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喉部血管瘤是幼儿喘鸣的主要原因,小儿喉血管瘤几乎都在声门下。Shikhani复习323例声门下血管瘤,女与男之比为2:1,大多数病例在出生后6月内就诊,平均3.6月,大多数患儿就诊时有某种程度的呼吸窘迫,最常见为吸气性喘鸣,还有声嘶、咳嗽、发绀、咽下困难、呕吐等,约45%患儿同时伴有其它部位(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腹腔、骨、眼)血管瘤。声门下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  相似文献   

2.
血管瘤是先天性畸形,起源自血管形成组织的中胚层残余。除有气道狭窄者外,在一般解剖部位都可保守处理。儿童声门下血管瘤,对生命威胁最大,Ferguson等报告,死亡率为50%,宜及早治疗。声门下血管瘤的症状有喘鸣、犬吠样咳、体弱、可误诊为克鲁布。约半数患者伴头、颈区皮肤血管瘤。本病虽少见,但正确发病率不详:男女之比为1:2。在病理组织学上大部分属毛细管海绵型;肿物自粘膜下生长,出生后6~12个月间增大,可通过内窥镜确诊,典型的声门  相似文献   

3.
婴儿声门下血管瘤属罕见的喉先天性疾病,处理比较困难。1981~1991年收治10例。男《,女6。9例初发症状为喘鸣,l例为咳嗽伴喂养困难。10例中,9例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症状,1例生后2个月出现症状。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从数日至14月不等,平均5个月。所有病人均经直接喉镜检查确诊。血管瘤分布:声门下腔左侧6例,右侧1例,后壁2例,1例部位不确定。根据血管瘤大小将患儿分为三组;第1组血管瘤小,体积占据声门下腔的25%以下,这类患儿可以密切观察,不作处理。第2组血管瘤中等大小,体积占据声门下腔的25%~60%,这类患儿可以先用类固…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罕见,并且并发症严重,死亡率高。作者于1979~1986年间,用CO_2激光治疗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20例,其中女14,男6,年龄1~9个月,平均年龄3个月。全部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喘鸣和呼吸困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血管瘤是胚胎期血管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发病率占新生儿良性肿瘤的10%[1],部分血管瘤由于生长部位的特殊性,可能危及生命,如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subglottic hemangioma,SGH),具有血管畸形和肿瘤的双重特征,占先天性喉部畸形的1.5%。50%的SGH患儿可同时伴有皮肤血管瘤[2]。  相似文献   

6.
婴儿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的症状是喘鸣和呼吸窘迫,诊断依靠直接喉镜和喉部X线相。当婴儿患有皮肤或粘膜血管瘤而又伴有喘鸣时,应高度怀疑此病,因两者同时存在的机会约为50%。声门下血管瘤的常规疗法有放疗、镭或放射性金粒植入法、镭疗、硬化剂注入、手术切除及CO_2激光疗法等,所有这些疗法都有弊病,多数患者需作气管切开术,且放射线、镭射线和同位  相似文献   

7.
血管瘤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伴喉鸣的婴儿呼吸道梗阻的常见病因。血管瘤多于5~8岁自然退化,而声门下血管瘤在此前有40%~70%的死亡率,因此不宜采用观察的方法。目前对呼吸道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栓塞、冷冻、切除、放疗、化疗、皮质激素和CO。激光等治疗都有一些成功的报道,其中,以后二者最为有效,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或不足之处。用干扰素a-Za对15例曾用激素或CO。激光治疗无效的呼吸道血管瘤病例进行治疗。病人年龄2~24个月,其中男2例,女13例,均具有广泛病变、侵及呼吸道多个部位,包括舌根、串门上、声门下…  相似文献   

