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分析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多,如毫针、电针、灸法、综合治疗等,但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诊疗判断标准和诊疗方案,今后应建立系统科学的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评价方法及体系。  相似文献   

2.
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文献报道,传统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各家所用方法不同,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技术操作不规范,所以,各家疗效相差较大,尚难对各家的疗效差异作出客观评价。因此,选用腹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标准化研究,通过研究形成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标准化处方和可重复性的操作,  相似文献   

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由于各医家使用的疗效评价标准尚不统一,给判定各种疗法的实际效果带来了困难。尽管已经有多种量表在使用,但缺乏适合中国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综合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已成为必要,包括生存质量评价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应是未来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Pubmed检索近年关于针灸治疗颈椎病研究的相关文献,对近年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针灸治疗颈椎病多针对不同分型辨证、辨经施治,临床除用常规毫针外,还配合电针、穴位注射、灸法、耳针、火针、腕踝针等多种手段,对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疗效好。针灸可以消除水肿、消炎止痛、解除肌肉痉挛、减轻对神经的刺激和压迫,故对于改善疼痛、麻木等症状效果显著。存在的主要问题: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缺乏远期随访;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等。建议今后严谨科研设计,加大样本量,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从针灸治疗和针灸综合治疗两个层次,进行归纳、阐述近年来针灸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状及疗效评价,突出针灸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普遍性,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参考。参考文献23篇。  相似文献   

6.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数据库,全面搜集有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1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1软件。结果:共纳入28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牵引和药物,其余各亚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法联合其它疗法治疗,除手法+针灸vs针灸外,其它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纳入的原始文献质量不高,影响研究结果的论证强度。确切的结论尚需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几年有关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部分文献进行综述.方法:对有关的疗法从针法、选穴、疗效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分为毫针、电针、针刀、水针、灸法及其它疗法,而以毫针和电针最为常用,以局部取穴法为主,同时也不乏其它特色疗法.两种或更多疗法合用为普遍采用的方法.这些疗法都有显著疗效.结论: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但存在疗效观测指标不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作用机理研究少等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牵引、推拿、针灸等综合治疗,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50例,显效30例,好转3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92.5%。结论: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杜津丽  赵红义 《河南中医》2013,33(1):112-113
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笔者发现,针灸与推拿两种治疗方法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的疗效,而针灸治疗对于主因炎症刺激而引发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为显著,推拿治疗对于神经根直接受压为主因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为突出.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应针灸推拿并重,依照不同的病程阶段来调整针灸与推拿在治疗中的比重,能够充分地发挥两种治疗手段的长处,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牵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300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金素 《中医药导报》2007,13(12):48-48,60
目的:观察以牵引、针灸、推拿综合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椎病(神经根型)6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用牵引、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对照组300例用牵引、推拿两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0%,对照组治愈率5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牵引配合针灸推拿综合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策略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围绕中医临床研究中若干关键问题,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结合笔者的研究实践展开讨论。内容主要包括病机研究"正虚积损"理论的提出,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制定,疗效评价研究的系统评价和疗效的实证及综合评价方法的探索,诊疗指南的研究,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工具的研制,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机制探讨包括稳定期模型的优化、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模型建立及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等。文章还就有关COPD研究提出应着重4点:①病机与证候学研究应着眼于基于COPD变化规律而完善证候辨证的规范/标准并达到共识;②疗效评价研究要注重突出中医治疗优势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③诊疗指南制定应结合不同实际因素(地域、气候等)而不断完善更新;④有关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等基础研究应结合中医药疗效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实际而注重有关方法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主要研究进展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就有关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包括病机研究的"衰老积损、热毒损肺"理论的提出,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制定,疗效评价中的文献评价和疗效的实证研究,诊疗指南的研究,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工具的研制,模型的建立与机制探讨包括内毒素损伤模型与应用和细菌性肺炎模型与应用及痰热壅肺CAP的病证结合模型建立与应用等。有关中医治疗老年CAP研究应着重4点:病机研究、证候学研究是突出个体化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础,应着眼于基于疾病变化规律而完善证候学内容的规范/标准并达到共识,注重老年患者的特点;疗效评价及评价方法研究为获取高质量证据的保障,既要遵循国际公认的方法又要注重突出中医治疗优势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诊疗指南制定与应用为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指导,应结合不同实际因素(地域、气候等)而不断完善或基于指南而制定适宜的临床诊疗路径;有关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及有关药理学研究等应用基础研究将为探讨作用机制、研究开发新药、优化治疗方法/方案提供依据,应结合中医药的疗效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实际而注重有关方法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舍曲林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55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舍曲林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应用临床疗效标准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 - BOCS)定期评定,观察6个月.结果:在治疗1、2、4个月和6个月末,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尤其对强迫行为疗效更好,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舍曲林合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强迫症效果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  相似文献   

