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836例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d内行脑电图检查,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75例继发癫痫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8.97%,男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变部位在皮质的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较高。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变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性别及脑卒中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脑卒中后癫痫多数单药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37例出现影像学异常,异常率为80%。癫痫发作类型:全身性强直一阵挛发作19例(41.3%)、单纯部分性发作6例(13.04%)、复杂部分性发作7例(15.22%)、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8例(17.39%)、持续状态6例(13.04%)。脑电图表现:呈边缘脑电图4例(8.7%)、轻度异常8例(17.39%)、中度异常20例(43.48%)、重度异常14例(30.43%)、首次脑电图检测出现癫痫波(尖波、棘波、棘一慢波综合)14例(30.43%)。结论:病毒性脑炎易继发癫痫,MRI提示额、颞叶、皮层、海马等部位受累以及EEG提示中、重度异常与癫痫明确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的类型与部位的关系及预后。方法对527例经CT证实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生率为8.7%,男性〉女性。早期发作(67.3%)较迟发性发作(32.6%)的发病率为高。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性发作最多(52.1%),局限性运动性发作次之(36.9%),病灶部位以脑皮质、脑叶发病率高(65.2%)。早期发作者发作次数较少的短期应用抗癫痫药物疗效较好,其癫痫发作机制,认为早期多由于脑水肿和脑代谢异常,晚期多由于癫痫灶所致。结论癫痫发作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其病变影响皮质是重要的致痫因素。  相似文献   

4.
32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和脑电图改变,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及发作机制,分析脑电图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卒中合并癫痫发作的32例临床资料,每例病人在初诊和入院后进行脑电图检查,在治疗过程中复查和对照脑电图,观察用药效果。结果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变部位有明显相关关系,脑叶出血或梗死累及大脑皮层区的发生率较其他部位的病变明显增高;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病变部位和范围有相关关系,抗痫治疗后脑电图随着临床症状的控制而逐渐好转。结论卒中后癫痫发作与卒中类型、部位有关;脑电图能反映病情变化,病情控制后,脑电图逐渐好转,故脑电图检查可作为卒中后癫痫治疗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及部位进行分析,以探讨脑血管病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8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及部位。结果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4.63%(48/1 037)。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高(P0.05),早发性较迟发性高,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多见(58.33%),皮质病变继发癫痫者明显高于皮质下病变(P0.05),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继发癫痫多见于脑血管病初期,其发生与脑血管病的发生类型、病灶部位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幕上肿瘤患者动态脑电图中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255例幕上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6导动态脑电图记录仪采集患者动态脑电图资料,每例患者均描记24h。分析患者动态脑电图中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的情况与患者癫痫发作、肿瘤所在部位的关系。结果 255例患者中,有145例患者动态脑电图中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其中51例患者有癫痫发作史,110例患者动态脑电图中未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其中26例患者有癫痫发作史,经χ2检验,P0.05,表明患者动态脑电图中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与患者癫痫发生有关。患者肿瘤占位情况:额叶占位者79例,颞叶占位者68例,顶叶占位者42例,枕叶占位者8例,前颅窝底占位者22例,中颅窝底占位者6例(鞍区占位者5例,蝶骨嵴占位者1例),脑中线部位占位者26例(侧脑室内占位者3例,侧脑室旁占位者8例,胼胝体压部占位者4例,矢状窦旁占位者11例),多发占位者4例。不同部位肿瘤患者动态脑电图中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出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肿瘤患者癫痫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不是幕上肿瘤患者继发癫痫的特有波型,但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的患者比未出现此种波的患者更易继发癫痫。  相似文献   

7.
于向明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291-4292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临床分型及其与原发病和病灶部位的关系,评价脑电图、CT、MRI对癫痫的诊断价值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之间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30例,根据患者癫痫发作时间和临床表现分型,配合临床检查设施CT、MRI和EEG,研究与原发病和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早期发作型9例,迟发作型13例,在脑卒中致癫痫患者的构成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比例最高,为27.27%;脑卒中致癫痫患者中,多发病灶比例最高,比例为36.67%;治疗后治愈9例,控制发作18例,其他3例。结论针对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一定要详细了解其类型并查明病灶部位,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患者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5年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患者15例,术中采用ECoG监测测定致痫灶的准确部位和范围来进行显微外科手术。结果随访发现10例患者停药后1年以上无癫痫发作,4例以术前药量的1/4~1/3量即可控制,1例在药物控制下偶有癫痫发作。结论ECoG监测可发现肿瘤周边的癫痫棘波灶,并指导对癫痫棘波灶进行皮层电灼或多软膜下横切。对控制术后癫痫发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81例脑卒中病例中28例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为5.82%,早期发作性癫痫为53.57%,迟发性癫痫为46.43%,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显著关系。皮质的发病率明显的高于白质的病变。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早发癫痫的原因可能是脑卒中后脑水肿、电解质紊乱等因素造成。迟发癫痫是因胶质疤痕等因素形成的癫痫病灶所致,对早期发作性癫痫应积极控制并发症,对迟发性癫痫应进行正规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4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9.4%,其中脑卒中早期癫痫发作者占64.86%,晚期癫痫发作者占35.13%,位于脑叶、累及大脑皮质者癫痫发生率较高占66.2%,其他部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生与病程和病变部位有关,早期癫痫发作药物治疗半年后才渐停用,晚期发作应进行长期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代洪伟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383-4384
