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为200ml~400ml,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生活习惯制定的。我国公民大都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而西方国家主要是高蛋白饮食。目前国内大多数采供血机构一直采用一次献血量200ml的献血模式,在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到底一次采集多少量的血液为适宜,不能千篇一律。随着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经过我们多年来实践,女性体重在48kg,男性体重在53kg以上的献血者,一次采集血液量可以为300ml~400ml;低于者在合格范围内采集200ml,当然也可抽取300ml~400ml血液,这完全根据献血者自愿的原则。我站自2002年开始推广…  相似文献   

2.
一次献血300ml-400m1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为200ml-400ml,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生活习惯制定的。我国公民大都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而西方国家主要是高蛋白饮食。目前国内大多数采供血机构一直采用一次献血量200ml的献血模式,在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到底一次采集多少量的血液为适宜,不能千篇一律。随着无偿献血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站自2002年5月—12月共采集5630人次无偿献血,而且逐步开辟无偿献血量每次由200ml向400ml的转变,每人次无偿献血采血量400ml已占到总无偿献血人次采血量的60%以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贵兰 《吉林医学》2010,31(21):3510-3510
目的:通过对安顺市2005年~2009年无偿献血200ml与400ml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索献血400ml无碍身体健康的科学依据和固定志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对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有效节约成本的重要性。方法:采用相应的数理统计方法对安顺市5年来无偿献血200ml与400ml献血人次占献血总人次百分比、1次献血与≥2次献血不合格率、献血反应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次献血和与2次以上(含2次)献血的血液检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200ml与献血400ml发生献血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一次献血400ml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无偿献血制度推行以来“,献血有益于身体健康”已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很多献血者对献血量是200ml还是400ml犹豫不决,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目前,国内的多数采供血机构对无偿献血者一般采血200毫升,在实践中采血、供血、储血以及临床用血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并增加了输血的成本。笔者在此就采集400毫升的必要性合理性与同行共同探讨。1每次献血量200ml与400ml的合理性和合法性(1)《献血法》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的血为200ml,最多为400ml。在法律上确立了采集血量的200ml和400ml血量的合法性。(2)在生理上,一个体重为50kg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交流推广一次献血400 ml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对葫芦岛市中心血站2000~2007年葫芦岛市无偿献血基本情况数据,应用趋势游程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除献全血人次数外,一次献血400 ml人次数、一次献血400 ml人次数占献血总人次数的百分比、献全血总量、一次献400 ml总量和一次献400 ml总量占献血总量的百分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葫芦岛市中心血站在推广一次献血400 ml方面有一定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金萍  巫强 《新疆医学》2007,37(2):58-60
自从1998年10月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后,就标志着我国的输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由公民义务献血制度转为无偿献血制度。我国的献血模式逐步走向国际化。但由于我国在无偿献血上起步较晚,教育力度不够,很多公民对血液常识了解甚少,认为“血液是身体的精髓,献血会伤元气”等等,大多数人不愿意献血,即使勉强献血,也只献200ml。就献血量而言,作如下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在整个献血过程中的变化及反应。方法:选择本中心2台流动采血车自愿无偿献血者从献血开始至献血结束后半小时观察。结果:献血反应与献血者年龄、献血次数、献血体位及采血者有关系。结论:献血者捐献200~400 ml基本没有献血反应,只有少部分因身体、心理、年龄等诸多因素会发生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9.
我站2006年4~12月共采集9630人次无偿献m,而且逐步开辟无偿献血量南每次200ml向400ml的转变,每人次无偿献血采血量400ml已占到总无偿献血人次采血量的80%以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祝菁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5):859-860
目的:探讨街头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无偿献血3 920人次,对献血献血反应进行归纳.结果:出现轻、中、重度献血反应41人次,回访反应良好.结论:街头献血献血反应跟心理、体质、穿刺、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有针对性的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11.
