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发生中药药源性疾病患者一般资料、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主要临床表现、转归等。方法收集2004-2012年东营地区(东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数据)中药及制剂导致的药源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及制剂导致的药源性疾病共计3446例,共涉及603种中药,包括中药制剂599种,中药饮片4种。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急需建立中药制剂致药源性疾病的防御体系,对中药药源性疾病进行系统的资料收集、监测和分析,并通过有效途径及管理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信息及咨询服务,为药品管理行政部门提供修改说明书的依据,最大限度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维护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谢华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8):204-206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增多的原因,找出应对措施。方法解读中药不良反应概念,结合中药不良反应的若干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只是药源性疾病的一部分,不能混为一谈。中药不良反应应与药品质量事故、用药不当、使用方法不当、使用假药劣药有着本质的区别。结论正确认识并科学、客观地评价中药不良反应,正确理解中药的毒性,加强临床药学与合理用药指导,中药仍然是相对安全的,只有正确认识才有利于中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发生中药不良反应患者一般资料、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主要临床表现、转归等,尤其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2年6月东营地区(东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数据)中药及其制剂引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及其制剂引致的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共3446例,其中新的1511例,严重的366例.涉及603种中药,包括中药制剂599种,中草药4种.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急需建立中药制剂致药源性疾病的防御体系,对中药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资料的收集、监测和分析,并通过有效途径及管理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信息及咨询服务,为药品管理行政部门提供修改说明书的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药源性疾病发生,维护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王银林 《海峡药学》2010,22(11):264-265
通过查阅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提出建议。结果中药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是广泛的,复杂的;引起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首都医药》2004,11(4):53-53
为配合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系统介绍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高临床医药工作者对药源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预防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定于2004年5月中旬在北京举办《药源性疾病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法规培训班》,为期6天,该项目已列为2004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将邀请医学、药学、流行病学等专业的知名专家授课。1.主要内容(1)药源性疾病总论(2)药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原则(3)药源性肺部疾病(4)药源性胃肠疾病(5)药源性肝脏疾病(6)药源性心血管系统疾病(7)…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应用中药安全无毒,有些因用中药而引起的毒副作用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而放松了对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警惕。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源性疾病系指由于用药引起的严重或难以恢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由中药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系统介绍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高临床医药工作者对药源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预防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定于2003年9月中旬在北京举办《药源性疾病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法规培训班》,为期6天,该项目己列为2003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编号:2003-03-10-024)。将邀请医学、药学、流行病学等专业的知名专家授课。  相似文献   

8.
药品不良反应系列问答36──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有何异同?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药源性疾病按临床及病理分为两大类。按临床分类,分为可预期的药源性疾病(predictabledrug-induceddisea...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也逐年增加.这已引起临床工作的关注。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源性疾病,指导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作对2003—2005年收集的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不良反应报告386例进行分析,其中由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共计87例,占22.54%。本研究对这87例中药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药品种类及损害类型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余晓东  张萍 《齐鲁药事》2006,25(10):610-612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开发和临床的广泛应用,中药药源性疾病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和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机体、给药三个方面。它们单独或相互作用,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使用中药,避免药害(drug misadventure,DM)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本文提出了中药DM与中药ADR的区别,并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探讨了相应对策。认为医师用药不当、患者对中药治疗的不依从性及药物本身原因都可造成中药ADR及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的发生。临床使用方法得当,就可以避免中药DM和减少中药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冯湧  张同华 《天津药学》2010,22(5):29-31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1月—12月的门诊处方2 400张,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方案不合理、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间相互作用等。结论:本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这些不合理用药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还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导致药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保临床安全用药,减少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药物的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原因以及特殊人群合理用药进行了分析,并且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了解专业领域的知识,查阅文献,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工作,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给医护人员提供正确用药信息。结果为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合理,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结论现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与人们对药物安全的期望尚有相当的距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科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为儿科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8月儿科135例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进行研究,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儿科中药注射中发生的不良反应频率高,尤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类型最为常见,与儿童独特的生理特点、药物制备工艺、滴注速度过快、用药不当、临床研究时缺少研究对象、不完善的监管制度等相关。结论:儿科中药注射中不良反应发生频率较高,应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提高药物质量,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促进临床合理管理和规范,降低儿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我院中药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72例中药注射剂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ADR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56例次,占总例次数的59.6%;新的一般的ADR为18例,占25%,严重的ADR较少,为3例,占4.2%;西医科室上报ADR的比例较大,为50例,占69.4%。结论:临床应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选择溶剂,避免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联合用药,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11年6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传 《安徽医药》2012,16(11):1713-1714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我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该院收集到的6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43例(占65.15%),男性23例(占34.85%),且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占绝大多数,有58例(约占87.87%)。引起不良反应的的药物中多为生脉注射液(13例),参麦注射液(13例),注射用双黄连(12例),痰热清注射液(6例)等。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率最高的为全身性损害,有31例,约占38.75%,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损害,有12例,约占15.00%。结论辩证看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提倡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中药注射剂用药监护,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痰热清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痰热清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2009年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制剂诱发的不良反应共41例,涉及18种中药制剂,其中痰热清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为8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皮肤及附件损害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不是很多,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观察,以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百乐眠胶囊致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根据入院用药史问诊,分析百乐眠胶囊中的首乌藤成分和肝损伤的相关性,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护和用药教育,提供患者和医生常见致肝损害中药药品信息,并对致肝损害中药的管理级别和说明书不良反应的修改建议。结果:患者停用百乐眠胶囊并使用保肝、降酶和退黄药物治疗后肝功能明显好转,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并对致肝损害中药品种有所了解。结论:临床药师可通过用药史的问诊、参与治疗方案的制订和提供的药品信息,协助了医生诊断、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我院44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分析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2010年12月440例ADR报告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440例ADR中,女性ADR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75;0~5岁人群最多,占33.6%;84.8%的ADR由静脉滴注引发;91.6%的ADR发生于用药后3 d内;在涉及的药物品种中,居首位的是抗感染药260例,其次为中药制剂83例;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总ADR的57.5%。结论: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是降低ADR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