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1月~7月,我们进行了猪的同种异体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AHPLT)实验,现将实验情况与供肝动脉重建有关的内容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健康家猪15头,体重25~35kg,雌雄不限,供受体配对移植。2.手术方式按手术模式不同分两组:A组:共8头,受体肝脏保持原状,其门静脉捆扎缩窄85%以上(直径缩窄至1/3),肝动脉结扎;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其肝动脉结扎,下腔静脉与受体肝下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门静脉与受体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行端侧吻合,胆总管与受体空肠行端侧吻合(内置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肝衰模型的制备、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 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分三组,A组:受体肝脏和肝动脉保持原状,其门静脉缩窄;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仅建立门静脉血供,不建立动脉血供.B组:受体肝动脉结扎,其他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C组:受体肝动脉结扎,供肝动脉和门静脉血供均建立,其他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和肝脏血流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 结果: A组、C组受体3 d以上成活率显著高于B组.A组、C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著改变,B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术前,术后第二天B组胆红素显著高于A组、C组.C组供肝胆汁分泌和血供良好,肝细胞存活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A组、B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肝细胞大片坏死. 结论: 受体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足以造成急性肝衰模型;保留受体肝脏动脉血供、减少门静脉血供对受体肝脏功能无严重影响;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足以纠正急性肝衰.  相似文献   

3.
用袖套式血管吻合法建立大鼠肝、肠联合移植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肝、肠联合移植手术模型。方法 用Wistar大鼠行同种异体肝、肠联合移植。先行肝移植,再行小肠移植。肝脏为原位移植,供肠异位移植于左肾处(切除左肾)。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采用袖套式吻合法分别与受者的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吻合,回肠末端在左下腹造瘘。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62.5%,动物平均存活时间11.2d。组织学检查发现移植肝和小肠发生排斥反应。结论 用袖套式血管吻合  相似文献   

4.
胰肾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胰肾联合移植(SPKT)大动物模型,进而应用于临床Ⅰ型糖尿病肾衰的病人。方法 选用杂种猪作SPKT的供受体,供体门静脉远端与左肾静脉吻合,近端及带腹腔、肠系膜上和左肾动脉的腹主动脉段分别与受体下腔静脉及肾以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十二指肠吻合于膀胱,输尿管置管外引流,未作预防及抗排斥处理。此后取无心跳供体胰肾分别移植于Ⅰ型糖尿病肾衰患者的两侧髂窝,血管均分别吻合于两侧髂外动、静脉,输尿管及十二指肠吻合于膀胱左右侧。结果 13头移植猪中2头死于内环境紊乱及吻合口出血,其余11头平均存活(9.1±2.4)d。接受移植的病人胰肾功能恢复良好,已存活7个多月。结论 建立猪SPK模型是可行的,SPK对Ⅰ型糖尿病肾衰患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大鼠辅助性肝-小肠联合移植模型。方法 整块切取全部小肠和60%的肝脏。同时切取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的动脉段以确保移植器官的血供。供体小肠的静脉血通过供体完整的门静脉回流,将供体左肾静脉水平肝下下腔静脉斜形切断吻合于受体两肾静脉之间的下腔静脉,供体腹主动脉和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切除受体的小肠,通过小肠端-端吻合重建肠道。结果 整个手术时间平均为130min。3个月的生存率为8%(16/20)。移植后90d,对3只大鼠行剖腹探查及组织这检查,观察到移植物的形态及功能均正常。观察移植后12个月的5只大鼠,肝功能正常,移植肝及小肠均呈正常的组织学结构。结论 大白鼠辅助性肝-小肠联合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改良法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总被引:1,自引:11,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研究肝移植术后移植免疫、胆道并发症等提供一个更加符合生理的动物模型。方法 以经典的“双袖套”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基础.将带有主动脉的供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结果 共施行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35例。术后24h动物存活率85.7%。术后1周动物存活率82.9%。结论 用带有主动脉的供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的方法稳定可靠,易于标准化。该模型是研究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胆道并发症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大鼠肝、小肠整块联合移植模型.方法 用Wistar大鼠行同种异体肝、小肠整块联合移植.肝肠联合移植整块切取移植物时,保留门静脉完整性,利用供体腹段下腔静脉在门静脉侧壁上建立一侧袖,并安置套管.