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10月至1988年5月,我们在5858例头颅CT扫描中发现三叉神经瘤7例,发现率为0.12%。现将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报告如下。一、病例报告例1男,52岁。因左面部阵发性疼痛6年伴左耳鸣及听力下降3年入院。体检:双侧眼球水平性震颤,左耳中度神经性耳聋,其它无异常。头颅正侧位X线片正常。CT平扫示左侧内听道口扩大,左桥脑小脑角区见一卵圆形边缘不甚清楚的等密度块影,周围无水肿带,左桥小脑角池封闭,四脑室无移位,幕上脑室不扩大。增强扫描见左桥脑小脑角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1993年收治1例左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癌引起同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36岁,因头痛3个月,伴左侧肢体无力,于1993年11月15日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无语言障碍,头颅无畸形。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灵敏,双眼视乳头有水肿,双侧鼻唇沟对称,左耳听力减退,左侧肢体痛觉减退,左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侧Ⅴ级,双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左侧巴氏征士,右侧(-)。头颅CT扫描示,左侧脑室肿瘤并轻度脑积水。于同年11月23日,在全麻下行左顶枕开颅,左侧脑室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第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的入路。方法 对第四脑室肿瘤29例,分开小脑扁桃体延髓间隙和(或)切除蚓锥及小脑扁桃体显露第四脑室,继而切除第四脑室病变。结果 肿瘤全切25例,大部分切除4例。第四脑室底部桥脑出血5例,血肿量5-15ml,血肿全部清除。术后无新的小脑损伤症状,本组无死亡。结论 不切开小脑蚓部,经小脑扁桃体延髓间隙入路也能提供良好的术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小脑延髓裂入路(TCMCF)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第四脑室肿瘤患儿采用枕下正中切口、小脑延髓裂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结果本组手术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患者头晕、头痛症状得以缓解;共济失调8例患者中,术后改善5例;17例术前有脑积水的患者,术后脑室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TCMCF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无需切开小脑蚓部,可避免损伤正常小脑组织,暴露范围广,能显著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小脑延髓裂入路(TCMCF)手术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第四脑室肿瘤患儿采用枕下正中切口、小脑延髓裂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结果 本组手术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患者头晕、头痛症状得以缓解;共济失调8例患者中,术后改善5例;17例术前有脑积水的患者,术后脑室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TCMCF切除儿童第四脑室肿瘤无需切开小脑蚓部,可避免损伤正常小脑组织,暴露范围广,能显著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例 1 男 ,6 0岁。因进行性头痛、头晕、行走不稳半年于1999- 0 4- 2 0入院。病人自 1998- 10无明确诱因出现头痛、头晕 ,征象进行性加重 ,并逐渐出现行走不稳、言语欠流利 ,恶心 ,呕吐胃内容物。查体 :意识清 ,蹒跚步态 ,言语呐吃 ,四肢肌力Ⅳ ,腱反射亢进 ,共济试验 (+)。头颅CT示 :右侧小脑有一类圆形稍低密度影 ,周围有不规则低密度影 ,四脑室受压 ,幕上脑室系统扩大 ;次日MRI示 :右侧小脑半球有一类圆形占位 ,T1低信号 ,T2 高信号 ,周围有不规则低信号影 ,四脑室受压变形 ,幕上脑室系统扩大。诊断为小脑肿瘤并梗阻性脑积水。予…  相似文献   

7.
来洪建 《安徽医药》2005,9(4):281-281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后窝占位性病变80例,其中肿瘤76例,囊肿4例.桥小脑角区好发听神经瘤、胆汁瘤、脑膜瘤,四脑室侧移和后移,小脑蚓部好发髓母细胞瘤,四脑室前移,四脑室好发室管膜瘤及脉络膜乳头状瘤,四脑室扩大.小脑半球好发血管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转移瘤,四脑室受压侧移、前移.颅后窝各种占位性病变都有其影像学特征,可跟据与四脑室关系、病史年龄作出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脑室出血的死亡率较高,以往多选用手术治疗,现将我院1995年3月至1999年4月收治的74例脑室出血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1例,女33例;年龄31~77岁,平均54±13岁。均为自发性出血,均经头颅CT扫描,原发性脑室出血16例,脑室内积血伴脑实质内血肿58例,脑实质内血肿限制在30ml以下,小脑、脑干出血病人除外。脑室积血分布:单侧脑室20例,双侧脑室17例,侧脑室及三脑室13例,三、四脑室14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四脑室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2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小脑幕裂孔下疝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四脑室按有无缩窄分两组各11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上220例均有中线结构偏移.中脑变形、移位,中脑周围池狭窄、闭塞。其中四脑室缩窄绢110例,双瞳孔散大有103例,82例进行开颅减压手术,死亡84例(76.36%)。四脑室正常组110例.均有单侧瞳孔散大,102例手术,死亡37例(33.64%)。两组病例的病死率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42.32,P〈0.05)。结论 第四脑室闭塞或狭窄提示为小脑幕裂孔下疝晚期,是脑疝急剧加重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0.
