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金永祜 《山西中医》1998,14(3):38-39
大黄黄连泻心汤与泻心汤辨析金永祜关键词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金匮要略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黄连两味药组成;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但后世医家多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中应当有黄芩为是,并进一步将大黄黄连泻...  相似文献   

2.
五泻心汤,通常是指《伤寒论》中之大黄黄连泻心、附子泻心、生姜泻心、半夏泻心、甘草泻心等五汤方而言。此乃《伤寒论》治痞的“五泻心”方,吾师其法而活用之,常可建功于临床,足见仲景书之所以堪为后世法也。笔者不揣谫陋,结合个人经验,略述于下: 1、大黄黄连泻心汤由大黄、黄连二味组成。用麻沸汤渍之须臾,去滓,分温再服。方中用大黄,意在下气开结泄热,不在攻下,以黄连入心清热而消痞,药仅两味,渍而不煎,利于发挥其轻扬泄热消痞的性能。故仲师独以本方治热痞。所谓热痞,乃无形之气热互结而成。盖气热互结  相似文献   

3.
大黄黄连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两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心下者,胃也;痞者,但满而不痛者.笔者随导师临床学习,发现导师以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化裁治疗多种肾脏疾病,屡获显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三黄泻心汤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由黄连、黄芩、大黄3味药组成。《金匮要略》原著中论及三黄泻心汤的原文有二:《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泻心汤原文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中载:"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本方适用于  相似文献   

5.
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热痞的重要方剂,由大黄、黄连两味中药组成。在《伤寒论》中,记述与之相关的条文有二:第154条日:“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第164条日:“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国中医科学院仝小林教授善用经方,活用经方,以经方之理与经方之法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黄黄连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原为治熱痞所设。此方由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组成。方中大黄泻热开结,黄芩、黄连清热消痞。我们在儿科热性病中,见到邪实正盛,蕴热较重者用此方效验较佳,现举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黄黄连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有大黄、黄连二味组成。后经宋代林亿考证,本方当有黄芩。本方服法不同,功效亦异。《伤寒论》用滚沸如麻之汤浸渍分服,重其无形之气,不重其味,取轻扬上达,可攻邪热凝聚之痞。正如徐胎所云:“此又法之最奇者,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上焦之邪。”又曰:“治上  相似文献   

8.
正《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临床上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胃病、口腔溃疡、高血压、急性脑血管病、菌痢等均有良效~([1])。《注解伤寒论》中第四卷载《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大黄黄连泻心汤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我们用大黄黄连泻心  相似文献   

9.
<正>1泻心汤出处泻心汤源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芩、黄连三味药组成。《金匮要略》原著中论及泻心汤的原文有二:《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泻心汤原文为: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中的条文: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  相似文献   

