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目的:对比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行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人工肛门重建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别。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70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EORTC的QLQ-C3O和QLQ-CR38问卷调查。其中42例患者行ISR(ISR组),28例患者行人工肛门重建(人工肛门重建组)。结果:QLQ-C30问卷结果显示,ISR组总体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人工肛门重建组(73.41 vs 63.39,P=0.03);在社会功能方面,人工肛门重建组优于ISR组(78.57 vs 66.67,P=0.03);人工肛门重建组失眠、腹泻、疼痛、经济问题等出现概率较ISR组明显升高(P<0.05),而在其他功能、症状领域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LQ-CR38相关领域内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上ISR更优,社会功能方面人工肛门重建更佳。  相似文献   

2.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T1~2期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基础上采取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结果。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间实施ISR的4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术前的肿瘤分期为T1-2N0-1M0。实施完全ISR者5例,部分ISR者23例,改良的部分ISR(保留部分齿状线)12例。术后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1例,伤口感染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97%,5年无瘤生存率86%。术后12个月时,接受部分ISR者和改良的部分ISR者的肛门功能优于完全ISR者(分别P=0.008和P=0.004);接受预防性造口患者的肛门功能优于未接受造口者(P=0.043)。结论ISR选择性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齿状线和部分内括约肌以及行预防性造口可能有助于改善术后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4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SR术治疗。按TME原则完全游离切除直肠后,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完成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者改行Mile’s术式,13例行回肠预防性造口,2例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比较满意,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9-40个月,1例于术后15个月发生肝脏多发转移再次入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对于术前评估早中期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肿瘤没有侵犯肛门内括约肌,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RS术是安全可行的,提高了保肛成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局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低位直肠癌采用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该术式无法保留肛门,需永久结肠造口。近年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成为研究热点,其可实现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根治并保留肛门。当前,低位直肠癌的ISR保肛术式多样。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为低位直肠癌的保肛开创了新的时代。该文综述不同入路腹腔镜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研究进展,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保肛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并发症、生存结果和肛门功能预后。方法 2000年3月至200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通外科对51例超低位直肠癌实施了ISR,其中完全ISR6例,部分ISR23例,保留部分齿状线的部分ISR(改良的部分ISR)22例。结果术后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伤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4例,盆腔脓肿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5年存活率95%,5年无瘤存活率92%。术后随访12个月,接受部分ISR(P=0.008)和改良的部分ISR(P=0.000)病人肛门功能优于完全ISR;接受预防性造口病人的肛门功能优于未接受造口者(P=0.022)。结论 ISR选择性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吻合口狭窄是ISR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预防性造口、采用改良的部分ISR手术有助于改善术后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作为超低位直肠癌的极限保肛手术,已被证实可获得良好的肿瘤学根治效果。因其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肛门,避免永久性肠造口,已逐渐成为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重要选择之一。然而,ISR手术由于切除了部分或全部内括约肌,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术后肛门控便功能的下降。吻合口瘘是ISR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关于吻合口瘘对ISR术后患者的肛门功能的具体影响尚未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探讨吻合口瘘对ISR术后患者短期及长期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于2011年6月—2022年1月行ISR及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的236例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发生与未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回肠造口还纳后6个月和2年Wexner失禁评分(WIS)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以及肛门直肠测压各参数的差异。结果:236例患者中有41例(17.4%)发生吻合口瘘,23例(9.7%)最终未还纳回肠造口。与未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发生吻合口瘘患者BMI较高(27 kg/m  相似文献   

7.
