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5岁。因腹部肿块3 月求治。患者3 月前偶然发现腹部左侧有一3cm×4cm×3cm的包块,无明显其他自觉症状。以后包块渐长大至5cm×6cm×5cm大小。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未见恶性黑色痣改变,心肺无异常。腹软,左中腹可扪及一个5cm×6cm×5cm大小包块,局...  相似文献   

2.
患者危××,女,26岁,贵州省思南县临江乡安江村人,农民,平时身体状况较好,仅在近期躯干染上疥疮,奇痒难受,于1991年5月5日早饭后,怀抱着3岁儿子到临江乡村医生田×ד个体开业诊所”就医。田××凭自己多次给他人“静注氯化钙治疥疮有效”的所谓临床经验,又给患者首次静脉推入5%氯化钙10ml1支,(药物批号890702,加入50%葡萄糖20ml内使用),导致病人当即死亡。根据田××自己供认(因她未开处方,治疗现场和用药  相似文献   

3.
吴××,女,12岁,学生,1981年7月20日初诊。患者1周前右眼被羽毛球击中,当时疼痛难忍,眼睑红肿。经××医院眼科检查,发现角膜雾状混浊,周围明显瘀血,瞳孔散大直径达7毫米,圆形,前房积血,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 ,2 3岁 ,主因子宫不规则出血 1月余 ,B超显示粘膜下肌瘤入院。患者 4年前开始经期出血过多 ,曾先后 9次因严重出血住院 ,均诊断子宫功能性出血。此次住院 ,患者明显贫血貌 ,T 3 7.7℃ ,Hb 80 g/L ,WBC7.4× 1 0 /L ,RBC 3 .1× 1 0 /L ,RLT 2 0 8× 1 0 /L ,BP 1 1 .4 /8.1kPa ,B超示子宫粘膜下肌瘤 ,术中诊断考虑恶性肿瘤 ,改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 ,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大体检查 :全切子宫及双侧附件 ,子宫 8cm× 6cm×6cm ,宫颈后唇偏左有一椭圆形肿物 ,3cm× 2 .5cm× 2cm ,突出宫颈管…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7岁。因全身皮肤搔痒7年,皮肤肿物7个月住院。于7年前出现全身皮肤搔痒伴出疹。皮肤粗糙。曾于多处医院以神经性皮炎治疗,效果不佳。近7个月来在前胸后背皮肤出现多个进行性增大的肿物。查体:双侧锁骨上,腋下及双侧腹股沟处均触及数个1×1×2~2×3×4cm大小淋巴结,质韧、活动差无触痛。右眼上睑、前胸后背皮肤触及数个3×3×3~4×4×4.5cm大小肿物,质中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例肱骨上端骨囊肿的患者采用新疗法治疗,随访8个月,骨囊肿愈合良好.肩关节活动正常,似乎较Fahey的方法更为完善.现介绍如下.患者,潘××,女性,20岁,教师,1978年右肩  相似文献   

7.
某患者:女性,30岁。因左乳房肿块2月入院。查体:左乳房外侧触及一5cm×6cm×5cm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质硬。左腋淋巴结无肿大。行左乳肿块单纯切除术。巨检:5cm×6cm×5cm肿块一个,类球形,表面似有包膜,切面实性,灰色伴黄色、质硬。检...  相似文献   

8.
患者姬××,男,30岁,汉,已婚,农民。患者因“感冒”于1989年5月28日下午3时许到本村诊所就医,因乡村医生外出,求其妻李××(无乡村医生证)诊治,李给安痛定3支,氟美松1支,一次从右臀部肌肉注射,同日晚9点许,又用安痛定3支,氟美松1支,一次从左臀部注射,夜间自觉右  相似文献   

9.
<正>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6岁,停经43天,B超检查:宫体大小6.6×5.1×4.3cm~3,宫腔内可见两个相连的液性暗区,大小分别为1.2×1.0cm~2、1.1×O.9cm~2,内无明显心血管搏动。B超提示:早孕(双胎)。停经64天患者阴道有少量出血,B超再次检查,官体大小8.7×6.25×8cm~3,宫腔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圆形、椭圆形透声暗区,内无胚胎组织。提示:完全性葡萄胎。清宫术清出约250g左右大小不等水泡样组织。病检结果:水泡状胎块,滋养叶细胞轻度增生。2.误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 54岁病案号 508853 因右臂部皮损伴疼痛1周,诊断带状疱疹,于1991年8月27日住院。查体:右侧肩胛部至右上肢呈带状分布的群集性丘疹、丘疱疹,部分为浆液性小水疱。化验:Hb 14 g/dl,RBC 3.9×10~(12)/L,WBC 8×10~9/L,P 5.6×10~9/L,L 2.4×10~9/L,Pt 190×10~9/L,GPT 100.02 nmol·S~(-1)/L(正常<696.79 nmol·S~(-1)/L),HasAg(-)。给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8岁,左乳肿块20余天,生长块,无胀痛。检查:左乳晕上方扪及5×5.5cm肿块,质硬,周围有少许粘连,无桔皮征及红肿。两腋下及全身未扪及肿大淋巴洁。住院2周后肿块明显增大,术前为8×8×2.5cm。血液检查无异常发现。病理检查:乳房单纯切除标本22×18×7cm。皮  相似文献   

