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环境重金属污染重点地区土壤及食物砷含量水平。方法于2014—2016年,在广西3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选择污染较严重的4个行政村作为污染区,同时选择3个行政村作为对照区,采集279件土壤样品和1 374件当地产食物样品,测定土壤砷含量、大米无机砷含量及食物总砷含量,并进行评价。结果污染区和对照区土壤砷合格率分别为19.7%和91.7%。污染区农田、菜地土壤砷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29.2 mg/kg(范围为2.2~847.0 mg/kg)和46.8 mg/kg(范围为2.5~379.7 mg/kg),对照区农田、菜地土壤砷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1.5 mg/kg(范围为3.2~91.5 mg/kg)和13.8 mg/kg(范围为2.5~160.0 mg/kg)。污染区土壤砷含量高于对照区,合格率低于对照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污染区食物砷合格率97.4%,对照区食物砷均合格。以污染区大米的砷含量最高,合格率为94.6%。结论污染区土壤砷污染较严重,由此造成的食物砷污染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西镉污染区饮用水、食用农产品和空气镉污染状况,对居民通过饮用水、食物和空气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 方法 2014-2015年在广西污染区和对照区分别采集饮用水、食物和空气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法(ICP-MS)检测重金属镉指标,应用点评估方法计算居民环境镉暴露量,评价暴露风险。 结果 污染区和对照区饮用水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000 25和0.000 05 mg/L,合格率均为100.0%,污染区饮用水镉含量高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空气镉含量中位数为12.4 ng/m3,高于对照区的2.69 n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食物中的大米、干豆类和蔬菜类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389、0.216、0.052 mg/kg,均高于对照区(分别为0.119、0.161、0.025 mg/kg)。污染区和对照区调查对象每人每日从环境介质(饮水、食物和空气)摄入镉的暴露量分别为117.46、39.55 μg,其中食物镉摄入分别为116.77和39.41 μg,占比99%以上;每月膳食镉摄入量分别为61.78、20.85 μg/(kg·BW),每月通过膳食摄入镉的量分别是PTMI的2.47、0.83倍。 结论 广西污染区食物镉暴露对人群健康存在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环境镉污染人群健康影响评估技术,评价环境镉污染区居民健康风险及健康危害水平,为政府制定相关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2015年,在广西3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选择污染较严重的4个行政村作为污染区,同时选择3个行政村作为对照区.采集18~75岁常住居民尿液及其家中粮食、蔬菜等食物及饮用水和调查村空气样本,检测样本中镉的含量及尿β2-MG、NAG,应用点评估方法计算居民环境镉暴露量,评价暴露风险和健康危害水平.结果 污染区食物(n=625)中的大米、干豆和蔬菜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389 mg/kg、0.216 mg/kg、0.052 mg/kg,均高于对照区;污染区饮用水和空气中的镉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0.54μg/L、0.19μg/m3,也高于对照区.居民环境镉暴露主要来源于膳食摄入(约占99%),每月膳食镉摄入量污染区为61.8μg/kg bw、占PTMI的247.31%,对照区为20.9μg/kg bw、占PTMI的83.41%.污染区居民尿镉负荷(平均值4.58μg/g肌酐、中位数3.46μg/g肌酐)和NAG活性(中位数2.18 U/g肌酐)均高于对照区,但未发现尿镉、尿β2-MG含量和NAG活性这三项健康危害指标同时达到判定值的个体,即研究地区未出现镉污染所致慢性早期健康危害的个体.结论 广西环境镉污染区人群健康危害水平处于相对低的状态,但应持续关注居民尿镉高负荷和大米等食物镉富集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西环境镉污染重点地区人群尿镉水平。方法于2014—2015年,在广西3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选择污染较严重的4个行政村作为污染区,同时选择3个行政村作为对照区,采集18~75岁常住居民尿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尿镉水平。结果共检测1 709人,其中,污染区1 129人的尿镉水平为0.04~45.41μg/g cr,平均值为4.58μg/g cr,中位数为3.46μg/g cr,合格率为97.3%;对照区580人的尿镉水平为0.11~14.21μg/g cr,平均值为3.19μg/g cr,中位数为2.77μg/g cr,合格率为100.0%,污染区人群尿镉负荷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区(P0.01)。不同性别比较,在相同研究区域,女性尿镉水平高于男性;在不同研究区域,污染区女性尿镉水平高于对照区(P0.01),男性则区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调查对象尿镉水平逐步增加的趋势。