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定认知行为技术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随机分配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接受12次特定认知行为技术干预,对照组接受12次一般心理护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分别于入组时、治疗4周末和8周末对两组进行评定,并于第8周末评定两组的服药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在治疗8周末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和一般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服药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护理工作中应用特定认知行为技术,能明显改善阳性症状,提高服药依从性,提高了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邢海燕  张玉国 《中外医疗》2012,31(29):173+175-173,175
目的探讨目标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2010年8月该院收治的4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21例,干预组实施目标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IPROS量表得分改善情况及PANSS得分改善情况均有差异(P〈0.05)。结论目标护理干预可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干预组接受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干预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利培酮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复发率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随访评估.结果 治疗随访结束时,干预组PANSS和ITAQ评分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其依从性更高,复发率更低.结论 综合干预不仅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而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自知力、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干预后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阴、阳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GQOLI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疾病知识宣教及门诊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出院后每隔1个月随访一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干预前和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和S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即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疾病知识宣教和门诊随访,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降低复发率的效果优于常规健康宣教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72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并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综合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QOL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方面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运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其中常规组4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中医组44例,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表(SAPS)、阴性症状表(SANS)和和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中医组的BPRS、SAPS、SAN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运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有关症状,提高依从性,促使患者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PANSS)、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PAN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精神症状的缓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线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精神病院三病区2021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7)。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在线干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9个月的干预。比较两组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治疗依从性、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评分、疾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结果:干预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PANS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有益活动、个人和社会关系、自我照料、扰乱及攻击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SP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复发率为4.26%...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67-170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7 月至2020 年12 月沈阳静安精神卫生医院134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纸片法分为对照组67 例和观察组67 例,观察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PSP)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LQOL)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PSP 评分、PANSS 评分、L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PSP 评分、LQOL 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PANSS 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PSP 评分、L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PAN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知识认知和用药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查能否为该类患者的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4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与治疗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测定P300和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同期随机抽取40例健康体检女性设为对照组,进行同样的测定,并与研究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6周末,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P300和N400波幅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6周末研究组P300及N400潜伏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作期存在明显ERP活动的病理改变,ERP异常是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较特异的生物学标志。利培酮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的缓解,ERP得到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补偿训练(CCT)与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MSST)联合分阶段干预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5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采取MSST+CCT联合分阶段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精神症状、服药依从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认知策略练习依从性较差者7例(24.1%),药物管理依从性较差者7例(24.1%)。病人住院时间与服药总天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93,P < 0.01),服药总时间与CCT练习测量总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379,P < 0.05),CCT练习策略总次数与练习测量总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450,P < 0.05)。干预前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认知功能测定(MMSE)总分、服药依从性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学习结束后, 观察组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P < 0.05),PANSS各分量表得分、MMSE总分、服药依从性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在PANSS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MMSE总分、服药依从性总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在干预前后各时间点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观察组在课程结束后、干预3个月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得分上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5~P < 0.01),对照组在干预3个月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得分上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有所降低(P < 0.01);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在阴性症状上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降低(P < 0.01),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在阴性症状上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1);2组干预后3个月一般精神症状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降低(P < 0.05~P < 0.01),MMSE总分均较干预前和课程结束后增加(P < 0.01);2组在课程结束后、干预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 < 0.01),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服药依从性得分较课程结束后仍降低(P < 0.01)。且观察组降低和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CCT与MSST联合干预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精神病症状和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段德香  王萍  赵洪祖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15-2117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水平的影响及与精神症状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CCMD-3标准及MECT治疗条件的住院患者31例作为研究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次、第8次后测定血清IL-6水平,并用PANSS量表评估精神症状。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IL-6水平在各个时段研究组均比对照组高(t=22.229,23.935,23.085,P均〈0.05),研究组在各个时段IL-6值的变化无区别(F=1.458,P=0.238),研究组在各个时段的IL-6值和PANSS评分无相关性(总分)(r=0.257,0.216,0.268,P均〉0.05),随着治疗的进展PANSS评分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水平无影响,IL-6水平与精神症状变化无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精神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7例患者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52例)。对研究组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病理症状评分以及总分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精神患者的康复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氯丙嗪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不良反应量表评价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为86.1%(P>0.05)。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研究组阴性症状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丙嗪相当,但改善阴性症状效果更为显著,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显著较少,起效快,安全性更高,服药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炎症与精神分裂症有着密切的关系。抗炎类药物对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病情有着较好的疗效。叶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机体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12)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目的 探讨叶酸联合VitB12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叶酸、VitB12、同型半胱氨酸(Hcy)、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第二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空白安慰剂,干预组同时每日服用1粒内含2 mg叶酸和400 μg VitB12的胶囊,共治疗1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GF、BDNF、叶酸、VitB12、Hcy水平,采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NGF、BDNF、叶酸、VitB12、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Hcy水平较对照组降低,NGF、BDNF、叶酸、VitB1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干预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GF、BDNF、叶酸、VitB1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41例,无效19例;干预组显效56例,有效35例,无效9例;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540,P=0.01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联合VitB12能够有效降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Hcy水平,提高患者血清NGF和BDNF水平来改善患者的PANSS评分,参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征.方法 对30例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和30例随机选取的健康志愿者(健康组)的认知功能进行研究.所有参与测试者受教育年限≥6年,对两组人员都进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试共识版( MC-CB)测试,分析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和损害特征.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结果 除情绪管理测验得分两组没有差异外,其余各测试得分和MCCB总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 05);首发患者的MCCB总分、持续性操作测验得分与PANSS量表中阴性症状因子分相关(P<0. 05),而连线测验得分与患者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因子分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明显损害;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与阴性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07-1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知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各分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各维度评分及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恢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联合心理社会干预的综合治疗对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予以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8周的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PANS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F-36各分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治疗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