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伤寒论》胃气学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天申  郭长河 《河南中医》2009,29(11):1045-1046
《伤寒论》重视脾胃学说,处方中善用甘草和大枣,也反映仲景重视胃气的观点,同时也十分重视从服药方法上顾护胃气,如桂枝汤后有"服已须臾,啜热稀粥"等。  相似文献   

2.
<内经>曰:"人以胃气为本",说明"胃气"的充沛是维护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乃至生命活动的基础,故历代医家无不重视保护人体之"胃气".将"胃气"观点应用于临床各个方面者当首推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的"胃气"观点是本书的精华之一.  相似文献   

3.
所谓胃气,不仅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因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同司水谷的受纳、腐熟、运化的过程,以养五脏气,为气血生化之源,共为后天之本,故胃气可认为是"脾胃之气".<内经>最早提出了"胃气"学说,<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气壮,五脏之腑皆壮",<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禀于胃,以养五脏气",<灵枢?五味>"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等论点,是从生理上说明了"胃气"是维持人的生理功能乃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等论点,则是从病理上强调了"胃气"在疾病发生与转归过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胃气者,脾胃之气也。脾与胃同居中焦,一燥一湿,一升一降,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共同完成受纳运化、升清降浊之功能。胃气理论,源自《内经》,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证论治之鼻祖的《伤寒论》始终贯穿着保胃气的思想,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发病和辨证论治中的作用,顾护脾胃的思想和保胃气之秘旨贯穿于《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杂病辨证论治体系通篇。从承前启后重视脾胃,六经发病重在脾胃,六经传变脾胃为枢,治疗原则无犯胃气,立法处方法重脾胃,调理脾胃寒热虚实,提出治禁源于护胃,煎服调护顾护脾胃,预后吉凶胃气为本,病瘥调理继培后天等10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林上助 《四川中医》2005,23(5):28-30
对《伤寒论》中胃气上逆的辨治规律进行探讨,从病因和治疗两方面进行归纳,阐述了《伤寒论》对胃气上逆的辨治规律,将辨治归纳为:因于表邪汗而解之、腑气壅滞通而降之、水饮内停涤化水饮、寒热错杂寒温并用、因于郁热清而解之、因于里寒温而调之、胃虚痰阻和胃化痰、实邪在上引而越之、谨守病机随症化裁九方面.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中“证”的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范忠  管金芳 《河南中医》2009,29(4):318-319
“证”字在《伤寒论》398条条文中出现了34次,《伤寒论》113方都是“证以方名,方由证立,方证一体,有是证必用是方。”“证”在《伤寒论》中有四种涵义:①证指症状;②证指证候;③证的精微之处便是“机”;④证是病的互辞。  相似文献   

