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红花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手术治疗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双侧内收长肌切断、患侧髂腰肌腱切断、闭合复位自制可调节支具固定治疗的6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30例(39髋)术后给予西红花炖瘦肉服用;对照组30例(38髋)术后不给予西红花炖瘦肉服用。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Salter评定标准,治疗组仅1例(1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发生率为:2.56%;而对照组出现4例(4髋),其发生率为:10.53%。髋关节功能参照周永德疗效评定标准,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30例39个髋中,优19髋,良18髋,可1髋,差1髋,优良率为94.87%;对照组30例38个髋中,优18髋,良15髋,可2髋,差3髋,优良率为86.84%,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无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西红花防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确切,但近期随访对患儿的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没有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非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98例(120个髋)2.5岁以下的发育性骨髋关节脱位采用手法复位、外展支架固定等治疗后,进行1~6a随访观察。结果104髋非手术治疗成功,12髋发生再脱位改手术治疗,其中2岁以上9例;发生股骨头坏死4髋,均为2岁以上患儿。结论对该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化 《中国医疗前沿》2012,(12):37+11-37,11
目的 观察Salter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 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采用常规Smith-Peterson切口,从同侧髂前上、下棘之间向坐骨大切迹截骨,在距离髂前上棘后方2.5cm左右处凿切长为3cm、30°左右的三角形骨块,将植骨块楔形嵌入,然后用2 枚克氏针从髂前上棘偏后穿绕固定.再同心圆中心复位髋臼后缝合关节囊.术后患肢予以改良贝氏石膏固定5 周左右.术后均随访2 年,记录髋关节功能和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百分比、髋臼指数以及CE角.结果 25例患儿术后随访时间均为2年,参照McKay髋关节评定标准以及Severin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达96%.25 例患儿术后X 线片检查髋臼角为22°-27°,平均23±4°,平均纠正髋臼角15±5°;CE角为35°-43°,平均39.12±5.48°;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百分比为96.5%-118.9%,平均106.1±10.95%.与术前比较,P 〈0.05,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Salter截骨术适合于治疗1.5-6岁、髋臼指数〈45°,且股骨头大小与髋臼基本适应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可使股骨头达到中心复位,恢复良好的髋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对32例(41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运用Ferguson手术进行治疗。结果:24例复位成功,8例后期行二次手术治疗,7髋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认为Ferguson手术是治疗6~24个月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必须掌握其适应证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改良下肢石膏固定的方法与疗效,对采用改良髋下肢石膏复位固定的46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随访46例,平均随访时间2.1年,优良率98%,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认为该方法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简便,易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畸形,主要原因是髋臼和股骨头发育不良.此病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显著.1岁以内的小儿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原则是将两髋长期保持在外展位;1岁以上的患儿须在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术后石膏固定或用支具外固定;2岁以上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我院于2002年~2004年5月共收治了45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在股骨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股骨头骨折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30例采用髋关节后脱位复位及股骨头骨折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钢板金属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术中使用可吸收钉进行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使用Epstein标准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0.00%,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45.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51,P<0.05)。结论可吸收钉在股骨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并促进患者骨折的恢复进度,满足股骨头的愈合需求,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石膏外固定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83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共99髋)手法复位后选择性地用“人字位”、蛙式位石膏作初始固定,然后采用分期石膏固定共9—11个月,采用Mckay临床评定标准和SeverinX线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83例患儿经治疗1年后,Mckay临床评分优者69髋,良者25髋,尚可者3髋,差者2髋,优良者率94.9%;SeverinX线评分优者58髋,良者34髋,尚可者2髋,差者5髋,优良率为92.9%。结论2种初始固定方法均可有效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不同固定方法各有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髋关节后脱位闭合复位,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11年02月共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病例18例,入院后行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复位成功后均行患肢持续胫骨结节骨牵引.病情平稳后股骨头骨折块大者,行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股骨头骨折块小者,行骨块摘除术,合并有股骨颈骨折者行空心加压螺丝钉固定,髋臼骨折行重建钢板或螺丝钉固定.其中采用前侧入路(Smith-Petersen切口)7例,采用后外侧入路11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3个月内患肢不负重.分别于3个月及6个月行DR或CT检察,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结果 本组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根据Harris评分:优(90~100分)9例,良(80~89分)4例,尚可(70~79分)2例,差(<70分)1例.关节功能总的优良率为81.2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病例早期复位,术前综合判断,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双源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连续5年测量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髋臼股骨头平均覆盖率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1年3月住院并行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患儿53例,分别于整复前,整复后24h内,整复后12、24、36及48个月时,行双源16层螺旋CT髋臼轴位平扫及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患儿髋臼股骨头平均覆盖面积进行重建和测量.结果 闭合复位后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随访4年内,闭合复位后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面积逐渐增加,第1年内增加面积最大,第4年时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16层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两者之间的立体位置关系,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髋臼与股骨头位置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三维重建后测量闭合复位后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率,其测量值高于治疗前;患儿髋臼股骨头覆盖率,在第1年内变化最明显,是髋臼发育塑性的关键时期,4年内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郑毅勇 《吉林医学》2014,(22):4843-4844
