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莉  刘谋荣 《妇幼护理》2023,3(16):3900-3902
目的 探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化核心肌群的呼吸训练及护理改善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8 月本院分娩且产后腹直肌分离行康复治疗的 4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 究组,每组各 240 例。对照组采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及对应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强化核心肌群的呼吸 训练及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腹直肌分离距离、腹围及腰背部酸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脐上 3cm、脐水平、脐下 2cm 腹 直肌分离距离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脐上 3cm、脐水平、脐下 3cm 腹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 究组干预后腰背酸痛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化核心肌群的呼吸训练,可改善产 后腹直肌分离状态,降低产后腹围,缓解腰背部酸痛。  相似文献   

2.
孟庆 《妇幼护理》2024,4(12):2789-2791
目的 探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康 复治疗的 DRA 产妇 20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99 例)和观察组(101 例)。对照组接受电刺激和腹式呼吸训 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穴位按摩。分析对比两组的腹直肌分离距离、腹围和腰背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 的腹直肌分离距离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VAS 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显 著降低(P<0.05)。结论 中医穴位按摩结合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的康复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减少腹直肌分离距离,降 低腹围和患者腰背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产后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腹直肌分离的疗效。 方法 选取单胎足月顺产24 h内发生腹直肌分离的产妇117例,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干预,治疗组于产后第1天至第5天使用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进行电刺激治疗。于入组时及产后6~8周时测量腹直肌间距、腹围。产后6~8周接受妇科检查,对其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POP-Q)。采用Phenix U2进行盆底肌肌力、阴道动态压力的检测。 结果 2组产妇产后第1天腹围、6~8周腹围缩小幅度、产后第1天腹直肌间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6~8周腹直肌间距缩小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盆腔脱垂情况、盆底肌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产后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促进腹直肌分离的恢复,且未对盆腔器官,盆底肌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产后腹直肌分离18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05例(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和对照组8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后1个月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腹直肌距离、腹围恢复情况、背部疼痛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腹直肌距离及脐围、脐上围、脐下围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15 d、1个月2组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4个项目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早期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效果肯定,可促进腹直肌功能恢复,缓解背部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 方法 选取产后2个月至半年、腹直肌分离距离超过2.5 cm的产妇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给予腹直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运动疗法,其中运动疗法包括传统腹部运动训练及核心稳定性训练。2组产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超声检查法测量2组产妇的腹直肌分离距离,使用软尺测量产妇的腰围臀围并计算腰臀比,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产妇的腰痛程度。 结果 2组产妇腹直肌分离距离、腰臀比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试验组产妇腹直肌分离距离、腰臀比及VAS评分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产妇腹直肌分离距离、腰臀比(0.87±0.02)及VAS评分[(0.4±0.9)分]改善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运动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恢复,改善产妇腰臀比及腰痛程度。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589-4590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结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妇科门诊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家自行进行盆底肌肉训练(kegel训练),观察组在自行进行Kegel训练的同时配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利用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测量盆底肌肉收缩的最大张力,在肌肉电位图上最大电压值与治疗前提高50%代表治疗有效。结果电测肌电值的比较情况,总肌电值、I类肌纤维肌电值、II类肌纤维肌电值两组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肌纤维疲劳度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肌电值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结合盆底功能训练可快速、有效缓解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丽 《妇幼护理》2024,4(4):824-826
目的 研究产后康复护理患者应用盆底康复操联合电刺激对其盆底肌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298 例产后康复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149 例。对照 组采取盆底康复操训练,研究组采用盆底康复操与电刺激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盆底肌力指标、并发症及健康状况。结果 研究 组Ⅰ类、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慢肌平均肌电、快肌最大肌电、阴道动态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健康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用盆底康复操与电刺激能 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盆底肌力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产后腹直肌分离行仿生电刺激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1日~2021年11月30日收治的5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行仿生电刺激治疗3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腰背疼痛情况,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均短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行仿生电刺激治疗过程中采取整体护理,可减轻患者腰背疼痛,缩短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电刺激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个45例。对照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研究组行肌电刺激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手测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盆底Ⅱ类肌纤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疲劳度、POP-Q分度、尿失禁发生率、PFIQ-7、PFDI-20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测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盆底Ⅱ类肌纤肌电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盆底Ⅱ类肌纤疲劳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POP-QⅠ度、POP-QⅡ度及尿失禁发生率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及干预12个月时研究组PFIQ-7、PFDI-2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刺激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降低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肌综合康复治疗对盆底神经肌电生理的影响,评估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情况。方法:将162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采用掷币方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2例。治疗组于产后24 h进行盆底肌综合训练,产后42 d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仅在产后给予一般性康复指导。