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反映长期血糖水平的金标准,是监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指标,但目前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状况仍不理想。影响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因素较多并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年龄、病程、糖尿病治疗方案、糖尿病教育、文化程度和血糖自我监测等因素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HbA1c衰减动力学. 方法 选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达标并可持续控制血糖患者41例,随访3个月血糖和HbA1c水平,建立HbA1c衰减动力学模型. 结果 血糖达标后,HbA1c于1周后开始下降,其后下降基本呈线性,衷减速率0.071(0.062,0.077)%/d,半衰期39.4(31.7,44.6)d,衰减方程y=-0.0706×(x-7)+治疗前HbA1c. 结论 T2DM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达标后,根据HbA1c衰减方程计算结果,与相应时间点HbA1c检测值比较,可初步判断HbA1c是否能达标,并指导治疗措施调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该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身体检查、营养风险指数评分、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评分、生化检查。结果 NRI评分低、MUST评分高、低Alb、低PA是Hb A1c不达标的危险因素;也是够营养不良为因变量、以Hb A1c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Hb A1c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营养不良与2型糖尿病患者Hb A1c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意义。方法以自2013年1—10月期间于该院经化验检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0例患者资料为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确诊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时期进行血糖检测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体检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脂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显示,实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却低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较比健康者在血脂水平方面更容易发生异常,也与其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临床检测的时候要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脂水平进行联合检查,这样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诊断、检测以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对7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营养风险指数(NRI)和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评分系统评估营养状况,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bA1c水平,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NRI、MUST评分与HbA1c密切相关(r分别为-0.346、0.240,P均〈0.01)。以HbA1c是否达标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RI评分低、MUST评分高是患者HbA1c不能达标的危险因素(OR=0.967、1.218,P均〈0.01);以患者是否营养不良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HbA1c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以NRI定义的营养不良,OR=1.446,P〈0.01;以MUST定义的营养不良,OR=1.334,P〈0.01)。结论营养不良与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C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长.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患者病情评估的"金标准" ,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监控的应用中已成为一种趋势.有报道HbA1c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发病因素之一,并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减退相关.但HbA1c 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C肽水平的关系报道却较少.本研究主要目的 在于了解不同水平HbA1c与血浆C肽变化的关系,探讨血糖控制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的20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60岁≤年龄<70岁57例、70岁≤年龄<80岁51例、年龄≥80岁92例)、糖尿病病程(病程<10年57例、10年≤病程<20年89例、病程≥20年54例)、基线HbA1c(HbA1c<6.5%74例、6.5%≤HbA1c<7.5%72例、HbA1c≥7.5%54例)分别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长期随访期间HbA1c水平的差异。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随访期间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平均随访12.5年。不同年龄组随访期间HbA1c均值、HbA1c控制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病程<10年组比较,糖尿病病程≥20年组随访期间HbA1c均值升高(P<0.01),HbA1c控制达标率降低(P<0.05);随着基线HbA1c增加,随访期间HbA1c均值逐渐增加(P<0.01),HbA1c控制达标率逐渐降低(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基线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波动、胰岛素治疗是随访期间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P<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HbA1c(OR=5.73,95%CI 3.02~10.88,P<0.001)是随访期间HbA1c控制达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糖尿病病程、基线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波动、胰岛素治疗是老年2型糖尿病随访期间HbA1c控制达标的影响因素,其中基线HbA1c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2DM患者HbA1c的控制情况对代谢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276例T2DM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3组:A组HbA1c≤7%;B组7%<HbA1c<10%.C组HbA1c>10%,测定血糖、血脂水平,同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筛查. 结果 (1)3组间年龄、病程、血压、TC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bA1c上升,FPG、TG和LDL-C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HbA1c上升,DR、DN和冠心病(CHD)的发病率升高(P<0.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糖尿病足(DF)和脑梗死的发病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表明,HbA1c与FPG、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 结论 T2DM患者HbA1c控制率低,HbA1c水平与其慢性并发症相关,控制HbA1c可更好地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孙琳  班博  耿厚法 《山东医药》2009,49(17):1-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276例T2DM患者根据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7.5%)44例、B组(7.5%〈HbA1C≤10%)82例和C组(HbA1C〉10%)150例,检测三组间血糖、TG、TC、LDL、HDL、脂蛋白a(Lpa)、总蛋白(TP)、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C肽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C组与A组、B组比较,TC、LDL、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较高,UA、空腹C肽及餐后C肽较低;B组与A组比较,LDL、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较高,餐后C肽较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HbA1C对T2DM患者的TC、LDL、空腹及餐后血糖、UA、空腹及餐后C肽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我们回顾性纳入了89例成功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与未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2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脂水平。