结论广西环境镉污染区人群镉负荷处于相对低健康危害风险的状态,环境镉污染对人群健康依然存在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某县大米镉污染情况追踪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镉污染区19年后当地产大米镉污染情况。方法在全县主要水稻种植乡镇采集当地2006年晚米。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测定米镉含量。结果2006年产大米镉含量均值为:污染区0.59mg/kg,对照区0.05mg/kg。与1987年测定结果相比大米镉含量增加近30%。全县2006年产受污染大米镉含量均值为0.26mg/kg,大于国家卫生标准值,明显高于对照米样镉含量均值(0.06mg/kg)。其中有64%的大米样品大于国家卫生标准值,23.17%的大米样品≥0.4mg/kg、11%的大米样品为≥1.0mg/kg的"镉米"。部分乡村"镉米"检出比例更高,达到33.3%以上。结论当地1987年调查点环境镉污染近19年来仍在持续,米镉含量均值较19年前增加约30%,达到0.59mg/kg。全县污染区2006年产米镉均值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值,环境镉污染仍在持续加重,迫切需要采取环境治理与人群暴露阻断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广汉市农村土壤中铅、镉污染情况,为治理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要求和《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2011-2013年对广汉市5个乡镇20个行政村的60份农田土壤进行检测,并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广汉市农村土壤中铅含量在10.51~55.88 mg/kg之间,平均值为25.11mg/kg,铅含量达到二级合格率为100%;镉含量在0.16~0.85 mg/kg之间,平均值为0.49mg/kg,镉含量二级合格率为61.66%。结论广汉市土壤中镉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土壤中镉污染监测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金属污染防控区农田土壤中铬污染程度,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在污染区和对照区采集土壤56份,测定铬含量,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其对土壤的污染程度。结果重金属污染区农田土壤中铬平均含量为58.81 mg/kg,含量范围为42~91.25 mg/kg。没有样品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值,但有14.29%的样品超出研究区的背景值(68.3 mg/kg)。污染区与对照区农田土壤中铬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个区域铬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分别为0.56~1.22和0.54~0.65,均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结论该县污染区农田土壤受到了铬污染,属于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8.
公路交通污染土壤和稻谷中镉铅分布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研究公路交通污染土壤和稻谷中镉铅分布特征及稻谷加工中镉铅的去除。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319国道某路段旁水稻田 (污染区 )土壤和稻谷中镉铅含量 ,并与对照区做比较。结果镉[(1.89±0.45)mg/kg]、铅[(116.15±23.71)mg/kg]主要富集于表层土壤 ,污染区显著高于对照区 (P<0.001)。污染区水稻颖壳、糙米、粗米糠和粗精米中镉含量分别为0.195 ,0.254,0.248 ,0.239mg/kg,铅含量分别为1.32 ,0.722,1.99 ,0.635mg/kg,均显著高于对照区 (P<0.001)。稻谷镉含量分布 :粗米糠>糙米>粗精米>颖壳 ,稻谷铅含量分布 :粗米糠>颖壳>糙米>粗精米。土壤和稻谷中镉铅含量分别呈正相关 (r=0.942~0.994,P<0.001) ,稻谷加工过程中镉铅去除率分别为22.13 %和47.30%。结论公路旁土壤和稻谷受镉铅污染严重 ,土壤镉铅污染程度影响稻谷中镉铅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农田重金属镉的污染状况,为制订相关防制措施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于2011—2013年对全区29个县(区)的580个行政村设立农田土壤监测点进行采样,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土壤镉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2011—2013年共采集农田土壤1 740份,29.83%的土壤镉含量低于自然背景值;镉检测结果范围为:0.022~91.5 mg/kg,算术平均值为0.86 mg/kg,中位数为0.32 mg/kg,标准差是3.47;镉的点位超标率为49.94%,重度污染比例为18.18%、中度污染比例为14.73%、轻度污染比例为20.25%、轻微污染比例为46.84%。