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X线胸片对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以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至2006年8月资料收集完整、诊断明确的住院患儿的X线胸片120例.结果:湿肺40例,吸入性肺炎34例,感染性肺炎43例,未成熟肺5例,特发性呼吸困难综合症1例.新生儿湿肺与择期剖宫产关系紧密,胸腔积液为其较特征性X现表现,吸入性肺炎出现胸腔积气的几率最大.未成熟肺与特发性呼吸困难综合症多发生于早产儿、低体重儿,X线胸片征象无特征性.结论:X线胸片对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诊断需要紧密结合临床围产期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毕朝燕  张娴  周霞  郭杰丽 《贵州医药》2012,36(3):263-264
新生儿湿肺(wet lung disease of neonata NWLD)又称Ⅱ型呼吸窘迫综合征、暂时性呼吸困难、良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因肺内淋巴管排除肺液延迟使之积累引起的自限性呼吸系统疾病[1].新生儿湿肺影像表现演变过程与病理过程相符合,其X线征象与临床表现呈正相关.早期摄片,短期复查对本病诊断极有价值.我们复习文献,回顾性分析了我院38例新生儿湿肺的X线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湿肺X线分析,以提高对新生儿湿肺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湿肺22例的临床表现和X线改变.结果 新生儿湿肺病在新生儿出生后3~5h平片就可以出现特征性表现,以肺间质积液征和肺野透亮度减低为最常见表现.结论 新生儿出生后床边胸片对诊断湿肺病有重要意义;新生儿湿肺X线征象出现早、吸收快,对于有患病的高危因素足月新生儿应加强监护,可疑病例早期行胸部床边摄片并及时复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湿肺的发生机理和临床X线表现,以提高早期正确临床诊断率。方法对新生儿湿肺32例进行临床及X线分析。结果28例生后〈6h发病。胸片以肺泡及肺间质积液为主,X线表现为快速吸收消散。绝大部分患儿2~3d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新生儿湿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加快和发绀,胸片常见的X线征象主要为肺泡及肺间质积液、肺淤血改变、胸膜及胸膜腔积液。X线在生后〈6h胸片对湿肺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密切结合临床,短期内复查胸片常可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湿肺X线分析,探讨胸部X线平片对新生儿湿肺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新生儿湿肺病例临床资料及动态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生后6h的正位胸片上表现为弥漫性肺泡和间质积液,淋巴管,血管纹理增粗,胸腔积液等征象,结合临床,即可拟诊为湿肺,早期行胸部撮片并及时复查对于本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湿肺的X线表现,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分析在2006~2009年间收治的78例新生儿湿肺病例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结果全部病例均有呼吸增快,其中皮肤发绀42例,呻吟34例,听诊全部病例均有呼吸音增粗,有湿啰音21例;X线表现为肺泡积液64例;间质积液53例,肺血管充血28例;肺气肿25例。结论新生儿湿肺的临床及X线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及胸部平片X线表现可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特点,提高对IPF的认识。方法对27例符合美国胸科协会提出的IPF诊断标准的IP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19∶8,年龄45~76岁,伴有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和Velcro罗音,X线表现为磨玻璃样、网状、结节状及蜂窝状阴影。肺功能检查示18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9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糖皮质激素可使患者病情得到近期缓解。结论对长期咳嗽伴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行胸部X线、肺功能、血气分析及经支气管肺活检,能对本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肺炎275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治海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106-210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X线表现。方法:我院2003年7月~2005年3月收住275例患儿均行胸部前后位X线片检查。结果:新生儿肺炎X线表现复杂多样。两下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或肺门影增浓共228例,约占80.3%,急性肺膨胀征191例,占69.4%。肺气肿征107例,占38.9%。这3种征象见于各型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肺炎的基本X线表现。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必要检查。