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急性迟缓性瘫痪(AFP)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7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2500例重症HFMD中合并AFP的3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常规、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及脑脊液(CSF)检查等,并对其进行大便病原学检测及分型.结果 本组重症HFMD合并AFP患儿的发生率为1.3%(32/2500).其中,<3岁患儿为30例(93.8%).31例患儿大便送检结果示肠道病毒(EV)71型呈阳性为27例(87.1%).32例HFMD合并AFP患儿均合并发热,手、足皮疹及口腔疱疹等典型HFMD临床症状,在病程中患儿出现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心率、呼吸增快等神经系统症状,脑电图出现慢波,CSF出现白细胞(WBC)计数及蛋白升高,血常规示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合并脑炎、脑脊髓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临床症状.本组2例患儿因入院时病情危重,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及肺出血.结论 重症HFMD合并AFP多发生于<3岁幼儿,病原体主要为EV71.对其早期应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可减少HFMD导致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患儿血清人β-肌动蛋白(β-actin, ACTB)、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SA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重症HFMD患儿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ACTB、SAA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重症HFMD患儿血清中ACTB、SAA表达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HFMD患儿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中ACTB、SAA表达水平对重症HFMD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LDH、AST、CK、CK-MB、BUN、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升高(P均<0.05),并出现发热、皮疹症状,部分患儿出现嗜睡、惊厥、头痛、躁动症状,70%以上患儿CRP>8 mg/L,Cox A16阳性11例(26.19%),EV 71阳性31例(73.81%)。试验组血清ACTB、SAA表达水平均升高(P均<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重症HFMD患儿血清ACTB与SA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65,P=0.0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CTB、SAA水平偏高是重症HFM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患儿血清ACTB、SAA联合检测诊断重症HFMD的AUC为0.862,敏感度为75.2%、特异度为91.6%。结论 重症HFMD患儿血清ACTB、SA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是影响重症HFM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辅助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价值及治疗指征。 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39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和是否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将其分为4组:轻症观察组(n=76,为轻症HSP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血液灌流),轻症对照组(n=84,为轻症HSP患儿,采用常规治疗),重症观察组(n=47,为重症HSP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血液灌流)及重症对照组(n=32,为重症HSP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抗炎、抗过敏、抗凝及对症处理,血液灌流为辅助治疗。回顾性分析239例HSP患儿病例资料,对2组轻症或2组重症HSP患儿急性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近期疗效指标,以及1年内皮疹复发率及肾脏损害发生率2项远期疗效指标,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就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并与患儿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重症观察组HSP患儿腹痛及血便消失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及皮肤紫癜减轻时间[(4.8±0.6) d、(3.0±0.7) d、(3.4±0.8) d],均短于重症对照组[(5.8±0.5) d、(4.2±0.8) d、(4.5±0.7) d],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499、7.060、6.040,P<0.001);对2组重症HSP患儿随访1年的皮疹复发率及肾脏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轻症HSP患儿上述5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症观察组HSP患儿治疗第7天时,尿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IL)-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20.6±15.0) mg/L、(6.6±0.6) mg/L、(8.0±1.0) mg/L、(0.32±0.23) mg/L、(6.9±1.6) mg/L、(9.6±2.9) mg/L],均低于重症对照组[(38.4±10.4) mg/L、(9.0±1.0) mg/L、(10.2±1.7) mg/L、(3.50±1.40) mg/L、(8.3±1.7) mg/L、(12.9±2.8) mg/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04、13.191、6.686、15.286、3.823、5.004,P<0.001)。2组轻症HSP患儿治疗第7天时上述6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灌流辅助治疗可缓解重症HSP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急性肾损伤,但是对轻症或重症HSP患儿皮疹复发及肾脏损伤,尚未发现有预防作用。建议血液灌流仅用于重症HSP患儿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病程中对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4年EV71感染患儿998例,其中CK-MB/CK〉5%的患儿共477例,根据是否存在心肌损害分为心肌损害组(35例)和非心肌损害组(442例),非心肌损害组按治疗方法分为营养心肌组(209例)和常规治疗组(233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心肌损害组联合营养心肌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营养心肌组联合营养心肌治疗。比较各组患儿CK—MB动态变化规律,采用ROC曲线分析CK—MB/CK对心肌损害的预测价值。结果998例EV71感染患儿中约47.8%(477例)伴有CK-MB/CK异常,3.5%(35例)伴有心肌损害。非心肌损害组患儿CK.MB通常在发病的第2-3天达到高峰,持续1~2d,1周左右下降至正常水平;心肌损害组患儿CK—MB高峰则出现在病程的第6~8天,持续4周才缓慢下降至正常水平。