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老年雌鼠内分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老年雌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与正常青年雌性大鼠对比,用雌二醇灌胃3个月,观察雌二醇对内分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采用放免(RI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细胞亚群(CD4+、CD8+)及T细胞凋亡。结果老年雌鼠血清E2水平下降,FSH、LH水平上升,脾脏CD4+、CD4+/CD8+明显下降,T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雌二醇能使FSH、LH水平下降,血清E2升高,T细胞CD4+、CD4+/CD8+升高,T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雌二醇能调节老年雌鼠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研究长期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睾酮和CD4^+/CD8^+T细胞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长期机械通气COPD患者42例为研究组,稳定期COPD患者34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睾酮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并计算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睾酮水平、CD4^+/CD8^+T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睾酮与CD4^+/CD8^+T细胞比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长期机械通气COPD患者血清睾酮、CD4^+/CD8^+T细胞比明显降低,但两者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主要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骨髓采集物记忆T细胞上黏附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稳态骨髓(SS—BM)和rhG—CSF预激的骨髓(G—BM)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其记忆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9d、CD54、CD62L和CD11a的表达。结果显示:rhG—CSF应用后骨髓采集物中CD4^+、CD8^+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明显降低(P〈0.001),记忆T细胞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CD49d在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但在记忆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没有明显的变化;CD54在CD4^+及其记忆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而在CD8^+记忆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没有明显变化;CD62L在CD4^+、CD8^+及其记忆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CD11a在CD4^+及其记忆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而在CD8^+及其记忆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没有明显变化。结论:rhG—CSF部分下调骨髓中CD4^+、CD8^+以及相应的记忆T细胞上黏附分子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缓吸收性细菌性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铁蛋白(SF)的关系。方法30例延缓吸收性细菌性肺炎患者为A组,30例常规吸收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B组及30例正常体检者为C组,分析3组研究对象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B细胞的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和SF水平的变化。结果入院次日,A、B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B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C组(P<0.01);A、B组CD8^+T细胞的细胞比例、SF水平均比C组明显升高(P<0.01)。入院第14日A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B细胞的细胞比例均比B、C组明显下降(P<0.01);CD8^+T细胞比例及SF水平比B、C组明显升高(P<0.01)。入院第28日3组受检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SF水平与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B细胞的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2、-0.578、-0.602、-0.565、-0.587,P均<0.05),与CD8^+T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542,P<0.05)。结论延缓吸收性肺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且与SF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人参皂甙对烫伤脓毒症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烫伤脓毒症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脓毒症组(24只)、人参皂甙组(24只)和对照组(18只)。将大鼠用沸水致背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烫伤后12h腹腔注射内毒素(5mg/kg)予以“二次打击”,制成烫伤脓毒症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25^+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细胞)的细胞数。结果:“二次打击”后大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CD25^+T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8^+T细胞、CD4^+CD25^+Tr细胞比例显著升高;此过程随时间而加重,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用药后24h、72h占淋巴细胞百分比人参皂甙组CD8^+T细胞、CD4^+CD25^+Tr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脓毒症组(P均〈0.01),CD4^+T细胞、CD25^+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均〈0.01)。结论: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后外周血中CD4^+CD25^+Tr细胞表达增强,人参皂甙可有效抑制其表达,显著改善烫伤脓毒症时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胃大部切除手术前后使用胸腺肽α1对病人的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35例老年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内营养组n=20)和研究组(胸腺肽加肠内营养组n=15)。研究组术前1d至术后d6每天给予胸腺肽α1,于术前1d,术后d1、d0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和术前d0,术后d3、d7分别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急性炎性反应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CD3^+、CD4^+、CD4^+/CD8^+均有下降及急性炎性反应的发生,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d10的T细胞亚群指标有明显提升(P〈0.05),且研究组病人术后的IL6、TNF-α水平有显著下降。【结论】老年胃大部切除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应用胸腺肽α1既可提高T细胞亚群水平又能缓解急性相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筛选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0例(老年重症组)、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34例(老年非重症组)、非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例(非老年重症组)、非老年非重症肺炎患者21例(非老年非重症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活性。