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杰 《家庭医学》2021,(2):40-41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养生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日常饮食是否营养足够?食物中的调味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通过食疗养生,而"清淡饮食"的饮食习惯更是备受人们的推崇.尤其是广大的老年人群体,更是把"清淡饮食"当作养生圭臬.在他们看来,"清淡饮食"就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或完全不吃大鱼大肉,做菜少放油盐酱醋.并且认为这样的饮食习惯能使他们避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尿酸,是最健康、最合理的饮食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记述饮食养生中写道:"饮食有节……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内容就是"食勿过饱"的节食养生。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专门论述这种观点时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养生避忌》中亦说:"善养生者,先饥而食,食无令饱……"宋代诗人陆游也明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胃气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以脾胃为先"。可见脾胃养生非常重要。脾胃养生主要在于四个方面:饮食养生、药物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要注意各类食物合理搭配,不单一,不偏食,不挑食。饮食有节,定时定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饮食清  相似文献   

4.
有关的专家研究后认为,某些"最佳饮食"对养生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5.
<正>家住辽南陈家房村的陈度老人今年已107岁高龄了,但依然精神矍铄,身板硬朗。幼时读过四年"私塾"的陈度有一套独特的"情绪养生法",他将其法总结为"陈氏情绪养生四字经"。包括五方面:不思养生,常乐养生,行善养生,爱己养生,泰观养生。1."不思养生"的内容为:"不思饮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虚静养神,安心养神。省思少虑,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岁月的流逝,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减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注重养生保健。养生保健中饮食非常重要,有些老年人因相信一些道听途说的"养生经",或者某些所谓养生"专家"的说教,而陷入了种种饮食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有多个篇章涉及饮食养生的内容,有关饮食养生方面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24节气,与时俱进 古人将养生划分为十个内容,摄生、养形、言语、导引等等,现在我们高度浓缩为三项:导引、饮食和医药.张明亮认为:"养生不仅是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把养生以有形的导引、饮食、医药来承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生命状态的集中体现."从时间的节奏上来看,养生就是怎么跟上时间的节拍,与时共进,与自然共进,与万物共进. 节气为我们提供了实用和细致的时间划分,它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侯等自然现象的变化.24个节气的命名,或反映四季的开始,或反映降水现象,或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情况,或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它如同生命乐章的每个小节,当我们生命的律动和自然的律动合拍时,才能奏出美妙音乐.这也正是养生的最终目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取中医养生与体质辩证理论指导下的饮食指导对社区慢性病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养生指导、中医饮食指导等,将中医养生与体质辩证理论更好地应用于日益增加的社区慢性病.结果中医养生与体质辩证理论指导下的饮食指导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症状有改善作用.结论中医养生与体质辩证理论指导下的饮食指导可减缓病情的发展,减少或延缓并发症,促进康复,而且此方法经济可行,值得在社区慢性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说起中医养生之道,内容十分丰富,诸如饮食调理,食疗养生,睡眠起居,养心调神,节欲保精,针灸按摩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1.
<正>淡味,中药学称其为一种味型,与辛、甘、苦、酸、涩、咸并列,就饮食养生来说,淡味则是由"淡"的本义发展而形成的饮食类型。淡味养生,是人们在饱尝厚味腻食之害后,出于对浓厚之味的厌恶而加以肯定的。其实,古往今来对于淡味益于养生的观念,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早已取得了共识。周秦以后,人们就对浓厚烈味的饮食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受到了庄子"返璞归真"、"恬淡虚无"哲学思想的一定影响。到了晋唐时期,养生学家就已明确提出淡味饮食养生说。唐代药学家孙思邈还曾提出:每学淡食,不欲脯肉盈盆、五味  相似文献   

12.
正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其作者便是东汉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张仲景除精通医术外,对防病养生也颇有研究,尤其是饮食养生方面。他认为,饮食养生应该做到"两五配四加新鲜",意指饮食中的主食为五谷相兼,精细搭配;而对  相似文献   

13.
<正>养生交流栏目以介绍养生经验、健身体会、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等内容为主,是中老年朋友学习和互相交流的平台。欢迎广大中老年朋友将您的长寿心得,防病治病经验,健身、饮食及生  相似文献   

14.
《保健医苑》2010,(3):41-41
<正>养生交流栏目以介绍养生经验、健身体会、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等内容为主,是中老年朋友学习和互相交流的平台。欢迎广大中老年朋友将您的长寿心得,防病治病经验,健身、饮食及生  相似文献   

15.
时值冬季,天气变得干燥,浓妆淡抹也未必能保养肌肤.中国人讲究"饮食养生",适当调节饮食,用简单的方法也能达到美容养颜的功效.以下三种方法操作方便,据称嫩肤效果颇佳,你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6.
"微饿"养生理念,在祖国传统养生保健宝库中比比皆是.孙思邈<千金要方>:"安身之本,必资以食."何良俊<四友斋丛说>:食取补报,不饥即已,饱生众疾."刘词<混俗颐生录>:"食不欲苦饱,苦饱即伤心,伤心则气短妨闷."李豫亨<推篷寤语>:"饮食不可过多,饮食最能抑塞阳气,不能上升,将以养生,实以残生也……淡餐少食,常使肠胃清虚,则神气固流,阴阳得位,此最养生之大要."  相似文献   

17.
李男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158-158
男女之间的两性生活,古人称之为房事生活,简称房事.不可否认的是,自古以来,人类的生殖、繁衍离不开两性的结合.此外,人类的生命健康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与"性"密切关联.所谓房事养生,亦称为性保健,就是根据个人的生理特点,在个人的饮食起居、活动劳作、药物滋补等方面进行调节,以保证生命健康的质量,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而养精是房事养生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养精能够养生防衰,因而研究"精理论"与房事养生间的关系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兴起养生热,"饮食养生"、"医药养生"、"运动养生"、"季节养生"、"气功养生"等等,不一而足,但归根结底,养生还是要先养性情。孔子早就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唐代名医孙思邈亦说:"古养性者……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并引用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首嵇康之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制  相似文献   

19.
正养生是全世界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文化历史、传统观念上的不同,不同国家养生的观念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以欧洲为例,就有很多极具代表性的养生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一二。西班牙人的"地中海饮食""地中海饮食"是西班牙人长寿的一大功臣。所谓"地中海饮食",泛指希腊、西班牙、意大利南部等地处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各国的一种饮食风格,这种特殊的饮食结构强调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其次才是谷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人们的身体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而纷纷追求养生与保健,但是大多数人只是片面看重饮食养生与运动养生,而情志养生作为中医养生的主要内容之一,却常常为人们所忽略,因此,本文主要介绍情志养生的概念、情志养生的重要性与情志养生的关键和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