,Livin组、Survivin组和共转染组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而与Livin组和Survivin组相比,共转染组蛋白表达的下降更为显著(P0.05);各组细胞在3个检测时间均表现出增殖活性的下降,且与Livin组和Survivin组相比,共转染组在三个检测时间的细胞生长抑制率(IR)值分别为28.541±0.842、21.644±0.129、15.532±1.12,明显高于前者(P0.05);转染后48 h,共转染组凋亡率为53.956%±4.332%,明显大于Livin组和Survivin组(P0.05)。结论成功设计并构建体内可稳定转录且能有效干扰目的基因表达的质粒载体。对肝癌细胞进行Livin shRNA和Survivin shRNA的联合转染,可更大程度下调相应基因的表达,降低Livin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胞内含量,可更为有效地阻碍癌细胞的异常增殖,促进癌细胞的程序性凋亡。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探讨β-联蛋白(β-catenin)序列特异的小发夹RNA(shRNA)干扰其表达后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含编码β-联蛋白特异的shRNA的质粒转入K562细胞,经G418筛选提高细胞阳性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干扰后β-联蛋白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通过绘制生长曲线、MTT测定及集落培养等方法观察干扰后细胞生长能力的差别。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转染后72小时干扰质粒可有效降低K562细胞β-联蛋白mRNA水平的表达(p〈0.05),但短期培养对蛋白水平的表达未发现明显影响。经G418长期筛选后,对照组可见细胞阳性率逐渐提高,并可筛选到几近100%阳性的细胞克隆,而干扰组细胞则逐渐死亡。在G418存在下,干扰组与对照组K562细胞短期增殖曲线及MTT结果显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集落培养发现,干扰组细胞无论集落形成率(P〈0.001)还是形成的集落大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干扰质粒可影响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结论:β-联蛋白特异的shRNA干扰可以有效降低K562细胞中β-catenin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集落形成能力;K562细胞的生长依赖于β-联蛋白的存在,针对β-联蛋白的RNAi治疗或其它靶向治疗可能对CML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外源性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 gene,mfn2)对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基因重组构建并鉴定mfn2真核表达质粒pEGFPmfn2,用脂质体将质粒转染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染后细胞mfn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mfn2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An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mfn2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电泳后显示约约2.3kp的mfn2片段和4.7kb的pEGFP-N2¬载体片段。RT-PCR及Western-blot显示转染组有mfn2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MTT实验提示转染mfn2基因后,HepG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流式细胞分析显示转染组与转染空质粒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可促进细胞凋亡。结论 成功构建了pEGFPmfn2真核表达质粒,外源性mfn2基因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iR-133b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6—2018年经病理证实为肝癌病变组织标本106例纳入肝癌组织组,同时,收集其相应癌旁组织(距离癌灶边缘>2 cm)标本纳入为癌旁组织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肝癌、癌旁组织及LO2、HB-611、BEL-7402、Hep3b、SMMC-7721、HepG2等细胞株中miR-133b表达情况.体外培养SMMC-7721、HepG2细胞,应用细胞转染技术上调肝癌细胞中miR-133b表达,并将其分别随机分为mimic-133b转染组(细胞转染mimic-133b)和mimic-NC转染组(细胞转染mimic-NC).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创伤愈合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癌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变化.结果 106例肝癌患者组织中,82例肝癌组织内miR-133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癌旁组织(P<0.05).HB-611、Hep3b、SMMC-7721和HepG2细胞中miR-133b表达水平较LO2细胞明显降低(P<0.05).BEL-7402细胞中miR-133b表达水平与LO2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mic-133b转染组细胞miR-133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imic-NC转染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mimic-NC转染组,迁移能力明显弱于mimic-NC转染组,侵袭能力明显弱于mimic-NC转染组,CT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imic-NC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33b可能通过下调CTGF表达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等,进而抑制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