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了解初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出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关系.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05年12月60例初诊未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研究,并与40例健康个体对照.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检测研究及对照对象血清ANCA,RIA检测TPOA及TGA.结果甲亢患者TPOA与TGA阳性率均为56.7%.2例初诊未治疗患者ANCA-ⅡF(c-ANCA)阳性,TPOA阳性与阴性患者ANCA检出无差别(5.2%vs0.0%,x=1.27,P=0.2085).结论ANCA检测与TPOA无关,与甲状腺疾病本身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恙虫病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恙虫病患者均行ANCA检测,同时检测肝功、肾功、心酶、血常规,对照组为其余病因引起的发热疾病50例,均行ANCA及肝功、肾功、心酶、血常规检测,分析恙虫病与ANCA的相关性.结果:45例恙虫病患者中有6例患者ANCA阳性,6例患者ALT、肌酐CK...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甲亢病人应用PTU(或MMI)治疗过程中用药不同阶段ANCA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医师和广大患者提供预示信息。方法:对50例甲亢病人的105份血样进行ANCA及其靶抗原MPO和PR3的检测。结果:105份血样中有2份检测为P-ANCA阳性,此两份血样采自同一甲亢病人服药后不同时期,其靶抗原为MPO。结论:短期用PTU治疗甲亢可能不诱发ANCA阳性;长期用PTU治疗甲亢,特别是2a以上用药者易出现ANCA阳性;MMI一般不会导致ANCA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患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分布及特征,探讨ANC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在诊疗中对病情做出更加精准判断,并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同时进行间接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ANCA为阳性的住院患者信息,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析ANCA阳性患者247例,其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106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阳性141例,患者60岁以上ANCA阳性率均有所增高(P<0.05)。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占比最高,达143例(57.89%),除常见的呼吸系统(17.41%)及肾脏(21.86%)受累外,有15例患者(6.07%)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性血管炎;其他疾病以pANCA阳性为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硬化症(SSc)等疾病中均有分布。pANCA阳性SLE患者中81.82%...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是血清中一类直接作用于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的自身抗体。最先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韦格尔肉芽肿 (Wegener肉芽肿 )病人血清中检测到。自 1989年Targan等[1] 报告了ANCA与溃疡性结肠炎 (UC)的关系以来 ,深入研究发现它可作为UC的血清学标志 ,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其相关抗原的研究较多 ,但确切抗原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UC病人血清中ANCA的阳性率及对其可能的相关抗原进行检测 ,以探讨ANCA与UC的关系及可能的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病例组选自 1999年 9月…  相似文献   

6.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是一种针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的自身抗体。在临床上与一些疾病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系统性血管炎等相关疾病的血清学标志物。对于自身免疫疾病,肾小球肾炎,炎性肠病等均有临床意义。经过不断的研究ANCA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价值将更广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在治疗Graves病(GD)过程中致白细胞减少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相关性.方法 262例GD患者分为白细胞减少组(GDL)和白细胞正常组(GDN),其中口服丙硫氧嘧啶(PTU)56例,口服他巴唑(MMI)206例;健康对照组(HC)为180名健康体检者.各组血清中ANCA阳性者用斑点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和蛋白酶3(PR3)抗体.结果 GDL组ANCA阳性率较HC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U:P<0.01,MMI:P<0.01);GDN组ANCA阳性率较HC组增加,其中口服PTU的GD患者ANCA阳性率与H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口服MMI的GD患者ANCA阳性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L组ANCA阳性率高于GDN组,其中口服PTU 的GDL组ANCA阳性率较GDN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口服MMI的GDL组与GD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D可能导致部分患者ANCA阳性表达,推测ANCA可能参与ATD致白细胞减少,但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1982年Daries等在一组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中发现了直接针对多形核白细胞和单个核细胞胞浆成份的自身抗体,称之为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a anboay,ANCA)。1985年Vander Woude等发现了ANICA与Wegener肉芽肿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1988年Falk和Jennene发现了与系统性血管炎和坏死性新月体形成型肾小球肾炎有关的另一种ANCA。1989年Fargan等发现了与炎症性肠病有关的ANCA。到目前为止,已召开了4次国际ANCA会议。  相似文献   

9.
叶荻庆  向瑜  张莉萍 《重庆医学》2011,40(3):246-24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实验室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检测抗核抗体(ANA)、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ANCA。并回顾性分析70例SLE患者血清ANCA阳性率及荧光免疫模型。结果 ANCA阳性19例,全部是核周型(pANCA)。ANCA阳性组在dsDNA阳性,补体C3、C4降低,血沉增高,肾脏损害等方面与ANCA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ANCA阳性,与疾病的活动性及肾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临床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永哲 《中国医刊》2003,38(4):15-17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近 2 0年来 ,国内外对ANCA及其靶抗原的性质、疾病相关性和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ANCA检测技术已经成熟 ,国内很多医院已开展临床常规检测。现将ANCA临床意义、检测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简述如下。1 ANCA自身抗体谱1 1 ANCA自身抗体谱 近 1 0余年随着对ANCA的深入研究 ,ANCA的特异性靶抗原逐一被发现并得到纯化。到目前为止 ,已有 1 0余种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被证实为ANCA的靶抗原 (见表 1 )。表 1 …  相似文献   

