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无腹部切口直肠癌切除经肛门外翻拖出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两组,无腹部切口组40例,实施无腹部切口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术,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辅助腹部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心理、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2年生存情况分析使用Life Tables分析。结果无腹部切口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具体时间)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术后无腹部切口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吻合口漏、肠梗阻、出血及伤口感染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下无腹部切口直肠癌切除经肛门外翻拖出吻合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保证患者术后腹部美观,同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6月接受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的40位直肠癌患者(实验组)的病例资料,同时抽取同期接受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的4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的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和短期局部复发率的情况。结果:2组各1例出现吻合口瘘,对照组有1例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2组肛门均保存了控制排便功能,实验组在恢复进食的2周后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随访0.5~2年,实验组1例复发,对照组2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操作简洁方便、安全可靠、疗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腹部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7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8例患者采用无腹部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无切口组)、51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传统组),两组患者数据分析采用SAS10.0进行处理,术中、术后临床资料、VAS评分等计量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进行描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无切口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12 h、24 h,无切口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无切口组的并发症率10.7%、传统组的并发症率15.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切口组的排便习惯改变率32.1%、2年复发率25.0%、2年生存率85.7%,传统组分别为41.2%、19.6%、86.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腹部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具有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疼痛程度更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结肠肛管套式拖出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3~ 2 0 0 2年以来 33例低位直肠癌应用结肠肛管套式拖出吻合术。手术方法 :肿瘤切除后使直肠远端外翻 ,近端结肠经外翻的直肠拖出 ,于肛门外行结肠一期吻合 ,并立即送回盆腔。结果 随访 5~ 10年 ,随访率 10 0 %。肛门功能正常及良好者 2 8例 ,较差者 5例 ,本组 1例放疗后完全失去大便控制能力 ,改为Miles手术。本组吻合口瘘 1例 ,局部复发率 15 % ,5年生存率 6 0 % ,10年生存率 39%。结论 应用保留肛门括约肌的结肠肛管套式拖出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4年9月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拖出式手术20例(拖出组),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21例(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术后病理切缘距离及短期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病理显示拖出组手术切缘距离肿瘤更远[(3.9±1.2)cm vs.(2.9±1.2)cm,t=2.667,P=0.011]。对照组术后吻合口漏1例。术后1个月及半年后控便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拖出组术后随访(28.4±16.8)月,无局部复发及转移;对照组术后随访(28.8±16.4)月,术后复发2例(P=0.488)。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经肛门外翻拖出式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更加简便易行,手术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临床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的40位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与同期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前切除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等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80例均有1例出现吻合口漏,对照组有1例吻合口出血,无手术死亡情况;随访半年至两年,观察组有1例复发,对照组有2例;两组肛门均保存了控制排便功能,观察组在恢复进食的两周后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2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外翻拖出式手术操作简洁方便、安全可靠、疗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6例中低位直肠癌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切口感染、肠梗阻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年,两组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2种腹部无切口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济南市人民医院诊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5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改良组(45例)和常规组(40例),改良组采用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常规组采用常规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结果:两组淋巴结清除数量和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改良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改良组术后24h和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发生术后不良反应7例(15.6%),常规组6例(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临床效果较好,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接受改良法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全直肠系膜切除理念清扫淋巴结和游离结直肠后,在距肿瘤远侧2 cm处以直线切割闭合器切断闭合肠管,组织钳夹将游离的远端直肠经肛门外翻拖出后敞开,标本经保护套从肛门拖出,体外切除标本后在腹腔镜引导下完成吻合。结果2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6±35) min,术中出血(33±61) ml,清扫淋巴结(17.0±5.6)枚,术后排气时间(2.7±1.3) d,术后住院时间(7.9±2.6) d,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1例。结论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经肛门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患者采用经肛门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的无腹部切口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无切口组)、67例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治疗(常规组),数据分析采用SAS10.0软件处理,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无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患者;术后12、24、48 h,无切口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和手术并发症,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的无切口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经肛门拖出标本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应用标本经肛门拖出技术行直肠癌根治术10例,腹部无切口。结果:10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为(165±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9)m 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为(32±10)h,平均住院时间为(12±3)d,肠系膜淋巴结平均检出数为(15±4)枚,吻合口漏1例,无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肛门拖出标本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短期疗效,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采用下腹部辅助纵切口(简称纵切口)与耻骨上辅助横切口(简称横切口)两种切口方式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有术后完整随访记录的患者临床资料,按腹部辅助切口方式分成纵切口组和横切口组,术后采用复查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16年5月。