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臂逆行岛状筋膜瓣治疗指屈肌腱损伤的术后护理146医院外二科(山东临沂276003)张丽张青云张颖为防止和治疗手指屈指肌腱损伤后粘连,我院骨科自1989年3月开始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筋膜移植重建屈肌腱鞘管并结合显微外科技术缝合肌腱、术后早期功能练习等综合...  相似文献   

2.
自1995年以来,运用显微外科操作技术,采用Kessler肌腱缝合法急诊一期修复13例26指33条指屈肌腱,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男11例,女2例,年龄22~42岁。损伤原因:切割伤7例,电锯伤6例。修复情况:Ⅰ区4例6指6条指深(拇长)屈肌腱;Ⅱ区4例9指9条指深(拇长)屈肌腱,2条指浅屈肌健;Ⅲ区3例7指7条指深屈肌腱,5条指浅屈肌腱;Ⅳ区2例4指4条指深屈肌腱。共修复13例26指33条指屈肌腱。二、方法:13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应用显微外科无创技术急诊一期修复。按Kessler法Ⅰ、Ⅲ、Ⅲ区选用5~0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手部肌健Ⅱ区损伤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屈肌腱Ⅱ区损伤96例。结果 按TAM系统评定功能,总优良率77.1%。结论 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后,显微手术修复技术和术后康复是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屈肌腱、腱鞘损伤临床效果。方法 从2000年5月~2002年4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指屈肌腱、腱鞘损伤病人30例共55指。结果 术后获随访的28例48指中,优22指,良18指,可4指,差3指,极差1指,优良率83.3%,取得较为理想效果。结论 利用显微技术对手部屈肌腱、腱鞘损伤进行修复,可以减少粘连,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手指屈伸肌腱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手指屈伸肌腱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显微外科技术联合可吸收止血膜治疗,研究组行显微外科技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总主动活动度疗效、关节活动度、肌腱滑动距离、肌腱愈合回声厚度及远侧指间关节屈伸度。结果 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优良率89.29%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关节活动度(220.72±29.50)°高于对照组的(195.06±26.14)°,肌腱滑动距离(13.55±3.22)mm长于对照组的(10.40±2.96)mm,肌腱愈合回声厚度(4.30±0.51)mm低于对照组(5.50±0.6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侧指间关节屈伸度(64.06±6.12)°高于对照组的(57.14±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指屈伸肌腱损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能够减少肌腱粘连情况,有利于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锚钉修复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指深屈肌腱Ⅰ区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28例单指深屈肌腱Ⅰ区断裂患者,应用锚钉修复,术后结合中药熏洗、功能锻炼。修复后测定患手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手功能及疗效。结果优20指(71.4%),良6指(21.4%),可2指(7.1%)。28例随访3~11个月,创口均1期愈合,没有发生肌腱再断裂;合并指动脉断裂者,吻合后没有发生血管危象;合并指神经断裂者,手指感觉恢复优良。结论锚钉修复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指深屈肌腱Ⅰ区断裂,修复可靠,可使患指行早期功能锻炼,肿胀消退早,肌腱粘连少,肌腱愈合好,手指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正>手指屈肌腱损伤在手外科中极为常见。对于肌腱Ⅱ区的指深、浅屈肌腱的损伤,常规修复后均易发生肌腱粘连,严重影响手的功能[1]。2008年以来,笔者所在科对68例108指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并组织缺损的手掌贯通伤的损伤特点和显微外科修复的疗效。方法2001-06~2006-06对22例各种原因导致合并组织缺损的手掌贯通伤患者,急诊行清创一期显微外科修复:两侧皮肤缺损并掌骨干骨折或缺损者16例,行足背双叶皮瓣或第一跖背、跖底串联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取髂骨植骨修复骨缺损,同时取趾长伸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取跖背神经修复神经缺损;两侧皮肤缺损并掌指关节缺损者6例,行携带跖背、跖底皮肤的跖趾关节移植,同时取趾长伸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取跖背神经修复神经缺损。随访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2例,随访8~56个月,平均30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移植骨全部愈合,手掌外观、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合并组织缺损的手掌贯通伤,通过急诊清创并运用显微外科方法一期修复皮肤、骨、关节、肌腱、神经等各种组织的缺损,可以缩短病程,最大程度的恢复手掌的外观、感觉及功能,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急诊显微外科修复腕部切割伤1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诊Ⅰ期显微外科修复腕部切割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9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152例急诊Ⅰ期显微外科修复腕部切割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印第安那手外科中心Nancy Cannon和KarenHarmon.Getle康复训练方法。结果:经过急诊Ⅰ期显微修复治疗152例,随诊3个月~2年,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TAM系统、单根神经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5.2%。结论:通过显微外科技术,急诊Ⅰ期修复腕部切割伤及术后有效康复训练,对于神经、肌腱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屈肌腱粘连松解术11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屈肌腱粘连松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对115例屈肌腱粘连患者进行屈肌腱松解手术。