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级运动想象疗法(GMI)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6)。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每日30min的分级运动想象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价患侧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采用下肢Brunnstrom分期量表、改良Fugl-Meye下肢运动评估量表(mFMA-LE)评价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步行相关改良Barthel指数(wr-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MAS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下肢Brunnstrom分期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变化,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mFMA-LE、wr-MBI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分级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病情稳定且病程<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Barthel指数(BI)、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下肢部分)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和5m最快折返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的运动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otor imagery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on hemiplegia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Methods Thirty hemiplegic patients meeting the eligible criteri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treatment group (n = 13 ) and a control group ( n = 17).All subjects accept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otor imagery therapy after physical training, while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hysical training only.Motor function was measured by the percentages of changes in maximum loading on affected lower limb (PL%), Barthel index (BI), 5m maximum back and forth walking speed (5m MBFWS), Berg balance scale ( BBS), 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 lower limb) (FMA-L)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raining and at the end of sixweek training.Results In both groups, all measurements at the end of training improved significantly ( P < 0.01 )compared to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training.After the whole training course, PL% and 5m MBFWS (m/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compared to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 and the other measurement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Motor imagery therapy had positive effect on hemiplegia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of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病情稳定且病程<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Barthel指数(BI)、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下肢部分)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和5m最快折返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病情稳定且病程<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Barthel指数(BI)、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下肢部分)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和5m最快折返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45min/次,每周6次)和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功能训练(20min/次,每周6次),一共6周。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在训练结束后进行运动想象疗法(15min/次,每周6次)。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6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MA,BBS,FAC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互动式头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传统头针组和互动式头针组,每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头针治疗和下肢运动训练,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3周。传统头针组头针治疗与下肢运动训练分开实施,互动式头针组在实施头针治疗的同时进行下肢运动训练。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FMA-LE评分、MBI评分、BBS评分、FAC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LE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均增加(P<0.05),且互动式头针组治疗后的FMA-LE评分[(24.61±6.58)分]、MBI评分[(71.95±17.50)分]、BBS评分[42.0(25.0, 53.5)分]改善较为优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FAC评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互动式头针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运动想象疗法。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10 m最快步行速度(10m MWS)、跨步长、步频进行检测,同时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对2组患者步行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分别经6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各项指标[该组10m MWS为(0.53±0.20)m/s,跨步长为(78.91±20.46)cm,步频为(78.10±12.03)步/分钟,FMA下肢评分为(24.13±5.77)分,FAC分级为(3.60±1.01)分]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该组10m MWS为(0.42±0.15)m/s,跨步长为(69.75±18.31)cm,步频为(71.14±9.29)步/分钟,FMA下肢评分为(20.65±4.70)分,FAC分级为(2.93±0.89)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常规康复干预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可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步态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为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2017年1-7月入院的6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入院的58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步态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价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接受步态想象疗法干预4周和8周后,干预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以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步态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步行能力,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FES康复踏车联合太极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本体感觉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单中心的研究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88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基本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FES康复踏车联合太极运动想象疗法治疗,每次20 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肌群(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的肌电积分值(iEMG)、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下肢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偏瘫侧本体感觉各分区PROM偏差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胫骨前肌i EMG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iEMG值和对照组股四头肌iEMG值均明显大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股四头肌、股二头肌以及腓肠肌iEMG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胫骨前肌iEMG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本体感觉PROM偏差度3个区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FMA下肢评分、BBS评分、M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FES康复踏车联合太极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平衡功能,提高患者下肢肌力、本体感觉以及ADL,最终达到优化整合各种康复干预方法,可以更早、更高效的介入康复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习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训练结合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及治疗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头皮针治疗(头皮针治疗区域为偏瘫侧对侧的顶颞前、后斜线部位),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运动想象训练,每次治疗持续25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步态时间-空间参数(包括10m MWS、跨步长和步频)、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对2组患者下肢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6周治疗后,治疗组10m MWS、跨步长及步频分别为(0.52±0.19)m/s,(78.85±20.64)cm和(78.08±13.56)步/min,FMA-L评分及FAC评分分别为(24.15±5.75)分 和(3.61±0.31)分,对照组10m MWS、跨步长及步频分别为(0.43±0.14)m/s,(69.95±17.22)cm和(71.45±8.93)步/min,FMA-L评分及FAC评分分别为(20.58±4.75)分和(2.92±0.87)分,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并且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以治疗组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运动想象训练结合头皮针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头皮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头皮针组、运动想象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头皮针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头皮针治疗,运动想象组辅以运动想象疗法,综合治疗组在头皮针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分。