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进行全身麻醉的68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全身麻醉辅助给药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丙泊酚全身麻醉,实验组34例患者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给药45 min后麻醉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过程中丙泊酚给药量以及芬太尼给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全身麻醉的个体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可有效减少丙泊酚以及芬太尼给药量,提高麻醉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和分析右美托咪啶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2月起到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需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中选取其中的2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将这2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啶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从镇静效果RASS评分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RA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麻醉药量来看,观察组的麻醉药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啶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丙泊酚,右美托咪啶能够提高镇静效果、减少麻醉药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及术后镇静镇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根治性胃癌手术121例患者的资料。右美组62例麻醉诱导前使用右美托咪定辅助方案进行麻醉,盐水组59例使用等量生理盐水辅助方案麻醉,分析比较组间相关指标变化。结果:(1)右美组HR、MAP及BIS指标对比盐水组均有明显优势(P0.05)。(2)右美组麻醉药用量对比盐水组明显较少(P0.05)。(3)右美组术后镇静、镇痛影响对比盐水组有均明显优势(P0.05)。(4)右美组E、NE水平对比盐水组均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胃癌根治术中全身麻醉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减少麻醉药用量,能够增强术后镇静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9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的不同分为接受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的观察组47例和接受常规全身麻醉的对照组47例,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镇静程度评分以及各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美托咪定的运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动脉压花和心率,改善镇静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胫骨骨折手术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平均拔管时间、唤醒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后10分钟,观察组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拔管时间、唤醒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主动脉瓣下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6年12月至2009年10月在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主动脉瓣下狭窄的患者,其中男性35 例,女性23 例;年龄1~49 (15.9±5.7)岁.局限型主动脉瓣下狭窄56 例(纤维隔膜型33 例、纤维肌隔型21 例),隧道型主动脉瓣下狭窄2 例.局限型行狭窄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镇静及对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全身麻醉患者,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氯化钠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心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10 min 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芬太尼用量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全身麻醉前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患者的镇静显著,具有显著的节俭作用,可降低丙泊酚和芬太尼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CA)。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北京电力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为狭窄组,15例无颈动脉狭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相匹配。在稳定的全身麻醉状态下,同时记录脑组织氧饱和指数(TOI)和平均动脉压,计算相关系数r,根据r值判断CA状态。结果狭窄组患者狭窄侧与非狭窄侧的T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52±6.50比65.23±4.50;t=0.93,P=0.368),狭窄组狭窄侧与对照组同一侧的TOI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66.52±6.50比64.22±3.87;t=1.18,P=0.248)。狭窄组狭窄侧和非狭窄侧的r值分别为0.36±0.12和0.17±0.11,狭窄组狭窄侧和对照组同一侧的r值分别为0.36±0.12和0.13±0.08。术前3个月内,狭窄组15例患者中,5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有脑梗病史。将r值为0.342作为评估CA异常的判断点时,其敏感性为0.625,特异性为0.909。结论在正常血压波动范围内,单侧颈动脉重度狭...  相似文献   

9.