8.
华明柳  龚晓燕  黄金玲 《河南中医》2014,(11):2075-2076
《伤寒论》中重视脾胃的思想贯穿全书,且联系临床实际,发展了《黄帝内经》的脾胃思想,把重脾胃的思想拓展到临床治疗的多个环节,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益处,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至今仍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胃和则愈”病理机转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之语。仲景在《伤寒论》中,非常重视胃气在六经疾病向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胃属阳明,故仲景尤其在有关阳明病的治疗中,时时观察、推测胃气的强弱存亡,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在此基础上,或以药食助胃复和,或谨守禁忌,保其胃气,待其复和,总以胃和病愈为守则。1 药物相助 胃和而愈  胃气因病邪干扰而不能复和者,仲景常以适当的汤药助胃复和,使胃和而病愈。11 以调胃承气汤助胃复和  《伤寒论》29条述虚人外感,误汗后复阳太过,伤及胃气的治法。原文为:“伤寒,脉浮…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针灸应用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名机,东汉末年人,著《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我国医学的丰富经验。《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丰富和发展了医学理论,奠定了中医临床的基础,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药名著,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伤寒论》的辩证思想导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它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完整思想体系。诸如药物之配伍,用量之增损,加减之灵活之对证,均体现了辩证法思想,笔者对其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中医典籍与古代医家学术思想,须溯源求本,考其成书年代,究其真伪得失,版本可信,研究结果方能可靠。《伤寒论》成书一千七百余年来,研究者代有争鸣,其中许多就是围绕版本真伪进行的。可以说,对《伤寒论》研究的分歧,首先表现在对原文是否符合仲景原意的分歧。怎样看待现行版本的原文,就成为研究《伤寒论》和仲景学术思想的先决条件。 历来认为,仲景《伤寒杂病论》经三国兵燹,卷帙散佚,其幸存者,经晋太医令王叔和收集整理而得以流传后世,但后世认为已失仲景原貌,甚至有人认为王叔和“简编条册,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保胃气”思想源于《内经》,《内经》对“胃气”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在诊断预后中的重要性做了详细的论述。仲圣将“保胃气”的临床治疗思想贯穿于《伤寒论》的始终。仲景之后的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保胃气”。对仲景“保胃气”思想源流的探究,可为今后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邱红  周正华 《河南中医》2014,(4):577-578
心下痞病在胃脘部,与胃气的升降密切相关。心下痞可分为寒热错杂痞和热痞,寒热错杂痞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分别治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热痞应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在治疗时心下痞时,要先辨证论治,分清寒热虚实、表里有无,如此则气机顺畅,痞证消除。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运用胃气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胃气理论,以之具体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从病人的能食、不能食与脉象的变化,审察胃气的强弱虚实,以辨病机的进退与预后的吉凶。养胃扶正以祛邪,攻邪和胃以护正两个方面,是仲景制订治法方药的重要学术思想。论中既立治法,又定禁例,以胃气之存亡为根本,把除邪而不伤正,邪去而得正复作为治病的准则。  相似文献   

16.
从三个方面,即:"攻"邪之法,免伤胃气;处方用药,护胃为先;药后调理,米粥为护胃佳品。论述《伤寒论》中固护胃气的学术思想。指出:甘草、生姜、大枣祛邪不伤正,又无恋邪之弊,集驱邪与扶正为一体。认为粥是健补脾胃、护养胃气的良剂。  相似文献   

17.
邹旭峰  戴维  郁保生 《中国中医急症》2014,(6):1053-1055,1071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运用的某些关键字词在全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反”字就属于这一类型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字.为了透彻了解该字在书中的含义及作用,更加精准地领悟这一经典著作,掌握辨证论治的关键,本文在全面分析《伤寒论》398条原文的基础上,总结了书中出现的所有“反”字,整理出了所有含该字的条文及其在各个篇章的分布,然后依据其含义与作用的不同,将之大致归纳为5类并且列举了某些有代表性的条文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8.
试谈《伤寒论》中张仲景运用附子的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谈《伤寒论》中张仲景运用附子的规律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336000)李志清《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对后世影响颇大。到宋代复经林亿等加以校正,全书分为10卷,共计397条条文,112方。笔者经初步统计,其中运用附子的有关条文...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阴阳自和”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敬文  鲁兆麟 《北京中医》2007,26(7):400-401
张仲景不仅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还对养生康复理论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的“阴阳自和”理论,内涵丰富,认识深刻。文章结合历史背景对张仲景“阴阳自和”观的内涵、渊源、方法和应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金匮要略》与《伤寒论》是中医划时代的经典之作,其对方剂、药物等方面的研究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作者仅对《金匮要略》、《伤寒论讲义》(高等医药院校五版教材)中几组方剂在组成及功效主治诸方面作一比较。1 组成相同 方名各异1.1 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炙草二两,强人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起回阳救逆之功。治四肢厥逆,恶寒汗出,或吐或利或吐利并作,口鼻气冷,唇指发绀,舌苔滑白,脉沉微迟弱及阳气衰弱,胃肠虚寒证者。方中生附子补益命门真火,通行十二经,温阳逐寒;干姜温中焦,除里寒;炙甘草通经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