采用SPSS 19.0软件,术中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数据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有93例患者纳入了本次研究,纵切口组42例,横切口组51例。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切口长度为(4.4±0.8)cm,纵切口长度为(4.9±0.7)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横切口组在24 h和72 h低于纵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切口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4.3%,横切口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采用耻骨上横切口在减少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下腹部纵切口,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前切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前切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观察组,n=80)临床资料,同期腹腔镜下非肛门拖出式前切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n=80)。数据统计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完成,术中术后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理切缘距离明显增大[对照组(3.0±0.6) cm,观察组(3.9±1.1) cm, P<0.05]、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对照组5.0% ,观察组1.3%, 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和阳性淋巴结数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前切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简便易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经肛门拖出标本的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切除标本自肛门内拖出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5月,对30例肿块5 cm的直肠癌施行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手术标本自肛门拖出,肠断端腔镜下荷包缝合及管型吻合器结直肠吻合。结果 30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腹腔、盆腔脏器的损伤。手术时间120~240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20~80 ml,平均35 ml。发生吻合口漏4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18~30 d)。术后随访3~40个月,平均24.3月,2例1年后吻合口复发。结论直径5 cm的标本自肛门拖出的全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是可行的,避免腹部辅助切口,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腹腔镜技术探讨前切除术与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81例直肠癌患者资料,将39例接受腹腔镜拖出式手术患者纳入A组,同期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42例患者纳入B组。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围术期指标、数字疼痛评分(NRS)等以(x±s)表示,独立t检验;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病理切缘距离较长,术后6 h、12 h、24 h NRS评分较低(P<0.05);A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7%、94.9%、10.3%)相比B组(9.5%、92.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前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但两种术式的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直肠癌患者经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与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后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进行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与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的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共12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镜下组和拖出组两组,每组各60例,镜下组行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拖出组行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术中术后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相比,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患者少于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如术后1、3、6个月患者排便次数相比,拖出手术组明显恢复情况好于镜下组,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相比,中青年患者拖出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镜下手术组为30%(9/30),老年患者拖出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镜下手术组为26.7%(8/30),不同年龄段患者内部比较,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和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均好于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操作安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Comparative study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n reduced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multi-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rectal cancer ZHANG Qing-tong*, LIU Ya-li, ZHANG Xu, et al. *Department of Colorectal Surgery??Cancer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Liaoning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Shenyang 11004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SONG Chun??E-mail??songchun1@hotmail.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n redued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multi-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rectal cance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24 cases of rectal cancer admitted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2 in Liaoning Cancer Hospital was conducted??in which were excluded the cases with high years old and dysfunction of the heart and lung or the other important viscera??and with the distance less than 6 cm from the inferior tumor margin to the anal edge and the rectal cancer of the ??and ??stages. A total of 62 cases proceeded the reduced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reduced incision group?? and 62 cases undergone the multi-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multi-incision group??simultaneously. Results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perative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harvest, 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nd anus reserved, completeness of specimen, distance to proximal margin,ditance to distal margin, positive rate of circumferencial resection margin (CRM) and distal resection margin (DRM), local recurrence rate, 3-year disease free survival rate, 3-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etc.( all P??0.05).But the total length of incision??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day??anal exhausting time?? independently walking for the firs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erences( all P??0.05). Conclusion Reduced incision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surgery can decrease the total length of incision, lower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shorten anal exhausting time??and improve cosmetic effect. And the kind of approach does not prolong operative time significantly??and the quality of tumor resection??and 3-year disease free survival rate?? 3-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are not inferior to multi-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