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及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2例)和开腹组(26例),腹腔镜组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穿孔修补术,开腹组行开腹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情况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性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可作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修补术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金水区总医院2014-02―2016-08间收治的7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修补术。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应作为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的效果。方法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将7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开腹穿孔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对比分析2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8例实施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照组28例行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使用镇痛剂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进行手术操作,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及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各6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失血量、术后使用镇痛药例数、切口美观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术后使用镇痛药例数、切口美观等均优于开腹手术组;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的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肠粘连等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和78例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失血量、术后补充使用镇痛药例数、切口美观指数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80例修补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与开腹手术组比较,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术后使用镇痛药例数、切口美观等均优于开腹手术组。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除了一例皮下气肿,其他如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肺部感染、肠粘连等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在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比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切口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及保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特点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23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行腹腔镜手术,147例行传统开腹手术,34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对比3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症状改善时间、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花费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在SIRS症状改善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腹腔脓肿与胸腔积液例数、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非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例数、术后镇痛次数、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住院花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等优点,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越性,是目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潘震华  江群刚  张毅 《中国科学美容》2011,(22):187-187,18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9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分别实施开腹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将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0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另一组38例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止痛剂使用率、术中出血量等。结果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剂使用率、术中出血量均较传统开腹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明显优越性,可作为绝大多数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远期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8月由同一手术组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12例及开腹直肠癌根治术22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采用Life table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生存分析,Gehan法对生存曲线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和肿瘤病理分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术后3、5年生存率腹腔镜组分别是84.5%和66.7%;开腹组分别是83.3%和64.8%,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经Life table生存分析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出血量分别为61 ±13ml和174±84 ml(t =23.24,P<0.0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7±1.3d和3.6±1.8 d(t =6.61,P<0.05)、术后住院日分别为9.1±2.4d和12.0±3.4 d(t =11.8,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1.0±2.7枚和12.0±3.6枚(t=1.72,P>0.05),直肠标本长度分别为16.0±3.4cm和16.0±4.3 cm(t =0,P>0.05),直肠肿瘤远端切缘分别为3.2±1.3cm和3.2±1.7 cm(t =0,P>0.05),开腹组术后切口感染28例,腹腔镜组8例(P<0.05),两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胖对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6月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5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MI大于或等于25kg/m^2者83例(肥胖组),小于25kg/m^2者448例(非肥胖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近期生存情况。结果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患者中转开腹率分别为2.4%(2/83)和1.8%(8/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除手术时间肥胖组高于非肥胖组外[(224.7±57.3)min比(210.0±57.9)min,P〈O.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第1天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数、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4.8±8.4)枚/例,明显少于非肥胖组的(29.9±10.2)枚/例(P〈O.05)。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8%(14/83)和10.2%(46/448),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2%(1/83)和0.4%(2/448)。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和7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肥胖虽然会延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但并不会影响手术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向倒刺缝线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60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2例采用传统可吸收线缝合为传统缝线组,28例采用倒刺线缝合为倒刺线组,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资料,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倒刺线组缝合时间[(6.4±2.8)min比(41.8±6.5)min]、手术时间[(18.6±4.5)min比(65.8±8.3)min]均明显少于传统缝线组(均P0.05)。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随访11.5个月。所有患者出院1~3个月返院行胃镜检查,无幽门狭窄、溃疡出血等。结论倒刺缝线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应用是安全有效,能够缩短缝合时间及手术时间,降低腹腔镜下缝合难度,缩短学习曲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和总结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下及开腹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病例资料,分为腹腔镜组(n=38)和开腹组(n=40),随访截止日期2014年5月.