12.
李世忠 《重庆医学》2002,31(10):961-961
患者 ,女 ,2 0岁 ,因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 15d入院。 15d前 ,患者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日数 10次、每次量少 ,呈淡红色尿液。以后逐渐加重 ,呈红色尿液。故来院就诊。查体 :双肾区无叩痛 ,耻骨上膀胱区未扪及包块。B超示左膀胱壁 6cm× 5cm× 3cm增强团 ,内回声均质 ,边界不清。术前诊断 :膀胱肿瘤 ,手术所见 :肿块位于左膀胱壁 ,大小为6cm× 6cm× 3cm ,边界不清 ,无包膜 ,灰白色、质软。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病理检查 :巨检为灰白色暗褐色组织 5cm× 5cm× 2cm ,表面有粘液样感觉 ,切面灰白、细嫩 …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0岁,室内装修工人,因头昏、头痛、全身不适、精神不振来我院就医。查体:一般情况可,对患者血液进行血细胞计数检查RBC 1.05×1012/L,WBC8.5×109/L,Hb 80g/L,PLT1132×109/L,结果显示血小板过高,怀疑仪器检测有误,另取血用血球计数仪反复检测5次,血小板计数差异不大。随将患者的血液重新采集,分别加入生理盐水稀释液中、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稀释液及血小板稀释液中,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用手工方法分别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5次平均结果为:RBC3.00×1012/L,PLT220×109/L。但在计数时却发现患者的红细胞在生理…  相似文献   

14.
宋杰  姜燕秋 《吉林医学》1996,17(3):182-18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1例分析宋杰,姜燕秋(吉林市第二医院消化内分泌科13200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表现较为明显,一般不会误诊。但笔者遇1例曾误诊达一个月之久,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66岁。既往健康,因一个月抽搐待查而入院。患者一...  相似文献   

15.
内胚窦瘤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生殖细胞来源性腺肿瘤,发生在发育不全的性腺中较少见。现结合本院1例进行讨论。张××,33岁,因原发闭经,下腹部隐痛1周,盆腔肿块入院。患者因原发闭经(23岁时)在外院经盆腔气腹造影诊断为子宫卵巢发育不全。染色体检查为45,×/46,××。诊断为Turner氏综合征,曾  相似文献   

16.
郝东伟 《疑难病杂志》2009,8(12):756-756
<正>患者,男,58岁。因肠憩室间断性黑便、肠出血13年,加重1年,要求手术治疗入院。1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继而出现黑便、鲜血便。消化道造影示:小肠憩室。后患者间断出现黑便、便血,时间无规律。1年来,患者先后便血5次,量较前增多。查体: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WBC 9.8×10~9/L,N 0.73,L 0.16,RBC 4.22×10~(12)/L,Hb 107 g/L,PIT 407×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21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外周血液检测数据的研究,动态监测H1N1患者的血液指标变化,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临床意义。旨在初步探讨甲型H1N1患者血液学指标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本文收集黑龙江省医院2009-09~2011-01期间,确诊H1N1流感重症病例21例,对其外周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入院时,21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4.09±2.61)×109/L,随后WBC渐升高,至治疗第3 d,90%的病例WBC计数恢复正常;入院时,淋巴细胞<0.8×109/L者占71.4%(15/21),计数为0.16~0.73×109/L,平均0.51×109/L;入院治疗3 d后,淋巴细胞计数至(0.58~2.94)×109/L,平均1.07×109/L,比率至0.13~0.47,均值为0.22;入院治疗6 d后,有86%患者淋巴细胞绝对数恢复正常。其中6例患者血小板下降,占28.6%。其他细胞分类及血红蛋白无明显异常。结论白细胞降低及淋巴细胞降低可视为H1N1重症感染的早期临床特征,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恢复,可作为判定疗效的参考指标;淋巴细胞的降低,显示H1N1病毒严重侵害患者免疫系统,淋巴细胞的转归正常,可作为监测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指征。  相似文献   

18.
闭经1例分析     
李××女29岁干部因闭经十一年,先于××医院求治,经妇科检查为××症,建议中医治疗,于1976年11月5日来我院初诊。望诊发育尚可,营养中等,面色近萎黄,精神不振。主诉 14岁月经初潮,正常行经2—3年,一次经期与其母下水田劳动后不久,月经渐闭而不至,26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色素变性伴耳聋综合征1例李晋平,刘文敬,彭远光(川北医学院附院眼科)视网膜色素变性伴耳聋综合征,为一遗传性疾病,笔者遇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4岁,因双眼视力差,夜盲,伴聋哑13年而就诊。患者无其它病史,父母非血族联姻,母孕期无服用...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女,Z7岁,因左乳房无痛性包块2月余到当地县医院检查,确诊为“左乳房纤维腺瘤”。患者正处在哺乳后期。既往健康,否认有遗传病史。于1993年5月3日到我院要求手术治疗。体格检查:双侧乳房发育正常,无乳头抬高及内陷,左乳房内下象限可触及一约4×3×3cm大小的包块。质韧无压痛,表面光滑,边缘清,与皮肤及胸壁无粘连,左腋下未扪及异常肿大的淋巴结。手术中发现一3.2×2.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