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团队管理对急诊护理管理的作用及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影响。方法将本院急诊科护士共80名设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量均为40名,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设为研究时间段。研究期间予以对照组护士常规护理管理,予以观察组护士团队管理。比较两组护士管理前后急诊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变化,两组急诊护理工作开展用时、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及护理实施满意度差异。结果管理实施前,两组常规护理、一级护理、重症护理、特级护理、应急护理实施质量考核成绩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管理实施后,观察组常规护理、一级护理、重症护理、特级护理、应急护理实施质量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评估、急诊分诊引导、院内转运、急救准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采用团队管理方案,可在积极提升护士急诊护理实施综合能力同时,改善护士工作态度,完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急诊护理服务,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乳汁淤积患者护理中互联网+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40例产后乳汁淤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微信指导,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互联网+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生命质量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角色、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情绪角色、活力以及总的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在产后乳汁淤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联合PDCA循环优化在小儿院前急救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2月1日~7月31日行院前急救治疗的6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管理;选择2021年8月1日~2022年2月28日行院前急救治疗的69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模式管理;比较两组各项时间指标(包括出诊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院前急救时间、急诊入院时间)、院前急救效果(包括复苏成功率、静脉开通率、气管插管成功率、心电图采集率)、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院前急救时间及急诊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气管插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FMEA与PDCA循环模式应用在小儿院前急救流程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提升院前急救效果,降低护理差错发生及投诉率,有效提高家属护理满意水平,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食管癌患者的医护一体化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各40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施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各个方面的生活质量(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应指标的评分(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为75.00%(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管理流程再造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流程再造;比较两组救治时间、致残率、脑损伤[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arthel指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结果:观察组救治等待时间、入院至疾病确诊时间、疾病确诊至开始治疗时间及绿色通道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GCS、Barthel指数及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急诊护理管理流程再造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可缩短救治时间,减轻患者脑损伤,降低致残率,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7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的知晓程度、近一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知晓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慢性支气管炎相关预防措施的知晓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其疾病知晓程度,减少疾病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实施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预后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就诊至CT检查时间、化验结果出来时间、DNT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显著提高AIS静脉溶栓救治有效率,缩短急诊候诊时间,且护理满意度和预后优良率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静  朱彩霞  严伟倩 《妇幼护理》2022,2(23):5461-5463
目的 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收治的 82 例急诊 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 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急诊科停留时间、治疗时 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 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护理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时间,减少 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后缺乳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分别行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常规产后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产后缺乳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缺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产后缺乳产妇实施产后延伸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产后缺乳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坠积性肺炎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探究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特点。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ICU诊治的坠积性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规范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炎症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0%高于对照组(X2=13.75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例(4.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例(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13.726,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8.55±1.62)×109/L低于对照组(t=14.462,P<0.05),白细胞介素-6水平为4.90±1.16 ng/L低于对照组(t=10.564,P<0.05)。结论:规范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实施常规急诊救护模式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实施优化后绿色通道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入院至溶栓时间、各项关键环节时间、救治流程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入院至溶栓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关键环节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流程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利于缩短病人入院至溶栓时间及各项关键环节时间,提高救治流程满意度,使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对老年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卒中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020年1月至12月,45例)与对照组(2019年1月至12月,45例),每组45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卒中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自理能力、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脑卒中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可提高老年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流程分散策略的二次分诊结合改良预警评分对急诊诊疗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接收的108例急诊患者,根据管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流程分散策略的二次分诊结合改良预警评分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预检评估时间、转运时间、接诊时间、多科会诊等候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流程分散策略的二次分诊结合改良预警评分可提高急诊患者的诊疗效率及护理质量,同时还能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下降比对照组更多(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对医疗知识的掌握水平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护理综合质量的提升与优化,对于患者健康具有积极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小儿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200例急诊输液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输液时间、候诊时间、意外风险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时间、候诊时间、意外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小儿急诊输液患儿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与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意外风险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急诊急救患者6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3例和对照组31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危机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外伤急诊急救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与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收治的手术患者218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入院的109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 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入院的109例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模式管理, 试验组给予基于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干预, 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实施基于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干预后, 试验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流程再造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 可明显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我院急诊科于2019年2月开展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管理,以管理前半年(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管理后半年(2019年2月至8月间)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患者诊疗相关时间进行统计,同时统计患者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差异(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胸痛患者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3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于2019年6~12月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应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2020年1~12月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胸痛积分、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急诊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体征稳定时间及整体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护理前相比,2组在护理后的胸痛积分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治疗期间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有确切效果,可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在环状电切术围术期时辅以优质护理后,分析此方法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本院进行环状电切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中挑选出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按照以往常规的方法来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出现并发症事件的概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环状电切术后的出血、宫颈粘连、感染发生率为6.45%(2/3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躯体角色、躯体功能、肢体疼痛、活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情绪角色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对应指标更高(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在环状电切术围术期时辅以优质护理后,能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