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对金霉素链霉菌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硫酸二乙酯 (DES)和紫外线 (UV)对金霉素链霉菌进行诱变的效果。其中 2 ?S诱变剂对金霉素链霉菌无明显的致死效应 ,但在含有金霉素 2 2 0 μg/ml的培养基上筛选结果表明 ,DES对金霉素产生菌产生了较强的诱变效果 ,菌株正突变率达 5 2 %。对金霉素链霉菌进行紫外诱变的结果表明 ,在营养贫瘠培养基上筛选的诱变效果较营养丰富培养基上的效果好 ,且遗传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2.
<正> 在柱晶白霉素菌种选育过程中,大多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实践证明:在某种诱变剂对某种抗生素产生菌的长期重复使用,可能会出现诱变效应饱和现象。抗生素是多基因控制的代谢物,因此,改用诱变剂在庆大霉素、麦迪霉素、土霉素菌种选育上取得较好结果,用γ-射线处理北里链霉菌未见报道。我们采用LiCl与γ-射线复合诱变的方法,并结合  相似文献   

3.
文摘     
16-21 溴乙啶处理无活性链霉菌诱导抗生素的产生 抗生素产生菌经过原子质融合,可以得到新的菌落,它能产生与原株产抗生素结构不同的抗菌化合物,无活性链霉菌的原生质体再生同样可以诱导产生抗生素。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溴乙啶插入诱变剂处理无活性链霉菌产生抗生素的可能性。无活性链霉菌孢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链霉素对梅岭霉素(meilingmycin)产生菌南昌链霉菌NS-41-80菌株孢子致死浓度的测定,采用诱变剂EMS四种不同诱变剂量对菌株的孢子进行诱变处理,诱变处理的孢子涂布在含链霉素致死浓度的高氏平板上,获得了大量的链霉素抗性基因(str)突变株。然后从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进一步筛选到梅岭霉素高产菌株80-5.11-221,在摇瓶条件下,只产梅岭霉素不产南昌霉素,梅岭霉素活性效价达1500μg/ml,比出发菌株NS-41-80的摇瓶发酵效价855μg/ml提高了77.9%,该菌株连续传代六代进行摇瓶发酵,其F2代和F3代梅岭霉素发酵效价稳定,F4代至F6代随着传代数增加,其梅岭霉素发酵效价急速下降。通过EMS诱变剂量分别与抗药性突变率和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产梅岭霉素产量的产势统计分析表明,菌株抗药性突变与产抗生素突变密切相关,产抗生素突变的EMS诱变剂量高于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诱变剂量。在0.03mol/L的EMS剂量作用下,菌株致死率为99.43%,而抗药性突变率为0.0440%,建立了梅岭霉素产生菌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筛选方法,为南昌链霉菌高产菌种选育研究作了有益的尝试,并有助于其它链霉菌属的抗生素产生菌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avermectin产生菌S.avermitilis的生长特性,提高产生菌B1a组分的产量。方法采用紫外线、诱变剂亚硝基胍并结合甲硫氨酸诱变等手段对出发菌株S.avermitilis N-5—6进行诱变处理,初筛、复筛。结果筛选获得总效价达到4525.8μg/ml的高产除虫链霉菌突变株A-3,B1a比例提高到56.0%。结论采用紫外线及亚硝基胍诱变方法,结合甲硫氨酸诱变筛选,与出发菌株相比可以获得avermectin总效价及B1a组分显著提高的菌株。  相似文献   

6.
从具沉默抗性基因的链霉菌中筛选新的抗菌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抗生素筛选方法,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探针的菌落杂交方法,从大量野生型链霉菌中筛选可能含有抗生素抗性沉默基因的若干天然天抗菌活性的链莓菌作为诱变对象,再通过紫外线诱变,原生质体再生,融合等手段处理这些链霉菌,使其产生了抗菌活性。其中孢囊链菌菌SP-9299代谢物的抗耐药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理性化选育他克莫司高产菌株.方法应用化学和物理诱变剂对他克莫司产生菌进行菌种诱变,并利用特定的选择剂即莽草酸和哌可酸及其相应的结构类似物作为选择压力筛选突变株.然后对特定的正突变株进行他克莫司生物合成的营养学研究.结果与结论 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6H-23-7,它的他克莫司相对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弗氏链霉菌类群Str...  相似文献   