目的探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53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早期性癫痫患者中,死亡5例,33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未出现发作现象;15例迟发性癫痫患者中,8例患者偶再发作,通过分析,6例患者由停药或者不按时用药所致。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男性患者多余女性患者;依据癫痫不同的发作时间,可分为早期性癫痫及迟发性癫痫;病变处在皮质范围的概率比皮质下高。对于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及正规治疗尤为重要,可降低患者的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BECCT98例的脑电图分析。大多数病者在入睡后30分钟至60分钟发作,少数于晨间觉醒前发作。虽多为典型的局限性发作,而合并全身发作占17.3%。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其既往史及家庭史有少部分阳性。大多数患者脑电背景活动正常。异常脑电图以一侧中央—中聂区高幅棘波或棘慢波居多。清醒状态下脑电图未见异常37的,再行睡眠诱发全部获得阳性结果。BECCT临床和脑电图的表现特征以及良好转归和传统的颞叶癫痫、部分性癫痫截然不同。本文结合文献有关脑电图对BECCT的诊断、表现形式及变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和继发性癫痫的关系. 方法 对63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早期发作43例,占68.25%;迟发性发作20例,占31.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位于皮质占66.67%,位于皮质下占3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发作者中,以脑出血、脑栓塞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迟发性发作者中,以脑血栓形成为主. 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与脑卒中部位有关,早期发作与迟发性发作的治疗和转归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卒中出现时间、发病机制及脑电图特征.方法通过对68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病人进行临床资料和24h动态脑电图(24h-AEEG)监测资料系统分析,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与24h-AEEG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中出血性卒中多为早期发作,以全身性发作多见;缺血性卒中多为迟发性发作,且均为部分性发作,皮层损害的脑电图痫样放电阳性率高.结论皮层损害易引起癫痫发作,24h-AEEG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早期发作的脑卒中患者随着原发病的好转多无须服药,而晚期发作患者多需长期服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了解其与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对64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32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中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9%(64/932),其中早发型癫痫占73.4%(47/64),迟发型癫痫占26.6%( 17/64);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卒中后癫痫39例(7.9%,39/49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卒中后癫痫25例(5.7%,25/4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病灶较皮质下病灶患者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高(P<0.05);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早发型癫痫多采用短程治疗,迟发型癫痫需长期规范治疗.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原因与脑卒中类型和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关.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特点有利于指导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易患因素,分析总结脑电图动态监测活动。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90例,根据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性癫痫组和迟发性癫痫组,对癫痫发作的类型、癫痫发作的时间、脑梗死的部位面积、脑电图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癫痫发生时间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于早发性癫痫患者,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数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与脑梗死部位和面积的关系: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患者;脑出血20~40ml和>40ml的患者明显多于<20ml的患者。结论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易患因素,分析总结脑电图动态监测活动。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90例,根据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性癫痫组和迟发性癫痫组,对癫痫发作的类型、癫痫发作的时间、脑梗死的部位面积、脑电图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癫痫发生时间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于早发性癫痫患者,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数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与脑梗死部位和面积的关系: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患者;脑出血20~40ml和〉40ml的患者明显多于〈20ml的患者。结论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蝶骨电极脑电图在颞叶癫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6例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的患者于发作间期行常规电极脑电图及蝶骨电极脑电图检查,分别对其痫样放电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蝶骨电极脑电图能明显提高颞叶癫痫患者痫样放电检出率,为80.4%(246/306),与常规电极脑电图的60.8%(186/3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发现常规电极脑电图描记时以耳垂为参考电极的导联中176例可见一侧或双侧正相尖(棘)波,而在蝶骨电极脑电图均记录到明显的痫样放电.结论 蝶骨电极脑电图对颞叶癫痫的诊断、定侧定位具有重要价值,对疑有颞叶癫痫的患者应列为常规描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蝶骨电极脑电图在颞叶癫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6例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的患者于发作间期行常规电极脑电图及蝶骨电极脑电图检查,分别对其痫样放电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蝶骨电极脑电图能明显提高颞叶癫痫患者痫样放电检出率,为80.4%(246/306),与常规电极脑电图的60.8%(186/3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发现常规电极脑电图描记时以耳垂为参考电极的导联中176例可见一侧或双侧正相尖(棘)波,而在蝶骨电极脑电图均记录到明显的痫样放电.结论 蝶骨电极脑电图对颞叶癫痫的诊断、定侧定位具有重要价值,对疑有颞叶癫痫的患者应列为常规描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蝶骨电极脑电图在颞叶癫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6例临床诊断为颞叶癫痫的患者于发作间期行常规电极脑电图及蝶骨电极脑电图检查,分别对其痫样放电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蝶骨电极脑电图能明显提高颞叶癫痫患者痫样放电检出率,为80.4%(246/306),与常规电极脑电图的60.8%(186/3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发现常规电极脑电图描记时以耳垂为参考电极的导联中176例可见一侧或双侧正相尖(棘)波,而在蝶骨电极脑电图均记录到明显的痫样放电.结论 蝶骨电极脑电图对颞叶癫痫的诊断、定侧定位具有重要价值,对疑有颞叶癫痫的患者应列为常规描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