目的:探讨早期筛查,手法复位辅助蛙式夹板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与传统婴幼儿单纯用蛙式夹板治疗DDH的疗效比较[1]。方法:选择在新生儿中筛选出的患有DDH的患儿共21例,与未能在出生1月内发现DDH的门诊婴幼儿患儿17例以手法按摩辅助蛙式夹板进行治疗对其效果比较[2]。参考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3]。结果:试验组21例及对照组17例均接受治疗及长期随访。试验组Harris评分,其中优9例,良10例,优良率为90.48%(19/21);对照组Harris评分,其中优3例,良5例,优良率为72.73%(8/11)。两组患儿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相似文献   

12.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运用闭合复位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疗效,动态分析DDH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的特点.方法随访2002年1月~2005年12月按我们"闭合复位治疗DDH模式"治疗的100例单侧DDH患儿,年龄为7~36个月,以6个月为一年龄组,共5组,按四级功能评价标准判定临床疗效.并以患侧髋关节与同期健侧髋关节进行配对分组,动态测量各年龄组患儿患、健侧髋关节在复位前、复位后第3、6、9和12个月时的髋臼指数(AI)和髋臼深度与宽度比值(AI(D/W)),描述各年龄组在各时间观察点上髋臼发育的特点,比较患侧髋臼发育与健侧髋臼生理发育的差异.结果 (1) 闭合复位治疗100例单侧DDU患儿,总体优良率达88%.(2) 复位后1年内,患侧AI下降速度、AI(D/W)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健侧生理发育速度.(3) 复位后1年各期间内,1~3个月、10~12个月内AI下降速度、AI(D/W)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期间.(4)复位后1年内各年龄组间,7~12个月、13~18个月龄AI下降速度、AI(D/W)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1) 我们"闭合复位治疗DDH模式"操作流程简单,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2)闭合复位治疗DDH 1年期间患侧髋臼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健侧生理发育速度.(3) 闭合复位治疗DDH 1年期间患侧髋臼的发育高峰期在复位后1~3个月和10~12个月.(4) 7~36个月DDH患儿,年龄≤18个月患侧髋臼发育速度最快,>18个月髋臼发育潜力减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蒲芪通补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蒲芪通补方,对照组给予前列解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及前列腺液(EPS)检查白细胞计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及EPS检查白细胞计数情况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疼痛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评分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蒲芪通补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王雪霞  张洪雷 《中医学报》2020,35(3):666-670
目的:观察"三神针"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其对血清褪黑素(melatonin,MT)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所有患者予以基础治疗及恢复治疗。治疗组采用"三神针"为主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每天1次,每周治疗5次,每次留针30 min,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MT、5-HT含量对比,并对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结果:两组PSQI各因子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97.14%(34/35),对照组有效率82.86%(2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神针"选穴合理精妙,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ISI评分,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是一种疗效好、痛苦小、易接受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健脾补肾解毒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健脾补肾解毒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MDS患者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健脾补肾解毒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外周血象、骨髓病态造血情况、输血频次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外周血Hb、WBC、PLT计数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WBC、Hb计数较对照组亦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骨髓病态造血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输血依赖或输血频繁患者的输血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解毒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MDS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喜疗妥加冰敷预防盖诺化疗致静脉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38例盖诺化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实验组采用化疗前后给予局部冰敷,并用喜疗妥软膏涂于静脉走行及穿刺点周围的皮肤处,面积稍大;对照组按一般化疗进行。结果: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实验组10.5%(2/19),而对照组63.1%(12/19),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盖诺化疗患者采取保护措施,可减轻其对血管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对出院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病人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疾病常规出院指导及未经干预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卒中病人出院时,通过"医院-社区-家庭"进行延续性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2个月、出院后6个月及出院后12个月进行测评.结果:经12个月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6个月及12个月的运动功能布氏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及"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有助于促进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有助于社区护士工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以骨科损伤控制理念为指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分期治疗,统计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16例患者复位效果为优,10例患者复位效果为良,没有复位较差患者;对照组7例患者复位效果为优,12例患者复位效果为良3,例复位结果较差;观察组复位优良率86.66%,相比对照组的复位优良率63.33%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骨折复位效果,值得临床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采取不同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2月于本院骨科进行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椎板间植骨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周后进行相关肢体功能锻炼活动,禁止负重行走,术后随访10个月,记录和统计患者骨折恢复和椎管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前后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1级和2级的人数分别为11例和22例,良好率高达66%,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例和12例,良好率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的现象,观察组有1例患者愈合不良,经治疗后无恙,无任何患者出现断钉和螺钉松动的情况。结论:针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采取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椎板间植骨治疗方案效果显著,提高了术后良好率,帮助患者恢复脊髓正常功能,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余荣深 《热带医学杂志》2005,5(5):715-716,627
目的 评价乌体林斯对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疗效。方法 将102例MDR-PT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3VZEPtA/15VZE方案加乌体林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3VZEPtA/15VZE方案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86.5%,X线胸片病灶吸收率为98.1%,空洞闭合率为81.6%.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 乌体林斯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是一种较好的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