结果:老年重症组患者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比老年非重症组明显下降(P均〈0.01)。非老年重症组患者CD3^+、CD4^+及NK细胞活性均低于非老年非重症组(P〈0.05或0.01)。老年重症组患者CD3^+、CD8^+均低于非老年重症纽(P均〈0.05)。老年非重症组与非老年非重症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较非重症肺炎患者下降,其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更明显。免疫功能减退可能是老年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及营养状况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特点。方法:以76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老年组),66例非老年AECOPD患者(非老年组)为对照,外周血免疫球蛋白A、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其营养状况为指标,观察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老年组外周血IgA、IgG、IgM及CD8^+水平高于非老年组。CD4^+、CD4^+/CD8^+较非老年组低。老年组体重指数(BMI)及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转铁蛋白(TRF)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失衡及蛋白质性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4+CD25^+T细胞的异常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应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的大鼠模型,进行粪便细菌培养,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肠系膜淋巴结(MLN)中的CD4^+CD25^+T细胞和CD4^+T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PCR测定Foxp3 mRNA的含量。结果 (1)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大鼠PBMC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P〈0.05),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MLN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P〈0.05),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2)模型组大鼠PBMC中Foxp3 mRNA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MLN中Foxp3 mRN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3)模型纽大鼠肠道菌群较正常对照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CD4^+CD25^+T细胞的异常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可能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患者血清中CD4^+、CD8^+T细胞状态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来分析R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为RA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multis color flow cytometry),分析RA患者CD4^+、CD8^+T细胞状态;采用免疫速率比浊法检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CD8^+T细胞百分率则无明显变化(P〉0.05),CD4^+/CD8^+比例明显升高(P〈0.05),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背景: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功能降低、数量下降已被公认为是哮喘患者免疫失调的重要表现。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上调CD4^+D25^+调节性T细胞,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并已在许多免疫性疾病方面成功应用。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哮喘小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气道炎症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9/2008—05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SPF级BALB/c小鼠34只,其中3-4周龄雄鼠4只,用于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6周龄雌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10只,组。方法: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以500mg/L卵白蛋白溶液0.2mL腹腔注射致敏,以50g/L卵白蛋白溶液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卵白蛋白溶液,细胞移植组在诱导哮喘的第10天经尾静脉注入体外分离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并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炎症细胞总数,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结合病理切片分析气道炎症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t=7.742,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该比例明显升高(t=-7.455,P〈0.05)。3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两两比较,模型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细胞移植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总数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气道无明显炎症改变?  相似文献   

12.
李湘  莫新少  陈似霞  杨一兰 《全科护理》2014,(22):2040-2043
[目的]探讨不同复温时间对肝癌部分切除术低体温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低体温病人依不同复温时间随机分3组,A组30 min、B组30 min~60min、C组60min,每组30例。术前、术后1d、2d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IL-6;术前、术后1d、5d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C组1dCD3+、CD4+、CD4+/CD8+及5dCD4+/CD8+低于A组、B组(P0.05)。3组病人T细胞亚群重复方差分析,各指标时间效应、交互效应、CD3+、CD4+、CD4+/CD8+组间效应P0.05。各组CD8+术前与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1d、2dIL-2低于A组、B组,C组术后2dIL-6高于A组、B组(P0.05)。IL-2组间效应、IL-6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P0.05。[结论]复温时间60min可延迟免疫恢复,肝癌病人术后早期有效复温能减轻免疫抑制,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平衡及CD4^+ CD45RA^+T细胞和CD4^+ CD45RO^+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67例直肠癌患者中,33例拟进行腹腔镜手术,设为L组,34例拟进行开腹手术,设为O组.