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53例临床病例,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及气阴两虚三型,兼证外感风热、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观察以上各证型与病理参数、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53例病人中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三种证型比较,脾肾气虚型临床表现最轻,病理改变最轻,病理分级最低,气阴两虚型临床表现最重,病理改变最重,病理分级最高,P<0.05。结论:IgA肾病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标实主要是外感、湿热、瘀血等。其病机演变规律多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且随病机演变,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的相关性,以推断病情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53例临床病例,根据<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三型,兼证外感风热、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观察以上各证型与性别、发病年龄及病程、诱发因素、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53例病人中以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诱发因素以外感为主,兼证以湿热内蕴最为多见.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三种证型比较,脾肾气虚型临床表现最轻,气阴两虚型临床表现最重,P<0.05.结论:IgA肾病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标实主要是外感、湿热、瘀血等.其病机演变规律多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且随病机演变,其临床表现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的相关性,以推断病情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5 3例临床病例,根据《2 0 0 2年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三型,兼证外感风热、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观察以上各证型与性别、发病年龄及病程、诱发因素、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5 3例病人中以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诱发因素以外感为主,兼证以湿热内蕴最为多见。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三种证型比较,脾肾气虚型临床表现最轻,气阴两虚型临床表现最重,P <0 . 0 5。结论:IgA肾病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标实主要是外感、湿热、瘀血等。其病机演变规律多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且随病机演变,其临床表现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IgAN)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是我国主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一个最主要原因.中医药治疗IgA肾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从IgA肾病临床证候特点来看,可归属于中医学“尿血”、“腰痛”、“水肿”、“虚劳”等范畴,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好发于本虚之体.本病以脾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瘀血内结贯穿始终,为本虚标实之证.中医药对IgA肾病的治疗多分为分型分期治疗、守方治疗和中药注射剂治疗.  相似文献   

5.
干燥综合征106例中医证候分类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郝伟欣  董振华 《中医杂志》2006,47(7):528-530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中医证候学及病因病机的特点.方法:对106例SS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将中医首诊时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证候分类,分别统计各证候类型与发病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将SS分为阴虚内燥、气阴两虚、阴虚血瘀、阴虚湿热、气阴两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湿热6个证候类型.结论:SS以肝肾阴虚为主,累及肺脾气虚,兼夹瘀血、湿热为患.虚实夹杂为SS的证候学特点,阴虚津亏为本,气虚、阳虚为其所累,瘀、痹、燥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在糖尿病迁延较久而并发出现的,传统的观点认为糖尿病的病机特点主要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从临床症状所见,DPN病也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标实当责之于痰湿瘀血。纵观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的文献,对DPN的中医病机规律认识可概括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痰瘀痹阻、阳虚寒凝5种。  相似文献   

7.
小儿肾病在中医属"本虚标实"之证,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以肺、脾、肾3脏亏虚为本,外感、水湿、湿热、瘀血等邪实为标,两者贯穿其中。而后者又可进一步加重本病的发生,是造成小儿肾病发生、发展、缠绵难愈的基本病理变化,与其病情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总结远方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远方教授认为IgA肾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为瘀血、湿浊及湿热内蕴。瘀血是IgA肾病病情发生发展和恶化的主要病理因素,因此在治疗上强调灵活运用化瘀药物,发作期出现血尿、蛋白尿时治以活血化瘀为主,而稳定期表现以本虚为主时,则当益气固本为主,活血化瘀为辅。根据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热毒内蕴、瘀水互结等不同情况,灵活辨证用药,随时调整活血化瘀药物的用药和用量。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单纯血尿性IgA肾病87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索单纯血尿性IgA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方法:对87例单纯血尿性IgA肾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证、气阴两虚证、瘀血证3种证型,无证可辨者亦归于瘀血证,并分别以以清热利湿、滋阴凉血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结果:87例单纯血尿性IgA肾病患者中,湿热证者最多,湿热证总有效率为97.05%;气阴两虚证者次之,总有效率为96.15%;瘀血证者又次之,总有效率为66.66%。无证可辨者最少。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对单纯血尿性IgA肾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将IgA肾病据临床主要特征,分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进展期。而急性发作期分热毒拢肾和下焦湿热两型;慢性进展期又分阴虚内热、气阴两虚、气虚不摄、气滞水停、瘀血内阻、湿热内蕴6型,进行辨证论治。笔者认为IgA肾病多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之中,尤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本文提示中药辨治可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发生,坚持长期治疗,对稳定病情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Ig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方法对临床试验数据进行频数分析,收集120例IgA肾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等资料,并由中医师专人按照研究方案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由研究者统一进行中医辨证,依据选定的标准进行证候诊断,并对临床试验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结果 120例IgA肾病的中医主要症状依次有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易感冒、口干咽燥、咽痛咽红、腰痛固定或刺痛、肢麻、浮肿、小便赤或灼热;IgA肾病患者舌红占39.34%,苔薄黄占33.61%,苔黄腻占22.13%;本虚证以气阴两虚、脾肺气虚为主,分别占47.5%和37.5%;标实证以湿热和血瘀证最为常见,分别占37.5%和28.33%。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标证22例,占18.33%,其中湿热和血瘀兼夹18例,占15%,无标证34例,占28.33%。结论 IgA肾病中医证候特点以虚实夹杂为主要特征。中医本虚证型以气阴两虚、脾肺气虚为主,标实证型以湿热、血瘀为主。  相似文献   

