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机采血小板冲红原因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MCS-3P是一种单针间歇式采集的细胞分离机,通过离心杯离心,血液分层,再用血浆将血小板从分层全血中淘洗出来,在采集中,偶尔出现冲红现象.笔者对机采过程中遇到的25例较为明显的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机采血小板冲红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5年9月—2007年10月经体检初筛合格,机采中的冲红者33名。1.2试剂与仪器EDTA—Na2(天津博迪化工厂,批号:20070411),ACD—A(山东威高,批号:060508,070110,070856),总蛋白测定试剂盒、瑞氏染液(中北生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070561,4021060321);血细胞计数仪AC970EO+(瑞典),  相似文献   

3.
邹志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812-3812
机采血小板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制备时间长、过程比较复杂,保存时间短,需求量越来越大,用量出现偏型等原因,难于完全满足临床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冰冻机采血小板的广泛应用则有效缓解了上述矛盾,其止血效果已得到临床证实。本文对本站1612袋(1178治疗量)冰冻机采血小板复融后出现l袋絮状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机采血小板是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种血液制品,具有纯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机采血小板采集的过程中,因献血者精神紧张或采血不畅等诸多因素会导致血小板出现冲红的现象,冲红后的血小板混有大量的红细胞,无法发放临床。由于采集血小板的耗材十分昂贵,同时血小板捐献者的招募又存在困难,如果把冲红的血小板报废掉,这就  相似文献   

5.
25例机采血小板冲红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6.
7.
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近年来,连续流动式血细胞分离机(如美国Bexter公司CS-3000Plus和COBE公司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因采集的浓缩血小板含量高、白细胞污染率低、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创伤患者血小板增多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健  吕鸿雁  张志国  栾广 《临床荟萃》2007,22(2):125-126
骨科创伤患者血小板增多的现象逐步引起临床上的重视,但关于增高的机制、规律、对患者的影响以及处理方法尚未见明确的报道。我院对于血小板高于450×109/L又急于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行血小板去除术,这种处理方法参考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我们总结了15例创伤合并血小板  相似文献   

9.
机采血小板后献血者血小板恢复情况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Amic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剂量、双剂量血小板对健康献血者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 应用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在 2 .5版本操作软件的支持下采集血小板。单剂量组 2 2例 ,设定采集量 3 .0× 1 0 1 1 /L,双剂量组 3 1例 ,设定采集量 6.0× 1 0 1 1 /L。分别观察献血者采前、采后及采集 1个月后献血者的血小板计数值。结果 单剂量组、双剂量组采集血小板量分别为 ( 2 .86± 2 .3 9)× 1 0 1 1 /L、( 5 .75± 4.46)× 1 0 1 1 /L。单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 [( 2 1 1 .64± 2 1 .2 7)× 1 0 9/L ]显著高于采集后 [( 1 3 5 .73± 2 0 .94)× 1 0 9/L]( P<0 .0 5 ) ;双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 [( 2 70 .2 6± 3 7.2 5 )× 1 0 9/L ]亦显著高于采集后 [( 1 41 .3 9± 3 9.2 8)× 1 0 9/L]( P<0 .0 5 )。单剂量组、双剂量组的献血者血小板计数较采集前分别下降 3 5 .0 %±1 2 .6%、47.9%± 1 5 .9%。采后 1个月单剂量组献血者血小板回升为 ( 2 1 5 .86± 2 4.5 6)× 1 0 9/L,而双剂量组回升为 [( 2 60 .3 2±3 8.71 )× 1 0 9/L],与采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结论 单剂量组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健康和血小板制品质量无不良影响。建议双剂量组应提高献血者采前血小板底限值 ( >2 5 0× 1 0 9/L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单采血小板出现冲红现象的献血者血液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冲红现象的影响。方法以19例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出现冲红现象的为冲红组,随机选择20例血小板正常采集的为对照组,对采集前血常规主要参数的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体检时需关注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以减少捐献过程中出现冲红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采血小板以它浓度大、纯度高、输血反应少等优势,临床治疗的需求量在日益上升,由于机采血小板在时间上过程中不同于采全血,除有严格的操作技术外,更需要医护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职业素质,在整个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工作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招募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机采血小板采集时间长,很难被人们所接受;同时,采供血机构在无偿机采血小板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我国大多数采供血机构供应临床的机采血小板仍为有偿献血者提供。为了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公民自愿无偿捐献,襄樊市中心血站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小板间隔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小板间隔时间的探讨100088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高东英许秀兰王春荣杨海平王振平赵海燕90年代,机采血小板在我国临床上迅速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目前,卫生部尚未颁布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标准。为此,本中心质控科对献血者机采血小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科学地保障机采血小板供者的安全和血小板质量,笔者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就机采血小板最大数值和供者捐献前血小板计数的个体化标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机采血小板招募采集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机采血小板以单袋血小板计数高,混杂红细胞、白细胞较少,在一定条件下保存时间长,无效输注出现迟,止血效果好等,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青睐。但机采血小板受设备、场地、采集时间长、捐献者静脉条件好等因素的限制,其工作开展一直是各级血站的难题。去年卫生部出台了关于限期停止有偿机采血小板的通知,这对采供血机构来说确实是个很高的要求。为此,笔者对本站近年来开展机采血小板的情况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机采血小板计数与机采血小板献血员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国内机采血小板临床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 ,机采血小板具有均一的免疫学特性 ,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小 ,临床疗效显著 [1] 。机采血小板献血员除应具备全血献血员的基本要求外 ,还必须做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应≥ 1 5 0× 1 0 9/L。因此 ,血小板计数是机采献血员筛选的一项重要指标。本中心机采血小板工作开展近两年 ,虽然受到血源的限制 ,但随着临床的需要 ,机采血小板量有所提高 ,机采献血员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为了探讨机采血小板计数、筛选情况、采集血小板的循环血量与血小板采集量之间的关系 ,笔者就本中心近期采集的5 0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用“Nageotte”血细胞计数板测定单采血小板中残留白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0份无偿献血者捐献的单采血小板,1:10倍稀释后用“Nageotte”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计算。结果残留白细胞含量为(2.12±0.87)×10^6/L袋[(1.3~4)×10^6/袋]。结论运用“Nageotte”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单采血小板中残留的白细胞含量,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4个月内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频率与献血员外周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从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选取69名24个月内捐献机采血小板量为6~28个治疗量的献血者作为观察组(平均每个治疗量血小板计数≥2.5×1011个),采集献血员末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前的静脉血;选取71名未捐献过机采血小板的健康无偿献血员作为对照组,采集献血员全血样本.检测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比较两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结果,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PLT、MPV、PDW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P-L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体检时要结合PLT、MPV、PDW、P-LCR等血液学参数,综合考虑献血者机体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58例分别输注浓缩血小板(手工法)与单采血小板(APC)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 所有入选病例均测定1h、24hPLT,纠正计数指数(CCI),血小板回升率。结果与输注浓缩血小板比较,输注单采血小板后的病例CCI及回升率升高显著。结论 临床输注单采血小板优于输注浓缩血小板,APC输注可显著降低血小板低下患者的出血概率和程度。  相似文献   

20.
在机采血小板时,若献血者的血液为乳糜血,会干扰机器的界面探测器,影响血小板的采集,严重者还会引起机器无法正常工作,造成采集失败、需要重新动员献血者和浪费一套管路耗材。笔者于2003年8月2日遇到1例,后经等待数小时,动员同一献血者,使用同一管路耗材完成了机采血小板的采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