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效果,对机械通气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60例肿瘤术后需有创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30例)及瑞芬太尼组(30例),分别给予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镇静,疼痛的评估选择面部表情评分法(FPS),镇静的评估选择Ramsay评分法(RS),必要时加用丙泊酚镇静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执行每日唤醒策略,分别记录两组用药前后的FPS、RS和生命体征,加用丙泊酚及每日中断药物以唤醒的病例数,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ICU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可达到满意的镇痛、镇静目标.两组间镇痛、镇静深度总体无明显差异,但用药30 min时芬太尼组FPS(分)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3.70±1.20比2.70± 1.17,P<0.05);两组间仅用药30 min时瑞芬太尼组平均动脉压(MAP,mm Hg,1 mm Hg=0.133 kPa)较芬太尼组明显下降(72.9±6.9比77.6±9.1,P<0.05),其余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芬太尼组有更多的患者需要加用丙泊酚镇静(19例比8例),并需中断药物(12例比4例,均P<0.05);而瑞芬太尼组用药30 min和1、6、24 h时自主呼吸频率(RRs,次/min)均较芬太尼组明显降低(7.0±2.8比10.4±3.5,5.4±3.4比10.6±3.6,5.4±3.0比7.2±3.1,6.1±3.0比9.2±3.4,均P<0.05).瑞芬太尼组机械通气时间(h)、住ICU时间(h)均较芬太尼组明显缩短(73.6±26.7比94.9±37.3,125.9±37.1比150.8±50.9,均P<0.05),但住ICU费用(万元)则无明显差异(6.06±2.29比5.83±2.38,P>0.05).瑞芬太尼组出现低血压的患者数比芬太尼组多(8例比2例,P<0.05).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与经典治疗效果相当,且起效迅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镇静剂的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在重症肺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这项单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瑞芬太尼联合艾司氯胺酮)和对照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2组患者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均给予镇痛镇静治疗。随访28d,剔除失访及退出,根据不同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结果:最后纳入统计分析的研究组75例,对照组75例。2组在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的停药后唤醒时间少于对照组[(27.12±6.87) min vs.(33.89±8.62)min,P<0.05],瑞芬太尼总量少于对照组[(23.72±20.05)g vs.(32.31±21.82)g,P<0.05]。研究组的低血压、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vs. 37.30%,13.30%vs. 28.00%,P<0.05),而研究组的谵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5.30%vs. 28.00%,P<0.05)。死亡组的年龄显著大于生存组[(73.64±...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应用于重症医学科(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予以枸橼酸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镇痛治疗。比较两组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前,两组CPO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不同时点,两组CPOT评分均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用药30 min、用药6 h、用药12 h、用药24 h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未出现明显波动,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治疗中使用瑞芬太尼效果较好,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佳等优势,可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不会对血流动力学造成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84例配合镇痛镇静的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体会,通过严密观察病情,配合有效的镇静监测、呼吸道护理、基础及营养护理等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了机械通气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认为严密观察病情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效果。方法 150例术后拟行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及瑞芬太尼组各75例,分别给予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镇静。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可达到满意的镇痛、镇静效果。瑞芬太尼组患者在用药后30、60、120 min、脱机后和拔管时的VAS评分均低于芬太尼组,呼吸抑制的人数多于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较芬太尼镇静、镇痛效果更佳,但瑞芬太尼具有相对较高的呼吸抑制。用药后二者的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镇静镇痛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实践价值。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6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比较两组镇静镇痛效果、麻醉剂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以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疼痛行为量表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采取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可减少麻醉用药剂量,降低谵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李红 《天津护理》2014,22(6):499-500
通过对4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治疗,有效的降低和消除了患者疼痛和不适感,逐渐适应机械通气治疗,使其顺利度过了呼吸功能衰竭阶段,纠正了低氧血症,改善了通气功能。并在镇静镇痛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采取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循环系统的监测、每日唤醒、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使机械通气治疗顺利进行,而且未发生意外拔管等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李丽媚 《天津护理》2021,29(3):358-361
检索相关文献,对eCASH理念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策略进行综述,为eCASH理念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镇痛镇静治疗方案,包括镇痛镇静评估、药物、人文关怀等。认为利用医护合作进行程序化镇痛镇静,同时予以联合用药和唤醒可以使机械通气患者在人文关怀模式下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SICU患者术后镇痛镇静及睡眠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5医院行外科大手术后转入SICU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33)和B组(n=34)。A组给予静脉泵入瑞芬太尼,B组给予静脉泵入舒芬太尼,必要时可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2组VAS、PSQI评分。比较2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合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 h、12 h A组VAS评分以及术后24 h PSQI评分皆明显低于B组(P 0.05); A组合并用药例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优于B组(P 0.05)。结论:瑞芬太尼可快速缓解SICU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效果优于舒芬太尼,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镇静治疗是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基本治疗之一,合适的镇静水平有助患者身心的康复.脑电双频指数,作为一种客观评估镇静深度的手段,已逐步运用到ICU机械通气患者.对脑电双频指数原理、方法及患者在行机械通气镇静治疗时的护理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估ABCDE集束化镇痛镇静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ochrane图书馆、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关于ABCDE集束化镇痛镇静策略的RCT文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3篇中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集束化干预策略能够缩短ICU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Z=7.13,P0.01)、ICU治疗时间(Z=6.85,P0.01),降低谵妄的发生率(Z=4.40,P0.01)。结论 ABCDE集束化镇痛镇静策略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建议应用于每日的治疗护理中。  相似文献   

13.