结论农田镉超标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加强对重点地区的人群健康监测,找出人群健康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市大米中镉污染现状,为开展食品中镉暴露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9月分别在所辖9个县(市、区)采集非工业园区农户自产大米414份、工业园区农户自产大米360份及流通市场大米100份,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其镉含量,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工业园区农户自产大米、工业园区农户自产大米及流通市场大米的镉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5mg/kg、0.24mg/kg、0.19mg/kg,镉超标率分别为29.23%、41.67%、46.00%。结论该市各县(市、区)大米均有不同程度镉污染,其中工业园区大米中镉污染更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监测,控制污染,保障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农村土壤及食物重金属铅、镉污染状况,提供其防治策略、措施科学依据。方法:在宝丰县和郏县,每县按照分层随机的方法,选择5个乡镇(不含城关镇),每个乡镇选择4个行政村,每村采集农田土壤1份,进行铅、镉含量的测定;每县选择3~5个乡镇(监测点),采集粮食、蔬菜、肉类(家畜肉及脏器)、蛋类、水产品、食用菌等食物样品进行铅、镉含量的测定。结果:土壤铅、镉含量均在二级以下标准,二者检测结果分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4.950,P<0.01),铅在土壤中污染程度高于镉;食物铅、镉含量合格率分别为96.9%和98.5%,接近于广西梧州市铅、镉合格率分别为95.40%和99.25%的报道。结论:防止土壤及食物重金属污染应纳入卫生防病工作议事日程,并且将防治铅污染作为防治重金属污染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成都市新都区自产大米及土壤中镉污染水平,并研究2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集该区13个乡镇,每个乡镇分东西南北中采集5份农户自产大米及出产大米的土壤,共计65份大米样品、65份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同时采集不同于成都平原地貌和水系的陕西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15份自产大米及出产大米的土壤15份作为对照组样品,进行检测.对大米中镉含量及土壤中镉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新都区自产大米中镉检测平均值0.28 mg/kg,合格率24.6%,属于重度污染水平;土壤中镉检测平均值0.33 mg/kg,属于轻度污染水平.对照组大米中镉检测平均值0.09 mg/kg,合格率100%,属轻度污染水平;土壤中镉检测平均值<0.05 mg/kg,合格率100%,属正常背景水平.结论 新都区土壤中镉含量较高,由于水稻根系的富集作用,导致大米中镉污染水平较高.新都区大米中镉含量与土壤中镉含量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2011—2013年广西农田土壤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农田土壤砷的污染状况。方法于2011—2013年对广西29个县(区)共580个村农田土壤中的砷含量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共采集农田土壤样品1 740件,62.07%的土壤砷含量低于自然背景值;土壤坤含量范围为0.54~1 212 mg/kg,平均值为19.67 mg/kg,中位数为11.7 mg/kg,众数为10.6 mg/kg,砷的点位超标率为18.62%,最高超标39.4倍。土壤砷重度污染占0.63%,中度污染占1.90%,轻度污染占4.08%,轻微污染占12.01%。结论广西农田土壤砷含量的超标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桂东南某河流铊污染3年后沿岸某村井水、土壤、地产食用农产品以及居民重金属铊含量水平,评估当地居民健康风险。方法于2016年,选择2013年发生铊污染事件的某河流沿岸某村作为污染区,选择该河流污染段上游沿岸的1个自然村作为对照区。采集井水、土壤、地产食用农产品及(18~75)岁常住居民尿液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井水、土壤、食物及尿液铊含量水平。结果污染区井水铊含量(M=0.290μg/L)高于对照区(未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1,P<0.01),污染区井水铊合格率(24.6%)低于对照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1);污染区土壤铊含量(M=0.755 mg/kg)高于对照区(M=0.595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P<0.05);污染区食物铊含量(M=1.861μg/kg)高于对照区(M=0.250μ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4,P<0.01);污染区人群尿铊含量(G=0.70μg/g肌酐)与对照区(G=0.67μg/g肌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P>0.05)。结论污染区人群存在一定水平的铊暴露,但人群尿铊水平与对照区人群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5.
广西某铜矿尾矿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砷,排入河流和农田,使附近水源和土壤受到污染,水中砷含量超标26.5倍,重污染区农田耕作层土壤含砷量为对照区的80倍;大米中砷的残留量为0.8mg/kg;而对照区在粮食和水中均未检出砷。污染区人群已出现体内砷的蓄积。  相似文献   

16.
