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HSP70的表达和bFGF对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流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意义及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脑组织HSP70的表达以及在侧脑室注射外源性bFGF对其影响。结果缺血2小时再灌流0小时即可见HSP70表达,至24小时达高峰。bFGF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于6~48小时各组可见HSP70表达增高(P〈0.05)。结论脑缺血诱导HSP70的  相似文献   

2.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后HSP70表达及其mRNA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局灶脑缺血再灌流后的变化和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国知再灌流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SP70的组织学分布,利用RT-PCR方法检测缺血皮层与基底节区脑组织HSP70mRNA相对含量。结果 基底节区HSP70阳性细胞较少,持续时间短,眼层区HSP70阳性细胞较多,持续时间长。RT-PCR结果表明HSP70mRNA相对含量与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沙土鼠脑缺血后HSP70表达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缺血后HSP70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沙土鼠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光镜观察缺血再灌后神经细胞损伤情况,Northern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脑缺血后不同时期额叶HSP70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沙土鼠脑缺血后各期HSP70mRNA表达增加(P<0.05),而HSP70蛋白仅在再灌后1d有少量表达(P<0.01)。缺血神经细胞在再灌后7d大多出现损伤改变。结论沙土鼠脑缺血后,虽有HSP70转录增加,却存在着HSP70的翻译障碍。HSP70翻译障碍可能是导致神经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脑组织P53及P21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P53、P2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关系。方法 在4 血管闭塞法全脑缺血模型上,采用HE及LSAB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脑组织P53、P21蛋白的表达,以及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对其的影响。结果 全脑缺血15 m in 再灌流后,脑组织P53、P21蛋白表达增加,且两者分布接近。海马结构、丘脑、下丘脑等白质区(再灌流后6 h)较皮层、海马的神经细胞核(24 h)先检测到P53、P21蛋白,72 h 表达达高峰。并且以缺血损伤最严重的海马CA1 区P53、P21蛋白表达为强。另外,放线菌酮可抑制脑组织P53、P21蛋白的表达,并对DND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脑组织P53、P21蛋白表达增加,放线菌酮可抑制其表达,并对DND起保护作用,提示P53、P21蛋白参与了全脑缺血后DND的凋亡机制,并对其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在癫痫发作后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免疫免印迹分析法观察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HSP70的表达及其动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在癫痫发作后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分析法观察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HSP70的表达及其动态演变过程。结果正常海马结构含有一定量的组成性HSP70(HSC70),发作后3h即有HSP70表达,24h达高峰(P<0.01),48h开始下降,持续至少7d。在24h,HSP70免疫反应(HSP70-IR)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边缘结构。结论HSP70表达是癫痫发作所致细胞损伤的标志,并可能预示细胞死亡或存活,对于观察持续性神经细胞的活动特别是细胞损伤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许多化学药物及电刺激所造成的癫痫发作模型中均可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合成。表明HSP70与癫痫发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方法:选择针对HSP70的鼠单克隆特异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海人酸(KA)诱导SD大鼠癫痫发作后HSP70表达进行了观察,并就MK-801对HSP70表达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结果:KA注射后24h,HSP70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边缘结构,多数皮质区也有表达;预先用MK-801后,全部大鼠均没有出现明显惊厥行为,多数皮质区及丘脑区HSP70表达消失,但在齿状回,CA3区仍有高表达。结论:MK-801具有抗惊厥及神经保护作用,其对某些脑区HSP70表达的抑制作用显示出它对KA引起的同步性痫样放电活动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目的: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许多化学药物及电刺激所造成的癫痫发作模型中均可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合成。表明HSP70与癫痫发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方法:选择针对HSP70的鼠单克隆特异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海人酸(KA)诱导SD大鼠癫痫发作后HSP70表达进行了观察,并就MK-801对HSP70表达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结果:KA注射后24h,H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 A H)引起的脑血管痉挛( C V S)的新途径。方法 利用大鼠 S A H 模型,设立对照组、 S A H 组、放线菌素酮治疗组( C H X 组)。经 D I G R T P C R 对不同时间大鼠脑组织 P53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对照组、 C H X 组 P53基因表达相近, S A H 组 P53基因表达增高。显微镜下见 C H X 组病理形态学变化近似正常, S A H 组神经细胞损伤严重。结论 大鼠 S A H 后 C V S所致的脑缺血,脑组织 P53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大鼠 S A H 模型 P53基因表达与脑神经元细胞损伤明显相关。放线菌素酮通过抑制 P53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其诱导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全脑缺血再灌流PRL、GH.β—EP与CNS超微结构应变效应实验研究陈曼娥,蒋晓江,王景周采用我科自行设计建立的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动物模型[1],立足急性全脑缺血及再灌流特定条件下,动物血及脑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β-内啡肽(β-EP)...  相似文献   