然后按kamada二套管法行原位肝移植,动脉重建通过供体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以建立肠系膜上动脉及肝固有动脉血供.回肠末端在右下腹造瘘.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86%,动物平均存活时间大于30 d.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移植肝和小肠结构正常.结论 用门脉建立袖套式血管吻合技术施行大鼠肝、小肠整块联合移植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猪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猪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模型,并对其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方法:选用健康良种幼猪16只,随机配成8对,基础麻醉加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手术方法:切去供肝左叶,将留存之右叶供肝作移植肝。切除受体之肝左外叶,将右叶供肝肝上、下腔静脉与受肝肝上、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供肝门静脉与受肝门静脉行端侧吻合,受体脾动脉在结肠后与供体肝动脉行端端吻合,胆总管置管外引流。术中热缺血时间为0min,冷缺血时间为(58±4.0)min。切肝前10min、全肝阻断后10min、供肝植入开放门静脉后10min分别取血检测电解质和全血缓冲碱(BB)及标准碳酸氢根浓度(SB),并观察各个时期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术后常规处理,未用抗排斥药。部分存活猪在术后5d彩超观察门静脉血流,同时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手术成功率87.5%。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和生化指标均告平稳。术后5d,部分猪彩超结果显示门静脉无血栓形成,仅见移植肝断面有少量包裹性积液,移植肝门静脉最大流速为42.2cm/s,受体肝及移植肝门静脉血流均告通畅。活杀大体及病理切片观察,移植肝形态色泽正常,各吻合口无扭曲、漏血和血栓形成,门静脉无血栓形成。术后5d,活杀取受体肝及移植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缺血性肝衰的效果。方法 用家猪配对行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缺血性肝衰。随机分为两组:I组,受体肝脏保持原状,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仅建立门静脉血供,不建立动脉血供;Ⅱ组,供肝动脉和门静脉均建立血供,其它手术内容与I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肝脏血流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 Ⅱ组受体成活率显著高于I组。I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术前,Ⅱ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著变化,I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Ⅱ组。I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肝细胞大片坏死;Ⅱ组供肝胆汁分泌和血供良好,肝细胞存活良好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I,Ⅱ组自体肝脏均大片坏死。结论 受体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能造成急性缺血性肝衰。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可以治疗肝衰,效果良好。供肝必需建立良好的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简化的大鼠异位全小肠移植术技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供、受体均为雄性近交系Wistar大鼠,共180只,配对手术.采用供肠的肠系膜上动脉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套管法端端吻合重建移植小肠血供,移植小肠远端腹壁造口.结果:手术耗时130min,移植小肠热缺血时间约30min.90只受全大鼠术扣即时存活率为100%,长期存活率(>7d)为95.6%.结论:简化术式具有操作简便,移植小肠的热缺血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有利于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大鼠辅助性肝 -小肠联合移植模型。方法 整块切取全部小肠和6 0 %的肝脏。同时切取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的动脉段以确保移植器官的血供。供体小肠的静脉血通过供体完整的门静脉回流。将供体左肾静脉水平肝下下腔静脉斜形切断吻合于受体两肾静脉之间的下腔静脉 ,供体腹主动脉和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切除受体的小肠 ,通过小肠端 -端吻合重建肠道。结果 整个手术时间平均为 130min。 3个月的生存率为 8% (16 2 0 )。移植后 90d ,对 3只大鼠行剖腹探查及组织学检查 ,观察到移植物的形态及功能均正常。观察移植后 12个月的 5只大鼠 ,肝功能正常 ,移植肝及小肠均呈正常的组织学结构。结论 大白鼠辅助性肝 -小肠联合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一肝脏巨大平滑肌肉瘤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术。供者为一25岁的男性脑死亡者。供肝用4℃UW液自腹主动脉灌注,快速切取肝脏,热缺血时间为8分钟。受者用"Y"形管建立左侧股静脉、门静脉和左侧腋静脉的体外循环后切除病肝,供肝的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和门静脉与受者的相应血管行端端吻合。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和黄疸等,于术后47天死于脑溢血。该例移植肝功能良好,未出现排斥反应。应用UW液灌洗和保存肝脏,快速切取肝脏,能提高供肝质量。术后早期应测定血中环孢素A的浓度,慎用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活性供肝原位部分肝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1例晚期肝癌伴肝硬变的患者施行活体供肝部分肝原位移植术,供者为受者之妻。