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虹 《中医研究》2010,23(5):59-60
辛开苦降法是在中药理论指导下,运用辛温、苦寒两类药物组方,以调理脏腑气机,尤其是斡旋脾胃气机,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证的一种治法,属中医八法中消法、和法范畴。该法理论源于《内经》,立方用药首创于《伤寒论》。本文就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简略述之。  相似文献   

2.
辛开苦降法是我国历代医学世家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中医中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引起了中医药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从斡旋气机、和降胃气、化湿泻热、通达上下、升清降浊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对辛开苦降法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燕东  孟淼 《吉林中医药》2011,(9):828-829
脾胃病常常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相兼、升降失常的病机特点,而辛开苦降法一法中寄开于泄,寓通于降,平衡阴阳,调理气机,恰好针对脾胃病的病机特点而治,故堪称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4.
杨洋  魏玮  史海霞 《中医杂志》2016,(5):446-447,450
辛开苦降法是指辛味药与苦味药并用,以达到恢复脾胃升降、寒热平调的作用,是治疗脾胃升降失常而致寒热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广泛用于多种脾胃系统疾病的治疗。从辛开苦降法的学术源流、治疗脾胃病的立法依据及临床应用等方面阐明辛开苦降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胃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治疗脾胃病的中医学方法很多,其中“辛开苦降”法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且引起了中医药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目前已成为临床和科研的热点。从脾胃之治、升降为本,治脾以升、治胃以降,辛以散之、苦以泄之等方面对以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举医案加以论证,为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脾胃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治疗脾胃病的中医学方法很多,其中“辛开苦降”法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且引起了中医药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目前已成为临床和科研的热点。从脾胃之治、升降为本,治脾以升、治胃以降,辛以散之、苦以泄之等方面对以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举医案加以论证,为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东汉张仲景创“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小陷胸汤”、“乌梅丸”等方剂以来,辛开苦降法已在两千多年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本文介绍了路广晁教授行医30余年运用辛开苦降法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8.
王灿晖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杂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灿晖教授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师不仅在中医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而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内科杂病方面独具特色。笔者襄诊其旁 ,收获颇多 ,兹介绍如下。辛开苦降法 ,是在中医四气五味药性理论指导下 ,运用辛温和苦寒两种不同性味的药物组方 ,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方法。辛开苦降法乃汉代张仲景宗《内经》升降相因说而首创 ,如《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诸泻心汤、陷胸汤等 2 0余首辛开苦降之剂 ,对后世医家影响颇大。金元·朱丹溪的左金丸 ,《韩氏医通》的交泰丸 ,清·王孟英的连朴饮等 ,均是对辛开…  相似文献   

9.
辛开苦降法与脾升胃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魏玮  郝建军  周晓莉 《中医杂志》2004,45(9):715-716
李杲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升降相因,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用辛开苦降法升清降浊是治疗脾胃病的大法. 1 脾升胃降是对脾胃功能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0.
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焕萍  李守朝 《陕西中医》2006,27(9):1102-1103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方法参阅历代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体会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辛开苦降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有六各方面1.胃痛、痞满一升一降,斡旋气机;2.呕吐、痰饮和降胃气,温化痰饮;3.泄泻、痢疾温清并用,化湿泻热;4.腹痛、积聚升降出入通上达下;5.头痛、眩晕升清降浊清利头目;6.虚劳、痿证重视后天独取阳明。辛开苦降法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并成了中医中药治疗脾胃病的大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孔光一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对脾胃学说研究深入而独到,认为三焦和脾胃在人体消化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生理关系,临床治脾胃病尤重调三焦.孔教授认为辛开苦降既能恢复脾升胃降,又能畅达三焦,属调治脾胃病的第一方法,常通过望咽喉、触结节、问小便、察脚汗等方法来了解三焦的通调情况,活用辛开苦降以治疗脾胃病.  相似文献   

12.
白晓莉  宋清江  刘红燕 《光明中医》2010,25(12):2184-2185
<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是中医学辨证论治之始祖。《伤寒杂病论》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其临床诊治疾病的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工作。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的辛开苦降法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消化道疾病的最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总结谢军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谢教授认为慢性胃炎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主要病机为中焦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同时有正虚、瘀滞、痰浊、毒郁等兼证,治疗以辛开苦降法为根本大法,根据兼证佐以扶正、化瘀、消痰、解毒之法,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辛开苦降法,首创于仲景<伤寒论>,并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以苦寒清热药与辛热祛寒药为主组方,用以治疗脘痞腹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蛔厥久利等脾胃寒热错杂之证.在八法中属于"和"法.  相似文献   

15.
孑光一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对脾胃学说研究深入而独到,认为三焦和脾胃在人体消化过程中有着密不可分的生理关系,临床治脾胃病尤重凋三焦。孔教授认为辛开苦降既能恢复脾升胃降,又能畅达三焦,属调治脾胃病的第一方法,常通过望咽喉、触结节、问小便、察脚汗等方法来了解三焦的通调情况,活用辛开苦降以治疗脾胃病。  相似文献   

16.
张文彩 《河南中医》1995,15(4):235-235
辛开苦降法临床运用举隅张文彩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胃脘痛/中医药疗法,咳嗽/中医治疗法,呃逆/中医药疗法,辛温,苦寒辛开苦降法是祖国医学常用治法之一。最早见于仲景《伤寒论》的泻心汤证,后经历代医家的发展补充和完善,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治疗方...  相似文献   

17.
辛开苦降法源于<伤寒论>,属"八法"中的"和"法.该法以苦味药和辛味药为主,后世扩展了其应用范围,常用于治疗因虚实兼挟、寒热错杂、湿热蕴结、寒湿阻滞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出现的多种病变,如胃脘痞满、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肠鸣泄泻及口腔溃烂等.笔者现将导师吴立文教授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沈林教授师承吴门医派,兼蓄孟河余韵,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论治造诣颇深.刘师临证善用经方、圆机活法,多方组合、多法组方,如常用酸甘化阴法、辛凉濡润法、辛开苦降法等精心配伍,病证结合,屡起沉疴顽疾.吾有幸师从刘教授,受益匪浅.现将刘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升降出入是生命运动的主要形式,保持和恢复升降出入的正常状态是防病治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与脾胃相关疾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降升胃降的功能是否和顺。辛开苦降法则以辛与苦、寒与热等药味的配伍组方,能行能散,能泄能坚,相辅相成。1胃为消化器官,古今所见略同胃为原仓原之宫,水谷之海,《灵枢·营卫生会》将食物在胃的消磨下成为乳康状态以便吸收的过程概括为“中焦如沤”,“沤”《说文解字》释为“久演也”。饮食物入胃中就似以水沤物,浸渍着漫漫用熟,逐渐化生精微物质以供生命之需。现代生理学认为,消化与吸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  相似文献   

20.
<正>辛开苦降法,又称辛开苦泄法,是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1]。辛属阳,苦属阴,二者相合,共同完成气机疏通、宣发及排泄、降浊的全过程,共同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具有调和寒热、燮理阴阳、通畅气机、清热祛湿等功用。故临床多用于寒热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