8.
儿童声门下血管瘤罕见,文献记载仅约100例,可同时伴有头颈皮肤多发血管瘤样结节,生成快并融合成毁容性堆积物,区因喉腔梗阻而致进行性上气道阻塞。文献上对声门下血管瘤曾采用气管切汗水、放疗、喉裂开后粘膜下切除血管瘤,喉内二氧化碳激光或冷冻破坏等。该作者198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围术期气道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讨论其围术期的气道管理方法.方法:收集从2007年7月-2017年4月药物治疗无效后采用手术治疗的36例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患儿资料,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记录,包括:性别、年龄、出生体重、目前体重、首发时间、气道狭窄程度、基础疾病史(先天性心脏病史和呼吸道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9例患儿,反复喉喘鸣、喂哺困难及喉梗阻发作,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7例为声门下单侧病变,2例为双侧病变。其中8例采用气管切开后血管瘤内平阳霉素注射法进行治疗,术后患儿带金属气管套管出院,2周后门诊随访电子支气管镜复查,如果肿瘤未消失,再次行平阳霉素注射,直至肿瘤完全消失后进行堵管及拔管;1例单侧声门下血管瘤行瘤体吸割术,未行气管切开。结果:平阳霉素治疗的6例声门下单侧病变患者经过1次治疗后血管瘤完全消失,2例双侧病变患者经过2次治疗后血管瘤完全消失,8例均顺利堵管及拔管。1例行声门下血管瘤吸割术患者,术后2周复查黏膜光滑,完全修复。结论:对于体积较大,阻塞声门下腔范围较广的血管瘤,采用气管切开后血管瘤内平阳霉素注射法,能迅速解除气道梗阻,缩短自然病程,且戴管时间短,无术后声门下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体积较小的声门下血管瘤,在麻醉配合良好的情况下,行吸割术并给予良好止血,可避免气管切开,起到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幼婴,每每危及生命。曾有报道本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约为50%。婴儿出生时往往无症状,经几周或几个月后出现呼吸性喘鸣,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梗阻。凡临床遇到较长期的喉气管炎和反复发生哮吼(c roup)者,应想到本病。在直接喉镜下声门下可见孤立性的毛细血管瘤,表面光滑或在声门后联合下见致密的肿块,可向周围或声门下区侧壁伸展,其表面常覆以粘膜。此种血管瘤很少累及气管或声带。这类病例约半数同时伴有体表的血管瘤。多年来对本病的各种治疗方法如气管切开、观察、放射治疗、放射性金埋入、全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CO_2激光手术是小儿声门下血管瘤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关于CO_2激光治疗后喉部疤痕狭窄则报导不多。作者自1975~1984年治疗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CSGH)20例,其中6例采用CO_2激光治疗,结果1例发生Ⅲ度喉狭窄。另有2例系在他院采用激光治疗发生Ⅲ度喉狭窄后转来就诊。3例均系女性,出生后3~4周曾因喘鸣和呼吸困难而求治。显微喉镜及支气管镜检查发现2例声门下血管瘤广泛延伸分别达第3  相似文献   

13.
喉癌行喉切除术后切口复发是一极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总发病率为6%。报道209例喉鳞状细胞癌病人中17例(8.1%)切口复发,并分析其复发因素。本组术前无放疗及化疗史。其中声门上型占39.1%、声门型34.2%,声门下型4.5%、梨状窝型5%、贯声门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的5例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患儿行气管切开术,全部患儿均于内镜下实施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术后给予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辅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儿术后都获得较好的效果,血管瘤消失,未见复发。2例气管切开患儿术后顺利拔管。结论:对于体积较大的声门下血管瘤,采用气管切开后再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声门下血管瘤,能迅速缓解气道梗阻,缩短自然病程,无术后声门下狭窄等并发症,对于体积稍小的声门下血管瘤,直接于全身麻醉下行声门下血管瘤等离子消融术,可避免气管切开。普萘洛尔(心得安)辅助治疗亦可降低血管瘤复发。因此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及普萘洛尔(心得安)辅助治疗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具有安全、简单、微创及复发率低等优势,是治疗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死亡率较高,可于出生后数月因气道梗阻而危及生命。婴儿喉部血管瘤常位于一侧声门下区,无蒂、柔软、可压缩,呈粉红色或蓝色,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近30年屡见有文献报道,多采用放射治疗,但放疗后可发生甲状腺恶性变。作者报告婴儿喉部血管瘤11例,都在出生后至8周内即出现症状,其中2例分别于52周及53  相似文献   