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10m MWS、BBS、FAC评分、TUGT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经6周治疗后,3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综合治疗组10m MWS[(0.67±0.23)m/s]、BBS评分[(46.03±7.38)分]、FAC评分[(4.00±0.96)分]、TUGT[(16.73±7.62)s]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头皮针组及运动想象组(P<0.05)。 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头皮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且其疗效优于单纯头皮针治疗及运动想象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训练联合任务导向性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及对照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上、下肢肌力训练、良肢位摆放、平衡训练、转移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任务导向性功能训练,观察组则辅以运动想象训练及任务导向性功能训练,2组患者均连续干预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Berg平衡量表(BBS)、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2组患者下肢功能、平衡能力、步态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下肢FMA、BBS、TGA及MB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下肢FMA、BBS、TGA及MBI评分[分别为(23.3±4.1)分、(44.3±6.5)分、(7.9±2.1)分和(63.1±10.3)分)]亦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运动想象训练联合任务导向性功能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步态,有助于提高患者ADL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6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减重步行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分、功能性步行分级法(FAC)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其Fugl-Meyer评分、FAC分级及Barthel指数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减重步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联合优化运动技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45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运动想象组(MI)和优化运动技能组(OMP),每组各15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30min/次,2次/d,5d/周,共4周。MI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4周的运动想象疗法,20min/次,1次/d,5d/周;OMP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4周的优化运动技能训练,20min/次,1次/d,5d/周;联合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4周的运动想象疗法20min/次和优化运动技能训练20min/次,均1次/d,5d/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定,采用简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手臂动作调查测试量表(ARAT)评价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三组患者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和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②治疗4周后联合组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优于MI组和OMP组(P0.05);而MI组和OMP组之间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动想象和优化运动技能训练均能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两者联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音乐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运动想象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各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基本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运动想象组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及运动想象组基础上加用音乐治疗。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上肢部分、Barthel指数(BI)对各组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FMA上肢部分评分、B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FMA上肢部分评分、BI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运动想象组、联合治疗组FMA上肢部分评分、BI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运动想象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FMA上肢部分评分[(47.45±5.27)分]较高(P<0.05),其BI评分[(75.30±3.60)分]虽高于运动想象组BI评分[(73.05±3.72)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运动想象疗法和音乐治疗均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音乐疗法在提高患者上肢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方法。经运动想象问卷(KVIQ)评定后,入选的3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9),治疗组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入选时和治疗8周后,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FMA和MBI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病情稳定且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两阶段交叉实验研究。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其中A组在第Ⅰ阶段(6周)、B组在第Ⅱ阶段(6周)于常规康复训练前进行运动想象;洗脱期(2周)内两组均不进行运动想象。每一阶段实验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评定量表平衡功能部分(FM-B)、单位体重患腿最大承重值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结合运动想象阶段与仅进行康复训练阶段相比,BBS、单位体重患腿最大承重值和FIM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FM-B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中结合应用运动想象可以促进脑卒中慢性期偏瘫患者恢复平衡能力,提高与下肢运动功能相关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干预效果。 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 complet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共590例。镜像疗法能改善脑卒中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评分(MD = 6.67, 95%CI 5.60~7.74; Z = 12.20, P< 0.001)、Brunnstrom分期(MD = 0.55, 95%CI 0.28~0.82;Z = 3.98, P< 0.001)、Berg平衡量表评分(MD = 3.45, 95%CI 1.40~5.50;Z = 3.30, P = 0.001)、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评分(MD = 1.49, 95%CI 0.65~2.33; Z = 3.48, P< 0.001)、Brunnel平衡量表评分(MD = 0.66, 95%CI 0.10~1.22;Z = 2.32, P = 0.02),对10米步行试验(MD = 0.03, 95%CI -0.04~0.11; Z = 0.88, P = 0.38)、计时起立-行走测试(MD = -1.43, 95%CI -4.31~1.45; Z = 0.97, P = 0.33)结果无明显影响。 结论 镜像疗法可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轻微改善平衡功能,对步行功能的疗效仍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疗法(MRP)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Bobath提出的促进技术,康复组采用运动再学习方案(MRP)。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前后两组差异都有显著性(P<0-05),但训练后组间比较,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运动想象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8周时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及M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2周后,发现治疗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上肢FMA及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并且治疗组上肢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发现2组患者上肢FMA及MAS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此时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基础上辅以运动想象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