结果 腹腔镜组成功实施肝切除术37例,中转开腹1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前者手术时间较长[(255±91) minVS(150±45)min]、下床活动早[(1.2±0.3)d vs (2.8±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191±153) mL vs(210±130)mL]、术后住院时间[(8.0±2.5)d vs (7.5±3.8)d]、术中结石清除率[97.3% (36/37) vs 95.0% (38/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2% (6/37) vs 25.0% (10/4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随访率为[92% (34/37) vs 90% (36/40)],随访时间2 ~86个月.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管炎症状(n=3 vs n=5),以及结石复发(n=3 vs n=5).结论 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胃肠间质瘤(GIST)楔形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00年6月至2009年8月间行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8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腹腔镜或开腹胃楔形切除术,其中腹腔镜组18例,开腹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预后。结果 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使用镇痛比例降低,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及肛门排气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1/18),明显低于开腹组的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1.8(2/17)和10.7%(3/28);5年生存率分别为78%和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胃GIST楔形切除术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两种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 1年1月至2015年9月泌尿外科治疗的133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RLU治疗68例(RLU)组、采取PCNL治疗65例(PCNL)组,对比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PCN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1.6±5.7)min、术后住院时间(4.8±1.0)d均显著的低于RLU组(49.8±8.2) min、(7.2±1.5)d(P<0.05),PCNL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220.6±40.0) mL、住院费(20984±2237)元用均显著的高于RLU组(185.5 ±35.6) mL、(13098±1975)元(P<0.05),PCNL组与RLU组的术后24h体温≥38℃患者比例、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结石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患者术后第2、14、72h血清CRP水平(3.28±1.47) mg/L、(27.85±9.29) mg/L、(13.06±6.14) mg/L显著的低于RLU组患者(5.15±1.72) mg/L、(34.98±10.75) mg/L、(17.29±6.80)mg/L(P <0.05).PCNL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18.46%(12/65)与RLU组患者的23.53% (16/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LU与PCNL两种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PCNL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中低位直肠癌病人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46例,开腹组38例。对两组病人短期疗效、造口比率、术后肛门功能、复发率及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切口长度短[(6.8±1.1)cm比(16.0±1.4)cm,P0.01],术中出血少[(58.8±11.6)ml比(120.3±13.9)ml,P0.01],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1.7±0.7)d比(3.5±1.1)d,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10.2±3.1)d比(15.1±2.6)d,P0.01],切口感染发生率低[2.2%比15.8%,P0.01],但手术时间稍长[(172.0±16.2)min比(141.0±12.1)min,P0.01]。两组在造口比率[19.6%比18.8%]、切除标本长度[(18.7±1.2)cm比(18.1±1.0)cm]、清除的淋巴结数量[(16.0±2.2)枚比(16.3±2.9)枚]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腹腔镜组病人肛门功能正常率达94.1%,开腹组为94.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3%和5.2%,总生存率均为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开腹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联合子宫下段修补术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两种治疗方式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2014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245例,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开腹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联合子宫下段修补术组(开腹组)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组(栓塞后清宫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围术期资料及门诊随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的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98.0%vs.96.0%,P0.05)。开腹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栓塞后清宫组[(95.0±48.4)ml vs.(23.0±17.6)ml](P=0.000)。开腹组患者术后血清β-HCG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显著短于栓塞后清宫组[(30.7±10.7)d vs.(34.7±9.6)d](P0.05)。术后子宫下段前壁剖宫产瘢痕处异常回声消失的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5.7±10.8)d vs.(24.4±13.6)d](P0.05)。开腹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栓塞后清宫组[(77.0±15.0)min vs.(30.0±16.0)min](P=0.00)。开腹组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显著低于栓塞后清宫组[(7 919.6±3 680.6)元vs.(15 285.6±2 962.9)元](P=0.00)。电话随访两组患者术后月经复潮的时间,开腹组显著短于栓塞后清宫组[(37.4±8.9)d vs.(40.9±7.2)d](P0.05)。结论开腹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联合子宫下段修补术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各有优点,均为安全、有效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胰腺假性囊肿(PP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SAP伴PPC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57例和开腹组53例,内镜组给予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指标及炎症因子比较使用t检验;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内镜组和开腹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9%和90.6%,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0.0±41.2)min和(100.5±30.1)ml,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内镜组肛门排气时间、灌洗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0±0.8)d、(10.5±1.7)d和(21.2±4.5)d,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内镜组治疗后IL-6、IL-8和TNF-α分别为(32.3±13.8)g/L、(110.0±24.1)g/L和(55.1±16.2)g/L,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内镜组和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和7.6%,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SAP伴PPC,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伴有淋巴结转移的c N1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用选择性保留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外科手术治疗的77例c N1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9例患者采用选择性保留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保留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常规组),数据分析采用SAS10.0软件,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用均数±标准差(x珋±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感觉功能优良率、手术并发症率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留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3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保留组的术耳廓区、颈肩区的皮肤感觉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9.74%、87.17%均高于常规组的71.05%和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的手术并发症率10.26%低于常规组的2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 N1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用选择性保留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是可显著的改善患者术后术区皮肤感觉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