11.
丹参素以活血化瘀称著,常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热休克蛋白70(HSP70)具神经保护作用。本文研究目的:丹参是否也通过影响HSP70起作用,采用大鼠犬脑中动脉(MCA)线检模型。以免疫细胞化学及病理组织方法在同一动物中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缺血90min再灌注24h后,对照组手术侧皮层HSP70免疫反应增强及皮层神经细胞有缺血性损伤,而丹参组(缺血90min时给予丹参10g/Kg,体重ip),则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丹参对单侧颞叶缺血性损害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及与热休克蛋白32(HSP3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光化学技术导致大鼠左侧颞叶皮层梗死,术前30 分钟及术后第3 天分别给丹参组大鼠腹腔注射丹参10g/kg,用Morris 水迷宫监测大鼠行为。然后取脑进行HE染色及HSP32 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丹参组大鼠在Morris 迷宫中搜索目标的反应时和行程较单纯梗死组显著缩短,且较多地使用了正常的认知策略,其由随机式过渡到趋向和直线式策略的进程也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丹参治疗组颞叶梗死体积较单纯梗死组显著缩小,HSP32 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丹参可以明显改善单侧颞叶缺血性损害大鼠的空间认知能力障碍。HSP32 表达与颞叶损害有关联。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丹参对单颞叶缺血性损害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及与热休克蛋白32(HSP3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立体定光化学技术导致大鼠左侧颞叶皮层梗死,术前30分钟及术后第3天分别给丹参组大鼠腹腔注射丹参10g/kg,用Morris水迷宫监测大鼠行为,然后取脑进行HE染色及HSP32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丹参组大鼠在Morris迷宫搜索目标的反应时和行程较屯梗死组显著缩秘而不宣,且较多地使用了正常的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东菱克栓酶对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本文采用Pullsinelli的4VO方法制作了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动动物模型,采用TBA法、DTNB直接法测定全脑缺血10min再灌流后48h海马区的过氧化脂质(LPO)和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变化,计量病理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及东菱精纯克栓酶对其含量变化和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1)东菱克栓酶可降低海马区LPO含量(P〈0.01),使GSH-Px活性上升(P〈0.01)。  相似文献   

15.
亚低温对脑缺血区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在尿激酶溶解大鼠脑血栓治疗中,研究亚低温对溶栓复流后大脑中动脉缺血区 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 H R S P),用光化学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M C A O)模型,在血栓形成后 0.5h 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复流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 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亚低温组 P53蛋白的表达,明显弱于正常体温组。结论 亚低温降低脑缺血区域的 P53蛋白的表达,可能是亚低温产生脑保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应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HPLC-ED),活体动态观察沙土鼠全脑缺血3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的细胞外液中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变化及丹参对它的影响。结果显示:全脑缺血后,细胞外液GSH水平迅速升高(P<0.01),缺血30分钟达高峰为缺血前的5。82倍。再灌注后GSH水平明显降低,于30分钟趋于正常。脑缺血前30分钟给予丹参注射液不影响细胞外液GSH水平。表明脑缺血及再灌注期,GSH反应性增高。GSH作为内源性抗氧化剂及NMDA受体拮抗剂在脑缺血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与脑胶质瘤增殖及凋亡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8例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标本的HSP70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阻断HSP70表达后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25例有HSP70表达,表达强度与肿瘤与肿瘤恶性程度成正比。结论 人脑星形胶质瘤广泛存在HSP70过度表达,HSP70可以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并可作为肿瘤实验治疗的一个靶指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应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HPLC-ED),活体动态观察沙土鼠全脑缺血3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的细胞外液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变化及丹参对它的影响,结果显示:全脑缺血后,细胞外液GSH水平迅速升高(P〈0.01),缺知30分钟达高峰为缺血前的5。82倍,再灌注后GSH水平明显降低,于30分钟趋于正常,脑缺血前30分钟给予丹参注射液不影响细胞外液G  相似文献   

19.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 (sing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 ,STAT)是近年才发现的一类新型转录因子家族 ,它们是构成JAK STAT细胞内信息传递系统中的重要分子。目前发现 ,STAT途径与caspase1、bcl 2、bcl xl等基因表达调控有密切关系。我们对STAT2 、STAT5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的表达等方面进行了观察 ,并利用热休克蛋白 70(HSP70 )作为细胞受损的标志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 雄性SD大鼠 ,体重 2 80~ 310g,…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3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与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用ABC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的STAT3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结果 正常和假手术大鼠脑内以及脑缺血后的非缺血半球脑组织中未发现有STAT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2小时在栓塞侧梗死区可见少量STAT3免疫阳性细胞,24小时后阳性细胞显著增多达高峰,在缺血侧纹状体和缺血皮质周边区表达最明显,1周后梗死周边区少数神经细胞仍有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STAT3活化及超量表达可能介导了缺血神经细胞信号转导过程,并参与了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与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