其中男72例,女43例,平均37.9岁;切割伤55例,肌腱撕裂伤31例,断指再植20例,肌腱移植9例。肌腱修复术后6个月以上行屈肌腱粘连松解术,术后辅助康复锻炼。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6个月,评价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AM),优良率81.74%。结论屈肌腱粘连松解术是解决肌腱粘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技术加埋管一期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疗效。方法应用微创技术加埋管,术中、术后注入玻璃酸钠一期修复Ⅱ区指屈肌腱92例152指,术后早期行主、被动活动。结果疗效优者102指,良者35指,优良率90.1%。结论新鲜的Ⅱ区指屈肌腱损伤,应用微创技术加埋管注入玻璃酸钠一期修复,早期行主、被动活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指屈肌腱断裂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手指屈肌腱断裂120例行手术治疗,术中采用Kessler或Tsuge缝合法,使用可吸收医用膜、玻璃酸钠及奈氨匹林等材料及药物治疗,术后口服抗生素,早期辅以功能锻炼,并定期随访,采用TAM系统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120例随访6个月~2年,结果优105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5.8%.结论 选择合适的肌腱缝合方法,采用促进肌腱内愈合及防粘连的材料及药物,术后早期辅以恰当的功能锻炼,可使手指屈肌腱断裂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祥  胡柯军  孔祥丽 《安徽医药》2019,23(7):1459-1461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手指屈伸肌腱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指屈伸肌腱损伤病人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一组给予显微外科技术联合可吸收止血膜(大清生物纸)治疗(对照组),一组给予显微外科技术联合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的肌腱黏连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随访率100%,观察组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红肿、渗液等症状,均为Ⅰ期愈合;对照组有2例伤口发生红肿,经抗生素治疗,均愈合良好;观察组远侧指间关节(DIP)屈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为86.76%,远高于对照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58,P<0.05)。术后6个月,对两组病人肌腱滑动距离和厚度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组肌腱滑动距离为(12.54±3.11)mm,明显长于对照组(9.30±2.9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3,P<0.05);观察组回声厚度为(3.26±0.46)mm,明显低于对照组(4.49±0.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68,P<0.05)。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手指屈伸肌腱损伤,可更好的降低术后肌腱黏连发生率,促进愈合,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4.
杨伟  王根柱  荣曾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756-2757
目的:探讨修复手掌侧肌腱切割伤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应用常规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掌侧肌腱切割伤,并结合术后功能恢复训练。结果:随访138例,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2年。肌腱效果按TAM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0.5%。结论:应用常规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掌侧肌腱切割伤,术后辅助系统功能锻炼,能较好恢复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王俊  王祥锋  张新伟  黑金璇 《安徽医药》2013,34(8):1150-1151
目的探讨肌腱移位治疗桡神经损伤后畸形,重建伸腕、伸拇、伸指功能的疗效。方法根据桡神经损伤的部位不同,实施不同的肌腱移位方案重建桡神经损伤后畸形手功能11例。结果 11例患者经6~24个月随访,术后疗效评定结果为优4例,良5例,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肌腱移位治疗桡神经损伤后畸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屈肌腱鞘麻醉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屈肌腱鞘麻醉治疗148例164指手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145例(97.97%)例患者接受该麻醉.3例(2.03%)在原注射点加药后完成手术,5例(3.38%)患者术后注射点有肿胀疼痛感.结论:屈肌腱鞘麻醉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方法 选取2002年3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治疗手部皮肤逆行脱套伤患者29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皮肤全部成活23例,部分成活4例,大部分坏死2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本院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手术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根据结果对津下氏双套圈(Tsuge)法和改良Kessler法两种缝合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回顾近三年本院进行的72例手部指屈肌肌腱损伤修复手术,观察实施津下双套圈修复术(A组)和实施改良Kessler缝合修补术(B组)的治疗修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术后优良率为88.9%,对照组为9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89.2%,B组患者满意度为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津下氏双套圈缝合法和改良Kessler法修补手部屈肌肌腱断裂均效果显著,患者满意率较高,均是较为理想的手部指屈肌腱的缝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