<正>小脑大面积梗死可造成第四脑室受压,影响脑脊液循环,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危及生命。以往报道小脑大面积梗死非手术治疗的病死率高达80%[1]。我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小脑梗死患者34例,其中采用手术治疗小脑大面积梗死20例,病死率仅为15%,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4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1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四脑室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四脑室区肿瘤,采用安科0.16TMR扫描仪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图像特征及发病部位。结果:检出髓母细胞瘤7例,星形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3例,脑膜瘤1例。7例髓母细胞瘤均来自小脑蚓部,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有6例肿瘤中有小的囊变,1例伴有少量出血,注射Gd—DTPA后有明显强化。星形细胞瘤中5例来源于小脑蚓部,2例来源于脑干,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均有大的囊变,注射Gd—DTPA后星半环形、环行强化,且有强化的壁结节,但分化差者形状不规则,周围水肿严重,呈不规则厚壁强化,壁结节多。3例室管膜瘤有2例来源于第四脑室,1例来源于小脑蚓部,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混杂不均,注射Gd—DTPA后有中等强化,来源于小脑蚓部者有大囊变,位于四脑室者囊变较小。1例脑膜瘤来源于第四脑室,分叶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下部伴有囊变区,注射Gd—DTPA后有明显均一强化,囊变区不强化。结论:MR对小儿四脑室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不典型表现仍需术后病理确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临床及cT与MR!影像特征。方法采用cT与MRI常规扫描,对12例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CT与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与MRI表现归纳为①小脑蚓部缺失,小脑半球发育不良、完全分离,分离的小脑半球可以不对称;②第四脑室呈囊状、扇形、三角形显著扩张或后颅窝巨大囊状阴影与第四脑室相通;③窦汇异常抬高,越过人字缝/天幕抬高;④幕上脑室对称性扩张,脑积水。结论对Dandy—Walker综合征的诊断,CT扫描能够显示后颅凹及天幕上下脑的形态与结构,其CT表现具特征性;MRI可多平面扫描,无骨质伪影,显示后颅凹优于CT,在矢状面上可显示小脑、第四脑室、导水管、后颅凹囊肿以及与天幕的关系。CT与MRI扫描对Dandy—Walker综合征能够做出定性诊断,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检查无痛苦,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第四脑室肿瘤,由于周围特殊的解剖结构,常侵犯脑干或小脑,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大.传统的手术方式需切开小脑蚓部或切除部分小脑暴露肿瘤,术后容易出现小脑缄默综合征和共济运动失调.2001年张俊廷等[1]报道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第四脑室肿瘤,取得较好的效果.最近国内报道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视野暴露清楚等优点,从2004年8月~2009年12月,我们采取该入路切除第四脑室室管膜瘤1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脑干、小脑的测量在脑干、小脑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例橄榄脑桥小脑萎缩(0PCA),12例脑干肿瘤行MRI检查.测量脑干正中矢状位的各总径线,并与89例正常成年人和正常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OPCA脑干小脑径线的缩短及第四脑室高度增大;脑干肿瘤,径线的增大。结论MRI脑干、小脑的测量可以为脑干疾病提供量化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室管膜瘤起源于室管膜细胞,本文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室管膜瘤的CT表现。一、一般资料男26例,女9例;年龄2~66岁,以10~20岁居多(45.7%)。临床均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表现。二、CT表现瘤体位于脑室内25例,脑室外10例,幕上13例,幕下22例。幕下脑室内19例,平扫表现为脑室内等低混杂密度肿块,形态不规则,直径2.0~6.5cm。7例有斑点状钙化。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强化,12例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性变,其中6例沿第四脑室侧隐窝蔓延至桥小脑角。幕下脑室外3例,小脑半球、小脑蚓部、桥小脑角区各1例。肿块直径3.0~4.0cm,2例为等低密度,1例为等密度,境界不清,其中1例见钙化斑。增强后2例有不均匀性强化且有囊性变,1例无强化。幕上脑室内6例,其中侧脑室内4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3年~1991年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各种类型脑积水3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6个月~61岁,平均27.9岁。常见病因;交通性脑积水19例,梗阻性脑积水13例。其中包括颅咽管瘤8例,小脑肿瘤2例,蛛网膜粘连3例。32例中,11例经脑室造影证实,21例经CT扫描确诊,脑室均属中等度扩大至重度扩大。术前均无脑室系统感染症状及体征。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显微手术治疗的第四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头痛、头晕症状均明显改善;脑积水均缓解;缄默症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术中注意保护第四脑室底部,防止损伤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分支,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积极预防手术并发症,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入路的解剖结构以及如何保护脑干,避免损伤小脑后下动脉和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我院自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例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的第四脑室肿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技巧和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2例,全切率75%,均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术后全部清醒,无死亡.术后肿瘤复发1例,术后出现脑积水1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结论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第四脑室内肿瘤,不需切开小脑下蚓部.可清楚地暴露导水管口、闩部及脑室侧壁,不损伤任何小脑组织.切除肿瘤过程中注意保护小脑后下动脉及其分支,注意区分肿瘤组织和脑干,与延髓呼吸中枢粘连紧密的肿瘤不必强行切除,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探讨脑疝的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012年收集的55例脑疝的CT表现。结果:大脑镰下疝23例,小脑幕切迹疝15例,大脑镰下疝合并小脑幕切迹疝17例。结论:颅脑CT平扫能对大多数脑疝做出较为客观的诊断,为临床及早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一侧侧脑室明显移位而无明显狭窄,是大脑镰下疝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20.
孙晓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123-1123
患者,女,出生1 h.患儿因出生后哭声弱伴抽动1 h,肌张力增高,易激惹为代主诉就诊,临床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CT扫描:双侧额、颞、顶叶脑实质几乎完全不存在,幕上大脑半球见大范围脑脊液密度区,CT值约10~15 HU,部分枕叶、基底节区及丘脑存在,小脑、脑干形态正常,大脑镰结构正常,第四脑室位置形态正常,无移位改变.CT诊断:积水性无脑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