产后3个月分别测量两组产妇的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电压,盆底肌收缩力及盆底器官脱垂情况,从而评估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产后3个月治疗组产妇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力、盆底器官脱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综合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康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结合悬吊训练(SET)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9月至12月,产后腹直肌分离> 2 cm、盆底肌肌力Ⅲ级以上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单纯盆底NMES (A组)、NMES结合SET (B组)和单纯SET (C组)治疗,共4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4周,测量腹直肌分离距离。结果 治疗后,各组腹直肌分离距离均明显缩小(F > 8.327, P < 0.01);治疗后各时间点,B组腹直肌分离距离最小( F > 8.327, P < 0.01);多重比较,A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 结论 盆底NMES和SET均可有效改善产后腹直肌分离,两种方法结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女性常见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康复治疗是腹直肌分离的主要干预方式。神经肌肉电刺激和运动疗法均能有效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但最佳治疗方案尚未明确。后续还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对治疗参数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对改善产妇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160例阴道分娩后尿失禁患者,按照康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会阴护理和一般性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方法基础上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康复手段。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加电刺激的康复手段治疗尿失禁,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Ⅰ类和Ⅱ类肌张力恢复情况满意(P0.05);观察组治疗后漏尿量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盆底肌肉训练配合电刺激的康复治疗方法用于产后尿失禁患者可以明显提高盆底肌肉张力,康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筋膜松解手法配合悬吊康复运动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接受悬吊康复运动,观察组接受筋膜松解手法配合悬吊康复运动,干预时间8周。观察2组干预后临床疗效、干预前后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脐围及腹直肌分离距离、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33%、85.33%,P<0.05);干预4周、8周后,2组IDA量表中抑郁、焦虑、内外向性激惹各维度评分、腰背部疼痛VAS评分、脐上围、脐下围、脐围及腹直肌分离距离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及干预后3个月,2组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修复中,筋膜松解手法配合悬吊康复运动可调节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可能与该方案能修复产后受损腹直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治疗,研究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两组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出现率、阴道肌电压、盆底肌纤维疲劳度、患者满意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纤维肌电压、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盆底肌锻炼相比,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更利于改善阴道肌电压、盆底肌纤维疲劳度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症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维生素E按摩对产后会阴侧切瘢痕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分娩行会阴侧切术后42d的初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女性于产后42d开始应用法国PHENIXA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U4机中的瘢痕治疗方案治疗20min后采用维生素E会阴瘢痕按摩20min,对照组未予治疗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初产妇会阴瘢痕、性生活及盆底肌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瘢痕、性生活及盆底肌力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维生素E按摩对产后会阴侧切瘢痕疗效显著,使产后女性会阴瘢痕松解,疼痛缓解并消失,提高盆底肌力,改善性生活质量,对提高围产保健质量、家庭社会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君梅 《中国康复》2018,33(2):126-128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盆底肌肉肌电活动、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产妇,根据是否于产后6周接受盆底康复锻炼分为康复组83例(给予生物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57例(患者不愿意接受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比2组产妇产后6周及3个月时的盆底肌电生理指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结果:产后6周时,康复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的肌电位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3个月,康复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的肌电位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康复组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的疲劳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产后3个月,康复组的C点距离、D点距离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产后3个月,康复组的PFIQ-7、PISQ-12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盆底肌肉肌电活动、盆底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俐燕 《妇幼护理》2023,3(11):2533-2536
目的 探讨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在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在我 院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盆 底肌肉锻炼及保健,研究组给予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盆底肌力评分、肌纤维肌电压、疲 劳度评分,盆底功能,盆底障碍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盆底肌力评分 及肌纤维肌电压高于对照组,肌纤维疲劳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 PISQ-12 高于对照组,PFID-20 与 PFIQ-7 评 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 PFIQ-7 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 生物刺激反馈仪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在盆底康复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降低盆 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锻炼对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 将195例初产妇采用掷币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训练组65例和综合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康复指导,训练组在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综合组在盆底肌肉锻炼的基础上于产后第42天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分别在产后3个月进行随访,通过问卷调查、尿垫试验和盆底肌张力测定,评价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锻炼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训练组和综合组产妇产后3个月排尿状况评分、尿垫试验阳性率、盆底肌收缩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综合组疗效最佳.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锻炼能有效预防产后SUI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锻炼对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方法 将195例初产妇采用掷币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训练组65例和综合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康复指导,训练组在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综合组在盆底肌肉锻炼的基础上于产后第42天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分别在产后3个月进行随访,通过问卷调查、尿垫试验和盆底肌张力测定,评价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锻炼预防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训练组和综合组产妇产后3个月排尿状况评分、尿垫试验阳性率、盆底肌收缩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综合组疗效最佳.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锻炼能有效预防产后SUI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