及时准确的X线诊断是临床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的统计分析,为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其中普通病例278例、重症病例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78例普通病例和3例重症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病原学检测结果将本组病例分为单纯CAV16阳性组(54例)和单纯EV71阳性组(57例),为研究CAV 16和EV 71感染后的差异,对CAV16阳性组(54例)和EV71阳性组(57例)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血糖、LDH、CK-MB、IgG、IgA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血常规白细胞(WBC)数:(9.15±3.32)×109/L,其中白细胞正常者175例(64.10%),白细胞升高者91例(33.33%),白细胞下降者7例(2.56%);②血液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3.11±44.79)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1.99±37.48)U/L;③X线胸片:278例普通病例中有1例(0.36%)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57例(20.5%)支气管炎,4例(1.42%)有肺部感染性改变。④心电图278例普通病例中162例(58.27%)窦性心动过速,40例(14.39%)出现ST-T段改变,4例电轴右偏,1例电轴左偏,18例(5.43%)窦性心律不齐,1例室上性早搏。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血糖、LDH、CK-MB、IgG和IgA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无明显异常,符合一般病毒的感染特征,肝、功能基本正常,半数以上的患儿心肌酶谱升高、免疫球蛋白G(IgG)降低和免疫球蛋白A(IgA)降低;部分患者X线胸片异常;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病原学检测EV71阳性和CVA16阳性的比例约为1: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临床影像学特点以及X线平片影像的表现,进一步对疾病加深认识,明确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0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影像学特点和X线平片影像的表现。结果此组患者中支气管肺炎48例,大病灶肺炎19例,间质性肺炎15例,大叶或节段性肺炎10例,吸入性肺炎5例,气胸3例(5%)。X线的影像呈多样性,一般以肺野透光度稍降低,肺纹理呈增多增密等为主要表现。结论新生儿体质脏器娇嫩且处于发育完善阶段,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尽可能减少接触有害辐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龄<32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评价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与BPD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胎龄<32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为中-重度BPD和(或)死亡组(38例)及轻度BPD和(或)无BPD组(91例)。通过双变量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以优势比(OR)、校正优势比(aOR)、95%置信区间(CI)估计风险因素与中-重度BPD和(或)死亡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129例胎盘病理诊断完整的早产儿中, HCA的总体发生率为70.5%(91/129)。中-重度BPD和(或)死亡的发生率为29.5%(38/129)。双变量分析显示:HCA不是中-重度BPD和(或)死亡的危险因素[OR=1.5, 95%CI=(0.6, 3.7), P=0.334>0.05]。小于胎龄儿(SGA)、双胎、动脉导管未闭(PDA)、胸部X射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征象、败血症、机械通气是中-重度BPD和(或)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经胎龄、性别、产前皮质类固醇激素(AS)校正后,败血症的影响变得不显著。经性别、AS校正后,胎龄每减少1周,中-重度BPD和(或)死亡的风险增加40%[aOR=1.4,95%CI=(1.1, 1.8), P=0.004<0.05]。结论低出生胎龄、SGA、双胎、胸部X射线的RDS征象、机械通气、PDA是BPD的危险因素。HCA与BPD不存在显著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or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remains the most frequent clinical problem encountered among preterm infants [1]. RDS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this population of neonates [2]. Premature infants develop RDS because they have immature lungs that are deficient in surfactant. As a result, they require ventilatory support to maintain adequate gas exchange and this support can cause lung injury [3]. Lung injury increases the patient's ventilatory needs and the cycle of lung injury is propagated. If this cycle is not interrupted, respiratory failure progresses and the premature neonate di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discuss the pathophysiology of RDS and to review recent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it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3.