成都平原部分地区农田土壤和稻米中镉含量及形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都平原部分地区农田土壤和稻米中镉含量及土壤中镉的形态分布特征。方法于2014年8月,采集成都平原某区共计11件土壤和稻米样品,检测土壤pH、镉形态和稻米镉含量。结果该地区农田土壤p H在4.97~6.15之间,土壤中镉含量范围为0.19~0.44 mg/kg,平均值为0.29 mg/kg,污染指数(P镉)为0.63~1.47,有4件超标;稻米中镉含量范围为0.12~0.86 mg/kg,平均值为0.53 mg/kg,有10件超标,稻米镉富集系数为0.55~4.53。土壤中镉以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为主,占总量近80%,形态的分布顺序为: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残渣态可氧化态。稻米镉含量与土壤中可氧化态镉含量呈负相关(P0.05),而土壤中镉含量与弱酸提取态镉含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该地区土壤存在轻度的镉污染,稻米镉含量超标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评价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全省范围抽取2 700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选择农田土壤采集1份样品,共2 700份;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样品中铅、镉、铬含量;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重金属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 2700份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为铬(35.01mg/kg)、铅(15.8 mg/kg)、镉(0.1 mg/kg);铅、铬浓度范围分别为0.1~170.6和2.24~140 mg/kg,含量均未超标;镉浓度范围为0.01~10.71 mg/kg,13.74%的样品镉含量超出国家二级标准;镉富集系数最大,为1.33;E市铅、镉和L市铬含量最高,分别为28.8、0.34、76.14 mg/kg;重金属对成人、儿童产生的年均超额危险度由高到低均依次为铬(1.42×10~(-8)、1.42×10~(-8))、镉(0.83×10~(-8)、1.40×10~(-8))、铅(0.92×10~(-10)、8.06×10~(-10)),对儿童产生的年均超额危险度之和(2.91×10~(-8))高于成人(2.83×10~(-8));铅、镉对成人、儿童产生的年均超额危险度地区分布一致,不同市土壤中铬对成人、儿童产生的年均超额危险度一致,均为1.42×10~(-8),均低于可接受水平(10~(-6))。结论河北省农田土壤铅、铬含量和86.26%样品中镉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E、F、H、K和L市农田土壤面临铅、铬污染,已受到镉污染;重金属对儿童产生的健康风险比成人大;铬是该省土壤产生健康危害的主要污染物,应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广州市农村菜地土壤镉含量,评价镉污染状况和人群暴露健康风险。方法 2015—2018年,采集367份菜地土壤样品,检测镉和p H值,评价镉污染状况,用美国环境保护所(USPE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镉污染对不同人群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土壤样品多呈酸性,pH值平均值为6.36。镉总合格率为80.65%,平均含量为0.27 mg/kg。pH值与镉呈正相关性。瓜果类土壤的镉含量水平最高,叶菜类土壤pH值高于瓜果类。各类人群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成年男性经呼吸摄入途径的单污染物的非致癌危害指数(HI值)和致癌风险(CR值)最高,儿童经皮肤接触和口摄入途径的HI值最高。结论广州市各区菜地土壤镉污染状况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有关,菜地土壤的pH值和镉可能与施肥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湘潭某煤矿地区2013年、2015年和2017年本地产大米中镉浓度水平及污染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采集湘潭某煤矿地区2013年、2015年和2017年本地产大米样品140份、145份和140份,利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镉含量,采用K-W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样品镉平均浓度为0.278 mg/kg,合格率为42.4%,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大米镉浓度均值分别为0.305 mg/kg、0.286 mg/kg和0.245 mg/kg,检测值分别为0.012 mg/kg~0.886 mg/kg、未检出~0.768 mg/kg和未检出~0.587 mg/kg,检出率分别为100.0%、97.8%和95.0%,超标率分别为67.5%、62.2%和42.5%。结论湘潭某煤矿地区本地产大米镉污染较为严重,煤矿采挖可能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或消除环境镉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20.
张士镉污染区成年妇女肾功能状况追踪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沈阳张士镉污染区成年妇女的尿镉和肾功能状况进行追踪观察。方法于1982、1987、1992、2001年4次对镉污染区成年妇女进行了镉体负荷和肾功能状况调查。分别测定了污染区和对照区成年妇女的尿镉含量、尿低分子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尿碱性磷酸酶(ALP)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结果1982、1987、1992、2001年污染区成年妇女尿镉含量分别为21.66、11.09、3.15、3.32mg/L,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区妇女尿镉含量(3.06、4.29、0.78、0.72mg/L)。表明停止食用含镉稻米后,从1982~1992年污染区成年妇女尿镉含量随时间不断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1982年污染区妇女尿低分子蛋白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部分妇女已发生了肾功能损害。到1987年污染区妇女尿β2-MG和ALP活性仍明显高于对照区。然而到1992年时,污染区妇女尿β2-MG含量和ALP活性和对照区差异无显著性(P>0.05)。1992年和2001年污染区妇女尿NAG活性和对照区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001年污染区妇女尿β2-MG含量和对照区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1982和1987年张士镉污染区成年妇女由于摄入含镉稻米,使体内镉蓄积量增高,肾功能也发生一定的损害。当停止摄入镉后,经过10a,污染区成年妇女体内镉蓄积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