14.
刘慧  陈艳  张哲  付雯  雷枭 《河南中医》2021,41(2):320-324
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主要方法有:中药内服治疗、中医外治法(穴位贴敷法、针刺疗法、穴位埋线疗法、推拿疗法)、中医情志疗法、饮食运动疗法、中医综合治疗等.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①中医治疗方面的文献研究很多,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较少;②临床研究中对疗效的判定缺乏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③文献研究侧重...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诊断和疗效标准设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诊断和疗效标准,不宜采用中医病名。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应以国际协调委员会推荐的前列腺疾病诊断标准为主,主要依靠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估、尿流率、剩余尿量、前列腺大小等。中医辨证分型则根据目前常见的5~8个类型,总结为虚实两类,分为7个证型。疗效评定标准,宜分为日常诊务疗效评价和临床研究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6.
赵颖  张小琴 《河南中医》2021,41(2):315-319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从肝论治、从气机论治、从心肝论治、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等.中医药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具有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但目前仍存在以下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临床样本...  相似文献   

17.
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只有不断地提高临床疗效,扩大诊治范围,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保健需求。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方面阐述了中医基本理论对当前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指出:认真学好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医经典著作,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熟练 掌握辨证论治,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要正确认识和应用西医研究成果,不可强以西医的理论标准套用于中医的理论概念,干扰辨证思维,而中青年中医师学习一定的西医基础知识,满足临床需求,并不断积极经验,探索规律,提高诊疗水平,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痹汤配合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方法]对118例肩周炎使用中药三痹汤内服,配合痛点封闭注射、按摩理筋、TDP照射、扶他林乳胶剂喷涂及其功能锻炼等方法综合治疗。[结果]痊愈69例,显效3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0.68%。[结论]三痹汤配合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吞咽障碍发生率约占40%~50%,多数患者的吞咽功能可逐渐恢复,但约有10%的患者,吞咽障碍不能自行缓解,需要进行专门的康复治疗,采用针刺配合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可以缓解肌废用性萎缩,加强其功能,改善咽喉部血流,实现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建,总有效率可达97.5%。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特定电磁波谱照射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斜方肌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特定电磁波谱照射,对照组采用特定电磁波谱照射.治疗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落枕的诊断标准评价疗效,并采用Myotonometer快速肌张力检测仪测定静息状态下斜方肌的肌肉张力.结果:①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7例,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5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561,P=0.010).②斜方肌状态测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9±2.08)mg·mL^-1·min^-1,(10.63±2.14)mg·mL^-1·min^-1,t=0.110,P=0.913];治疗后治疗组的压力位移曲线下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加[(16.90±1.61)mg·mL^-1·min^-1,(11.35±1.65)mg· mL^-1·min^-1,t=13.186,P=0.000].结论:推拿结合特定电磁波谱照射治疗落枕,可以有效改善斜方肌状态,缓解肌紧张,有助于促进颈部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单纯的特定电磁波谱照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