经肛门切除内括约肌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40例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ZJ  Wei GH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7):1173-1175
目的分析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基础上采用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和初步结果。方法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共40例低位直肠肿瘤患者接受TME基础上的ISR治疗。手术方式:腹部手术施行TME,会阴部手术施行ISR。术后随访了解并发症、肛门功能、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7年(平均34个月),39例术后获得较好的肛门功能,Kirwan分级1—3级。1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伤口感染,均经保守治愈。2例术后直肠癌局部复发,其中1例死亡。结论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在根治的前提下可良好地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为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2例行预防性回肠外置,手术时间平均(302.20±51.72)min,术中出血量(102.35±20...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 excision TME)基础上采用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 resection 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和初步结果。方法患者选自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的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34~75岁。手术方式:腹部手术施行TME,会阴部手术施行ISR。术后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有无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结果本组患者均施行该手术,手术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8年,平均3年10个月,46例手术后获得较好的肛门功能,Kirwan分级1~4级。2例手术后直肠癌局部复发,其中1例死亡。2例手术后肛门狭窄,再次手术扩肛。结论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在根治性的前提下保留肛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1例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后吻合口复发,行完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cteric resection,ISR)的患者,探讨其复发原因及补救措施。方法2019年9月我院收治1例低位直肠癌TME术后吻合口复发的患者,再次行完全ISR术,现整理其临床资料,总结相关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该患者术后吻合口复发的原因可能与下切缘距离不够有关,再次行完全ISR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下切缘距离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大部分文献建议下切缘应大于2 cm。对于低位直肠癌吻合口复发患者,符合手术适应证时可行ISR手术进行R0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ISR)术后肛门控便机制变化的规律。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29例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ISR术患者为治疗组,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时进行肛门失禁Wexner评分,与肛管测压、代直肠静息容量测定相结合以评估患者的排便功能,同时设立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显示,治疗组术后1、3、6、12个月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内术后3、6、12个月均与上一个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4,P<0.001)。患者肛管压力测定显示,治疗组术后1、3、6个月的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术后3、6、12个月的最大静息压均与上一个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029,P<0.05)。代直肠静息容量测定显示,治疗组所有检测时间点的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治疗组内术后3、6、12个月均与上一个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 640.715、3 421.403,均P<0.001)。 结论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患者肛门控便功能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术后12个月左右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低位直肠癌括约肌间切除超低位吻合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低位直肠癌行括约肌间切除手术(ISR)后的舡肠动力学变化、肛门功能及肿瘤根治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施行ISR手术的3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肿瘤距肛缘2.5~4.0(平均3.4)cm。与术前比较.术后肛管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和直肠最大耐受容积明显降低(P〈0.01).有27例(90.0%)患者术后肛门直肠抑制反射消失,且随着时间推移无明显恢复。按Williams的排便自制标准.术后3、6、12个月分别有86.7%、93.3%和96.7%的患者达到功能良好效果。全组患者随访1年至3年8个月.无死亡病例;未出现盆腔或吻合口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吻合口瘘。10例术后出现肛周粪渍性湿疹,2例结肠黏膜脱出,1例肛管狭窄。结论ISR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以达到良好的根治性.并能较好地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腹括约肌间切除(ISR)术后肛门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同一组医师实施经腹ISR治疗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Wexner排粪失禁评分评估肛门功能,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肛门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96例经腹ISR患者均完成Wexner评分量表的评估,平均随访时间32.7月,其中83例(86.5%)排粪控制良好(Wexner评分小于10分)。Wexner评分与术后随访时间呈线性负相关(r=-0.078,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P=0.043)、吻合口距肛缘(P=0.001)及新辅助放化疗(P=0.001)与术后肛门失禁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吻合口距肛缘小于2 cm(P=0.020)和新辅助放化疗(P=0.001)是经腹ISR术后排粪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腹ISR术后多数患者肛门功能良好,吻合口距肛缘不足2 cm和新辅助放化疗是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Q. Zheng 《Colorectal disease》2012,14(12):e802-e806
Aim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acy of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ISR), in terms of postoperative anorectal function, for ultra‐low rectal cancer in mainland China. Method A total of 43 patients who consecutively underwent curative partial ISR for ultra‐low rectal cancer between 2006 and 2009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Defaecatory function was assessed, using detailed questionnaires, 3, 6 and 12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Wexner score was used to assess faecal continence, and anal manometry studie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se anal sphincter function. Results Overall defaecatory function was assessed as being satisfactory in 41 of 43 patients. Twelve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mean Wexner score was 4.0 ± 3.6. Anal manometry studies showed a significant change at 3 months and further, gradual, improvement over the following year. During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maximum squeeze pressure reached a normal value of 174.1 ± 19.5 mmHg (P = 0.041) by 6 months and resting pressure was 42.4 ± 5.6 mmHg by 12 months, which was close to the preoperative level (P = 0.038). Conclusion Because of the satisfactory recovery of defaecatory function and good oncological results, partial ISR may be recommended as an effective sphincter‐preserving operation for patients with ultra‐low 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低位宜肠癌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98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TaTME组采用腹腔镜辅助TaTME术,ISR组采用腹腔镜辅助经腹括约肌间切除术(ISR)。