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经肛门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87例,其中22例患者采用最新的腹部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经肛门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无辅助切口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65例(传统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数据分析采用SAS 10.0软件处理,围手术期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总生存率、复发率、并发症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无辅助切口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的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目、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率、排便习惯改变率、2年生存率、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无辅助切口完全腹腔镜下经肛门直肠外翻拖出式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无差异,但是具有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采用下腹部辅助纵切口(简称纵切口)与耻骨上辅助横切口(简称横切口)两种切口方式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有术后完整随访记录的患者临床资料,按腹部辅助切口方式分成纵切口组和横切口组,术后采用复查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16年5月。采用SPSS 19.0软件,术中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数据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有93例患者纳入了本次研究,纵切口组42例,横切口组51例。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切口长度为(4.4±0.8)cm,纵切口长度为(4.9±0.7)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横切口组在24 h和72 h低于纵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切口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4.3%,横切口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采用耻骨上横切口在减少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下腹部纵切口,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大于75岁T4分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6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36例(腔镜组),传统开腹手术33例(开腹组)。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较优;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传统组48.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与手术直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33%,传统组12.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3.89%,传统组36.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围手术期死亡率2.78%,开腹组6.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切缘阴性,远切缘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淋巴结的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于75岁高龄T4分期直肠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2种腹部无切口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济南市人民医院诊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5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改良组(45例)和常规组(40例),改良组采用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常规组采用常规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结果:两组淋巴结清除数量和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改良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改良组术后24h和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发生术后不良反应7例(15.6%),常规组6例(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较好,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3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观察组)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切除肿瘤直径及切除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出血少、并发症少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其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近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6.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2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经肛门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患者采用经肛门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的无腹部切口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无切口组)、67例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治疗(常规组),数据分析采用SAS10.0软件处理,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无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患者;术后12、24、48 h,无切口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和手术并发症,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的无切口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直肠癌16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82例和开腹组80例,对比两种术式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术中、术后各种指标及住院总费用采用(x珋±s)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流食时间及住院天数要显著少于开腹组患者(P0.05),而手术费用要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病理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6/82),开腹组为13.8%(11/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6例中低位直肠癌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切口感染、肠梗阻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年,两组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部无辅助切口法(NOSES)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12月我科收治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NOSES法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经腹部辅助切口取出标本。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P0.05),出血量无增加(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早(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NRS评分低(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 d内发热比例、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术后第1天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无切口NOSES法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在临床上安全可行,有一定腹腔感染风险但可控,同时具有患者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无腹部切口直肠癌切除经肛门外翻拖出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两组,无腹部切口组40例,实施无腹部切口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术,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辅助腹部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心理、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2年生存情况分析使用Life Tables分析。结果无腹部切口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具体时间)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后无腹部切口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吻合口漏、肠梗阻、出血及伤口感染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无腹部切口直肠癌切除经肛门外翻拖出吻合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保证患者术后腹部美观,同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指数的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共86例,按照体质指数划分标准分为三组:体重正常组37例,超重组31例,肥胖组18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及近期生存率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肥胖组手术时间长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79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三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不同体质指数不影响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安全性及近期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56例患者及同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切口长度、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3年生存率。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淋巴结活检数目分别为分别为12.89±3.44枚和14.33±3.38枚,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5.10±1.60 cm和15.2±2.51 cm,手术时间分别为196.75±21.54 min和153.82±14.85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5.63±35.73 mL和182.02±65.73 mL,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4.0±1.41天和6.8±1.82 天,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 2.63±1.33天和4.70±1.39天,住院时间分别为10.76±2.10天和16.42±1.95天,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69±0.30万元和3.03±0.37万元,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8%和1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存在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的优点,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安全性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98例、开腹组92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进行处理,所有计量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3年生存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时间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胃肠减压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2.2%低于开腹组的25.0%(P0.05);开腹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2.5%低于腹腔镜组的6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程度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同时手术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LR)CO2气腹压力、腹壁辅助切口长度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患者88例,其中51例行腹腔镜手术(LR组),腹腔镜组内根据腹壁切口长度、气腹压力又分为腹壁长切口、高压力组(LR-Ⅰ组,n=21)与短切口、低压力组(LR-Ⅱ组,n=30);37例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open radical resection,OR,OR组)。采用酶联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段血浆VEGF水平,并进行组间同一时段、组内不同时段的对比。结果:术后腹壁切口平均长度方面,OR与LR组相比、LR-Ⅰ组与LR-Ⅱ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组患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EGF水平3组患者均有所升高;自术后第3天,OR组与LR组患者同一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Ⅰ组与LR-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LR组仅术后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R组术后第1天至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及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VEGF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腹腔镜组升幅低于开腹组;LR-Ⅰ组与LR-Ⅱ组的手术切口、气腹压力对VEGF水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途径借助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UT-UC)的60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完全后腹腔镜组、联合下腹小切口组,其中完全后腹腔镜组29例患者行完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联合下腹小切口组31例患者行后腹腔下肾输尿管切除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完全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43±12)min,联合下腹小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206±19)min,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排气时间、VAS评分、住院时间和肿瘤复发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处理输尿管末端时,完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安全、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