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诊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2009年11月13日—12月24日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40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1~68岁,平均26.5岁。仅1例有明确接触史,平均潜伏期平均3.6d;34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所有患者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均可闻及湿性啰音笛槭壹觳?40.0%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17.5%的患者白细胞计数降低;27.5%的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胸部X线片及肺CT检查主要表现为肺叶或间质炎症浸润影。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3例,2例死亡。结论甲型H1N1流感诊疗的关键是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并及时给予奥司他韦治疗、综合支持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1月至12月确诊的4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中:(1)发热比例高;(2)实验室检查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增高;(3)X线胸片检查1例肺纹理增强,3例两肺中下野点状及斑片状高密度影;15~24 h内CT复查.两肺多发实变影,以两肺外围及下叶为主,病变累及范围超过50%以上,病变进展迅速;(4)1例死亡患者为最终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结论 认识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影像学表现,有益于早期诊断,防止发展为急性ARDS和MOF.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危重症甲流早期无特异性,表现为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但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并发症。经过奥司他韦抗病毒、机械通气支持等抢救治疗,2例死亡,3例治愈出院。结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病情凶险,进展迅猛,短期内即迅速并发ARDS、MODS,死亡风险极高。尽早诊断、尽早抗病毒治疗、积极机械通气及预防MODS是降低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危重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危重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ARD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患者初起表现为流感样症状,继而低氧血症明显,经实验室、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甲型H1N1流感合并重症肺炎ARDS,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奥司他韦抗病毒、甲强龙抗炎、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临床症状逐渐好转,住院14 d出院。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期综合治疗,一旦出现ARDS,早期糖皮质激素适量应用,是降低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ARDS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甲型H1N1流感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资料完整、明确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例胸腹部X线及CT表现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X线及CT表现,病变阴影分布广泛,不规则,中下肺较上肺多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沿肺纹理分布可见斑片状,片絮状阴影;肺间质密度增高,其内可见网状改变,小结节状及小片状浸润灶;肺段、肺叶实变阴影;合并胸腔积液.结论:甲型H1N1流感影像表现多种多样,变化较快;影像学变化与临床体征不完全相符合(影像阴影广泛,但临床症状与体征却较轻微).类似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X线表现.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的影像学认识,结合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与隔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和诊疗体会。方法对河北省儿童医院PICU自2009年11月4日—2010年1月1日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确诊病例共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治疗、转归等。结果 21例患儿均无明确接触史,病程中均有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突出特点为很快出现呼吸发憋或喘息,均有鼻翼扇动、三凹征、肺部啰音,症状重、体征轻。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可增高或不高。CRP及心肌酶可不同程度增高,X线胸片:多为肺纹理增多或片状渗出影,个别病例肺部病变在短时间内呈游走性变化。21例患儿经早期抗病毒、抗其他病原体感染、抗炎、对症及支持等综合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甲型H1N1流感起病急,进展快,重症、危重症病例死亡风险高,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5例重型甲型HINI流感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重症病儿均并发重症肺炎和呼吸衰竭,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2例,肝功能受损3例,心肌损害3例,5例重症病人均痊愈出院.重症病例胸部影像学表现以广泛实变为主要特点,下肺较多,可双侧或单侧病变.结论:肺炎、呼吸衰竭、ARDS是重型甲型H1N1流感主要并发症,早期可发生肺部广泛渗出性病变,因此早期胸片或CT检查并实施氧疗是提高重型甲型H1N1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谢显清  刘福益  刘松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203-1204
目的探讨深圳市某街道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2009年流感样病例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死亡病例进行个案分析。结果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65例,其中重症患者10例(死亡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10-11月(333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为高发场所(363例,98.9%);5~14岁青少年为易感人群(293例,79.8%)。结论深圳市某街道2009年甲型H1N1流感发病高峰出现在11月,主要在封闭、人群集中、接触密切的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  相似文献   

9.