观察术前1d、术后2d、术后7d患者Th1、Th2、CD4^+ CD45RA^+T、CD4^+ CD45RO^+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L组患者术前和术后Th1、Th2、CD4^+ CD45RA^+T、CD4^+ CD45RO^+T细胞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O组术后2d、术后7d患者Th1细胞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Th2细胞表达显著升高(P< 0.01);CD4^+ CD45RA^+T细胞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CD4+ CD45RO+T细胞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对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平衡、CD4^+ CD45RA^+T细胞和CD4^+ CD45RO^+T细胞表达的影响小,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干扰较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69表达在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EBV—AHS)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BV—AHS患儿(急性期28例,缓解期21例)及30例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CD3^+CD4^+CD69^+及CD3^+CD8^+CD69^+的表达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受试者间CD3^+CD4^+CD69^+及CD3^+CD8^+CD69^+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急性期组CD3^+CD4^+CD69^+及CD3^+CD8^+CD6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缓解期组CD3^+CD4^+CD69^+及CD3^+CD8^+CD6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T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化在EBV—AHS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EBV—AHS重要的发病机理之一。检测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有利于临床判断治疗效果,并为应用免疫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发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56例HS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CD3^+CD4^+CD8^+,B淋巴细胞CD3^-CD19^+及NK细胞CD3^+CD16^+CD56^+的表达水平,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补体C3、C4的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IgE水平,并与25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HSP患儿CD3^+、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CD3^-CD19^+百分比显著上升,与健康儿童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CD8^+百分比上升(P〈0.05),CD16^+CD56^+百分比下降(P〈0.05)。HSP患儿的IgA、IgE、IgG、C3水平升高,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失调造成的免疫功能紊乱,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对于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角度了解患儿的免疫功能,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辅助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内分泌功能改变发生时间、程度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34例更年期妇女按年龄分成3组,第一组69例,年龄40~44岁;第二组27例,年龄45~50岁;第三组38例,年龄51~60岁。每住妇女均测定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的水平。结果:FSH、LH、E2均下降者23例;FSH、LH增高者77例;E2下降者28例。发生内分泌改变的比例在第一组、第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更年期功能障碍的发生与严重程度也许是受下丘脑、垂体功能亢进的神经内分泌影响多于、早于卵巢分泌雌激素下降造成的影响,且内分泌改变的发生率与年龄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28/CD152:CD80/CD86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S患者及健康体检者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CD19的表达及CD28/CD152和CD80/CD86在外周血T、B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CD3^+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CD3^+CD8^+T细胞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4^+和CD8^_T细胞上CD28和CD19^+B细胞上CD80、CD86的表达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05),而CD152在CD4^+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也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但在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却显著降低(P〈0.05);血清IgG、IgA及CRP、IL-6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D152:CD80/CD86分子的异常表达与其免疫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BALB/c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NS)、哮喘组(OVA)和哮喘糖皮质激素治疗组(OVA/GC)制备动物模型,每组10只。取小鼠左肺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炎症改变;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脾单个核细胞CD4+CD25+Tr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25+Tr上的TLR4平均荧光强度。结果哮喘小鼠脾单个核细胞CD4+CD25+Tr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但该细胞上表达的TLR4平均荧光强度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哮喘小鼠CD4+CD25+Tr百分率和该细胞上表达的TLR4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促进哮喘小鼠CD4+CD25+Tr数量的增加及TLR4的表达,可能是治疗哮喘的免疫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别测定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直肠癌患者Th1/Th2平衡偏移情况及CD4^+CD45R细胞的比例变化,以比较两种术式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方法检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2组患者术前1d、术后2、7d的外周血中CD4^+IFN-γ^+T和CD4^+IL4^+T细胞比率及IFN-γ和IL-4血清浓度,同时检测CD4^+CD45RA^+T细胞和CD4^+CD45RO^+T细胞在不同手术影响下的比例变化。结果开腹组术后2、7d的Th1细胞[(4.51±1.52)%,(7.26±2.59)%]与术前[(12.06±1.82)%]相比明显减少(P均〈0.05),Tha2细胞[(6.70±2.41)%,(6.70±2.41)%]与术前[(4.47±1.90)%]相比明显增加(P均〈0.05);开腹组术后2、7d的IFN-γ[(57.15±23.64)ng/L,(72.70±27.31)ng/L]与术前(123.47±32.52)ng/L相比明显下降(P均〈0.05),而术后2、7d的IL-4[(55.55±7.29)ng/L,(57.56±7.13)ng/L]与术前[(41.87±5.83)ng/L]相比明显升高(P均〈0.05);腹腔镜组Th1细胞、Th2细胞、IFN-γ和IL-4手术前后数量无明显变化(P均〉0.05);术后7d开腹组CD4^+CD45RA^+T细胞(35.11±7.82)与术前(31.11±6.72)相比明显增加(P均〈0.05),开腹组术后CD4^+CD45RO^+T细胞(61.21±9.13)较术前(68.11±11.42)减少(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较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平衡影响较小,有利于保护直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