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冯芳芹  张厚洋 《临床荟萃》1997,12(4):152-153
维甲酸(retinoic acid,RA)是维生素A的一种衍生物,分为顺式维甲酸和全反式维甲酸,目前国内应用以全反式维甲酸为主.  相似文献   

2.
全反式维甲酸(维生素 A 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完全缓解率很高,与常规细胞毒性化疗剂不同,全反式维甲酸具有使恶性细胞转化为成熟髓样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大多数病人均能耐受治疗。但是,作者在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 的过程中,发现某些病人可出现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发热、呼吸困难、体重增加、胸腔或心包积液及低血压等。本文报告了这种并发症的临床、尸检所见及其该并发症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吕万丽  胡君娥  张艳  王卫锋 《护理研究》2007,21(23):2131-2132
奥沙利铂(L-OHP)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含1.2-二氨环基团的第三代铂类化合物,化学名为左旋反式二氨环已烷草酸铂,国际通用名为草酸铂,该药无明显肾毒性,和顺铂无交叉配药。它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为一新型的广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病人应用奥沙利铂化疗致不良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沙利铂(L-OHP)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含1.2-二氨环基团的第三代铂类化合物,化学名为左旋反式二氨环已烷草酸铂,国际通用名为草酸铂,该药无明显肾毒性,和顺铂无交叉配药。它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为一新型的广谱抗癌药物。奥沙利铂主要对结肠癌、直肠癌疗效突出,对肺癌、卵巢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维胺酯(retinamidoester,RE),化学名为N-(4-乙氧羰基苯基)维生素A酰胺,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首先研制合成的维A酸类衍生物,结构式近似全反式维A酸,属于第一代维A酸类药物,在我国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年有文献报道,单用或联合维胺酯胶囊治疗痤疮的有效率为73.3%~80%,兹将维胺酯治疗寻常痤疮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维甲酸治疗程APL作用机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甲酸(RA)亦称视黄酸,为维生素A衍生物,依其结构有13-顺式维甲酸(13-CrtA)、全反式维甲酸(ATRA)、9-顺式维甲酸,已先后应用于临床。1986年我国学者率先应用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进行诱导分化治疗,获得了极大成功,开创了诱导分化治疗人类肿瘤的新思路,使APL的治疗有了质的飞跃。ATRA已成为治疗APL的首选药物,该方法一反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传统机制,使用药物诱导恶性细胞分化成熟取得疗效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作者首次报道应用一种新合成的维甲类衍生物Am80(4-[(5,6,7,8-4氢-5,5,8,8-4甲基-2-萘)氨甲酰基]苯甲酸),使2例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完全缓解CR)后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获得第二次CR(CR2)。 例1,男,44岁。因泛发性出血倾向和白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8.
抗白血病新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40年来,由于抗白血病药物不断发现,用药方法的改进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并加强了支持疗法,白血病疗效显著提高,而且有相当部分病例达到治愈。但仍有部分病例对现有的药物耐药或以后复发,因而寻找新的有效抗白血病药物仍然是目前发展趋势,现介绍几种抗白血病新药。一、临床有效药物的衍生物或类似物 1.蒽环类:Grein等从紫红链霉菌分离出柔红毒素(DNR),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但它对心脏毒性较大,因而有不少类似物如下: (1)阿克拉霉素(Aclacinomycin,Acl):1975年由日本Oki等从Streptomycic galilaeus菌种发酵而得,抗瘤谱广,对白血病,淋巴瘤、实体瘤均产生明显效  相似文献   

9.
黄晓军 《临床荟萃》1992,7(6):282-283
白血病的发生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平衡失调所致,即造血干细胞保持其增殖能力但失去分化成熟能力。具有细胞毒性的各种化学药物由于对上常细胞和白血病细胞敏感性不同而达治疗作用。多种细胞分化诱导剂可诱导幼稚细胞成熟达治疗效果。维甲酸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体外试验及临床应用均表明维甲酸是一种有效的细胞分化诱导剂。 一、维甲酸的体外实验研究 1980年Britman首先在体外实验中证实维甲酸能诱导人类早幼粒细胞株HL60分化成熟。此后,这一发现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原代  相似文献   

10.
拉米夫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拉米夫定 (lamivudine下称 3TC)是胞嘧啶核苷衍生物即(- ) - 2′,3′-双脱氧 - 3′-硫代胞嘧啶 ,是一种纯左旋 (- ) -对映体形式的脱氧胞嘧啶类似物 ,它是以天然的完全相反的构型存在 ,是一种可供口服的 2′3′双脱氧核苷酸。它的主要作用方式涉及对病毒 DNA合成的抑制 ,这主要是通过结合到新合成的 HBVDNA中来发生的 ,这种结合使 DNA链的延长终止 [1 ,2 ]。也有研究证实 3TC竞争性的抑制 DHBV编码的 DNA聚合酶 [3 ] ,虽然它并不直接抑制病毒蛋白质的产生 ,但在抑制病毒 DNA合成之后 ,确实出现对病毒蛋白质合成的抑制。药代动力…  相似文献   