12.
李芳  洪郁芝  魏燕 《新中医》2014,46(5):154-155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根据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符合课题组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的76例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调查,采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对中医证型的分布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气阴两虚证25例(32.9%),血瘀阻络证15例(19.7%),湿热困脾证12例(15.8%),肝肾阴虚证7例(9.2%),阴虚热盛证6例(7.9%),脾虚气滞证4例(5.3%),阴阳两虚,血瘀内停证4例(5.3%),肾气虚证2例(2.6%),肾阳虚证1例(1.3%),提示本病是本虚标实,本虚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多以血瘀、湿热为主。76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患者中,有5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其中医证型仍是以气阴两虚为主,血瘀阻络,湿热困脾,肝肾阴虚及阴虚热盛为其次;1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主要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主,其次脾虚气滞证;4例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4例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二种其他微血管病变,多有中医证型复杂,多个证型重叠。结论: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本虚标实为核心,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湿热、阴虚热盛为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IgA肾病中医证候谱分布及其与西医临床指标的关系研究,探讨本病证候分布规律,为提高IgA肾病的辨证准确率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条件的106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调查,收集实验室检查资料,计算肾小球滤过率。遵循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采用主、次症定证候法确定证候类型,分析中医证候分型与西医实验室指标及肾功能的关系。结果:本证以气阴两虚证居多,兼证以湿热候多见。气阴两虚证多见慢性肾炎型,脾肾阳虚证多呈大量蛋白尿型。肾小球滤过功能由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依次呈现降低趋势,其证候呈现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阳虚-阴阳两虚的演变规律。当本虚证兼瘀血候时肾功能损害较重,兼湿热候时尿蛋白排泄量较多。结论:IgA肾病证候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其证候变化与病情轻重存在相关性,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既病防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为消渴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中医“肾消”、“尿浊”、“虚劳”等范畴。对其病机认识多倾向于本虚标实之说,早期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随病程进展多阴损及阳、瘀血浊湿为患。基于长期跟师实践,笔者认为“消渴肾病”不论其病处何阶段,均存在“阴虚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是引起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最常见病因。高彦彬教授认为IgA肾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辨证分型主张“以虚定型,以实定候”,本虚分为肝肾亏虚、气阴两虚、脾肾两虚、阴阳两虚4个证型,标实分为热毒伤络、风伏肾络、湿热壅络、肾络瘀阻、浊毒闭络5个证候;治疗上主张分期论治,以通络为主;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治以祛邪通络;慢性缓解期,以正虚为主,虚实夹杂,治以扶正通络;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出现概率在10%以上的中医症状包括阴虚、气虚、阳虚、湿热及血瘀症状;其中气阴两虚证最多(41.4%),脾肾阳虚证最少(8.1%);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肺气虚证患者比例下降,而脾肾阳虚证患者比例上升;兼证中湿热(31.6%)和血瘀(28.9%)最为常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证(P〈0.05);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血压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P〈0.05)。结论 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型与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临床常见慢性肾脏病之一,赵玉庸教授认为IMN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为瘀血、气滞、水湿、湿热,其中又以瘀血为主,据此提出“肾络瘀阻”学术思想。在此基础上,赵老以健脾补肾、活血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顾护正气,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8.
从脾论治IgA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gA肾病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1]。本病属于中医学“血证”、“水肿”、“腰痛”等范畴。现有的临床研究及文献资料表明,IgA肾病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其中脾虚湿热是临床常见的证候。 1 理论依据 1.1 中医传统理论 《灵枢·口问》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也。”《灵枢·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以血尿、蛋白尿、水肿为临床表现的IgA肾病与脾的关系密切。脾乃后天之本,主运化,职司饮食消化和精微的吸收转…  相似文献   

19.
张宗礼教授认为肾性血尿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外感风热、湿热蕴结、瘀血内阻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分肾阴亏虚、脾肾两虚、外感风热、湿热蕴结、气阴两虚、气滞血瘀6型。治疗上主张治病求本,补益脾肾;维护气阴,忌用温燥;活血化瘀,止血而不留瘀;注重湿热之邪致病;时时顾护胃气;注重饮食与调护。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认为,IgA肾病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为气虚、阴虚、气虚及阴,日久演变为阴阳两虚;标实为湿、热、瘀。其病位在肾,日久可及肺、脾、肝。治疗上以维护肾气为根本,治肾不拘于肾,用药灵活,临证时辨证应用止血、活血之剂;配合日常摄生保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总结邹老临证经验,并附医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