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江丽 《大家健康》2014,(8):243-243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经检验科做出明确标记存在误差的50例血液标本的情况。结果:造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因素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因素为送检因素,19例(38%),占第二位的因素为采集量不符合检验要求,13例(26%),第三位的是标本溶血,11例(22%),因检验因素引起的误差为4例(8%),因患者因素引起误差的为3例(占6%)。结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存在多样性,为了降低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机率,必须加强标本的采集、存放、检验等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增强各环节操作者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确保检验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2015年1月—6月106份出现的误差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结果误差原因主要有患者因素55份(51.9%)、采集因素28份(26.4%)、标本送检因素13份(12.3%)、以及检验因素10份(9.4%)。结论造成血液检验误差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因素、采集因素、标本送检因素、检验因素。只有提高认识,规范操作,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减少误差,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控制对策,使血液标本的检验质量得到保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我院血液检验科存在误差的80份血液检验标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对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80份血液检验标误差原因中,患者原因有22份,占27.5%;标本采集有36例,占45%;标本送检有12例,占15%;标本检验10例,占12.5%.结论 患者原因、标本采集、标本送检、标本检验等都是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血液检验过程中的控制,以保证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经检验科做出明确标记存在误差的50例血液标本的情况。结果:造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因素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因素为送检因素,19例(38%),占第二位的因素为采集量不符合检验要求,13例(26%),第三位的是标本溶血,11例(22%),因检验因素引起的误差为4例(8%),因患者因素引起误差的为3例(占6%)。结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存在多样性,为了降低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机率,必须加强标本的采集、存放、检验等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增强各环节操作者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血液检验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存在的65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32例患者为血液样本采集因素,占49.2%,15例患者为血液样本检验因素,占23.1%,11例患者自身因素,占16.9%,7例由于血液样本送检因素,占10.8%。结论:在临床中对血液检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对各个检验环节的重视,严格规范操作,进而有效降低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检验科血液检验标本中随机选取20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资料,记录发生检验误差状况,并分析原因,针对性提出相应改善措施。结果:2000份标本中共177份出现检验误差,占比为8.85%,此177份中14份因检验人员操作不当,26份为标本送检方面原因,103份为患者本身原因,34份为标本采集方式。结论:干扰血液检验发生误差的原因具有多种性,检验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均不容忽视,因此,各医护人员需严格按照检测规范和步骤落实检验工作,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发生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冷为 《中外医疗》2014,(3):19-19,21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意义,对比合格与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原因,探讨正确采集检验血液标本的方法。方法对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检验科收到5487份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收到的5487份血液标本中,全血是1526份,占血液标本总数的27.81%;血清是2179份,占总数的39.71%;血浆是1782份.占总数的32.48%。其中合格标本5112份,占总数的93.17%;不合格标本375份,占总数的6.83%。在不合格标本中,溶血是89份,占23.73%;凝血是79份,占21.13%;抗凝剂使用错误22份,占5.88%;血液量存在误差165份,占43.93%;其它原因20份,占5.33%。结论正确采集临床血液标本是确保血液检验结果准确、真实的根本保证,也是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可靠的诊断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云英 《当代医学》2013,(28):39-40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过程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凝血检验标准化的对策,以不断提高凝血检验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血液标本2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凝血检验标准的各项因素,作出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175例,标本合格率为8800%(154/175);门诊患者25例,合格率为92.00%(23/25)。不合格标本有23例,标本量偏少的18例为78.26%,标本量偏多4例为17.39%,1例标本(占4.35%)有凝块出现;检验结果可疑的38例标本(1900%)进行调查回访,有18例患者正值吃药时采集血液标本占4737%;5例患者抽血时出现不顺利占1316%;2例标本放置的时间比较长占526%;1j例患者均未发现有其他影响因素的存在占3421%。不同仪器检测:PT检验值CA7000为(12.23±067)8,C2000-4为(1354±0.77)9,数据比较t=3.056,P〈001{APTT检验值CA7000为(3j46±341)8,G2000-4为(30.64±3.25)s,数据比较t=-5598。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对凝血检验标准化及规范化,利于提高凝血检验的准确率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方法选取血液检验科发现误差的70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误差原因并将结果反馈到相应科室,与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血液标本误差原因主要包括检测原因、采集原因、送检原因和患者自身原因等,其中送检时间过长、血液量过少、患者抽血前没有禁食、采集后没有及时检测所占比例较大。70例标本中,由于各种原因43份发生溶血,将发生溶血的标本与43份正常血液标本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溶血标本的ALT、AST显著高于正常标本,而r-GT显著低于正常标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科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予以足够重视,尽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发生质量变化的操作,也要及时嘱咐、提醒患者在采血前严格遵循各项注意事项,才能有效保证标本质量的合格。  相似文献   

10.