营养心肌组和常规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及病程第7天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7,1.37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K—MB/CK预测心肌损害曲线下面积为0.638(95%CI:0.554-0.723),以CK—MB/CK=5.0%为界值,其预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为76.5%,特异性为53.2%。结论CK—MB在EV71感染病程中可能存在固有的变化规律,CK-MB/CK对于心肌损害诊断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水通道蛋白4 (AQP4)、β-肌动蛋白(ACTB)表达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治疗的120例重症HFMD患儿为重症组,120例轻症HFMD患儿为轻症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重症组患儿预后是否发生死亡分为生存组95例和死亡组25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AQP4、ACTB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HFMD患儿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AQP4、ACTB对重症HFMD患儿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重症组、轻症组患儿血清AQP4、ACT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死亡组患儿血清AQP4、ACT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QP4、ACTB高表达均是影响重症HFMD患儿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QP4评估重症HFMD患儿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77 (95%CI:0.798~0.721,P=0.000),截断值为26.076μg/L,灵敏度为72.0%,特异度为93.7%;血清ACTB水平评估重症HFMD患儿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14 (95%CI:0.721~0.907,P=0.000),截断值为4.139 ng/ml,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69.5%;血清AQP4、ACTB联合评估重症HFMD患儿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07 (95%CI:0.832~0.982,P=0.000),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78.9%。结论血清AQP4、ACTB水平在重症HFMD死亡患儿中均显著升高,其水平对重症HFMD患儿不良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且二者联合检测评估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平均血小板内容物浓度(Mean platelet component,MPC)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集93例脓毒症患儿入院24 h内静脉血,用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C)、MPC,并与健康对照组(体检合格儿童)进行比较;同时将脓毒症患儿分为一般脓毒症组和重症脓毒症组进行比较。结果93例脓毒症患儿PC、MPC水平分别为(101.00±49.00)×109/L、(225.00±20.00)g/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12.00±72.00)×109/L、(267.00±22.00)g/L(均P<0.05);40例重症脓毒症患儿PC、MPC值分别为(86.00±35.00)×109/L、(213.00±13.00)g/L,明显低于53例一般脓毒症患儿的(141.00±40.00)×109/L、(235.00±18.00)g/L(均P<0.05)。当PC临界值为100.00×109/L,MPC临界值为267.00 g/L时,53例一般脓毒症患儿中有20例PC降低,灵敏度为37.74%;51例MPC降低,灵敏度为96.23%。结论常规检测脓毒症患儿的PC、MPC变化趋势,尤其早期检测MPC,可能成为评价脓毒症病情的一种快速、可信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0年邵阳市报告的HFMD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初步探讨重症与轻症HFMD患儿相关因素差异,为HFMD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全年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采集病例标本,利用肠道病毒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肠道病毒、EV71和CA16核酸。资料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结果邵阳市2010年HFMD发病7 509例,发病率为105.66/10万;死亡21例,死亡率为0.30/10万;重症282例,重症率为3.74%;发病高峰在4-7月,共5 962例(占79.40%);新宁县发病数与发病率最高,发病1 482例,发病率259.42/10万;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6 988例,占93.06%。检测病例标本530份,EV71阳性215份,Cox16阳性41份,其它肠道病毒阳性79份,阴性195份,月发病数与EV71阳性检出率相关(P=0.049)。单因素分析的因素有EV71感染、男性、年龄在1~4岁(不包含4岁)、发病-临床诊断时隔3 d(P均〈0.1)。结论邵阳市2010年HFMD发病人数是2009年的4.39倍,发病强度增强与EV71在该市流行相关,且该市HFMD疫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3岁儿童感染EV71转变为HFMD重症病例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评估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情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HFMD患儿100例,按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64例,重症型36例,检测CRP与白细胞(WBC)计数.结果 ①100例HFMD患儿CRP检查阳性率为95% (95/100),WBC计数检查阳性率为82% (82/100),两种检查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58,P<0.05);②重症型HFMD患儿治疗前CRP阳性率为100% (36/36),高于普通型患儿的92.19% (5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5,P<0.05),重症型与普通型患儿WBC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24,P>0.05);③治疗前、后重症型HFMD患儿CRP水平、WBC计数均高于普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tCRP=8.452、tWBC=7.158;治疗后tCRP=7.263、tWBC=6.995,均P<0.05),普通型HFMD患儿治疗后CRP水平较重症型降低明显,比较治疗前后CRP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RP=6.882,P=0.041),普通型与重症型HFMD患儿治疗后WBC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WBC=2.354,P=0.135);④治疗前CRP水平与HFMD患儿康复时间呈正相关性(r=0.614,P<0.05),WBC与HFMD患儿康复时间相关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CRP检测阳性率高于WBC计数,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康复时间越长,在评估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及预后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杭州市重症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比较不同肠道病毒感染后的差异,寻求早期预判重症HFMD关键指标。