结果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患病率为27.0%(24/89),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未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8±9.5)岁比(53.6±8.7)岁,P<0.01],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3±2.6)%比(10.3±2.6)%,P=0.107],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无症状心肌缺血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胸部CT表现及随访肺内病变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观察60例T2DM患者胸部CT图像,用CT视觉评分方法定量分析肺内病变,并与CT复查图像进行对照,分析肺内病变变化特征与临床的关系。结果60例T2DM患者中胸部CT表现正常9例(15%)、磨玻璃样影31例(52%)、小叶间隔增厚32例(53%),多于胸膜下线8例(13%)、支气管血管束增厚3例(5%)、小叶内间质增厚3例(5%)等病变(X2=76.979,P<0.01)。肺内病变具有周围分布、下肺分布为主的特点。复查后仅14例磨玻璃样病变有不同程度吸收,与磨玻璃影积分值无变化组相比,磨玻璃影积分值变化组病程较短(t=2.485,P=O.023),HbA1c较低(u=2.831,P=0.015)。结论CT及其随访检查的半定量分析肺内病变,对评估糖尿病肺损害的短期变化及与临床的关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bA-C检测在西藏高原藏族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西藏拉萨地区无糖尿病史的藏族研究对象321名,检测HbA1c及75gOGTT,以1999年WH0标准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0c),评估HbA1C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诊断藏族糖尿病最佳切点为HbA1c≥6.5%,敏感性93.9%,特异性95%,阳性似然比(+LR)18.7,阴性似然比(-LR)0.06,阳性预测值(+PV)86.5%,阴性预测值(-PV)97.8%;诊断藏族糖尿病前期最佳切点为HbA,c≥5.7%,敏感性54.3%,特异性74.7%,-FLR2.15,-LR0.61,+PV52.4%,-PV76.1%。结论HbA,c≥6.5%可作为藏族糖尿病诊断切点,但不能充分识别西藏藏族糖尿病前期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HbA1c对血清CA199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糖尿病住院患者198例,分为血清CA199<39 U/ml组和CA199≥39 U/ml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各变量对血清CA199水平的影响. 结果 CA199≥39 U/ml组WC、BMI、FPG和HbA1c水平高于CA199<39 U/ml组,2 hC-P低于CA199<39 U/ml组(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A1c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 HbA1c与CA199呈正相关,血清CA199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是HbA1c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患者HbA1 c与IR的相关性.方法 291名受试者行75 gOGTT,根据结果分为T2DM、IGR和正常糖耐量(NGT)组,分析各组HbA1c与IR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T2DM组FPG、2 hPG、HbA1c、LDL-C、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IGR组,HDL-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ISI低于IGR组(P<0.05或P<0.01).T2DM组HbA1c与TG、HOMA-IR呈正相关(r=0.17,P=0.03;r=0.19,P=0.02),与HOMA-β、ISI呈负相关(r=-0.39,P=0.00;r=-0.28,P=0.00).IGR组HbA c与HOMA-β、ISI呈负相关(r=-0.49,P=0.00;r=-0.32,P=0.02).NGT组HbA1c与HOMA-IR、HOMA-β、ISI无相关性(P>0.05).结论 T2DM组HbA1 c、HOMA-IR高于IGR组,不同糖耐量组HbA1c与IR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推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国内关于HbA1c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及其筛查、诊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切点等问题仍存在争议。该文就HbA1c的检测方法标准化及其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与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的相关性。 方法 将176例受试者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合并有微血管病变组组(A组,n=58例)、无、未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n=64例)和与正常对照组(C组,,n=54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SP-1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 结果 A组及、B组的血清TSP-1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的血清TSP-1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相关分析示,血清TSP-1水平与FBG、HbA1Cc、hs-C-RP呈正相关(P〈0.01),与HOMA-β指数及FINSns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HbA1Cc、FPG、HOMA-β及FINSns是血清TSP-1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TSP-1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其可能参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病理生理过程,检测血清TSP-1的水平对预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内分泌科室联合检测HbA1c与FPG筛查高血糖的最佳方法. 方法 选取心内科和骨科新入院,且随机血糖≥7.0 mmol/L或FPG≥5.0mmol/L的非糖尿病患者,检测FPG、HbA1c、糖化血清蛋白(GA),评估患者糖代谢状态. 结果 (1)心内科IGR、糖尿病和糖耐量正常(NGT)者分别为185例、178例、163名,骨科分别为116例、130例、107名.(2)75 g OGTT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以FPG为诊断糖尿病切点,心内科为5.81 mmol/L,骨科为6.24 mmol/L;以HbA1 c为诊断切点,心内科为6.15%,骨科为5.75%;以GA为诊断切点,心内科为254.50μmol/L,骨科为250.89μmol/L.(3)FPG和HbA1c联合诊断价值与75 g OGTT比较有效性更高[曲线下面积(AUC>0.8)]. 结论 HbA1c与FPG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高血糖筛查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139例新诊断T2DM患者,按照HbA1 c水平分为A、B、C3组,采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100 mg,1次/d口服治疗,持续治疗52周. 结果 治疗52周后,3组HbA1c分别由12.0%、8.4%、6.8%降至7.1%、6.9%、6.5%.FBG、2hBG、胰岛素释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血脂、UAlb、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3例发生低血糖事件,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 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T2DM患者,可安全有效地降低HbA1c及7个时点(三餐前后、睡前)血糖.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