10.
正《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大黄黄连泻心汤的药味少,煎煮方法也比较特殊。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2例患者,现介绍如下。案例1:内人因在婚期进食过量肥甘厚腻之品导致大便黏腻,自行服用保和丸数日,症状未见明显缓解。2018年1月18日白天又大量进食椒盐虾,晚上突发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8和TNF-α含量的影响,从炎症因子角度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寒热因素与消炎痛腹腔注射相结合,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清中IL-8、TNF-α的含量。结果除单寒组TNF-α外,其他各模型组大鼠血清IL-8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降低热性溃疡组大鼠血清IL-8和TNF-α含量,理中丸可显著降低寒性溃疡组大鼠血清IL-8含量(P<0.05或P<0.01)。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可通过降低IL-8和TNF-α含量,分别实现对热性和寒性模型大鼠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是"方证相应"规律的体现,肯定了该实验所采用的胃溃疡"病证结合"造模方法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黄黄连泻心汤在不同煎煮条件下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只HP建模大鼠随机分成六组,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各组药物对大鼠胃中HP的清除率。结果:大黄黄连泻心汤15min浸渍液对建模大鼠胃内HP有显著清除作用。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沸水浸渍15min是治疗幽门螺杆菌较好的煎煮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寒、热不同方剂对"病证结合"的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bFGF和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从药效学角度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寒、热证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与消炎痛腹腔注射相结合,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动物模型,并比较寒热方剂对模型大鼠胃组织bFGF和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结果:各模型组大鼠胃组织bFGF和血清VEGF含量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提升热性溃疡组大鼠胃组织bFGF和血清VEGF含量,理中丸可显著提升寒性溃疡组大鼠胃组织bFGF和血清VEGF含量(P<0.05或P<0.01)。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可通过提升血清VEGF和胃组织bFGF含量,分别实现对热性和寒性模型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是"方证相应"规律的体现,肯定了本实验所采用的胃溃疡"病证结合"造模方法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炎痛型及水浸应激型胃溃疡中医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基本作用机理和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腹腔注射消炎痛和水浸应激法,分别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受试大鼠胃组织PGE2含量的影响。结果:各模型组大鼠胃组织PGE2含量显著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升高热性溃疡组大鼠胃组织PGE2的含量,理中丸可显著升高寒性溃疡组大鼠胃组织PGE2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模型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热性胃溃疡、理中丸对寒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升高大鼠胃组织PGE2的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泻心汤类方源自《伤寒杂病论》,包括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汤等,以半夏泻心汤为中心,加减化裁为泻心汤类方,共计8方,14味药。泻心汤类方从其立法来看,温清并用、甘苦兼施,能调中焦阴阳之失衡,寒热之错杂,对胃肠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契合胃癌虚实寒热错杂之病机,对胃癌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于临床中研习《伤寒杂病论》,细揣古今医家之治验,略有所悟,文章就泻心汤类方来探讨胃癌之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结扎型及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基本作用机理和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幽门结扎、醋酸涂抹法,分别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清中NO、ET的含量。结果:NO在幽门结扎、醋酸涂抹型溃疡寒证中含量降低,而在热证中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降低热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理中丸可显著升高寒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O的含量(P0.05或P0.01)。ET在幽门结扎和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中含量升高,但寒证组明显高于热证组(P0.05或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能分别降低热、寒证组ET含量(P0.05或P0.01)。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模型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热性胃溃疡、理中丸对寒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改变大鼠血清中NO和ET的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幽门结扎型及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动物模型,阐明寒热方剂(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的作用机制及方证相应规律,为临床辨治溃疡病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以“病证结合”模式之中医证型研究提供方法学新途径。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幽门结扎、醋酸涂抹法,分别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清NT的含量。结果:幽门结扎及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各模型组大鼠血清NT含量均显著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醋酸涂抹型胃溃疡模型中以热证降低显著,与寒醋和模醋比较差异显著(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升高热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T含量,理中丸可显著升高寒性溃疡组大鼠血清NT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模型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热性胃溃疡、理中丸对寒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大鼠血清中NT含量的升高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水浸应激型胃溃疡中医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基本作用机理和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水浸应激法,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受试大鼠脑组织5-HT和NE含量的影响。结果:寒水与空白、热水组比较,5-HT含量升高明显(P0.01);热水与空白、寒水、单水组比较NE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理中丸能够降低寒性溃疡组5-HT含量,大黄黄连泻心汤能够降低热性溃疡组NE含量。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模型复制成功;热性方剂理中丸预防水浸应激型溃疡寒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5-HT含量有关;寒性方剂大黄黄连泻心汤预防水浸应激型溃疡热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NE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结合病案,辨析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与清中汤,连朴饮与加味连苏饮、凉膈散与甘露消毒丹、蒿芩清胆汤与大柴胡汤的证机异同。认为: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温胆汤皆辛开苦降,前者攻补兼施,后者重在化痰;小陷胸汤与清中汤均可治疗胃痛,前者涤痰理气,后者主胃中实热;连朴饮与加味连苏饮均可治疗胃气上逆,前者芳香化湿,后者寒热同调;使用凉膈散或甘露消毒丹时需辨清病位;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都能清泄肝胆,但适用的病情程度不同。临床运用清中化湿类方,当掌握各方的证机特点,使选方精准有效。  相似文献   

20.
周刚 《河南中医》2014,34(1):1-2
“舍性存用”是指方剂学中的一药或多药功效运用非寒热温凉四性,而是运用药物甘辛苦酸成五味(用)所体现的功用。半夏泻心汤以泻心消痞为主要治法,由黄芩、黄连、干姜、半夏组成,干姜、半夏辛开,黄芩、黄连苦降,辛开苦降以泻心消痞。提示治疗中焦痞满之证,在调气消痞的常规治法之外,还有一种“舍性存用”的变法用药思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