1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为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的一种敏感的诊断指标[1]。血管炎是指血管壁炎症和坏死的临床病理过程,可累及多系统器官,特别是肺和肾并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多见[2~4]。该组疾病的发病机理还待进一步的探讨,由于受累血管大小、范围等不同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如何对其进行分类、诊断及治疗都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38例各种结缔组织病患者,其中女性113例,男性25例,年龄14~77岁,平…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0岁,因“间断发热2月,咳嗽3周,浮肿5天”入院。患者于2012年12月11日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最高体温达39.3℃,伴鼻塞、乏力,纳差、关节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咳嗽、腹泻等症,于我院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主要行抗感染(病毒唑、痰热清)、解热镇痛(布洛芬)等措施处理,症状无缓解。于2013年1月20日出现咳嗽、咯痰,偶咯少量血丝痰,伴气促、胸闷,予以按“肺部感染”处理,  相似文献   

13.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ANCA密切相关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255例相关疾病患者血清ANCA的检出率。结果检测255例相关疾病中,韦格纳氏肉芽肿阳性率为80%;未分类血管炎阳性率为58.62%;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为69.64%;类风湿性关节炎阳性率为38.10%;上、下呼吸道损害阳性率为36%;肾病综合征阳性率为41.79%;急性肾衰阳性率为38.46%;慢性肾衰阳性率为9.38%;过敏性紫癜阳性率为42.86%。结论检测ANCA判断以韦格纳氏肉芽肿为代表疾病的病情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诊断血管炎或其他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间ELISA方法检测ANCA阳性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4例,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断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中血管炎患者22例(21.2%),其中确诊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3例。非血管炎患者82例(78.8%),其中结缔组织病40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非结缔组织病42例,其中以溃疡性结肠炎最为常见。根据ELISA方法检测的ANCA结果,分为蛋白酶3(PR3)-ANCA阳性组及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阳性组,与PR3组对比,MPO组患者的受累系统更多且肾脏受累更常见(P〈0.01),而胃肠道受累较少见(P〈0.01)。与非血管炎组对比,血管炎组受累系统更多(2.28比3.55,P〈0.01),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及肾脏受累更常见(P〈0.叭或〈0.05);白细胞总数升高、24h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在血管炎组发生率更高(分别为P〈0.01,P〈0.05)。结合受累系统数、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提高对血管炎的阳性预测值。结论ANCA阳性患者的疾病谱很广,结合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可以提高ANCA对于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10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4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9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3例,其他肝功能异常患者147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NCA及其他相关自身抗体,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患者中,ANCA阳性16例,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7.6%。16例ANCA阳性患者中AIH11例,PSC3例,慢性乙型肝炎1例,药物性肝损伤1例。41例AIH中,11例ANCA阳性(11/41,26.8%),同时伴有ANA阳性,核型以均质型为主(8/11,72.7%);30例ANCA阴性者中,25例ANA阳性,核型多样化,均质型仅占20.0%(6/30)。结论本研究中AIH中的ANCA阳性率仅为26.8%,以高滴度为主;ANCA阳性AIH患者ANA均阳性,其核型以均质型为主,且未观察到特殊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对血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正常人外周血提取中性粒细胞制血抗原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结果 ANCA在血管炎组的检出率(37%)明显高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组(4.5%),而85例正常对照全部阴性;韦格氏肉芽肿活动期检出率(6/6)高于非活动期(2/6)。结论 ANCA可作为鉴定血管炎类疾病的特异笥诊断指标,对韦格氏肉芽肿的诊断及判断活动性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艳萍 《吉林医学》2012,33(11):2265-2266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在临床相关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对867例患者进行血清ANCA检测,阳性者再加用PR3、MPO特异性ELISA检测作为确证试验。结果:检测867例患者中,阳性者共计138例(15.9%)。阳性患者中:韦格纳肉芽肿12例,占总阳性率的8.7%,原发性小血管炎39例,占总阳性率的28.3%,溃疡性结肠炎5例,占总阳性率的3.7%,肾病22例,占总阳性率的15.9%,呼吸系统疾病26例,占总阳性率的18.8%,结缔组织病11例,占总阳性率的8.0%。结论:检测ANCA对血管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急进性肾炎、呼吸系统疾病等合并有血管损害的疾病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Graves甲亢(GD)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包括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和非甲状腺特异性抗休二大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前者的研究颇多,而对非甲状腺特异性抗体的报道很少。为此,我们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查了GD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股DNA抗体。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及肾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荣艳 《疑难病杂志》2007,6(7):438-440
1概述系统性血管炎是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系统性疾病,多根据受累血管大小分类。原发性小血管炎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韦格纳肉芽肿(WG)及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均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相似文献   

20.
风湿性疾病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患者抗中心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的检出率及意义。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CA ,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抗蛋白酶 3(PR3)抗体和抗髓过氧化物酶 (MPO)抗体。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5 8例 ,5例ANCA阳性 (8.6 %) ;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 44例 ,9例ANCA阳性 (2 0 .5 %) ;皮肌炎患者 12例 ,2例ANCA阳性 (16 .7%) ;成人Still病患者 9例 ,1例ANCA阳性 (11.1%)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 6例 ,1例ANCA阳性 (16 .7%) ;3例Wegener肉芽肿患者ANCA均阳性 (10 0 %) ;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 4例 ,ANCA均阴性。 结论 ANCA可在多种风湿病中出现 ,抗原成分复杂 ,抗PR3及MPO抗体并不能与P -ANCA和C -ANCA一一对应。某些疾病中 (如WG及RA)ANCA具有诊断或判断病情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