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虎  孙健  白田雨  王欣 《新中医》2020,52(15):139-141
正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被称为粘连性关节囊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以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本病好发于40~50岁以上中老年人,属于中医学漏肩风、肩凝症等范畴。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度为主要目的,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 AIDs)及局部痛点封闭可以减轻疼痛;麻醉下手法松解及手术松解可恢复关节活动度[2]。据报道,本病的发病率约为2%~5%[3]。本病虽有自愈倾向,但易反复,且自然病程可长达半年至3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并可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不适。浮针是符仲华教授于1996年发明的现代针灸。有报道显示,浮针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促进疾病的康复[4-6]。临床上,孙健教授运用浮针治疗肩周炎多有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中西医理论研究,归纳整理近年来浮针及其配合其他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证实浮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至今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具有操作简单且安全、痛苦小、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并对目前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旨在总结并更好地指导临床与科研,为临床上应用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微波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浮针治疗,连续2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整体疗效、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功能活动积分(Melle评分)比较。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Melle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联合微波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是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肩周炎治疗过程中,使用浮针配合点穴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对应时间段内收治46例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浮针治疗)和观察组(浮针配合点穴治疗)各23例;分别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肩关节活动功能和治疗有效率情况,并按照组别实施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和肩关节功能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86.95%)高于对照组(52.17%),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肩周炎治疗过程中,使用浮针配合点穴治疗的效果显著,故可作为一种推广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肩周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和(或)肩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第一军医大学符钟华医师首创的浮针疗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60例,并与常规电针治疗56例进行比较,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肾关穴治疗急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肩周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浮针配合肾关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肩关节活动(Melle)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42/45),对照组为86.7%(3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肾关穴针刺治疗急性肩周炎在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度方面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7.
浮针治疗肩周炎的即刻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科学评价使用一次性浮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常规针组,浮针组采用特制的浮针针具治疗,常规针组采用直径0.38 mm、长4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最受限方位的关节活动度、肩关节活动中软组织疼痛自评分及肩部压痛自评分,以及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进针、扫散、留针过程中发生刺痛的次数、出针时出血情况等不适情况.结果:活动相关性疼痛、压痛、最受限方位的关节活动程度的改善均为浮针组优于常规针组,提示浮针组的即刻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组;进针过程中的刺痛次数浮针组少于常规针组,扫散时、留针时的刺痛次数以及出针时出血次数,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本试验看,在浮针疗法中使用一次性浮针比常规针灸针更为有效、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8.
张楠  卢晨慧  王政研  张巍  王超 《四川中医》2020,38(6):218-220
肩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50岁左右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常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文献进行汇总,从特色针刺方法方面,根据其作用机制进行整理分析,主要包括杵针、松筋针、长圆针、圆利针、针刀、浮针、温针,并提出其各自优势,以期为日后临床针灸治疗肩周炎提供更多的选择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肩周炎患者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55例)选择局部注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选择浮针疗法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肩周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VAS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肩周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18%)对比,观察组(98.18%)明显更优(P 0.05);同对照组肩周炎患者VAS评分对比,观察组改善明显(P 0.05);同对照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对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临床选择浮针疗法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缓解疼痛感以及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肩周炎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0.
刘鹏  王强  陈志 《上海针灸杂志》2013,(10):841-843
目的 比较浮针疗法和常规毫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差异,从而找到更有效、更快捷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将7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毫针组,每组38例。浮针组采用浮针疗法对环枕线上相应的肌筋膜触发点(MTrP点)进行浮针操作,并留置6 h;毫针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针刺风府、风池、列缺、百会等穴及相应的夹脊穴,留针30 min。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治疗5 d休息2 d,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浮针组治愈率为60.5%,总有效率为97.4%;毫针组治愈率为39.5%,总有效率为89.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减轻眩晕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疗程后浮针组3项评分均低于毫针组(P<0.01)。结论 浮针治疗颈性眩晕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刺血、推拿及被动活动法治疗漏肩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上述方法治疗36例漏肩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5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刺血、推拿及被动活动法治疗漏肩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温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岩 《中国针灸》2001,21(9):527-528
采用温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4例,痊愈率75.93%,有效率96.30%,与服用西药组进行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温针法为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化等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对163例粘连前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别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和电针治疗,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肩周炎的治疗作用及与电针治疗的效应比较。结果与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达到96.59%,与电针比较无明显差异;该疗法不仅具有明显的止痛效应,对肩关节活动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为治疗肩周炎有效、简便的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的方法治疗肩周炎48例。[结果]48例中,痊愈40例,显效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95.83%。[结论]手法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世界针灸杂志》2015,25(4):43-47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combining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90 patien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in different phases.MethodNinety patien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were treated with 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FSN) combined with physiotherapy in painful phase, acupotomology and massage in adhesion phase, and appropriate functional exercise in rehabilitation phase. Seven days were considered as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after three courses. Function evaluation of shoulder joint was made.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 (38/38) in acute phase, 93.5% (29/31) in adhesion phase, and 100% (21/21) in rehabilitation phase. After treatment, the range of motion (ROM) of shoulder joint, pain, muscle forc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and joint local morphology of the patient have been improved obviously.Conclusion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is achieved in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in different phases by combining therapy centering on FSN.  相似文献   

16.
粗针扇形刺加同名经巨刺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奚向东  袁杰 《中国针灸》2003,23(3):158-159
方法:对116例肩周炎患者,辨经分型后,采用粗针扇形刺加同名经巨刺深透,同时配合TDP照射和肩关节功能活动等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治愈率78.45%,有效率99.14%,且各型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粗针扇形刺加同名经巨刺等综合性疗法,对肩周炎疗效显著:且治愈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治疗组采用温针配合梅花针叩剌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8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是一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毫火针配合拔罐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每组21例。毫火针组以毫火针配合拔罐治疗,隔日治疗1次,1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常规针刺组以常规针刺配合拔罐治疗,每日治疗1次,1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临床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分(调整的CM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调整的C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毫火针组调整的CMS评分单项(肩部疼痛积分、日常功能活动积分、肩关节活动度积分)均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20/21)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85.71%,18/21,P0.05)。结论:毫火针配合拔罐较常规针刺配合拔罐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定点注射与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定点注射与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定点注射治疗。治疗前后根据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度的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肩关节疼痛程度及活动度评分均明显降低,同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点注射与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肩周炎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地止痛和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且定点注射与关节松动术联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单纯定点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综合刺络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崔峻 《中国针灸》2004,24(8):547-549
目的:寻找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最佳方法.方法:综合刺络治疗组在肩周炎病变患处采用梅花针重叩出血与患肢肘关节尺泽穴三棱针点刺出血相结合方法;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果:综合刺络疗法在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及改善各项体征方面较之传统毫针刺法有较明显优势(P<0.05).结论:综合刺络疗法是治疗急性期肩周炎较理想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