11.
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或M3)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以前认为M3的治疗效果差,预后凶险,多因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导致严重出血而早期死亡[1].自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M3以来,不仅能取得很高的缓解率,且可避免骨髓抑制及促发DIC,从而减少因并发出血而引起的死亡.维甲酸(RA)又称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其抗白血病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对白血病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M3患者的早幼粒细胞存在一病理性融合基因pml-RARα,ATRA作用于pml-RARa并与它结合,解除了二聚体的产生,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2].我们应用ATRA治疗M3 6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医学》1976,(6)
我们“试用维生素甲酸治疗银屑病”一稿在贵刊登载后,全国各地纷纷来信求医求药,现补充说明如下: 1.维生素甲酸不是维生素甲,两者作用机理不同。维生素甲酸是合成维生素A的(过程中)前体,亦称中间物。主要药理作用是促进局部(指局部用药)新陈代谢,加速细胞(表皮)的增殖、分化、转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A的代谢、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维生素A及其类似物——类视黄醇(Retinoids)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成就。维生素A为上皮组织进行分化及维持分化状态所必需。这一生理功能的发现,促使不少学者去阐明维生素A的缺乏或过多是否与细胞分化的病理改变有关,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  相似文献   

14.
组织胺H_2-受体拈抗剂甲氰眯胍(cimetidine)系组织胺H_2-受体拮抗剂甲咪硫脲(metiamide)侧链上的硫脲基团被氰胍基团取代后的衍生物,对H_2-受体的特异性竞争拮抗作用为甲眯硫脲的2倍,而且其毒性远较甲眯硫脲为轻,没有发现肾小管损害、粒细胞减少以及对其它器官的毒性反应和致畸胎作用。它能有效地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和由组织胺、食物、咖啡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皂矾丸治疗不同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复方皂矾丸和用全反式维甲酸、维生素B6或(和)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缓解1例,部分缓解及进步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皂矾丸为纯中药制剂,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三代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L-OHP)通过产生水化衍生物作用于肿瘤细胞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抑制其合成,具有良好的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1]。且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奥沙利铂的肾毒性、肝毒性较顺铂明显减轻[2,3],其血液系统毒性亦明显低于卡铂,目前在临床上已逐渐取代顺铂、卡铂成为胃癌、结直肠癌化疗的一线药物[4]。近年来关于奥沙利铂副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周围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其周围神经系统毒性反应表现为剂量限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来源于人脐带血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用MesenCult培养液体外扩增生长传代培养,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特性。取第3代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10μg/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30μmol/L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培养的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于诱导前、诱导后5 d和10 d分别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培养3代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后发生形态改变,呈双极或多极的神经元样形态,诱导5 d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率为(30.3±5.2)%,而诱导10 d时达到(53.9±6.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全反式维甲酸体外诱导,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8.
背景:如何提高全反式维甲酸疗效、稳定性和降低毒副作用是临床治疗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近年来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为材料,通过乳化包囊等分散技术将药物制备成微粒分散体系,用作缓释、控释注射剂的研究日益增多。目的:研制全反式维甲酸-聚酸酐长效缓释微球肿瘤治疗剂,观察其体内外全反式维甲酸经时缓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乳剂-扩散溶剂挥发法制备全反式维甲酸-聚酸酐长效缓释微球肿瘤治疗剂,扫描电镜检测微球外观及微球粒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内外释药量。结果与结论:所制微球治疗剂光滑圆整,大小均一,平均粒径(154.42±26.76)nm,载药率(16.5±1.45)%,包封率(87.84±4.79)%;体外释放实验证明该微球治疗剂可持续释放全反式维甲酸约50d,将其肌肉注射到大耳白兔体内,可稳定缓释全反式维甲酸近45d。结果表明该微球治疗剂载药量及包封率均较高,体内外释药平稳并且具有明显的长效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一个具有维生素A活性的代谢产物,其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能使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并有很高的完全缓解率。ATRA最常见的副作用有:皮肤干燥、头痛、恶心、呕吐、轻度的骨或关节痛、轻的皮肤鳞状脱落、高甘油酸三酯血症和肝转氨酶增高,所有这些副作用当减少ATRA用量时都能耐受或减轻。本文报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前瞻性的多中心研究中,对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至CR后再复发的APL患者,使用一种新合成的视黄醛衍生物AM80,并试验了它的疗效。 病人和方法 1995年3月至1996年4月,25例APL患者,曾单用ATRA 45mg/m~2口服或联合使用化疗获得CR。随后在缓解后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复发,1例在使用AM80前死亡,可评价者24例,中位年龄49(19~76)岁,其中男13、女11例。患者仅接受AM80,6mg/m~2/·d,在餐后分二次口服直至CR。治疗开始2周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