Lung surfactants (LS), a complex of ~90 wt% lipids (mainly dipalmitoylphosphatidylcholine or DPPC) and ~10 wt% surfactant proteins (SP-A, -B, -C, and -D), adsorb to an air-alveolar fluid interface and then lower its surface tension down to near zero during expiration.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 of exogenous LS preparations can effectively compensate for surfactant deficiency in premature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Surfacten? (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oration, Osaka, Japan), a modified bovine lung extract and an effective surfactant replacement in treatment for RDS patients, is supplemented with DPPC, palmitic acid, and tripalmitin. For the premature infants suffering from RDS, instillation of Surfacten? leads to a dramatic improvement in lung function and compliance. Herein, the author reviews potential use of newly designed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 mimicking peptide of SP-B and also introduces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preparations incorporated with partially fluorinated amphiphiles to improve their efficac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X线、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收集1998年-2005年经胸部X线、CT检奁,最后经实验室检查证实明确诊断为本病的9例进行分析。结果:经实验室检查证实的9例中,初次影像诊断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仅6例、正确诊断率为67%.余3例中2例误诊为亚急性粟粒性播散性肺结核,1例误诊为肺内多发感染灶。结论:采用普通胸部X线片及胸部CT平扫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影像的误诊及漏渗,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90例RDS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观察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联合PS、nCPAP治疗,治疗3 d后比较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治疗3 d后血氧分压(PaO2)、pH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RDS,应用PS、nCPAP治疗同时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可增强疗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石家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以2020年 1月21日—2月10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21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 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肺部影像学特征。根据年龄分为2组:<45岁组(n=13),≥45岁组(n=8),比较2组上述指标的 差异。结果 21 例 COVID-19 患者中男 14 例,女 7 例;有 7 组家庭聚集性发病(共 19 例)。临床体征:发热 15 例 (71.4%),咳嗽 9 例(42.9%),无任何临床症状 5 例(23.8%)。实验室检查:T 淋巴细胞亚群 CD3+ 计数降低 8 例 (38.1%),CD4+计数降低12例(57.1%),CD8+计数降低6例(28.6%),白细胞计数降低2例(9.5%),中性粒细胞(N)计 数降低2例(9.5%),淋巴细胞(L)计数降低5例(23.8%),C反应蛋白(CPR)升高10例(47.6%)。年龄≥45岁组及<45 岁组患者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白细胞计数、N及L计数及其降低比例、CRP水平及CRP升高比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者中,3例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前首次影像学检查为胸部X线者11 例,胸部CT者10例,其中胸部X线检查假阴性6例(漏诊率54.5%),而胸部CT检查均呈阳性。结论 石家庄地区 COVID-19感染以家族聚集性为主,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较为明显,早期胸部X线检查极易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点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7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胸部X片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结果67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与咳嗽症状,起病3天可闻及异常啰音者23例(34.3%),1周内闻及异常啰音者49例(73.1%);所有患儿1周内均可见胸部X线表现异常;所有病例均早期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结合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肺部体征常较X线表现晚,早期诊断应结合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早期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IPPV组(51例)和nCPAP组(57例),所有患儿均常规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0 mg/kg,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成功率、使用NIPPV和nCPAP时间、主要并发症及其预后结局。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5 min Apgar评分、RDS分级、产前是否使用激素及生后使用PS 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PPV组治疗成功45例,治疗成功率88.24%,nCPAP组治疗成功41例,治疗成功率71.93% (P<0.05)。NIPPV组治疗后2 h、12 h 的pH、PaCO2、PaO2比nCPAP组改善更明显(P<0.05)。NIPPV组与nCPAP组治疗时患儿平均使用NIPPV和nCPAP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治疗早产儿RDS效果优于nCPA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儿生后6 h内使用牛肺表面活性剂(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我院出生的76例胎龄28~32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38例给予气管内注入40~100 mg/kg牛肺表面活性剂与未用PS的对照组38例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比较两组NRDS的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发生NRDS 5例,对照组发生NRDS 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吸氧天数(9.2±6.1)d、呼吸机使用天数(6.5±4.9)d及住院天数(29.3±7.8)d,较对照组(16.7±6.4)d、(9.8±7.0)d、(37.4±7.2)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肺部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预防性使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能减少NRDS的发生率,减少呼吸机的使用,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肺栓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小妹 《中国医药》2010,5(3):225-226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3例肺栓塞患者的超声检查、X线影像学检查、肺通气/血流灌注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肺栓塞患者都有下肢深静脉炎或血栓形成、术后、创伤或不适当的长期卧床、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基础疾病。由于及时诊断和及时的抗凝治疗,17例(73.9%)患者治疗后存活。23例肺栓塞患者采用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阳性率为95%。结论肺栓塞仍是一个被人们认识不足的疾病,因此应予重视,并要求我们对临床高度怀疑者应尽快进行肺栓塞的诊断程序。放射性核素肺通气/关注扫描是一项安全、简便、无创、有价值的肺栓塞的筛选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