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测定了160例正常人,15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5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结果:正常组与良性疾病组无显著性差异。恶性肿瘤组与正常组及良性疾病组有高度性差异,结论:血清唾液酸测定在恶性肿瘤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测定了160例正常人、15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5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结果正常组与良性疾病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与正常组及良性疾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唾液酸可作为恶性肿瘤辅助诊断的较好定量指标,也是肿瘤大面积普查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患者尿及血唾液酸的检测方超平,周助权,许文端关键词唾液酸;恶性肿瘤血清唾液酸检测可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断中[1~2],而尿唾液酸在糖尿病性肾病时可明显升高[3]。我们同时检测了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尿唾液酸水平,发现尿唾液酸的肿瘤阳性率与血...  相似文献   

4.
唾液酸是动物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的重要成分,在恶性肿瘤细胞或细胞向恶性转化时,其细胞膜合成唾液酸明显增多并脱落、分泌入血。国内外学者反复研究的结果显示血清唾液酸在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均明显增高,其敏感性远优于癌胚抗原。血清唾液酸作为恶性肿瘤标记物,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与血清唾液酸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清唾液酸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探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80例正常人和12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采用快速比色法,在国产722型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唾液酸的检测分析。结果:正常组与各类恶性肿瘤组有显著差异。正常人阳性率为0%肺癌组阳性率92.5%、肝癌组阳率88.5%、胃癌组阳性率90%、食道癌组阳性率89.4%、乳腺癌组阳性率75%、卵巢癌组织阳性率7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升高。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梁荣新 《九江医学》1997,12(2):71-73
探讨血清唾液酸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血清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与对照组中血清唾液酸,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唾液酸阳性率,恶性肿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发性肝癌中血清唾液酸阳性高于甲胎蛋白阳性率;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血清唾注酸阳性率高于癌胚抗原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测定了160例正常人,15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5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结果:正常组与良性疾病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与正常组及良性疾病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唾液酸测定在恶性肿瘤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血清唾液酸在肺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观察分析了临床肺部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结核患者共81例血清中唾液酸含量;结果显示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结核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测定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唾液酸含量有助于肺部恶性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血清唾液酸含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含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三组人群即正常对照组、良性疾病组和恶性肿瘤组,采用单一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唾液酸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1)。同时,唾液酸含量测定对恶性肿瘤的阳性检出率也较其它两组有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 血清唾液酸检测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清唾液酸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探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对 80例正常人和12 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采用快速比色法 ,在国产 72 2型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唾液酸的检测分析。结果 :正常组与各类恶性肿瘤组有显著差异。正常人阳性率为 0 %肺癌组阳性率 92 .5 %、肝癌组阳率 88.5 %、胃癌组阳性率 90 %、食道癌组阳性率 89.4%、乳腺癌组阳性率 75 %、卵巢癌组织阳性率 75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升高。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水平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酵素单一试剂法对50例健康人,155例恶性肿瘤患者,90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的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肿瘤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或好转者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下降,而恶化或死亡者血清唾液酸水平无变化或者有上升的趋势。结论 血清中唾液酸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普查、疗效评价、预后观察及区分良恶性肿瘤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含量在颅内肿瘤定性诊断、手术预后及术后复发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用快速测定法测定40例颅内良肿瘤,45例颅内恶性肿瘤12例复发性脑瘤患者的血清唾液酸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颅内良恶性肿瘤与正常对照三组间血清唾液酸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复发性脑瘤患者再次手术切除后血清唾液酸含量可恢复正常。结论 血清唾液酸含量测定对颅内肿瘤诊断、良恶性肿瘤鉴别、脑瘤手术预后判断及术后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97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0例正常人的血清唾液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血清唾液酸含量在恶性肿瘤患者有明显增高,手术后明显降低。提示血清唾液酸是恶性肿瘤的一种非特异性标志物,它可以用于癌症的普查、诊断、疗效的动态观察,是判断恶性肿瘤预后的辅助指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检测60例正常人及63例眼部良性和恶性肿瘤及眼病患者血清中脂质结合唾液酸水平,表明脂质结合唾液酸试验有助于眼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改良的Aminoff法测定40名正常人、77例非肿瘤性疾病和8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血清唾液酸,恶性肿瘤组比正常值(59.60 ± 5.60mg/dl)显著升高(P<0.01),阳性率62.5—87.5%;非肿瘤性疾病组与正常值无明显差别,阳性率14.3%。血清唾液酸是多种恶性肿瘤共同的一种生化标记物。由于缺乏特种肿瘤的特异性和12.5%—37.5%假阴性,而且感染性疾病阳性率高(42.9%),因此,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有限。但是,血清唾液酸与肿瘤负荷直接有关,对观察疗效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膜糖脂生化指标血浆脂结合唾液酸 (LSA)、总唾液酸 (TSA)和红细胞膜唾液酸 (R SA)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间苯二酚法分别检测胃肠道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LSA、TSA和R SA。结果 胃癌及大肠癌患者膜糖脂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良性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大肠癌转移组显著高于未转移组。结论 血浆LSA、TSA和R SA可作为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断的辅助指标 ,用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亦可作为判断肿瘤有无转移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测定50例正常人和151例癌症患者血清中总唾液酸,脂质结合唾液酸和岩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此三者含量均比正常人水平呈非常显著的增高(P<0.001),三项测定可作为癌症诊断的非特异性辅助指标,其中以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指标的敏感性为最高,对诊断恶性肿瘤更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癌瘤的早期诊断仍是世界性难题。有文献报道,血清唾液酸(SA)含量增高与恶性肿瘤高度相关。我们采用一种简易的血清唾液酸检测法—F-8836化学比色对癌瘤208例和非癌瘤的疾病542  相似文献   

19.
血清酸唾液酸(SA)是近几年研究发展、逐步应用于临床诊断的一种肿瘤标志物。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A明显增高,因此将血清SA检测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本文通过对胃癌、良性胃病及正常对照组SA的测定表明血清唾液酸检测对胃癌的诊断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胃癌患者45例(均经内  相似文献   

20.
脂质结合唾液酸在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作用(附113例报告)孙庆斌,刘燕燕脂质结合唾液酸(LSA)是一种广泛存在各种细胞膜的糖基神经节苷脂。近来发现它与细胞恶变,肿瘤生长密切相关。为了探讨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LSA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作者检测3组11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