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0例(接受中药熏洗治疗)和观察组420例(接受中药熏洗+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针灸推拿与中药熏洗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智力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注意力、语言、定向、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记忆、抽象能力等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激活和重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功能锻炼对脑出血后的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 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前瞻性收集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2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Berg平衡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和平衡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评价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2组治疗前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功能锻炼可以显著改善脑出血后的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8例帕金森病患者,按掷骰子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及帕金森统计评分量表Ⅲ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均较高,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Ⅲ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为5.13%,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水平提高,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康复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10月接受治疗的9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康复训练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运动功能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晕头痛、感觉障碍、口歪眼斜、乏力、肢体麻木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经颅直流电刺激。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部分及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定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情况,采用MoCA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MoCA评分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ARAT评分、MoCA评分及MBI评分[分别为(42.9±5.4)分、(35.8±4.7)分、(26.4±2.7)分和(78.8±7.4)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糖脂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口服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糖脂代谢指标、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正确数、完成分类数均较对照组高,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降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且对机体糖脂代谢影响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按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利培酮治疗,观察组行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PRS、NOSIE、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完成时间更短,总应答数更多,错误应答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以及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组(42例)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化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活动范围、上肢相关评分、日常生活功能、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肘关节屈曲、肩关节水平内收、肩关节水平外展范围比对照组高,Fugl-Meyer、手臂动作测量评分表(ARAT)、手功能试验(Carroll)评分比对照组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52%)较对照组(26.19%)低(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提高关节活动范围,改善上肢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神经功能并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8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会话、命名、复述、听觉理解、阅读、书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语言功能、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家庭远程康复护理对颅脑手术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则采取家庭远程康复护理干预。使用简式Fugl Meyer运动量表(FM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前FMA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6个月后,研究组的FMA量表评分、MMSE量表评分、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家庭远程康复护理干预利于改善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减轻颅脑损伤后遗症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22-1223
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脑卒中并认知功能障碍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评定认知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治疗前,两组Mo 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 CA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Mo 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有所提高,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联用亦或仅使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均具有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但联用效果更佳,此组合给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全面系统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评分。结果观察组4周后和8周后运动功能及ADL评分同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4周后运动功能及ADL评分同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ADL及运动功能评分同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后两组运动功能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两组运动功能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护理和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均有影响,但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长期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前3个月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不同时期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 2002-04/2003-08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留院观察及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于生命体征平稳后即进行康复训练,于入选时及病程3个月时由同一医生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量表、Fugl-Meyer,Barthel指数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3个月康复训练后治疗组和对照组Fugl-Meyer评分.Bathal指数,FCA运动功能评分,FCA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帅记焱  刘雅丽 《中国康复》2013,28(6):437-438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S)、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价法、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分别评定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2组CN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运动再学习疗法较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更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于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强化核心肌力训练,研究组45例在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关节活动度、神经传导速度、肌力、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Fugl-Meyer上肢功能量表评分、Wolf运动功能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腕背伸、肩外展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徒手肌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上肢功能康复,提高肌力,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糖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69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观察组36例,观察组进入血糖管理路径,对照组进行常规血糖管理。4周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动水平,采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简式Fug1-Meyer评定法(FMA)评估患侧肢体运动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动水平控制良好,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MA积分均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管理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6月120例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脑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认知、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变化。结果:入院时,两组SRSS评分和FCA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SR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CA量表中的认知、运动和功能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远期疗效。 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对照组只进行随访。于入组时、第5个月末和17个月末应用巴氏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M)中关于肩、臂运动及手运动的评定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NIM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5个月和17个月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第5个月末至第17个月末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ADL的恢复有远期作用;社区康复治疗介入时间越早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ADL恢复的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谭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0):4594-4594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致偏瘫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与家庭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和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评定,以评价治疗效果。在治疗前,两组间在Barthel指数评分和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两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和家庭康复疗法,可显著提高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