供肝切取时不阻断血流,沿正中裂偏左2cm处切取左半肝。受者的肝全部切除,供受体的肝左静脉行端端吻合,供肝门静脉左支与受者的门静脉主干行端端吻全,供肝左动脉与受者的肝固有动脉在显微镜下行端端吻合,胆道用5mm硅胶管插入左肝管后行外引流。供肝热缺血时间为0,冷缺血时间为2.5小时。术后用环孢素A与小剂量激素进行免疫抑制。供者术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大鼠异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方法:对40例(80只)Wistar大鼠施行异位小肠移植,供受体术前抗生素灌胃,改变供受体术式,减少受体手术时间、手术损伤及供肠缺血时间;采用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吻合以及左肾静脉-门静脉单套管吻合,血管吻合方法采用单纯间断吻合,重建供肠血管;移植小肠双造口,静脉补液通路采用股静脉。结果:肠缺血时间≤35min,吻合口无狭窄,40例大鼠接受小肠移植,建模成功35例。结论:改进小肠移植技术中的多个细节后,降低了大鼠小肠移植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大鼠原位肝、肾一期联合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简易可靠的大鼠肝、肾联合移植模型。方法 以SD大鼠作供、受者,以4 ℃乳酸林格液经门静脉和腹主动脉对供者的肝脏和左肾进行原位灌洗,肝下下腔静脉在右肾静脉以下切断。供肝肝上下腔静脉用显微外科技术缝合,双袖套法吻合肝下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带瓣左肾动脉与受者的腹主动脉吻合,袖套管法吻合肾静脉;用支架管重建胆道和输尿管。结果 共完成54次大鼠肝、肾一期联合移植手术,其中预实验24 次,正式实验30 次,正式实验的手术成功率为76.7 %,移植肝及肾功能良好。结论 此模型可以用于移植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的受体肝门静脉缩窄对猪辅助性部分肝移植(APLT)受体肝和移植肝门静脉血流竞争的防治作用,探讨一种可量化的受体肝门静脉干预标准.方法 32头健康幼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配对,取右半肝作为供肝,切除受体肝左叶,共行16次APLT.根据移植后受体门静脉缩窄程度,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n=5,门静脉未行处理),缩窄1/4组(n=4,受体门静脉宽度缩窄1/4),缩窄1/3组(n=4,缩窄1/3)和结扎组(n=3,门静脉结扎).定期观察各组受体肝和移植肝的体积大小、血流状况及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术中电解质变化各组基本相似,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对照组和缩窄1/4组较为平稳;各组存活率和最长存活时间均以缩窄1/4组最优;门静脉造影示缩窄1/4组两肝之门静脉均得到较好显影,未见明显造影剂淤积和血管扩张;多普勒超声示各组移植肝门静脉依次增宽,流速分别为0.220、0.293、0.336和0.400 m/s,受体门静脉流速分别为0.275、0.294、0.328和0 m/s;两肝体积、充盈度和包膜紧张度以缩窄1/4组最为适中,坏死程度亦以缩窄1/4组最轻.结论 在供受体体重相近且无明显肝硬化时,为防治APLT门静脉血流竞争,以受体门静脉宽度缩窄1/4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通过改进技术 ,建立一种简便稳定存活率高的大鼠异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方法 “无损伤”游离 ,原位冷灌注 ,切取带有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并门静脉的节段小肠 ,4℃乳酸林格氏液保存 1h。游离受体左肾静脉 ,切除左肾。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供体腹主动脉对受体腹主动脉的端侧吻合 ,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行袖式吻合。移植肠近端关闭 ,远端外置。结果 共进行 87次移植实验 ,其中 2 6次为正式实验。动脉、静脉吻合时间分别为 2 5~ 30min和 5min。 2 6只受体鼠中2 1只存活超过 3d ,平均存活 (8.93± 2 .5 9)d ,最长存活时间为 14d。结论 良好的血管吻合和充分补充液体是手术成功、移植肠具有良好活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猪胰肾联合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一种猪胰肾联合移植模型。方法 血管吻合采用供体门静脉远端与左肾静脉端端吻合,近端再与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带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左肾动脉的腹主动脉段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胰腺外分泌自膀胱引流,供肾输尿管置管引外流。结果 11例动物移植成功,早期移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这种建立猪胰肾联合移植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猪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猪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早期自然排斥反应的监测指标和组织病理改变。方法 30头猪作为供受体,血管吻合采用移植物的腹主动脉段和门静脉与受体肾以下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分别吻合,十二指肠与受体膀胱侧侧吻合,输尿管置管外引流。监测受体的空腹血糖、尿淀粉酶和移植肾尿量,并观察移植物的病理变化。结果 15头受体中,13头获得移植成功。排斥反应发生时,尿淀粉酶的改变明显先于空腹血糖和移植尿肾尿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23次猪肝移植手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上海白猪70头,施行猪原位肝移植手术共23次,供肝肝改良的Hartmans液经门静脉及腹主动脉插管灌洗,用肾保存液保存,供肝热缺血时间平均为5分钟,冷缺血时间平均2小时30分钟,大部分的受体手术行脾脏切除,用滚柱式动力泵行脾静脉-颈外静脉体外转流,受体手术中无肝期平均为42分钟,结果:手术即欺死亡5头,术后存活〈24小时9头,术后存活≥24小时9头,其中清醒存活≥2周5头,最长存活时间超过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