我站2006年4~12月共采集9 630人次无偿献血,而且逐步开辟无偿献血量由每次200 ml向400 ml的转变,每人次无偿献血采血量400 ml已占到总无偿献血人次采血量的80%以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献血法>实施以来,随着人们对献血知识的深入了解,威海市无偿献血者日益增多,从而完全满足了整个辖区临床用血的需要.与此同时,本站积极转变观念,并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无偿献血活动"四个转移,一个延伸"的工作目标,合理引导人们一次献血由原来的200ml提高到300ml及400ml.为了确保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消除献血疑虑,提高广大市民的献血热情,笔者对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威海市街头自愿献血者关于献血量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献血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合理有效地预防献血反应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区13个固定献血点1 3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献血者基本信息、献血前生理心理状态、献血认知、献血服务、献血反应。问卷结果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体质指数<18.5 kg/m2、女性、精神紧张、献血前喝水量、血液采集过程不顺畅都与献血反应的发生呈相关性(P<0.05)。结论识别献血反应高风险人群,提供全程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和卫生部提出的工作目标接轨,倡导献血量从200~400ml的转移;克拉玛依中心血站从1999年成立开始的计划献血到2005年下半年100%自愿无偿,本站从2005年下半年起积极宣传引导一次献血400ml,首先在再次献血者中采集400ml,逐渐发展到对首次献血的健康公民女性体重达到50kg以上,男性体重达到60kg以上,在知情自愿情况下采集400ml,400ml采集率由2005年的41.19%上升到2008年9月的84.16%,无任何献血安全事故发生并建立了一支约2000人的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我们对2005年~2008年9月献血200ml和400ml的自愿无偿献血情况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无偿献血中献血量与献血反应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献血知识的大力宣传,作为省会的石家庄市市民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献血模式也很快由计划献血转变为自愿无偿献血.省血液中心在文化广场和火车站分别建立了两个采血屋,本着对临床患者输血安全和保证献血者身体健康的原则,我们提倡初次献血者或再次献血者一次献400 mL血.近年来志愿献血者多次献血和一次选择献400 mL血的人数正逐年递增,本文对2002年10月~2004年12月期间两个采血屋志愿献血者的献血量和出现献血反应情况进行了统计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求预防对策。方法对53788人次无偿献血者,依据性别、年龄、职业、献血地点、献血次数、献血方式、献血量等统计分析其变化特点,并对诱发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献血反应与性别、年龄、献血量无直接关系,而与职业、献血次数、献血方式和献血地点相关。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疲劳献血是导致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操作技术等也会引发献血反应。结论应做好无偿献血的宣教工作,消除献血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提高采血人员操作水平,严格执行体检标准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并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和分析枣庄市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以期为探求更为全面的预防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期间枣庄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1680例为调查对象,并依据献血地点、献血次数、献血方式、献血量等变化的特点,对诱发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与在流动献血车上献血者相比,在血站内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1.23%%2.02%,P<0.05).与首次献血者相比,2次及以上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0.61%vs2.11%,P<0.05).与集体献血者相比,个体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1.50%vs 1.94%.P<0.05).与献血量为400ml献血者相比,献血量为200 ml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降低(1.05%vs1.94%,P<0.05).同时,精神紧张以及饥饿和疲劳等因素是导致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讲解,积极改善献血者焦虑和紧张的负性心理,在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征询和信息采集时,应重点筛查相关信息,以便在献血过程中积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偿献血已成为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由于人们对无偿献血认识程度不同及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在献血时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心理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多见于初次献血者,初次献血者恐惧心理的产生大部分是因为对献血知识及献血过程不够了解,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不但会影响献血者的情绪,而且会引起献血反应而使采血中断。因此,在献血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分析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及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笔者就此分析导致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并加以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 无偿献血是指健康适龄公民自愿无任何报酬地献出少量的血液,献血反应是指献血过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影响.使血容量下降.大脑广泛供血不足引起的综合征.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为减少献血反应.促进无偿献血开展。笔者自1997年~2000年观察了23560名献血员中224人献血反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医疗临床用血基本上都来源于无偿献血.但献血群体的文化层次、经历背景和年龄、性别参差不齐,其生理、心理状态差别很大,造成献血者献血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或较强烈的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