安聪静 《医学综述》2012,18(8):1258-1260
目的分析探讨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临床特点及肺部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甲型H1N1肺炎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对河北省480例甲型H1N1流感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80例患者中455例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61例患者出现咯血;312例患者肺部可闻及啰音。肺CT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的斑片影和磨玻璃影,影像学表现变化以进展-逐渐吸收模式多见。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部病变多出现于双侧下肺,可表现为单样性或多样性病灶,病变的发展变化过程较为迅速,影像学检查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及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14例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孕妇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榀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110-11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对孕妇的损伤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10月2日~11月31日在我院抢救治疗的14例重症甲型H1N1孕妇的情况,包括年龄、孕次、孕周、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情况及母儿预后进行总结。结果14例孕妇中12例孕晚期孕妇均因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于入院后立即转至ICU给予机械辅助呼吸,并于入院后1-3d分娩,其中11例系在全麻下行剖宫产术,1例经产妇顺产,12例新生儿出生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窒息,但预后良好。2例孕周〈28周孕妇经治疗后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分别于入院后第3天及第5天死亡。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孕妇病程短、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但积极治疗及尽快结束妊娠可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1.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甲型H1N1流感重症51例,其中危重症孕产妇患者11例。现将11例甲型H1N1危重症流感孕产妇病例的急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壮  田佳 《中国热带医学》2014,(8):1029-1030
目的探讨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孕妇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提高危重症甲型H1N1患者的救治水平。方法对海南省首例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孕妇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早期有流感症状,临床表现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的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危重期出现在病程的第8d。治疗上以抗流感病毒、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最终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孕妇甲型H1N1流感危重型发生率高,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抗病毒治疗、适时机械通气、ECMO、CVVH等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4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特点,提高对该病危重症病例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4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该病危重症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提高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病人早期诊断。结果 24例患者均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男性10例,女性14例(其中孕妇3例,产妇1例),平均年龄(39.25±18.57)岁。其中7例患者存在基础疾病,4例患者为术后病人。14例患者经复查咽拭子,甲型H1N1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为(12.4±5.7)天。经治疗,17例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为(11.2±12.1)天。24例患者中14例存在ARDS,2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水肿,2例患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患者出现脓毒症。24例患者中除5例患者放弃治疗外,有3例(15.8%)死亡。结论大多数危重症患者就诊时流感样症状均不典型,临床表现及理化检查差异性较大,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多数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ARDS、肺水肿,进展快,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小儿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9年11月19日至12月11日期间我院PICU和传染科收治的10例出现甲型H1N1流感样症状合并肺炎、低氧血症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儿全部经咽拭子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儿平均年龄为(6.3±3.4)岁,其中〈5岁的3例;患儿平均体重(24.4±7.6)kg,体重指数〉30的有2例;5例既往有哮喘或过敏史;所有患儿都表现有典型呼吸系统症状,6例P/F比值〈300的病例不需要机械通气,吸氧和综合治疗可恢复;4例需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和高PEEP效果良好;9例小剂量激素治疗的病例快速恢复,而1例大剂量激素冲击的病例病程迁延并继发真菌感染;10mo的随访提示肺功能和胸片均恢复正常。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病情进展迅速,以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为突出表现,可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奥司他韦抗病毒、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综合治疗可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确诊的39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或肺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中,男17例,女22例;18—59岁36例(92.3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39例患者均无明确的与发病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临床症状有发热(100%)、咳嗽(58.97%)、咽痛(38.46%)、乏力(28.21%)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低于正常28例(71.79%),心肌酶谱异常主要表现为肌酸激酶升高(58.97%),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43.59%),重症患者血气分析提示急性肺损伤(12.82%)。胸部X线或肺部CT表现为从散在多叶或段炎症到单侧肺或双侧肺内中带可见大片状高密度影。结论有发热症状,肺炎影像学短时间内动态改变并迅速恶化,动脉血气分析迅速表现出低氧血症,肌酸激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时,要高度疑诊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经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可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病例。奥司他韦为首选抗病毒药,给予综合支持对症治疗,早期氧疗、尽早使用呼吸机治疗是降低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危重病例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例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常规检测血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及心肌酶学、淋巴细胞亚群、胸片及胸部CT。采用奥司他韦、氧疗及呼吸支持、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患者以发热、咳嗽、咳痰、流涕、咽痛为主要症状,重症可出现胸憋气紧;91.7%的患者白细胞正常或增高,9例患者肺部病灶表现多样,进展快,2例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部分病例出现多脏器损害表现;奥司他韦、有效氧疗及机械通气、抗感染及支持治疗有效。结论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患者白细胞正常或增高;以肺部病变为主,伴有多脏器功能异常表现;中晚期孕妇及产妇甲型H1N1流感易发展为重症;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易合并细菌感染,建议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甲型H1N1患者的主要死因,相关尸解研究显示,甲型H1N1流感感染后病理改变主要集中于肺,其组织学改变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DAD)、坏死性细支气管炎及肺泡出血[1].截至2010年3月7日,我国共确诊127 427例,其中重症及危重病例8 320例,死亡796例[2].采用无创通气治疗SARS及禽流感既往曾有报道,但应用于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尚无大样本报道.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甲型H1N1流感伴肺炎致低氧血症患者的血气特点及应用BiPAP辅助通气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轻症与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规律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8例轻症、9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轻症患者多为流感样症状;白细胞降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单核细胞百分比正常;经治疗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恢复正常,单核细胞百分比于恢复期增高;肝功能无损伤;胸片、肺CT无异常或肺纹理增强、结节样影;治疗效果好.重症病例除流感样表现外,3~5天病情迅速发展,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接受辅助通气;并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肝功能损伤;双肺多叶(中、下叶为主)实变影和周围毛玻璃样影;治疗效果差.结论 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及早发现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12月在我院儿科诊治的21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愈后.结果 21例儿童甲型H1N1流感,重症12例,危重症4例,死亡1例,并发肺炎16例,其中单侧肺炎11例,双侧肺炎5例,胸腔积液3例,肺不张1例,纵隔气肿1例,右侧气胸1例,急性肺水肿1例,1例并发急性良性肌炎,1例热性惊厥,1例有基础病肾病综合征.危重症病例以ARDS、呼吸衰竭为突出表现.结论 儿童亦是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患儿易并发肺炎,小年龄可能是儿童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因素,早发现、早治疗、密切观察或监护是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例住院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2例患者早期均有轻度的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咳痰,第3~4天病情加重,气促明显,原有基础疾病症状显著。后期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以呼吸功能不全出现较早,且严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淋巴细胞比率减低,肾功能、凝血指标异常。X线胸片两肺均有广泛受累。结论有基础疾病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易发展为危重症病例,病死率高。对易发展为重症的高危人群,早预防,早识别,早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