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阳虚便秘,究其根源在脾肾阳气不足,宜采用塞因塞用的治法,以补通塞.基于"扶阳"思想,采用改良火龙灸,在督脉、膀胱经循行部位结合温阳药物,借助三伏天自然界旺盛之阳气施灸以大补阳气,再配合导引激发经气,通调气机,进而达到调节脏腑,开塞通便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总结运用通督填髓法治疗痿证的经验.督脉通过与人体六阳经、阳维脉、阳跷脉及带脉的脉络交汇联系,建立了与脑窍、四肢百骸及肌肉筋脉之间的重要通道,其可上输精髓以充养脑窍、调动诸经的阳气及精微物质输注、荣养宗筋.基于此,认为痿证的病因主要为督脉不通、脑窍失养,治疗主张"治痿必治督",运用引经药以通行督脉,再佐以补精填髓之品,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从温肾通督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意义。方法: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分析,认为肾虚精亏、筋骨失养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病机关键;而督脉痹阻、阳气失运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经络学基础;风寒湿邪外袭、跌仆闪挫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重要诱因。在临床上,通过温补肾气、疏通督脉可补充督脉阳气、促进督脉阳气运行复常,得以温化/或祛除阻遏于腰府、下肢之风寒湿邪/或痰浊瘀血,从而达到濡养筋骨、通络止痛之目的。结论:温肾通督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鼻渊病因病机的分析,提出鼻渊发病的病机关键是清阳失运、湿浊阻遏;而督阳空虚、督脉痹阻是鼻渊发病的经络学基础。在临床上,疏通督脉、升阳祛霾可促进督脉阳气运行复常,促使肺脾肾阳气正常运行敷布,得以温化阻遏于鼻窍之湿浊,从而达到升阳祛霾、通利鼻窍之目的。为此,指出通督升阳法是治疗鼻渊病的重要途径,重视通督升阳法在鼻渊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针对偏头痛患者疲劳后、遇风寒湿邪易作,以及反复缠绵难愈,痛甚则呕等临床特征,提出阳气不足是偏头痛发作的重要内在基础。督脉为阳脉之海,头为诸阳之会,针刺督脉具有通调阳气的重要作用,并可加强诸阳经与头部的沟通;膀胱经属巨阳,为诸阳经主气,临床常用之“从阳引阴”治疗阴证、虚症、寒证。本团队提出以“通督升阳,从阳引阴”为法治疗偏头痛:以督脉十三针为基础“通督升阳”,结合头痛经络辨证进行循经远端取穴,主要包括少阳头痛者配合率谷、角孙、头临泣、完骨、足临泣等少阳经腧穴,阳明头痛者配合攒竹、头维、解溪等阳明经腧穴,太阳头痛者配合申脉、昆仑、后溪等太阳经腧穴;同时根据脏腑辨证选取背俞穴“从阳引阴”,主要包括卫阳不足者补肺益气,肝胃虚寒者温中补虚,脾肾阳虚者补益脾肾三大方面。并附验案一则以举例说明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脊柱增生,常见于颈、胸也腰椎。顾老认为本病系肾气衰惫,痰瘀互凝督脉,故临证常先以通补肾督,祛痰消坚,佐以虫类搜络逐瘀,标本同治。取效后再加入补肾之品,以善其后,以此治疗,疗效较好。本病临床所见,患者常有形寒肢冷、神倦乏力、夜尿清长等督阳不足之证,尿中17-酮类固醇、17-羟皮质酮值均低于正常。经曰:“督脉贯脊终督”故脊柱增生为肾督之病,天士谓:“久病宜通任督”因督脉统摄全身阳气,主一身之阳,故顾老在温通肾督时常用生鹿  相似文献   

7.
背部正中,是督脉循行的路线,督,有总管、总督之意。督脉与人身之阳经关系密切,有"阳脉之海"之称。与其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贯穿全身。督脉具有总督一身之阳气  相似文献   