方法对2014年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98例重症HFMD患儿进行统计分析。采集重症患儿的脑脊液进行常规检测,并比较不同病原体感染后临床症状的差别。结果 498例重症HFMD患儿中,男女患儿比例为1.6∶1,1岁~3岁患儿占76.7%。重症组患儿平均年龄为(2.6±1.2)岁,重症HFMD患儿以EV71感染为主,占76.5%(381/498)。EV71感染的患儿肢体抖动和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肠道病毒感染(P0.05)。EV71感染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和蛋白质定量明显高于其他肠道病毒感染(P0.05)。结论年龄小、EV71感染、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和蛋白质含量增高,出现肢体抖动和呕吐等临床症状,是预判重症发展为危重症HFMD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EV71手足口病(HFMD)轻症患儿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心肌酶和NSE表达特点, 为探讨HFMD发病机制、监控和干预疾病进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EV71感染手足口病轻症患儿外周血125例( 轻症组,2.13±0.81岁)和健康儿童外周血125例( 对照组, 2.13±0.81岁), 分别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IgA、IgG 和IgM;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症组患儿TNF-α,Ig G,CK-MB和NSE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 =11.171, 5.165, 3.894,3.145 P<0.05)。结论 观察此类指标的动态变化,有助于HFMD防控和诊治,应尽早实施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主要病原体所致疱疹性咽峡炎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94例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住院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A组柯萨奇病毒16型(CoxA 16)感染情况,并进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 9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EV71阳性34例(36.17%,34/94)(EV71阳性组),CoxA 16阳性31例(32.98%,31/94)(CoxA 16阳性组).EV71阳性组和CoxA 16阳性组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正常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肌酶谱、肌酐、尿素氮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阳性组和CoxA 16阳性组年龄<3岁比例、持续高热(腋温> 39℃)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V71阳性组神经、呼吸、循环系统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oxA 16阳性组[26.47% (9/34)比6.45%(2/31)、23.53%(8/34)比3.23%(1/31)、20.59%(7/34)比3.23%(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4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11例为重症(11.70%,11/94),EV71阳性组9例,CoxA16阳性组2例.2例因肺出血死亡,出现瘫痪1例,均为EV71阳性组.结论 同一时期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可能具有平行性,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纳入到手足口病来进行统一管理;而且EV71阳性患儿病情较CoxA 16阳性患儿重,检测病原体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120例儿童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FRE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2008年5-9月收住院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以<5岁者为主,男多于女;发病集中于5~7月份,多有与手足口病者密切接触史;发热发生率为60.83%,所有患儿均出现皮疹,分布于手、足、口、臀、躯干及肛周,皮疹消退时间为(4.59±1.36) d;患者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等并发症;重症病例4例(3.33%),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仅1例合并严重病毒性脑炎者转院,其余均达到临床治愈,住院时间为(6.36±2.53) d。48例患儿行病原学检查,肠道病毒71型阳性占12.50%,柯萨奇病毒A16型阳性占66.67%,未检出病原体者占20.83%。结论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流行强度大,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对患儿早期诊治及采取隔离、消毒等有效措施,可控制传播。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若无严重并发症,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1年1—8月吴江市手足口病的疫情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2011年1—8月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对该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其危险因素。结果 2011年1—8月该市手足口病共发病835例,其中男性519例,女性316例;年龄集中1~3岁和4~6岁。分别为447和287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3.53%、34.37%;发病时间从4月开始增多,集中在6—8月,7月为发病最高峰;该市各镇均有病例报告,高发区域为松陵、开发区及盛泽。医院儿科门诊、住院及留院观察的手足口病患儿,共计483例,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儿(重症)34例,占病例总数的7.04%;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儿(轻症)449例,占总数的92.96%。经统计学分析,发热时间与重症病例相关(t=6.65,P0.01),年龄与性别与重症病例无显著相关。结论吴江市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平稳,发热时间长是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判断方法简单,可在基层推广,指导临床医师对重症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感染EV71重症手足口病细胞因子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EV71感染的手足口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104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入A组(重症急性期患儿)、B组(普通组),每组52例,应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IL-6、IL-10、TNF—α/、TGF-β血清浓度,比较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水平、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A组的IgA、IgG、IgM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B组(P<O.05);A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呈高浓度状态,T细胞亚群指标呈现低浓度状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更准确地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在儿童中感染引起皮疹的情况,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在儿童中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12例手足口病儿童和50例非皮疹儿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肛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262份肛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其他EV、EV71、CA16)核酸检测。