16.
Noonan综合征(NS)常表现为先天性。已脏病、光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眼翼状胬肉、多发性淋巴血管瘤和自发性乳糜胸等。作者报道2例NS患儿呼吸道手术后并发自发性乳糜胸。例1为12月女婴于肺动脉发育不全、动脉导管未闻等先天性心脏病狂。冈喉软化及声门下狭窄而行气管切开术,术后第3大出现胸腔科液,化验证实为乳糜胸,经胸腔引流,胸导管结扎等未能控制渗出,后又并发败血症,虽经积极治疗,未能控制病情而死亡。解证实胸壁、胸膜和肺部何多发性淋巴血管瘤。例2患者也有心血管先天性病变,17个月时因喉喘鸣、串门下肿胀而行气管切开术,术…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喉践罕见,故术者经验均有限。Holinger等30年间895例先天性喉发育异常患儿中仅见到4树声门上喉暖和24例声门及声门下喉模,文献上最大组报告为1985年Cohen在32年间经治51例。过去的手术方式很多,首先为恢复通气道、次为改善音质,为防前连合粘连及残复发,多分二期手术并置放喉内支撑物。喉暖修复术的成功关键在于分离后的声带裸露创面必须有足够的粘膜覆盖及同时矫治可能伴存的声门下狭窄。单纯经口腔扩张仅适用于半透明的膜性残;经内窥镜分次切开模的双侧边缘结合每口扩张,可保留覆盖粘膜;亦有于分离践后置入金属、聚乙烯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声门下区肿物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我科以呼吸困难为主诉收治的声门下区肿物患儿35例,所有患者均先行电子喉镜初步判断肿物性质,再行颈部B超及颈部增强CT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声门下血管瘤的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声门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其他类型肿物均行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肿物切除术。结果:经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31例,声门下囊肿2例,声门下纤维瘤1例,声门下肉芽肿1例。术后随访1个月~3年,31例血管瘤患儿治疗后25例治愈,6例好转;非血管源性肿物患儿术后均治愈。结论:儿童声门下区肿物中血管源性肿物发生率较高,建议采用电子喉镜、颈部CT及B超等阶梯性诊断方式。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声门下血管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支撑喉镜下肿物切除术是声门下非血管源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作者复习了文献报道的136例婴儿先天性声门下血管瘤病例.加上作者的4例共140例。对该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分析和总结。140例中,男39,女82,性别不清的19人。年龄2天~2岁半,小于6个月的占86%。文章叙述了91例患儿的症状,90例(99%)有呼吸困难,多为吸气性喘鸣:另有哮吼性咳嗽、声嘶、吞咽困难、呕吐及咯血等。发现合并皮肤血管瘤的占44%。在治疗前及治疗时确诊者77例(55%),未诊断者7例(5%),另56例无记录。7例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诊断方法,优化诊疗流程,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有效性,分析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声门下血管瘤病例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且使用普萘洛尔治疗的30例患儿的基本资料并进行远期随访。根据患儿入院时是否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分为A、B两组,记录患儿主要症状、发病时间、检查方法、初步诊断及手段、用药情况、复查情况及转归情况。结果 30例患儿中,男21例,女9例,男、女比例2.3∶1,最小为40天,最大14个月,平均年龄(5.2±3.8)个月,所有患儿随访至停药后5年。A组患儿20例(门诊确诊声门下血管瘤),全部行电子喉镜检查,经颈部增强CT检查和/或颈部B超检查确诊,平均确诊时间(3.4±2.1)天,用药24~48小时后起效;B组患儿10例(门诊以其他诊断收入院,修正诊断后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行颈部增强CT检查和/或颈部B超检查修正诊断,平均确诊时间为(7.5±3.6)天。用药过程中1例患儿出现一过性低血糖,1例出现夜间心率减慢。随访5年,28例患儿用药后呼吸困难完全缓解,1例用药无效,1例部分缓解。全部患儿无复发病例。结论 电子喉镜检查结合颈部B超检查可对声门下血管瘤做出快速诊断。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声门下血管瘤安全有效。对可疑声门下血管瘤的患儿需快速诊断,及时用药,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