采用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围手术期相关指标.Wexner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肛门Kirwan分级采用Z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TaTME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均优于ISR组(P<0.05);术后6个月TaTME组患者的Wexner评分及Kirwan分级明显优于ISR组(P<0.05);TaTME组患者术后肠阻梗、肛门疼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ISR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TaTME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保肛手术,术后患者肛门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Aim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fter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ISR). Method Between January 2006 and February 2008, 45 patients (34 men and 11 women) with distal third rectal cancer underwent curative ISR. Func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bowel function questionnaire and Wexner score, anal manometry and measurements of rectal capacity were also performed. Quality of life was assessed using the Serbian version of the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EORTC QLQ‐C30) and the translated version of the fecal 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scale (FIQL). Results There were no postoperative deaths. Partial ISR was performed in 22 (48.9%) patients, subtotal ISR was performed in 19 (42.2%) patients and total ISR was performed in four (8.9%) patients. Anastomotic leakage occurred in nine (20%) patients. Five (11.1%) of 45 patients had major (complete) incontinence and a further six (13.3%) patients had continuing frequent faecal leakage 12 months after ileostomy reversa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groups in the EORTC QLQ‐C30 scale, but this was significantly altered by internal anal sphincter resection in two of the FIQL scales (coping/behaviour and depression/self‐perception). Conclusion Although ISR does not affect quality of life in general, the extent of internal anal sphincter resect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symptom‐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owing to faecal incontinence.  相似文献   

17.
Zuo ZG  Song HY  Xu C  Li J  Ni SC  Zhou ZH  Chen SQ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9):1479-1483
目的 探讨保护性造口在超低位直肠肿瘤内括约肌切除术(IS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9年7月给予经肛ISR联合经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肠肛管吻合术的56例无肛门外括约肌受侵的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造口组(16例)与未造口组(40例)患者术后吻合口和肛门部并发症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6例患者中16例(28.6%)行保护性造口.未造口组术后吻合口和肛门部并发症分别出现14例(35.0%)和16例(40.0%),而造口组吻合口及肛门部并发症分别仅出现1例(1/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造口组1例吻合口裂开肿瘤复发再手术行永久性结肠造口,另3例吻合口及肛门病变需造口及二期手术治疗,再手术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控便能力均下降,造口组患者造口回纳术后3、6、12个月肛门功能Kirwan评分达Ⅰ级者分别为11/16、13/15、11/13,未造口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达Ⅰ级比例分别为30.0%、37.5%、45.0%,术后同期造口组患者肛门功能均明显优于未造口组患者(P<0.05).结论 保护性肠造口可减少超低位直肠肿瘤ISR后吻合口瘘,消除术后早期肛门失禁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有利于肛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应用中药对重度直肠脱垂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将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76例重度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三联术治疗,观察组在三联术治疗的基础上,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予中药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疼痛、出血、创口感染、肛门坠胀、排便不畅、肛门闭锁不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对重度直肠脱垂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中药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式不同分为TaTME组和ISR组,TaTME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TaTME术治疗,ISR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括约肌间切除(ISR)术治疗。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并发症情况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术中术后指标和肛门失禁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 ±s)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组间行log-rank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TaTME组患者在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低于ISR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 P=0.13);TaTME组患者术后1、3个月Wexner评分显著低于ISR组(P<0.05);TaTME组1年生存率、无病生存率与ISR组无差异(Log-Rank χ2=0.54、1.32, P均>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TaTME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低位直肠切除保肛手术(Dixon)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低位直肠癌住院患者62例,按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单纯保肛组(29例)和联合造口组(33例)。单纯保肛组患者仅接受低位Dixon保肛手术治疗,联合造口组患者在单纯保肛组基础上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治疗。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后恢复情况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肛门功能和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联合造口组的手术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单纯保肛组(P<0.05);联合造口组的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和6个月,联合造口组的Wexner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保肛组(P<0.05);同单纯保肛组相比,联合造口组术后6个月排尿频率、脓血便、排便频率、排气失禁、排便失禁和焦虑评分均较低(P<0.05)。 结论低位直肠癌Dixon保肛手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可在加快患者恢复速度的同时,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