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发性肌炎为病因未明的横纹肌非化脓性炎症,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发病时肌肉血管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毛细血管壁增厚,致使内皮细胞损伤和毛细血管栓塞,引起肌肉缺血或肌纤维坏死。2010年11月我科收治1例重症多发性肌炎患者,经救治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化脓性肌炎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化脓性肌炎患者的MRI表现。检查序列包括SET1W、TSET2W、STIR,其中4例同时接受增强SET1w扫描。结果8例中1例发生于腰大肌,余7例均发生于下肢肌肉。MRI显示所有8例受累肌肉弥漫性肿大,T2WI表现为较明显不均匀高信号,STIR为明显高信号;T1WI呈与邻近肌肉等、稍低或稍高信号改变,邻近肌间隙水肿。4例病灶中见单个或多个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脓肿形成,周围脓肿壁在T1WI上为相对高信号。增强扫描中2例受累肌肉呈明显弥漫性强化,2例脓肿形成呈环状强化,脓腔及小的炎性坏死区无强化。结论MRI可清晰显示化脓性肌炎病变部位、特点及范围,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合并结核患者的肝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待肝移植的受体有少数病例同时合并结核,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0.18%,我国目前此方面的资料较少。肝硬化合并结核患者行肝移植术的预后及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也缺乏研究。我中心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为6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结核患者实施了肝移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双肘骨化性肌炎1例报告时佳,孙诚信外伤后致骨化性肌炎临床上较常见,但双侧前臂尺骨骨折后又同时引起双肘骨化性肌炎致关节强直实属罕见,文献未见报道。作者遇到1例,手术后经过2年随访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8岁,农民。因双侧前臂骨折...  相似文献   

5.
傅菊芳 《护理学杂志》1996,11(2):113-113
1例对激素不敏感的极重度皮肌炎患者的护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傅菊芳皮肌炎是一种皮肤、肌肉同时受累原因不明的炎性疾病。主要受累的是骨骼肌,表现为四肢肌肉软弱、疼痛,咽、食管下端肌肉及呼吸肌麻痹、活动障碍。多数患者激素治疗有效,少数对激素不敏感,病情重,...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肌组织局部成肌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 探讨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mal stem cells,MSCs)移植至肌肉组织后的原位成肌分化情况。方法 以BalB/C雌性小鼠36只,建立放射损伤合并创伤(切割伤 冻伤)的严重肌损伤模型,再将分离扩增的雄性小鼠的单纯MSCs及经10μmol/L 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CR)诱导24h的MSCs以局部注射移植法,植入雌性小鼠正常肌肉组织和创伤后的肌肉组织,采用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在移植后1、3、6、9、12及15d检测植入的MSCs在肌肉组织原位的数量变化及成肌分化情况。结果 植入的MSCs数量随着时相延长而减少;单纯MSCs植入正常肌肉组织15d,5-Aza-CR诱导后的MSCs植入正常肌肉组织6d,可见MSCs分化为肌细胞,表达desmin阳性;5-Aza-CR诱导的MSCs植入损伤肌肉组织3d,单纯MSCs植入损伤肌肉组织6d,可见MSCs分化为肌细胞,表达desmin阳性。结论 MSCs局部移植至肌肉组织局部可实现成肌分化,但经5-Aza-CR诱导后的MSCs植入损伤肌肉组织的MSCs其成肌分化时相明显早于单纯MSCs植入正常肌组织的MSCs。  相似文献   

