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素梅副主任医师系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著名针灸专家,从医近30年,以其医术精湛,治学严谨,造诣深而著称。任老师针推并用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们有幸跟师学习,收获颇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鄢路洲老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并观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归纳总结出颈源性眩晕发生的病因病机,根据病因病机确定治疗思路,辨证施治,标本兼治,配合《解剖列车》中神经-循环-筋膜系统理论,提出了“挖拍理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思路。从补虚的角度独取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如五脏腧穴以调节五脏之气血阴阳)和督脉穴位(如血会之膈俞穴以补血活血)以振奋阳气,调整全身阴阳,补益气血,恢复全身正气;从泻实的角度运用刃针和火罐治疗局部(长期的病理产物堆积而形成的阿是穴,改善局部微循环)以引邪外出,祛瘀生新,温经通络,不伤正气,两者结合,起效迅速,疗效持久。结合临床医案,充分印证了刃针膈俞穴、五脏腧穴、阿是穴后拔罐放血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有效性。最后总结,“挖拍理论”为针灸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简洁明了的临床治疗思路,如颈椎病引起的疼痛、上肢感觉异常、失眠、耳鸣、皮肤病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腰部感觉异常、下肢感觉异常等,其他杂病如腱鞘炎、腱鞘囊肿、跟骨骨刺及痛经等,还有前列腺炎、腹胀、肌肉松弛性肥胖、便秘等内科疾病。同时,也为推广针灸临床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针灸文化的临床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电脑、手机、电视等视频产品的普及,以及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不良习惯等原因,颈源性眩晕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笔者发现,该病患者临床多以眩晕,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恶心欲吐,颈项部酸困疼痛等为主要症状。近年来,针灸门诊病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笔者采用头颈部刮痧配合针灸的方法治疗该病患者58例,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43  相似文献   

4.
全国名中医刁本恕医师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以多元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新思路,本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辨证论治为指导,将多种中医传统疗法相结合,操作简单,起效快速,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颈源性眩晕是一种以眩晕和平衡失调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且多数患者伴有颈部疼痛,其主要是由于颈部异常传入神经活动而发生的异常空间定位和共济失调的非特异性感觉障碍。颈源性眩晕症状在临床上十分多见,既往缺乏对本病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常与美尼尔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甚或躯体化障碍等精神病混淆,而使得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加强对本病病因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颈源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是眩晕就诊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路豪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8):587-587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能.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诊见头痛,胸痛日久不愈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傍晚潮热等症.笔者从2003年开始,采用血府逐瘀加减汤配合颈部按捏治疗颈源性眩晕6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综合方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现已成为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但尚未引起人们的普遍认识,特别是临床医生重视。因此,对颈椎病的危害认识不足,仅停留在颈痛、手麻等症状上,对颈椎病引起的心、肺、脑、五官科病变不了解,使很多颈性相关病症常常被误诊、误治。颈性眩晕即常被误诊为美尼尔综合征、眩晕症、TIA发作等,使治疗变得复杂而困难,使患者受了很多痛苦,使疗效缓慢,甚至无效。我们于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源性眩晕72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温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温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温针夹脊穴、风池、大椎、晕听区为治疗组计43例,与电针治疗的对照组24例作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均能增大椎动脉的血流量,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夹脊穴为主对颈源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能明显增大椎动脉的血流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旋转复位法、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方法:68例颈源性眩晕采用旋转复位法、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治愈38例,占55.9%;好转23例,占33.8%;无效7例,占10.3%;总有效率为89.7%。结论:旋转复位法、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史莹莺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2):902-902
颈源性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眩晕症,其眩晕的发作与颈部转动位置相关,多数伴有头痛、颈肩痛或有手臂疼痛或麻木无力,严蚕者有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5.
颈源性眩晕症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眩晕症,该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笔者多年来运用整骨理筋等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晔 《光明中医》2016,(8):1144-1148
目的观察针刺技术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针刺技术治疗颈源性眩晕156例,通过数字评分法(NRS)评价眩晕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进行优良率和有效率评估。结果疗程结束后当时及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其中150例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及伴随症状显著缓解,平均NR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针刺技术治疗颈源性眩晕见效快、安全无不良作用,疗效非常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有文献统计,40岁以上的颈椎病患者中,颈源性眩晕的发病率占30%左右,且有上升趋势,同时由于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给机械牵引和手法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此病给病人经济带来不小负担,且患者自身保健预防甚少.因此笔者除了采用针灸、轻柔的按摩治疗颈源性眩晕,还让患者自己捻揉耳垂的方法治疗并预防颈源性眩晕.  相似文献   

18.
颈源性眩晕及手法治疗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9.
颈源性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引起颈椎骨关节、软骨及其周围韧带、肌肉筋膜等损伤及其继发性改变如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等,刺激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动脉血流量不足出现一时性大脑供血障碍,因而出现眩晕.在临床治疗上采用理疗、牵引、热疗、推拿与中药分型辩证施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以直接缓解局部的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能够迅速缓解症状,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颈源性眩晕多以头晕与颈项部疼痛并见,且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等,随着患病基数的增加,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吴教授认为颈源性眩晕多因骨错筋伤、风痰上扰,再加神明失用所致,在治疗上注重舒筋通络、祛风化痰,并从神论治以安神止眩。验方葛根天麻汤,组方精妙,疗效显著,并附验案一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