8.
利用亚硝基胍(NTG)对红霉素链霉菌(S.erythreus UV 80)活性菌株进行回复突变,获得了红霉素高产量变株。先以NTG(100μg/ml,1小时)处理母株,得无活性变株,再经诱变,得到回复突变株,其活性提高8%。进一步用NTG(1000μg/ml,1小时)诱变处理,得到了比原菌株红霉素产量高25%的变株。诱变剂的最适剂量为产生90~94%死亡率的剂量。同时还观察到红霉素链霉菌变株的培养特征和生产能力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以林可霉素产生菌林肯链霉菌2-89号菌株为实验对象,选用多种诱变剂处理。实验证明,琼脂块培养法在简化选育工艺、缩短时间上明显优于常规方法,筛选所得菌株产生林可霉素能力比对照组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卡那霉素链霉菌诱变育种和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受产生菌调节机制的限制。产生调节作用的内部原因来自染色体或质粒DNA,外部原因是环境诸因素。因此,可以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控制产生菌的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抗生素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介绍卡那霉素链霉菌诱变育种和发酵条件试验所取得的成果,并对诱变育种及其发酵等问题作了初步的讨论。 材料和力法 一、出发菌种:卡那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575 二、培养基:下述培养基用自来水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服育种工作的盲目性及低效率,我们在加强遗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育种工作的髓机性的特点,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来设计实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并用以指导实验。实验工作是在淮南第二制药厂进行的。 我们选择了土霉素产生菌龟裂链霉菌(Streplomyces rimosus 151,华北制药厂提供)为出发菌株。 首先我们分析了151~#菌株的遗传背景,发现从原始株T1001到151~#菌株已经历44次诱变或分离;用得最多的诱变剂是烷化剂,共13次,氯化锂则是在中期(第14、16、18、20世代)用过4次且都是作为后处理因素与其他因素复合。鉴于氯化锂前处理增强射线诱变作用已有报道,我们选择了氯化锂前处理与紫外线复合作为诱变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土霉素产生菌龟裂链霉菌 F_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再经摇瓶初筛、复筛获得高效价菌株 F_2。  相似文献   