吴燕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9):4121-4122
目的:探讨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总结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并出现误差的12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标本误差原因为:标本采集因素24例,占20.0%;标本送检因素52例,占43.3%;标本检验因素20例,占16.7%;患者自身因素24例,占20.0%。结论临床上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较多,可发生在血液标本检验的各个环节,需加强重视,规范检验过程,减少血液检验误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常见误差原因及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选择内蒙赤峰市第二蒙医中医医院检验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存在误差的100例血液标本作为对象,分析误差原因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结果血液标本凝块是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情况,其次是标本量不准与标本溶血的情况,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情况(P0.05);而采集因素与送检因素使影响血液标本检测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因素(P0.05)。结论血液标本检验误差因素较多,需针对不同误差实施对应的改进措施,全面提高血液标本的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伟  潘红  李敏智 《大家健康》2013,(15):10-11
目的:通过总结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各类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升检验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检验科收集的各项目血液检验标本620份为研究对象,对出现检验误差的各类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包括"病患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标本检验原因"四大类。结论:影响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因素较多,检验过程所涉及的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需要医护人员严格依据检验步骤规范各项工作,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误差产生的具体原因与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清丰县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中129份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采集血液标本时采用静脉采血与皮肤采血方法,采集好血液样本后由检验医生完成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记录标本误差情况,分析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导致标本误差出现的原因包括血液采集因素及患者因素等,其中采集因素包括血液抽取时间过长、过短,样本量采集过多及过少,采集后剧烈震荡标本,患者因素包括未按照规定时间参加检验,未按照要求禁食,在月经期间接受检验,在检验前参加剧烈运动。结论造成血液样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为了预防误差,应在检验工作中综合采用多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于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集我院血液检验质量存在误差的50份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自身因素占比为40.00%,标本采集原因占40.00%,检测仪器及其他因素占20.00%。结论对血液检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规范化,才能大幅度降低误差的出现,这样更有利于临床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5.
姚方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40-141
目的探讨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2001年3月~2010年3月80份不合格血液检测样本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资料总结。结果80份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中,溶血35份,占43.75%;血液凝固10份,占12.50%;样本延迟送检17份,占21.25%;抗凝剂使用不当9份,占11.25%;药物影响9份,占11.25%。结论临床血液检测标本采集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检验要求,运送要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与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该科行免疫学检验分析的18670份血液标本,统计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分析其不合格原因及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结果:共有375份标本不合格,不合格占比为2.01%(375/18670);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标本受到污染、溶血、标本凝固、标本量不符合要求、标本容器用错等。结论:针对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及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实施相应的改善措施,能够提高血液标本的免疫学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陈欢欢  叶德力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90-190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出现血液检验误差的140份标本进行分析,对其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该140份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中有69例是因患者自身因素造成,所占比例为49.28%,由样本送检造成的有37例,所占比例为26.43%,由采集因素造成误差的有22例,所占比例为15.71%,由标本检验因素造成检验误差的有12例,所占比例为8.58%。结论造成血液检验误差出现的因素有很多,因此不能轻视检验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降低血液检验误差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生化检验血液标本的来源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先决条件和保证,它是指从病人准备抽取标本到送至检验科的过程是否延长。有人统计约占整个分析过程的57.3%,而不适当的标本采集,往往是导致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生化检验约90%以上是血液标本,血液标本大多由临床护士采集,因标本采集不属临床治疗,由于不了解标本采集前的要求,造成血生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血液检验科血液标本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40例血液检验误差标本,相关资料完整,对其误差形成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通过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送检等,是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加强检验前、检验中的质量因素控制,对常见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是减少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现象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医院检验科2013年1月~2013年8月的500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作为对照组,统计不合格检验标本比率,对不合格原因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再随机选择检验科2014年1月~2014年8月500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作为观察组,均加强血液标本检验管理;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个阶段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共有36例(7.20%)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溶血、凝块、采集时间不恰当等。观察组针对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给予相应的优化与加强措施,观察组共4例(0.08%)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观察组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采集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时,必须要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标准流程采集、检验,才能保证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