每日唤醒对机械通气镇痛镇静患者谵妄干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每日唤醒方法对接受机械通气和镇痛、镇静治疗的危重患者在谵妄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2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镇痛、镇静药物持续输注;观察组实施每日唤醒。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药物应用均遵循剂量最小化原则,即在保证患者舒适、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药物使用量,并在观察组患者唤醒期间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自发呼吸试验,比较两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镇痛、镇静药物使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镇静时间及ICU治疗时间、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如意外拔管、人机对抗、坠床等)及与原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镇静时间及ICU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镇痛药物用量、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预防过度镇静的方法,每日唤醒可减少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药物用量,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镇静时间及ICU治疗天数,对预防谵妄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有效性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9月信阳市中心医院综合ICU收治的有镇静需求的机械通气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45例,丙泊酚组(P组)47例。2组患者分别给予舒芬太尼镇痛,维持镇痛目标为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2分。其中R组给予苯磺酸瑞马唑仑7 mg负荷剂量及2.5 mg追加剂量(达不到目标镇静深度时)静脉推注,再以0.1~0.5 mg/(kg·h)静脉泵入维持镇静;P组对于年龄<55岁的患者给予丙泊酚0.5~1.5 mg/kg负荷剂量静脉推注(年龄>55岁患者酌情减量),再以0.1~1 mg/(kg·h)静脉泵入维持镇静。根据Richmond镇静-躁动(RASS)评分标准,维持2组患者的目标镇静深度为-2~-3分。比较2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用药前(T0)及用药后1 h(T1)、6 h(T6)、12 h(T12)、24 h(T24)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等基线资料、用药前呼吸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R组和P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18.6)s vs(94.7±32.6)s,P=0.108];停药后R组比P组苏醒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意义[(22.6±6.25)s vs(25.9±7.9)s,P=0.028];组内比较,相比于T0时间点,T1、T6、T12、T24时2组的HR、SBP、DBP、RR、LVEF、VTI均有下降,而SpO2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2组患者用药后HR(T1、T6、T24)、SBP(T1、T6、T12、T24)、DBP(T1、T6、T12)、LVEF(T1、T6、T24)、VTI(T1、T6、T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R(T1、T6、T12、T24)、SpO2(T1、T6、T12、T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苯磺酸瑞马唑仑、丙泊酚都具有起效快的优点。相比于丙泊酚,苯磺酸瑞马唑仑苏醒快且对于心率、血压、心脏收缩功能影响更小,更适合于ICU患者的镇静治疗。  相似文献   

15.
封闭式吸痰在急诊机械通气病人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封闭式吸痰在急诊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44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病人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清醒病人吸痰恐惧感及吸痰耗时情况等。结果封闭式吸痰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改变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吸痰时病人恐惧感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吸痰操作耗时比较,封闭式吸痰法耗时显著少于传统开放式方法(P0.05)。结论封闭式吸痰能有效减轻吸痰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急诊科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3年1月~12月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地西泮注射液和鲁米那注射液进行镇静。实验组采用咪达唑仑注射液和丙泊酚注射液进行镇静。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32%),实验组治疗总满意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丙泊酚注射液镇静效果优于地西泮、鲁米那注射液,有效减少人机对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基于eCASH(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化浅镇静策略)理念的镇静镇痛护理对ICU机械通气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0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静镇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基于eCASH理念的镇静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功能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长与机械通气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第一种时间肺活量、呼气流速峰值、肺活量、肺总量及潮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谵妄、转科、死亡/放弃治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CASH理念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采用最小化镇静及优先镇痛,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护理,降低了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谵妄发生率,且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促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七氟烷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行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和氧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将40例老年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七氟烷组(S组)各20例。经全身麻醉诱导后行右双腔支气管插管。在麻醉维持中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控浓度)2~6 mg/L,R组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0.15μg/(kg.min),S组持续吸入2%~3%七氟烷,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松。分别于单肺通气15、30、60、90 min、恢复双肺通气15 min时测定动、静脉血气。结果:与双肺通气相比,两组单肺通气时气道峰压升高、肺内分流量增加、氧合能力降低(P<0.05)。两组间气道峰压升高、肺内分流量增加、氧合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行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和氧代谢的影响与七氟烷相比无差异,其能为单肺通气患者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式痰标本采集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痰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痰标本采集器留取痰标本,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痰标本采集器密闭式留取痰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痰标本采集所需时间、标本合格率及护士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痰标本合格率及病原学检出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本采集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痰标本采集器在不影响标本合格率的基础上,能够缩短痰标本采集所需的时间,且不中断呼吸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