分析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中肠道病毒感染率为71.70%,明显高于对照组(26.00%)(χ2=36.30,P〈0.01),其中EV71和CA16感染率分别为2.00%和4.00%;感染CA16和双重病毒感染的更易出现皮疹症状(χ2=33.19,P〈0.01);2~3岁儿童和男性儿童感染肠道病毒的风险更高(χ2=23.37,P〈0.01)。结论健康儿童中存在肠道病毒的隐性感染,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罗宏伟 《职业与健康》2013,(21):2821-2822
目的分析周口市近5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结果,为手足口病重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周口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8999例,年均发病率37.74/10万;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月为高发季节(74.27%),≤5岁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97.32%),多数为散居儿童(91.62%),主要病原体为EV71(65.46%)。结论该市手足口病易感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应贯彻以传染源管理和重症病例救治为重点的综合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某院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50例(A组),非糖尿病患者50例(B组),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病程常迁延,平均住院时间为(18.52±4.32)d,较B组(12.64±4.18)d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P<0.01);A组患者肝功能多受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为(52.26±15.18)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为(48.44±10.25) U/L,显著高于B组的ALT、AST[分别为(40.39±15.42)U/L、(35.70±9.98)U/L](P<0.05);A组患者肾功能减退,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分别为(8.02±2.12)mmol/L、(128.05±21.25)μmol/L,显著高于B组的BUN和SCr[分别为(5.35±1.99) mmol/L、(98.20±20.93)μmol/L](P<0.05)。A组混合感染发生率为26.00%,显著高于B组的10.00%;代谢综合征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00%、36.00%,明显高于B组的12.0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发展为重症肺炎的比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2.00%(6例)、6.00%(3例),B组分别为4.00%(2例)、2.00%(1例)。A组痰培养阳性41例(82.00%, 41/50),B组痰培养阳性44例(88.00%,44/50),两组检出病原体均以肺炎链球菌(A组16株,B组17株)、肺炎克雷伯菌(A组4株,B组5株)较多。结论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病程长,病情重,合并症多;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基础,抗感染是关键,改善营养和器官功能状态是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张钟  洪镭  许阳婷  丰罗菊  马涛  徐庆 《职业与健康》2013,(24):3241-3244
目的了解2012年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南京市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及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全年南京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7041例,发病率为210.16/10万;其中重症217例,重症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为1.27%。发病高峰发生在夏季(4—7月),次高峰发生在冬季(11和12月)。城郊、2县人群发病率均高于主城区(P〈0.01)。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0:1(P〈0.01)。0~5岁儿童占总病例的92.41%,年龄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大多数病例为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2012年全市共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646例,普通病例以CoxAl6和EV71感染为主,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P〈0.01)。结论南京市手足口病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及人群分布特征明显。低龄、男性幼儿是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延迟就诊的病例发展成重症病例的风险更大。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应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重点人群,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0-2011年聊城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病原谱变化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0-2011年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和2011年分别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3 303例和2 078例;2010年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感染为主,2011年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感染为主。手足口病发病有季节性,4~7月份为发病高峰,不同发病时段的优势病原体主要为EV71和CA16,二者呈交替流行;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95.56%),以散居儿童为主(90.24%),托幼儿童中EV71的检出率高于CA16的检出率(χ^2=71.02,P〈0.001);1~岁组的重症发生率最高,感染EV71的重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感染CA16者(χ^2=216.47,P〈0.001)。结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EV71和CA16,二者在不同时段可交替或相伴流行;病原谱的变化有规律性;EV71是造成重症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