13.
单组分妥布霉素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提高妥布霉素产生菌的发酵单位。方法 以黑暗链霉菌UVS-51为出发菌株,采用UV和NTG为诱变剂,结合耐受妥布霉素,运用固体循环诱变筛选高产菌株。结果 获得两株高产稳定变株NS-81和NT-26,这两株菌的授瓶发酵效价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53%和77%。经薄层层析检验,该两变株的产物仍为单一的氨甲酰妥布霉素。结论 出发菌株经UV和NTG诱变处理后结合耐自身代谢物的驯育,正变率显著提高。通过引入循环诱变筛选的思路,大大缩短的实验周期有交待 提高了诱变育种的工作效率,能在较短时间内选育到理想变株,因此,循环诱变筛选法是一种较好的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1M亚硫酸氢钠pH5液诱变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其残存率曲线是单击式的;剂量试验表明:亚硫酸氢钠对龟裂链霉菌土霉素产量的诱变作用,以处理15分钟的结果为最好。龟裂链霉菌的不同菌株对亚硫酸氢钠的敏感性也不同。用亚硫酸氢钠处理龟裂链霉菌,其结果比甲基磺酸乙酯或羟胺的诱变效果好。已得到发酵单位提高4%以上的高产菌株,其菌落形态如草帽形,代谢与2-4032相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泰洛星产生菌弗氏链霉菌诱变株的生物学特性:(1)变株TM4—180是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A41多次诱变衍生的产生泰洛星并对泰洛星有高抗性(Tyl~ Tyl~r)的变株,其泰洛星产量是原始菌种A41的18倍。(2)用紫外线、亚硝基胍和光敏诱变剂等诱变剂做菌种诱变,效果很好。筛选的Tyl~ Ty1~r菌株,如TM1-32、TM4—180等产生抗生素的能力为直接亲株的160~200%。(3)TM4-180经γ—射线处理获得阻断变株TM5-221、TM5—257,它们不产生泰洛星,但其发酵时能产生泰洛星,其效价是单独发酵的10~20倍。(4)TM5—257(Tyl~-Tyl~r)用紫外线处理得变株TM5-257-60,它是泰洛星生物合成的回复突变株,具有隔代亲株TM4-180的相同功能。(5)变株TM4-180及有关菌株(Tyl~r)对泰洛星具有抗性,在含5~10mg/ml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而TM5—221等变株Tyl~3)对泰洛星敏感,可能泰洛星抗性基因tlr C缺失。抗药标记的变化,是DNA突变多样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西罗莫司高产突变株FC904-33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罗莫司是吸水链霉菌FC904产生的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为了获得高产西罗莫司突变株,采用UV、硝苯胍和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剂诱变处理吸水链霉菌FC904的孢子悬液和发芽孢子,随后用西罗莫司对存活菌株进行自身代谢产物的耐受性试验,获得西罗莫司高产突变株FC904-33,其生物合成能力是原出发菌株的4.6倍。本文报道该突变株的培养特征、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西罗莫司生产能力和副产物等。  相似文献   

17.
中生菌素是由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产生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产生菌用紫外诱变、磁场辅助紫外诱变等手段获得高产菌株O-66,产量达500mg/ml,比原株提高了2.5倍。在选育过程中注意了菌落形态与产量的相关性并采用正交法筛选出发酵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原生质体再生与诱变在硫霉素产生菌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硫霉素产生菌卡特利链霉菌358(Streptomycescatleya358)为原始菌株,用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结合物理、化学诱变的方法进行菌种选育。在最适条件下原生质体释放浓度和再生率分别为1.6×109/ml和29.5%。原生质体再生处理后,硫霉素产量变异向正方向移动,筛选到1株PR-117,相对效价提高60%。分别以菌株PR-117的孢子和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及亚硫酸氢钠诱变,原生质体对诱变剂的敏感性强于孢子,致死率增加,效价分布更分散。原生质体与孢子紫外线诱变正变率分别为16.5%和9%,亚硫酸氢钠诱变的正变率都为4%。从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株中筛选到1株PRu-336,相对效价比原始菌株提高9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诱变和筛选方法的研究,提高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生产链霉素的水平。方法 优化灰色链霉 菌的原生质体的生成和再生条件,并对得到的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然后利用微孔板高通量方式对获得菌株进行筛选。结果 经过诱变选育获得一株菌NP-11703,其链霉素产量在100L罐上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1.8%。结论 用紫外诱变原生质体,可以有 效提高灰色链霉菌产链霉素的能力。结合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应用,可大大加快高产菌株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五氟尿嘧啶与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土霉素产生菌,得到高产突变株.方法 以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M-2 4#为出发菌,采用不同工作浓度的五氟尿嘧啶与不同处理时间的紫外线复合氯化锂处理该菌株,经过琼脂块抑菌圈初筛、摇瓶筛选和罐上试验,得到生产性状优良的菌株.结果 经过诱变及各步筛选后,获得3株高产菌株,并根据培养特性对它们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选出经济高效菌株199#,经过自然分离得到高产稳定的菌株N56,在生产车间进行四批30吨罐发酵的研究,发酵水平提高8.75%,同时节约了无菌空气量11.1%.结论 五氟尿嘧啶与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土霉素产生菌效果显著,所获得的高产菌株效价高、需氧量低,节约了大量无菌空气,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