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和治疗的关系.方法本文分析47例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和动态心电图(DCG)及2~5年的随访资料.结果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者,44.7%同时存在窦房结功能障碍,DCG表明此组患者出现心室率较慢的心房纤颤及合并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其长期预后(出现中~重度心衰、心衰死亡、猝死)比对照组更差(P<0.05),提示其心肌病变范围更广泛,程度更严重.结论对存在显著窦房结功能障碍而且心房纤颤发作频繁、症状突出者,应积极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探讨典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3例预激综合症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的心室率、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以及QRS波的表现.结果 13例心室率为160~230次/min,平均180次/min;当心室率>180次/min时,全部导联见不到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为0.18~0.76s;QRS波绝大多数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少数为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结论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是:极快速的心室率,RR间距绝对不等,QRS波增宽呈delta波,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的不同组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在对60岁以上出国人员旅行前心电图检查中共检查出心电图示心房纤颤18例,占受检人数的2.04%。合并临床6种疾病17例,占心房纤颤人数的94.4%,并对合并心律失常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付春梅 《工企医刊》2002,15(6):68-68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77岁。因胸闷、气短、失眠半年,伴心悸加重一周而入院。体检:神志清,慢性病容,口唇指端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心左界大,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率84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不规律,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入院时心电图(A)显示:P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心房纤颤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老年心房纤颤(AF)患者106例,现就AF的病因、类型、病程及治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经心电图检查确诊的AF患者106例,男65例,女41例;年龄61~76岁,平均(64.5±1.4)岁。106例患者均有心悸、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af)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主要使心房失去了协调一致的有效收缩,从而导致心房及心室的排血功能减退。现将我院200例af临床心电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d)与阵发性心房纤颤(AF)的关系。方法观察测量52例AF患者P渡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Pmax),并与48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Pmax和Pd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P波离散度是预测阵发性AF的一种简单的无创性的心电标志。  相似文献   

8.
9.
正心房纤颤是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很高的致残及致死率,相比于非心房纤颤患者,心房纤颤患者有4~5倍的卒中风险、2倍左右的痴呆风险、3倍左右的心力衰竭风险,全因死亡可升高40%~90%[1-3]。心房纤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心房纤颤患病率为0.77%,根据标准人口构成校正后为0.61%,若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我国心房纤颤人数接近800万[4]。心房纤颤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d)与阵发性心房纤颤(AF)的关系。方法观察测量52例AF患者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Pmax),并与48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Pmax和Pd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P波离散度是预测阵发性AF的一种简单的无创性的心电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PAF)的心电触发因素并了解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房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某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1 189例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诊断房颤(AF)及PAF.分析房颤的心电始动因素和房颤的起源部位.结果 阵发性房颤的心电触发因素以房性早搏最多见,占46.87%.短阵房速触发阵发性房颤房早的起源部位以左房上最多见.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准确显示房性早搏,确定阵发性房颤的心电始动因素及其部位,可作为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参考,且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房性早搏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1例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房性早搏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房性早搏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前周期、房性早搏联律间期的时间及特点.结果 61例房性早搏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25例(41%),2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24 h平均房性早搏(3270±256)次,阵发性心房颤动(251±38)次.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及房性早搏前周期分别为(352±39)ms和(835±98)ms,未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及房性早搏前周期分别为(447±41)ms和(725±105)ms,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未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及房性早搏前周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房性早搏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较高,P-on-T房性早搏是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房性早搏的认识可以有效地降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房性早搏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1例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房性早搏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房性早搏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前周期、房性早搏联律间期的时间及特点.结果 61例房性早搏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25例(41%),2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24 h平均房性早搏(3270±256)次,阵发性心房颤动(251±38)次.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及房性早搏前周期分别为(352±39)ms和(835±98)ms,未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及房性早搏前周期分别为(447±41)ms和(725±105)ms,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未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及房性早搏前周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房性早搏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较高,P-on-T房性早搏是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房性早搏的认识可以有效地降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房性早搏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1例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房性早搏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房性早搏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前周期、房性早搏联律间期的时间及特点.结果 61例房性早搏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25例(41%),2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24 h平均房性早搏(3270±256)次,阵发性心房颤动(251±38)次.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及房性早搏前周期分别为(352±39)ms和(835±98)ms,未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及房性早搏前周期分别为(447±41)ms和(725±105)ms,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未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及房性早搏前周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房性早搏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较高,P-on-T房性早搏是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房性早搏的认识可以有效地降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国外文献报道,一般群体内有2%的发作趋势,在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0.20~0.30%,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65岁以上发病率为5.00~9.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发生规律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对5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的心房颤动发作阵次及持续时间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老年人血压变异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并随心房颤动频次的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血压变异性增加更明显,但以收缩压变异为主,阵发性心房颤动与24h平均收缩压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老年人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加,尤以收缩压变异更为明显,且心房颤动的严重程度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与24h平均收缩压也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发生规律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对5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老年患的心房颤动发作阵次及持续时间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老年人血压变异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并随心房颤动频次的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血压变异性增加更明显,但以收缩压变异为主,阵发性心房颤动与2Ah平均收缩压也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老年人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加,尤以收缩压变异更为明显,且心房颤动的严重程度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与24h平均收缩压也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一种心律不齐,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据Furberg等人报告,45岁以上患病率占5%,75岁以上占10%,因此可称为老年多发病.房颤的病因很多见表1,也可无明显病因.秋冬季易发病,它具有自我持续的特点,故发作时间愈久愈难转复为窦性.  相似文献   

19.
非风湿性心房颤动及其药物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一种心律不齐,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据Furberg等人报告,45岁以上患病率占5%,75岁以上占10%,因此可称为老年多发病。房颤的病因很多见表1,也可无明显病因。秋冬季易发病,它具有自我持续的特点,故发作时间愈久愈难转复为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