8.
大椎穴是督脉经的主要穴位,督脉入络于脑,循脊里,同时又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故临床运用较为广泛。通过对大椎穴"疏风解表,清解里热""宣肺理气,降逆平喘""通督调神,健脑益髓""宣通阳气,补虚培元""疏通经络,活血止痛"5个方面的分析,阐述其机制及临床运用,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吴鞠通以"稚阴稚阳"之说论及小儿体质,究其本源实为意指小儿生长发育的动态态势和小儿出生机体柔弱的生理特点。然而小儿体内之"阳"为生命之始、变化之端,小儿阳气未长,其阳易"妄行而为热,归于心肝""不足而为虚,归于肺脾肾"。因此小儿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当以"固护引领"为要,引"阳"补其不足入经脉。传统的捏脊手法重在通调督脉,仅强调督脉沿线的刺激,笔者则认为捏脊之要应重在汇聚阳气入督而达"引领"之效。因此在小儿捏脊过程中,应注重手法的作用方向及角度,加强手法对督脉的刺激,同时强调手法作用向脊柱正中线上的方向性及推挤的对称用力,即可达到"引领"小儿一身"稚阳"归位而统御周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李平教授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经验,李平教授针对痉挛性斜颈阴虚阳亢、风气内动、督脉瘀阻的基本病机,提出了"通督调神通络、祛风补虚"为主的"通督调神"针法,强调了督脉和调神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阴阳的从化在自然界及人体有一定的规律,阳气在阴阳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了解阳气在自然及人体内的生化过程对探索疾病病机与辩证施治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阴阳五行在生化过程中阳气的变化规律来探讨扶阳治疗疾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督脉学说并结合文献有关中风的论述,认为以调畅督脉、疏通经络、活血祛痰、补肾助阳、醒脑开窍为治疗脑卒中的大法,从调督脉治疗脑卒中,以改善脑卒中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张介宾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提出"阳非有余"论。该理论从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从形与气、寒与热、水与火的关系强调阳气的重要性,并从阳气主导生化之权和阳气难得易失两方面强调阳气之不足。此外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阳气理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扶阳派在理论上强调阳主阴从,在辨证上以阴阳为辨证总纲,重视神色、形态、舌脉、口气、二便为辨证依据,一切错综复杂的症候,只以阴阳统分万病,认为所有的疾病中阳虚证占80%以上,治疗上重视扶阳抑阴,以阳化阴,只要辨证准确,就大胆运用姜桂附等辛热之品,且用药品种少,药量重,尤其是对危重症的抢救,每起沉苛.对阳热实证,扶阳派石膏、硝黄亦照用不误,只是病减即停,时时顾护人体阳气,对久病、重病、疑难杂症,虽没有明显的阳虚症候,亦放胆使用温阳药,每能收到较好疗效,其理念依据始终遵循"阳为阴之主,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相似文献   

15.
关于阴阳开合枢协调寤寐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凤娜 《河南中医》2007,27(10):5-6
昼夜是天地阴阳变化的表现,卧起(寤寐)是阴阳之气规律转化的结果,即阳入阴则寐,阳出阴则寤,寤寐与阳气的出入直接相关。三阳开合枢主要影响阳气的升发和收敛,三阴开合枢则主要影响阳气的潜藏和释放。阴阳开合枢之间是一个协同合作、相互制约的整体,阳气有序的升降出入,关乎三阴三阳的每一个环节。阳气升已则降,即阳入阴;降已而生发,即阳出阴,寤寐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16.
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温针灸督脉与阳经穴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8例,临床治愈率51.3%,总有效率为94.9%,说明通过温调上注于头部的诸阳经和督脉穴位,可使脉道通利,清阳上升,则椎动脉型颈椎病伴随的头痛、眩晕症状自止。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肺病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冬病夏治理论,提出了利用三伏天人体应四时而阳气最旺易逐寒邪而进行外敷内服补阳益肾综合治理肺病的思路,并介绍了临床应用时具体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阳虚枢机不利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咸玉  周泉  朱章志 《中医杂志》2006,47(12):886-887
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实践总结,认为阳气虚损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阳气易虚,阳虚致消枢机不利,阳气失用。提出阳虚枢机不利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病机,并贯穿于糖尿病之始终。临床治疗糖尿病不能拘泥于养阴清热之陈规,当以温补脾肾之阳(气)、和畅枢机为基本大法,视病情或单用或合用,灵活变通,有的放矢。在治疗过程中要以顾护患者的阳气为要,方能达到“治病必求于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补气温阳通脉法治疗胸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锐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160-161
探讨以补气温阳通脉法治疗胸痹的机理及方法。首先分析了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多实少,虚实并见,法当标本兼顾,并以振奋阳气为主,达到使血行瘀散、阴寒自消的目的。治疗当以补气温阳、温通心脉、标本同治为法。临床运用时,当随证加减,如:益气为主,温阳为辅;益气温阳,宣痹通络;益气温阳固脱;益气养阴,安神宁心;益气温阳,活血通腑;益气温阳,活血利湿。可收益气生血、气旺血行、脉通化瘀及振奋阳气而使阴闭自消之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督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钙剂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督灸疗法。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VAS和ODI评估。结果:督灸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腰背痛的程度(降低VAS),并能由此改善患者功能障碍(降低ODI)。结论:督灸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治疗提供一个安全、有效、易于接受的方法,可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