7.
手指结核性腱鞘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肺外结核病。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手指屈肌腱鞘结核性滑膜炎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MG)是因乙酰胆碱受体受累而产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基本损害是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损害。大部分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异常,10%~20%患者并发胸腺瘤。切除并清除胸腺组织可使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少数可达痊愈的效果,故胸腺切除术是目前MG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此类患者对一些麻醉药及肌松剂高度敏感,术后并发症多,麻醉的实施及管理有一定的困难。2001~2006年我院行重症肌无力手术48例,现将其麻醉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化性肌炎是肌腱、韧带、腱膜及骨骼肌周围结缔组织中发生的异位骨化性疾病.可分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及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两种.进行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种遗传性慢性进行性致死性全身疾病,较少见.局限性骨化性肌炎也称外伤性骨化性肌炎,60%与外伤有关,有时由炎症、肌肉缺血及运动过度引起,还有部分原因不明[1].我科手术治愈一例病史长达50年之久的骨化性肌炎合并慢性溃疡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是骨和关节严重创伤的一种并发症,以肘关节附近最多见,其次是膝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附近。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亦可发生于脊髓横断伤截瘫后下肢股部肌肉内。我们手术治疗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肌腺瘤(IMGP)是一种非肿瘤结直肠息肉。目前只有极少数病例被报道,且其发病机理仍不明了。该研究对4例患有炎症性肌腺瘤患者的结肠镜检查结果和组织学结果进行了分析,3例肌腺瘤存在于乙状结肠或降结肠处,4例患者经鉴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巨大结核性脓肿一例报告阎焕群侯锁柱黑兰逊肾上腺结核性脓肿临床少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9岁。患者消瘦、体重减轻3个月,曾感左上腹疼痛、乏力、午后低热,有时夜间出汗,无结核病史。门诊体检未见明显异常,KUB+IVU示双肾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胸腺瘤合并多发性肌炎及重症肌无力的病例罕见,依据其各自的诊断标准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并给予对症治疗。现报道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收治的1例39岁男性胸腺瘤合并多发性肌炎及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肝移植后少见的并发症,也少见明确而系统的报道.陈虹等[1]报道,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结核感染的发生率为1.04%,其中结核性胸膜炎仅1例.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对器官移植受者具有更强的侵袭力[2],加上传统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以及与免疫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器官移植受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差[3-4].2002年6月至2010年3月,我院共施行肝移植1347例次,术后并发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注射心脏毒素后肌损伤的肌卫星细胞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receptor 4,CXCR4)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肌肉退行性疾病的分子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C57雄性小鼠12只,于左侧股四头肌局部注射心脏毒素(5 μg/只),建立小鼠肌损伤模型:右侧股四头肌作为自身对照.于注射后1、4 d及1、2、4、6周处死小鼠,分离两侧股四头肌,取材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检测分析CXCR4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示肌肉组织从损伤修复到再生的全过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示注射心脏毒素后1、4 d和1、2、4、6周,肌肉组织内CXCR4表达分别为1 955.6±150.3、2 223.2±264.3、2 317.6±178.7、3 066.5±269.6、1 770.9±98.7和1 505.7±107.1,与正常肌肉组织(640.3±124.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T-PCR检测显示,正常肌肉组织、注射心脏毒素后1、4 d和1、2、4、6周肌肉组织内CXCR4 mRNA表达分别为0.349±0.006、0.822±0.013、0.882±0.025、1.025±0.028、1.065±0.041、0.837±0.011和0.777±0.015;肌损伤后各时间点与正常肌肉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XCR4可能在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择肌肉松弛药进行气管插管,目前仍无理想药物,我们用肌松监测仪比较五种常用肌松药应用于气管内插管的肌松效应,并观察了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手术患者,均选择全麻,年龄16~60岁,男20例,女10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例,术前均无明显神经肌肉传导疾患,肝肾功能正常。术前常规用药为阿托品、巴比妥钠肌注,五组麻醉诱导均用2.5%硫喷妥钠5~7mg/kg静注,肌松药分别用:琥珀酰胆碱2mg/kg、筒箭毒0.6mg/kg、泮库溴铵0.1mg/kg、阿曲库铵0.6mg/kg、爱肌松0.3…  相似文献   

17.
<正>骨化性肌炎属于一种良性、局部、自限性的疾病,常见于3040岁人群,多见于男性。好发于四肢肌肉与骨连接部,大多数发生于外伤或手术后,也有个例无外伤史[1]。骨化性肌炎是一种骨组织外的非肿瘤性病变,病理组织以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伴有大量的新骨、软骨形成[2],但其早期表现与炎性肿物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常难以鉴别[3],误诊率可达70%左右。作者结合收治的1例骨化性肌炎,讨论其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Owens 1955年首次将胸锁乳突肌皮瓣用于重建颊部之后,胸锁乳突肌的临床应用已有大量报道,但多数是应用其全部或随意取材的部分肌肉组织,来作为软组织充填物修补颌面颈部的缺损。1999年杨川等应用同侧带蒂胸锁乳突肌转位术修复晚期面瘫,保留了肌肉的收缩功能,能够重建部分口部表情功能。但是整块胸锁乳突肌的转位,对颈部供区的外形破坏较大。抬头、转头等功能亦受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告国内较为罕见的肌肉、肌腱先天性缺如或发育不良病例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回顾并分析1996年8月至2002年8月我科所收治的11例18侧先天性肌肉肌腱缺如或发育不良患者病史。其中,涉及拇指影响拇指功能的8例14侧,涉及其他手指或腕关节的3例4侧。统计受累肌肉以大鱼际肌为主,肌腱移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结果 采用肌腱移位术后,外观得以改善,畸形均矫正,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肌肉肌腱缺如或发育不良较为少见,其中以拇指大鱼际肌及拇长伸肌腱缺如最为常见。发病原因目前尚无确切的结论。选用合适的动力肌行移位术可使功能得到较好恢复,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肝脏结核临床上少见,而单独发生于肝尾状叶的结核瘤尚未见报道.我科近期收治一例肝尾状叶占位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结核,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3岁,体检发现肝占位11 d入院.病程中无不适.2年前曾行胆囊切除术.无乙肝、丙肝、结核病史,无口服避孕药史.入院后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AFP、CA19-9、CEA均阴性,乙肝表面抗体及核心抗体阳性,丙肝抗体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