金震  文艳  张晓群 《吉林医学》2013,(36):7645-7646
目的: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手术时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患者93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1例,对其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辅助全身麻醉。对照组42例,采用与观察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在全身麻醉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跳、拔管和清醒时间、异丙酚、芬太尼的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给药后510 min内,观察组患者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镇静效果;观察组使用异丙酚、芬太尼的用量少于对照组的用量,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麻醉期拔管及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效果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用于临床辅助全身麻醉醉的效果显著,且疗效安全,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适合临床辅助全身麻醉,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所起到的镇静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病例来自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70例患者,取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静脉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amsay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给药前、术中、术后镇静效果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前Ramsay镇静评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t=1.402,P>0.05);观察组术中与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437,V2.861,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硬膜外麻醉所起到的镇静效果完全满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需求,兼具良好镇静效果与可靠安全性,非常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蒋敢  常江 《海南医学》2020,31(16):2067-207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免疫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T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白介素-6 (IL-6)、白介素-10 (IL-10)、白介素-1β(IL-1β);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两组患者的镇静和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苏醒时(T4)的HR、RR、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24例年龄为18~65岁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于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且手术时间>2 h.患者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全身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泵输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或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10 min,记录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Ramsay镇静评分(RSS)的变化.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术中以七氟烷维持.记录丙泊酚诱导剂量及术中血压、心率、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结果 Dex组用药后5、10 min时的RSS及用药后10 min较给药前的RSS升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0).Dex组全身麻醉诱导期间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0).Dex组切皮后2 h内24个观察时间点(每5 min为1个观察点)的七氟烷MAC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MAC曲线下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0).结论 右美托咪定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减少全身麻醉中丙泊酚和七氟烷的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疗效。方法35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TAVR治疗,分析手术即刻和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自膨式瓣膜。35例患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均明显下降,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验证无主动脉瓣狭窄,其中1例患者有瓣周瘘,即刻给予瓣中瓣治疗,术中球囊预扩张时采用双侧颈动脉按压保护,未出现脑梗死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患者1年后随访的主动脉瓣狭窄明显改善,平均跨瓣压差下降,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下降,纽约心功能分级减少,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和6min步行试验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TAVR治疗高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身插管麻醉与腰硬连麻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麻醉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A组(全身插管麻醉,47例)和B组(腰硬联合麻醉,53例).观察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两组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A组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6.77%)显著高于B组(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讨非全身麻醉患者运用右美托咪定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麻醉科2015年12月-2016年5月选取54例非全身麻醉患者做试验和研究,Ⅰ组27例接受丙泊酚镇静处理,Ⅱ组27例接受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该两种方案的临床镇静情况做评估。结果:给药时,两组的OAA/S评测结果相差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给药后10min、20min与30min,Ⅱ组的评测结果相比Ⅰ组均显著降低,统计学成立(P0.05)。两组在镇静期间均有产生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但与Ⅰ组的总发生率(33.3%)相比,Ⅱ组(7.4%)显著下降,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对非全身麻醉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麻醉,安全、镇痛效果好,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时间段内,于我院住院部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35例)、观察组(n=35例)。对照组中纳入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中纳入患者采取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就两组患者在拔管时间以及睁眼时间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以评估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观察组拔管时间平均为(4.1±0.6)min,睁眼时间平均为(2.1±0.5)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理想,对缩短拔管时间以及睁眼时间有积极作用,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白圆圆 《吉林医学》2022,(2):390-392
目的:探究对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实施喉罩全身麻醉和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实施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试验组患者实施喉罩全身麻醉和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对比每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在指导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维持期镇静深度调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250例,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根据镇静深度调控方法分成传统组和研究组,传统组依靠医师的经验判断镇静深度,研究组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镇静深度,对比两组的麻醉药用量、术中知晓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术中均未出现知晓病例,且研究组术后无躁动病例,传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1. 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中研究组得普利麻和异氟醚用量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 <0. 05);研究组苏醒期的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 <0. 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维持期镇静调控中效果确切,保证镇静深度的合理性,减少麻醉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心理疏导在插管全麻手术中预防应激反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全麻手术患者各时段HR、SBP、DBP数值,术毕麻醉苏醒时间,镇静深度,躁动发生情况.探讨心理疏导在插管全麻手术中预防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理学疏导组(X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30例,记录基础、入手术室时、诱导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各时间点HR,SBP,DBP数值;术毕麻醉苏醒时间,镇静深度,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疏导组入手术室时、诱导时、拔管时各时间点HR,SBP,DBP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X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缩短,镇静评分值低、术毕躁动发生率低,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经过心理疏导的患者,患者术前镇定,心率血压更加稳定.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全身麻醉用药量相对较少,术毕苏醒更快,躁动发生率低,患者感觉舒适,术后情绪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硬膜外麻醉下清醒病人的心脏瓣膜替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高位胸段硬膜外麻醉下对4例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的患者行心脏瓣膜替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无气管内插管,所有病人在手术前晚行硬膜外置管。结果:行主动脉瓣替换术3例、二尖瓣替换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9支(2支桥3例,3支桥1例)。无手术死亡或术中转为全身麻醉病例,术后在外科监护室和病房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0.6±8.4)h和(3.5±2.3)d。结论:本组的早期经验提示硬膜外麻醉下清醒病人的心脏瓣膜替换合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避免了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从而避免了全身麻醉对身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